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險是不是金融詐騙?

阿彬49040761


首先保險的各項業務都是受我國銀保監會監督和管理,都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和行業準則,大家之所以會有覺得買保險時覺得各項都很好,到了賠付的階段,沒有達到自己預想的階段,找保險公司理論,保險公司會以合同或者別的規定來拒絕賠付,心理會造成一定的落差,覺得像是“被忽悠了”。

我們在購買保險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簡單談兩點;一要清楚自己的家庭結構和經濟基礎,一部分的保險銷售人員會最先從自己周圍的朋友和親戚進行推銷,而且通常採用持續戰,久而久之,自己會覺得不好意思拒絕購買理財,其實我們購買理財還是要保持理性的頭腦,對於自己不需要的保險要主動說“不”,防止資源浪費。

二 當我們想要購買某種保險時,要詳細清楚保險的保額、賠付的要求、時間,不能一味的只聽取銷售人員告知你的收益,防止銷售員的誤導銷售,只說好處,規避各種不利於被保險人的因素,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在簽訂保險合同時,一定要仔細逐條的閱讀,有疑問的及時找保險專業人員進行解答。

總而言知,各項投資都要理性、謹慎的防範風險。


邢臺銀行張世聰



手機用戶23128206262


不是平安的人,但是作為金融行業資產這塊的,我客觀分析一下,怎麼看這是不是金融詐騙。


沒想到有這麼多回復,關於回覆中的問題我提幾個統一回答下:

1.退保的時候退不了多少,是詐騙。

我們來看下退保這個動作,本質是什麼,是客戶方單方面違約。投保人和保險公司在投保的時候簽訂合同,雙方都需要履行合同上的責任。保險公司的責任是,及時理賠,分紅做到預期等;投保人的責任是,按時供款,保持最高誠信原則。如果客戶退保,在早期前幾年,合同責任沒有履行結束就退保,在這個時候保險公司扣去了管理費,行政費等成本,剩下的拿去做了投資並且海沒有回本,所以退保拿不回多少錢,血虧一波。 保險是一個長期的投資行為,所以買之前想好,不要想著後面自己供不起了,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你的收入也是在不斷增長的,只要自己的財務安排合理,基本不會出現供不起的情況,這又不會漲價。款供完,未來的形勢是很好的。保險不是你賺錢的工具,而是你保住錢的工具。


2.理賠不下來,是詐騙。

仔細看我所說的,是否秉承最高誠信原則,是否達到理賠標準,找靠譜渠道靠譜代理人。別什麼我隔壁家阿姨,我的親戚大舅賣保險我就去買了。你是要人情,還是要專業。


3. 保險是有錢人的,普通人還是去眾籌吧。

這個觀念我真的是無言以對。。說這話對有錢人可能有什麼誤解。先不說有錢人怎麼用好了保險這個工具。普通人想著眾籌,首先,眾籌真的籌滿了錢嗎?第二,眾籌的時候耗的是自己的社會地位,體面,人脈等等,這些東西周圍人幫得了一次,還有二次三次,真的會繼續幫嗎?第三,我學社會學的知道,中國社會當下社保掏空,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你的醫保卡在大病來臨的時候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何況還有異地醫保報銷限制,以及合作進口藥物不在醫保範圍內的。

普通人,更需要保險,因為一遇到什麼事,普通人是沒有有錢人那麼多現金流和資產去抵禦風險的,這個時候,普通人需要的是一個金融槓桿,小錢去換大錢,短期無風險拿到一個大槓桿,只有保險公司給你。而咱們的國情是,越普通的人越不相信保險越糾結自己那幾千塊錢,典型窮人思維。



先看題,題主說,等到理賠時,以各種理由拒絕,甚至提出終止合同。


保險在涉及理賠方面的時候,會看以下幾個問題:

1.投保重疾類保險前,是否秉承最高誠信原則如實向保險公司申報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在投保前,向保險公司隱瞞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就違反了合約。在發生理賠的時候,這個病症在你投保前就有了,保險公司是合理拒賠的。因為這個行為,說嚴重點,屬於騙保。在投保健康類保險的時候,保險公司一般只會承保健康的身體器官,所以在境外,健康類都具有嚴格的醫療核保流程和醫務體檢。這是對投保人自己負責,也是對公司負責。


2.是否達到理賠標準。在中國市場上,各家保險公司對於疾病理賠的定義是一致的,因為整個國內市場就是用的這種疾病定義。比如,對於中風的定義,中國大陸市場的定義是,連續中風180天以上,並且造成永久不可逆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才發生理賠。也就是說,這人中風了90天,就要求索賠,那沒有達到中風的標準,是不賠的。 同樣對比下,香港這邊的定義是,發病後四周,由專科醫生確診這人患了中風,導致神經系統功能性受損,就可以理賠。

沒有達到疾病定義的門檻,是不給賠付的。總的看來,中國大陸市場的疾病定義都是比較嚴苛的。這個就好比,考試你考了100分,你爸才給你買個玩具飛機,但是別家的孩子,考80分,他爸就給他買玩具飛機了。


3. 是否過了投保觀察期。在投保過了之後,一段時間裡,是觀察的。在這個觀察期類發生理賠,很可能也是不賠付的。這個觀察期一般是3個月。


判斷一家保險公司對你是否涉及的金融詐騙,先看看我以上的幾個問題。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都是走程序的,程序是市場大環境給的,各項條款是當地國情定的。保險是一種金融工具,理賠不下來,不是說公司和工具有問題,先看看以上我說的做到了沒有,不然就是你的保險代理人對你不負責了。 國內拒賠案例都能出書了。。


尖沙咀第一孫臏


我覺得一個有牌照的正規公司,你要說它是騙子,那你就是懷疑國家對金融企業管理的政策。

我不是說你讀書沒有?而是一個每天盈利過億的公司,會是騙子嗎?至於你們提的問題,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回答:

1.一個網友說,業務員說報銷85%,實際報銷35%,這種問題是問題嗎?凡是保險,包括社保,都在社保用藥的範圍內報銷,還有輔料,護理方面是不報銷的。

2.算了,懶得回答,如果你年收入五十萬以上,這些問題都會理解。


老楚87237663


其實中國的保險制度真的很薄弱,從業人員素質真心的差。好多人都是從身邊人下手。我以前去某人壽培訓了一個多月,發現真心垃圾。就是招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培訓,那些人天天跟打了雞血一樣。

現在說重點:一,保險裡面各種坑,特別是理財產品,人壽類的。之前培訓了一個理財產品,講師就跟我們說,你跟客戶講現在一年投多少錢,多少年後能拿多少錢。反正很誘人。也不跟學員講怎麼計算。後來我發現,他們是按近幾年最高收益算得。你們覺得每年收益都會那麼高嘛?我之前看了最高一檔是10%多,最低的也才2-3%。二,好多從業人員為了達到目的,都會耍一些小花招,避重就輕。買之前說的天花亂墜,其實好多東西都用不到。還有就是一些理賠細則,都講的不清不楚的。三,好多理財產品向老人推銷,老人本來就沒多少錢,而且對保險又不熟悉。經不起業務員的甜言蜜語,買了後才後悔不已。其實還有很多坑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先簡單介紹下保險,保險分強制險跟非強制險。強制險就不說了,大家買的車險,企業的財產險都是。非強制險,有的帶有理財功能。這些通常買的時間長,要到N年以後才能拿到的。另外的就是一些針對性強的險種,比如意外險。這些一般都是保一年吧。

買保險有啥好處呢,這個大家都應該知道吧,這裡就不多說了,不懂的自己百度吧😄

這裡說說買保險的注意事項:(純屬個人觀點哦)一,買保險選擇大點的保險公司。二,買理財類的保險,要注意裡面的各種坑。想跑贏通脹,基本是不可能的。三,要看好自己是否有持續交款的經濟能力。保險很多都是要交十年以上的。退保損失很大的。四,險種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有沒有買重複。五,要有拒絕業務員不勝其煩的能力。對你好的,除了你爹媽,估計找不出別人了。不要相信他們的甜言蜜語。六,買完保險好像有十天的反悔期,如果是一開始頭熱買的,這裡在這幾天好好思考一下。不想買的可以直接去退掉。七,一定要向他們理解好理賠方式。還有一些免責條款。很多業務員都做不了一年,你一般是不可能找到當時向你推銷保養的業務員的。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純手打。希望多多支持。最後給大家建議,沒錢的可以買買意外險,畢竟人生難測。也不貴,幾百塊錢的都有的。有錢的,可以買買那種帶理財的,又具有保險功能,又能理財。


跟喬峰打成平手鳩摩智


經歷了平安保險。都會說平安保險是大騙子。坑人。在平安洗腦一年以上。兄弟姐妹看到你都要躲。如果被騙深了。親情都沒得了。不要說去百度。或者熱搜。紫光閣開飯店用地溝油都能出現在熱搜上。TMD還有什麼不能的。我經歷過平安保險的事情。其他什麼都不用說了。一句話告訴大家《平安就是合法搶劫》


霧64284489


平安人壽深圳分公司2017年理賠年報,來自其官方公眾號平安深壽優才



怪場肥鼻


大騙子,套著騙,就拿分紅意外險來說,交了六年了,當中又沒發生什麼,從來沒去要求過他們承擔什麼責任,退保損失還那麼大,就算拿來投資買基金也沒這麼大的損失吧,打著分紅的旗號來騙人當投資真是可恥,這個機構為誰服務的?快他媽的消失掉吧


0000煩事歸零


最近在頭條看到了很多保險9有很多理解的人,大多都是保險是騙子,保險這不賠,那不賠。我的觀點只有一個,如果你真的想買保險,想知道保險到底賠不賠,你去保險公司的理賠部坐3天,就能曉得了。你喝酒吹牛聽的,上網頭條看的,都不準。問問真真的當事人。你也別老是問那種經濟能力差的人,保險是一種投資,對於他們來說,彩票和賭博更實際的多。現在的保險合同,有爭議的條款都是加大加黑的字體寫出來的。別再說什麼一行小字,那些人,估計活到現在就沒看過一次真真的保險合同。


安順王半仙兒


我親身經歷,保險公司絕對是騙子,住院說85%報銷,去保險公司報銷售,只報銷35%,真正的讓他騙了,保險理財到年底分紅,飽了六年去結賬時,沒有分紅,只取出本金全額,把本金取出就算不錯了,上當受騙,賠了錢,誰相信的保險公司誰的智商一定有問題?絕對是騙子,絕對是傳銷形式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