北京人的俗话说

北京人的俗话说

北京人的俗话说

很多北京的口头禅现在都不怎么说了,比如“向毛主席保证”。这话的意思,就是我以下所有言语、承诺以及判断,都是真的,若有诳言,天打雷轰,很有点发誓的意思。说的时候,不能一个字一个字说,而是要用儿化音虚化,口齿不清起来,才显得有范儿,一般说成“向毛儿席保证。”二十年前,北京小孩儿都这么说。

北京人的俗话说

另外一个渐行渐远的词是“盖了帽儿了”。这话的意思,是赞叹,这事(或人)多牛啊。例句:国安又把某某队切了,盖了帽儿了。现在没人这么说,直接说“牛X”。要是“傻X”呢,搁以前就会说“傻帽儿”,或者“老帽儿”、“土帽儿”,要不就直接是“帽儿”。相声里说“老帽儿进城,身穿条绒,头戴毡帽,腰系麻绳儿”,就是这意思。

北京人的俗话说

“切”,并不是拿刀切,而是一种形象化的动词,下棋赢了李昌镐,可以叫把李昌镐切了,要是输了呢?就是被切了。就连倒腾外汇,也叫切汇。比如谁家姑娘被欺负了,他家爷们儿就会咬牙切齿地说,我非切了丫的。

北京人的俗话说

“丫”则是代称,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丫”的原意是骂人的话,就是“丫头养的”,意思就指代对象不是正经孩子,是小的生的,属于野种。后来大概觉得四个字太麻烦,就把“头”和“养”两字虚化到一起了,变成“丫挺的”,再简化,就成了“丫”。这种恶毒的代称,还逐渐变化成朋友之间的昵称,两人一见面,张嘴就是“你丫过得怎么样啊?”这就透出亲密来了。识别这个字到底是骂人的还是亲昵的,要看语境,看后面跟着的话的意思。其中微妙,必须熟悉了才分辨得出。

北京人的俗话说

说到北京话,很多人都知道儿化音,其实虚化也是一个特色。两字儿说得快了,就往一起粘,说起来省事省力,还能加快语速,这是北京人的一大发明。典型的是“我们”,说起来多费劲啊?把“们”字那个声母m提出来,“我”字就可以忽略了,变成“姆们”,顺溜得多了。“干什么呢”就直接成了“嘛呢”,都明白啥意思。

北京人的俗话说

北京人见面问候,都喜欢说“吃了吗?”这话倒不是因为贫穷产生的,也不是真想请谁吃饭,而是因为在夏天的傍晚,人们吃过晚饭,喜欢到街头遛弯儿。或者拿个板凳马扎坐在胡同口、藤萝下。有邻居路过,就会问一句“吃了吗”,权当打个招呼。回答则大多为“吃了,您呢?”要是有人回答“还没吃呢”,接下来的一句就是“到姆们家吃吧,有饺子”,也是虚请,没人就坡下驴真去人家吃饭,客气几句,对话就结束了。后来,这种闲在的生活消失,“吃了吗”却留下来,成为日常问候语。至于傍晚,遛狗的已经多于遛弯儿的,反而不这么问了,没吃能出来遛狗吗?

北京人的俗话说

“催笨儿”这个词现在用的人也少了,十几二十年前经常用。“催笨儿”的意思,就是跟班的、跑腿的、办杂事儿的,代指整天忙忙碌碌又无权无势的人。比“催笨儿”还惨的是“碎催”,干的事情就更琐碎了。北京人喜欢自嘲,这话可以拿来形容别人,但大多数是在说自己。例如有人问:“最近过得怎么样啊?”回答就是“别提了,整个儿给人当催笨儿呢。”或者是“瞎干呗,就一碎催。”

“灯儿”,则是在说男性的“那活儿”。为什么这么说我也不知道。王朔的小说里讲,你就是明灯儿,外地人大多无感,不明所以,要是在北京长大的人,看了就会发笑。

北京人的俗话说

对姑娘的代称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最早是叫“果儿”的,比如尖果儿(漂亮姑娘)、苍果儿(青春已过的女人),勾搭姑娘则叫“戏果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把女孩叫作“蜜”,美丽又青春正盛的女孩叫“大蜜”、勾搭女孩叫“嗅蜜”、“喇蜜”。现在则是“妞”,找女孩叫“泡妞”。不过因为摇滚圈喜欢把女孩儿叫“果儿”,“果儿”系列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向。语言就是这样,有的东西丢了,有的东西丢了还能捡起来。

北京人的俗话说

讲述北京人身边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