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想当自己。

——方文山

2008年的歌曲《醉赤壁》,方文山当初写它的时候,绝对不会想到:

一句“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

十年后,竟成了网络爆红语,告白专用句。

一曲《青花瓷》,将周杰伦推上了台湾金曲奖年度最佳歌曲奖宝座。

也是08年春晚,周杰伦台上一曲《青花瓷》,台下,全国上下为之痴迷。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发如雪》、《东风破》外,青花瓷直接攀上神坛最高峰 。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那一年,大街小巷,校园里外,都是一曲《青花瓷》。

就连老师收上去的歌曲本,也写着: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天青色是纯正上品汝窑的颜色。

所以有人说雨过天青是一种非常难于制作的颜色,瓷器只有在烟雨条件下才会出现天青色。

那一年,是《青花瓷》的一年。

直至多年后,依然有人说:词如明月松间照,曲若清泉石上流。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方文山所做之词,如同不经意闯入一片梦境,他以笔诉情,字字都牵心绕梁。

像是一幅仕女图,自顾自地讲起了话,说的皆是那白发之前的故事。

那时她,正青春。

谁知晓,后来人走茶凉,往事如烟。可我还在原地心怀期待,终不敌朱颜把镜辞。

你看我满头白发,它其实是岁月的颜色。

方文山的词,是用文字去编造一场梦境。

而这一梦,恰是无数人心底的南山梅落。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1969年,方文山出生于台北花莲一个普通的蓝领家庭。

因为家境不好,方文山很小便开始勤工俭学。

比如在工地上拾废铁丝、捡塑料瓶子来卖。

但那个时候捡得却很开心,那么小的年龄挣了钱就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小时候方文山读书一点都不用心,成绩很差,但作文是好的,往往三两下就交稿了。

自己写还不够,还要帮同学写才过瘾。

13岁那年,正在读初中的方文山需要在学校填写家庭背景资料,那里面有一栏是要写父母的工作是什么。

这让方文山感觉难以启齿。

因为他的父亲是摩托车修理工人,母亲是工厂工人,若如实写上去,他怕别人会看不起自己。

后来,他的一个最好的同学给他支招,说你可以写作业员,比工人听上去好多了。

这件事情方文山一直记在心里,也为这份自卑而羞愧。

国中的时候他满公寓地跑往信箱里塞传单,寒暑假又去电子厂在流水线上锁螺丝,退伍后在工地上拿着钻孔枪往墙上打孔。

只要能赚钱,从不拈轻怕重,小小年纪已尝遍生活的苦辣滋味。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中学毕业那年,方文山20岁,没考上大学,去服兵役当通讯兵。

突然有很多空余时间看书、看电影。

看来看去,就想试着自己来写写。

服完兵役,方文山一边开始初恋,一边打工。

只有私立职高学历,方文山做过纺织厂机械维修工、百货物流送货司机。

那个时候他和女友相爱,可是女方父母不支持,因为方文山很穷、学历又不高,而女方学历高,家境比较好。

就像《珊瑚海》中,“海鸟和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方文山不是天才式的人物,他从小到二十多岁都没有露过什么锋芒。

既不早慧,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人家十五六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十七八岁就知道自己该考什么学校。我什么都晚熟,连谈恋爱都晚。”

直到1992年,方文山23岁,他报了两个编剧班,白天打工,晚上上课。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从此,他像换了个人儿似的,大量写字,他在汗流浃背的下班时间广泛涉猎。

在长夜灯下读李煜、苏轼、李清照、等等。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1994年左右,唱片业风靡一时,“张学友唱片动不动就卖几百万张”。

于是方文山开始练习写词,先是拿四、五十首范例分析韵脚,从中研究出脉络。

然后自己就开始练习写。

他同时去安装防盗系统,头顶安全帽,拎着电钻在尘堆瓦砾中劳苦奔波。

工作时,随身带纸和笔,边工作边想歌词。

有时突然想到一句好词,赶紧拿出笔把歌词记下。

现实生活让人疲于奔命,幸好还有一方天地,容得下矮纸斜行闲作草。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不到一年时间,方文山就累积写了100多首。

歌词写好了,怎样才能推销出去呢?

方文山用最笨的方法,翻CD内页,依据各个制作人、歌手、唱片公司的资料,按照CD背后列出的地址一一寄去。

他寄出去100多本,整整一个半月都杳无音讯。

那时的他独自经历了等待、猜测、焦虑、心急、否定、绝望、放弃,嘲笑自己。

一个半月后,方文山已经打算继续做水电工时,却不料在1997年7月7日深夜,等到了吴宗宪的电话。

“我是吴宗宪......”。

方文山在心里想,你是吴宗宪,我还是李登辉呢。

但听着听着,他好像真的是宪哥。

接完电话后,心里“忐忑不安”:你终于能进这个圈子工作了,还是吴宗宪亲自打电话来,不是助手打来的。

方文山穿上平常穿的T恤,带上自己的作品去见吴宗宪。

临行前,他想了想,买了一张吴宗宪的专辑——找他签个名先。

来到录影棚,吴宗宪忙着录影,简单跟方文山说了一下签约的年限、版税分配比例,就约第二次来签约的时间了。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不过签约之后,整整一年,没有任何收入,没有发表任何作品。

完全没有。

不过,可以住公司。

刚进去时方文山和周杰伦都比较穷,他们那时住公司、吃公司、用公司,洗澡、水电都不用钱,还有宽带、有线电视。

住公司,其实是躺在沙发上,或者在录音室里拼几张椅子。

一开始大家都要比稿,一首曲,同时给所有写词的人,大家要求一样,最后从交上来的作品里挑一个出来。

方文山的生存秘诀是“物以稀为贵”:如果大家都讲情绪的字眼,那他就画面感强过情绪。

过了几个月,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交出了签约公司后的第一个作品:吴宗宪的《你比从前快乐》

周杰伦也因为外形和声音不错,在作曲约上,又增加了演唱约。

正式发行歌词之后,方文山写一首词可以得到2万多新台币的预付版税。

中间一度因为自觉没事做,方文山主动要求调降为一万元。

直到正式上班调整为两万五。

方文山与吴宗宪签下了七年的词曲约,第一年完全没有发表过一首作品,第二年8首、第三年10首、第四年24首。

7年的合约满了之后,念江湖恩情,大红的方文山又和吴宗宪续签了两年。

2000年,第一张专辑《Jay》面世,唱片大卖。

成为当年话题,而方文山也因此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这一年方文山31岁。

从此之后,他几乎每年都在大大小小的音乐颁奖礼上领最佳作词奖。

2004年,周杰伦发行个人第五张专辑《七里香》。

唱片亚洲年度销售量达350万张,是当年的亚洲销售冠军。

同名主打歌《七里香》更是好评如云。

方文山觉得自己不是写歌词,而是在写诗,这首由诗成歌的《七里香》在当年一度脱销,一天就能卖出1000多张。

《七里香》也毫无疑问成为了周董的经典之作。

甚至连台北徐汇中学,高三段考题中都出现了周杰伦《七里香》的歌词。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我用几行字形容你是我的谁。”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由于周杰伦走红,方文山也打出知名度。

他除了为周杰伦写词外,不少唱片公司也为旗下歌手向他邀词,包括温岚、康康、江惠、动力火车、刘德华、孔令奇、许慧欣、S.H.E、许茹芸等人的专辑,也都有方文山的歌词作品。

吴宗宪曾说:“你总是不会知道方文山会给你写出什么东西来。”

方文山被称为作词界的蒙太奇大师。

方文山的“怪”,在于他对文字的各种任意性重组,各种不可能在一个画面出现的意象都浓缩在一句歌词里。

完全抽离了寻常的主流逻辑。

香港有两个伟文奠定了港式音乐文学的命脉,台湾以方文山为现代新词推动着华语音乐的进化。

相比林夕的满腹心事,方文山始终飘忽不定。

他写《兰亭序》《女儿红》《东风破》,写《青花瓷》《菊花台》《发如雪》,写《古巴比伦》《1949的上海》。

歌里始终没有欲说还休的情思,有的是他的自我创作。

他运用被限制的文字赋予每个乐句极具脱俗清新的灵魂,并且将此填词方式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

这在华语乐坛是独有的!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吴宗宪曾“歹毒”地说:“看看他的词,再看看他的脸,你才明白,原来上帝是多么公平!”

方文山在华语流行音乐领域内,是后现代填词风格的引领者。

在方文山的歌词里,大部分是押韵通韵,即句句都押韵。

如《菊花台》《止战之殇》《珊瑚海》《威廉古堡》。

方文山除了在韵律上考究,还对汉文学中的修辞手法有非常灵活的运用。

如果说韵律学是他的特色,那么修辞学才是他的绝招。

汉文学的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8小类。

他的歌词里,几乎囊括了汉文学写作中所有句子的技术处理。

《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譬喻手法

《小小》中“小小的感动雨纷纷,小小别扭惹人疼,小小的人,还不会吻。”——复迭手法

《东风破》中“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转化手法

《发如雪》中 “我等待苍老了谁?”——转品手法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方文山笔下的“我喜欢你”,充满了喜欢一个人的千百种情绪:

或许是在雨季过后的第二个礼拜,或许是在铁道旁的废墟。

用“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写相遇,

用“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写无奈,

用“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写别离。

方文山,是那个用歌词开启新时代的人。

高晓松在《奇葩大会》里曾说:“用中文写歌词,纯以美来说,方文山是第一。

高晓松赞美方文山的词,甚至用了怀疑人生。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方文山的词,从来不拘泥于某种内容。

他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带着来自远古山脉与河流的气息。

既可以是《双截棍》里的中国功夫小子,

时而又化身成《一路向西》后视镜里的世界,

转瞬一变,成了《本草纲目》里表情悠哉,实力全开的中西部,豪气挥正楷。

高晓松说,方文山是写国语歌词的最酷的词人。

方文山的创作题材没有任何限制,《爱在西元前》追寻古文明的遗迹,《上海1943》对父辈情感的追忆。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

将“汉隶”“魏书”统统写进歌词,非但没有吓跑追赶时尚的年轻人,反而伴着周杰伦吐字不清的哼唱。

让“中国风”成为华语流行乐坛的一个标签。

如果说李宗盛的词是一个老男人的心碎回忆,那么方文山的词关注的是当代,较之李词更多了一份时代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方文山把流行音乐从靡靡之音带回了古典与历史的音乐融合、怀旧和真情相融。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周杰伦谈起方文山曾说,以前写《东风破》我已经认为是最棒的了,可是他又给了我《发如雪》;

当我以为《发如雪》已经无法超越的时候,他又写了《千里之外》;

当我以为《千里之外》是巅峰的时候,他又写出了《青花瓷》。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方文山通过《东风破》打开了中国之后,一时间整个华语乐坛都坐不住了。

于是有了SHE《长相思》中直接引入李清照《声声慢》作为RAP词。

有了林俊杰的《江南》,TANK的《三国恋》以及后弦《苏州城外的微笑》等一大波中国风。

但所有的模仿全部败给了《青花瓷》。

与才能相比,方文山的意志力比一般人更可怕,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放不下对文字的执着。

当通讯兵时去部队文刊室读历史书、写剧本和歌词,退伍后去台北报编剧班,白天打工夜里学习。

哪怕是一次大学演讲,也会花比演讲费高两倍的钱买参考书做功课。

阅读古典书籍让他的作词得到了极大的受益,苏轼有一首词叫《京口得乡书》: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这成了方文山后来作词《东风破》的灵感。

写《烟花易冷》的时候,他的灵感来自于《洛阳伽蓝记》。

一名将军因缘邂逅女子后,俩人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身,此时将领却被朝廷征调至边境征战,在连年的兵荒马乱中,帝都洛阳已沦为废墟,残破不堪。

女子苦守将领不遇后,落发为尼。

待将军历经风霜归来,找寻至女子所出家的伽蓝古寺,但早已人面不知何处去。

孤城的老者告诉她,她一直是一个人,好像在等谁回来。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每次听到这一句都心痛不已,简直是凄美绝伦。

2007年,容祖儿发行专辑《小小》,主打歌自然是方文山填词、周杰伦作曲的《小小》。

这首歌也是容祖儿的第一首中国风歌曲。

在录制歌曲时,容祖儿非常担心唱不出韵味。

“你用泥巴捏一座城,说将来要娶我进门。转多少身,过几次门,虚掷青春。”

让容祖儿没想到的是,《小小》竟然成了除过《挥着翅膀的女孩》最火的歌曲。

并获得了2007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华语歌曲奖、TVB金曲榜TVB8金曲奖等。

小小容祖儿 - 小小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作词的方文山成了中国风大IP。

但他创作至今大约有500首的歌词作品,中国风的歌曲大概仅占了总创作量六分之一。

他写了太多耳熟能详、传唱度极高的作品,从中国风到抒情歌,再到说唱,方文山的作词绝不会拘泥于一种曲风、一种风格。

我们嘴里哼哼唧唧着某首歌,却不知道这首歌的作词原来出自方文山之手。

他的文字占据了我们整个青春,而很多时候,我们却浑然不觉。

方文山你赶紧写词吧”这句话成为网友对他最大的期盼,“文山老师你不写词,杰伦歌词档次掉了”。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去过方文山台湾旧屋的朋友,只能用四个字形容,他的家是一副“世界地图”。

古老的红色“公用电话”、日式的泡汤屋、法式的精致厨房、希腊爱琴海风格的客厅、热带雨林般的卫浴、仓库式的卧室、英式浪漫花园……

只要是他喜欢的,他全部都搬到了自己的生活。

哪怕在外人看来这些元素格格不入,在他看来这些没有任何不妥或者冲突。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方文山念旧,从年少捡破烂开始,他就独爱铁质的玩意。

朋友知道他爱旧铁牌,看到好东西也会留给他,

就连周杰伦去美国或加拿大演唱,也会到旧市场帮他买车牌。

在他的小办公室内,堆放了数十块从旧货店找来的铁牌:早年烟酒公卖局的酒牌、汽车车牌和旧眷村门牌等。

他花了六十万,买到了这些“破铜烂铁”。

别人看起来再破再烂也没关系,只要他喜欢就是宝贝。

香港有林夕,台湾有方文山

《上海一九四三》里唱:

装满了明信片的铁盒里藏着一片玫瑰花瓣,黄金葛爬满了雕花的门窗,

夕阳斜斜映在斑驳的砖墙,铺着榉木板的屋内还弥漫,姥姥当年酿的豆瓣酱。

他捕捉住浮光掠影的美,疑是惊鸿照影来。

他写的不止是词,是对于人世的一往情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