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县老母坡煤业公司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侧记(一)

治理烟尘,改善生态环境,意识成为强力引擎;水泽矿区,绿色彰显文明,绿地覆盖达到86%;移山填沟,还原生态,60万吨矸石随之迁徙;低碳生活,环保节能,绿色矿山建设渐入佳境……

冀中能源邢矿集团山西古县老母坡煤业有限公司以强烈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矿区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用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内涵,擦亮了邢矿集团在山西资源整合主体“新”名片,迸发了煤炭企业“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山西古县老母坡煤业公司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侧记(一)

顶层设计 引领绿色发展

“在企业建设中,我们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等相关要求。”邢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振恩说:“老母坡煤业公司在整合初期,股东双方就将‘建设生态文明矿山’作为总体定位,使矿井建设和绿色发展齐头并进。”

位于临汾市古县偏僻山区的老母坡煤业公司,原产量只有30万吨/年、年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2008年8月,由冀中能源邢矿集团整合控股后,依托母公司强大的技术、人才、资金、管理等优势,历经两次技改扩能和装备升级,产能达到90万吨,成为全市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完成技改速度最快、实现薄煤综采最快、项目跑办最快、上交利税最多的“三快一多”矿井,塑造了邢矿集团在异地整合中响当当的名片,并由此成为山西省政府批准的仅有的几家外省企业整合主体之一。

“2009年整合初期,技改扩能的资金压力非常沉重。”老母坡煤业公司股东王保芳说:“厂房、井巷等矿井建设,设备、设施等安全投入,综采、综掘等装备投入,都吸收了巨大的资金份额。但为了矿井的绿色发展,股东双方仍拿出大量资金对矿区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和根本性改造。”

在矿井建设中,老母坡煤业公司以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制定了极具针对性的环保措施。对包括巷道掘进产生的掘井岩土和矸石,以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矿井和工业场地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均以填沟筑基础予以消化;对砂石料洗料废水、机械车辆维修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及冲洗废水等,均建立泥沙、油污沉淀池进行循环利用;对易产生扬尘的石灰、水泥建筑材料运输,均采用车辆覆盖蓬布、轻装轻卸等措施,并对洒落的散装物料及时清除避免污染;对易扬尘的散装物料堆放点采用室内置放或帆布覆盖……

山西古县老母坡煤业公司环境保护综合治理侧记(一)

2009年12月,第一次技改后,老母坡煤业公司就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法律法规要求,对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源进行源头治理,建成了两座容量为4000吨的地面储煤仓,实现了出煤不见煤;建成了生活水和矿井水处理厂,实现了矿井中水利用;改造了燃煤锅炉,实现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达标排放……

2016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周详的“顶层设计”,也吹响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亮丽号角。老母坡煤业公司又乘势而动,走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淘汰高能耗设备,对矿井通风、排水、提升、压风和主运输设备,以及大型变压器、电机和大功率用能设备,严格按规定进行运行效率测定和运行方式优化,使吨煤电耗在原有基础上下降近20%。

——杜绝矿井水外排,利用井下各生产区域高低差产生的压力,将部分矿井水提供给井下管网,作为井下采掘头面的生产用水,以及喷雾除尘、巷道冲洗的主要水源。

——采用新型端头放煤支架和过度支架,提高资源回收率。

——减少矸石采出量,在回采过程中严格禁止破顶和割底,遇断层或顶板来压时及时跟随断层走向卧底或挑顶;在岩巷掘进中实行“先喷后锚”工艺,促进光爆成型,杜绝超挖,并对废旧巷道进行矸石充填。

老母坡煤业公司将矿井建设与低碳、节能、环保有机结合,迈出了一串扎实的足迹。2016年,该公司被评为“全国煤炭企业文明矿”。

(张庆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