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是985學歷,為什麼不親力親為,反而送孩子上輔導班?

星期四30


我父親從小學起,一路國內頂級名校到研究所,現名校博導。但他對子女教育完全無心、無視、無能。小學時請教他一道難題,結果他費勁巴拉使用了二元一次方程才解出,且過程極長。次日到學校,同學幾步就做出來了!從此再不問他!他是一個高考時保送清北,自己本科選擇復旦理論物理專業(霍金和愛因斯坦同專業,被謝耳朵譽為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讀的專業),結果在家電器都不會修,任何家務都做不了,連新電話機都裝不上的ben-dan。被我媽稱作,一生廢人…還真是,油瓶倒了都不扶


疏雨666


我媽,某知名211,985大學英語教授。我爸,985電氣工程碩士學歷。小學三四年級學雞兔同籠,老師怎麼講我都不會,讓回家問家長。先問我媽,我媽一臉懵逼的問我,雞兔為什麼要同籠???然後問我爸,我爸一看,給我講了一晚上一元二次方程……過程相當慘烈,百講不會,他急的拍桌子,我急得哇哇哭,怕是別人還以為我家家暴呢……所以從此我就放棄問我爸任何理科題了,因為他總是用超過我理解能力的方法來解題,我告訴他這麼不行的時候,他就會說,誰說不行!我當年就這麼學的!什麼?老師說的?你們什麼二百五老師!!!我: 卒我笨學東西賊慢超級慢,但是我媽不啊,她學東西嗷嗷快,什麼都是一下子就學會了。所以三四歲的時候她在家教我英語和認字,我怎麼都記不住,怎麼都學不會,她氣的哇哇叫,我急得哇哇哭,一鬧一晚上過去了……我爸說他每次都想過來把書撕了……後來,我爸媽都告訴身邊人,自己在家輔導了,搞不好就家破人亡了……


洞陳晚餐亂


我都不用舉別人的例子,因為我我本身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和孩子媽媽都算是名牌學校的畢業生,孩子現在五年級了,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給他開始報這個那個班,到現在為止每週要上的各種班已經有7、8個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學習類的。

我能教的是孩子的習慣和基礎知識

首先必須承認一點,孩子的小學階段的課程我真的都能教。事實上我也教了很多。

但是比教會孩子什麼東西我更加看重的是讓孩子明白“為什麼去學”和“如何去學”。

所以從孩子沒上學之前開始的到孩子三年級之前,我可以說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在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上。

小到坐姿、書寫質量、格式,大到各科規劃、輔助講解拓展以及奧數、英語等等的補充學習。甚至是孩子的樂高、編程等等這些興趣類的我也是先自學之後再教給孩子的。

嚴格來說就算是不送孩子去輔導班,我也能夠基本上覆蓋孩子小學階段幾乎所有的學習內容。

三年級之後我開始逐步放手,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各個班又或者是他的自學,我都開始慢慢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獨立的完成,而我更多是來檢驗他的學習效果如何。到目前為止,除了在選課、選老師以及跟老師規劃孩子的學習上我會參與很多之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基本上已經不太注重細節了,還自由不會的可以來問我,我也會定期去檢查孩子的掌握情況以及各種筆記、作業等完成的情況。

當然了,還有一點就是我會輔助他繼續規劃後面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等等。

比如這就是我和孩子在週末的時候一起討論的五年級學習規劃。我們就四個主要的學習內容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總結過去結合實際考慮未來的基礎上整理出來的一個整體思路。然後昨晚我抽時間給孩子簡單的畫出來了這幅圖,讓孩子更加清晰的知道——學習是一個整體!


我無法系統的教孩子學習

我可以輔導我孩子目前的任何一個學科,甚至初中的大部分課程我認為也沒有太大問題。但是我的目標不是“輔導做題”這麼簡單的事兒,我更希望孩子在某個方面的學習能夠更佳的系統,而這方面因為我不是專業的從業人員,所以無論我怎麼去投入,都比不了專業人士。

比如奧數學習。

作為一個標準的工科男數學是我從小就非常的好的科目,輔導孩子不能說手到擒來,但是真的不是難事兒。我也嘗試過系統的自學奧數備課然後教孩子,通過我過去的一些回答可以看到我買過的奧數書多了去了。

但是我畢竟不是專業的奧數教師,無論我如何的去備課都不能夠給孩子提供系統的學習過程。所以我最終還是給孩子報了輔導班,而我更多的時候是一個“答疑者”。

比如編程。

雖然我過去也學過,但是畢竟沒怎麼用過,忘比較乾淨。入門我可以幫助孩子,所以我也是提前自學了一下然後在三年級的時候帶著孩子入門自學。我們稀稀拉拉的整整玩了快一年後看到孩子興趣真的有,這才給他找的專業的老師報班學習。

其他科目大都也是如此,如果我真的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這些東西的上面,那麼我相信也是可以做的“還可以”的,但是再怎麼可以也比不了那些專業做這些事情的人、機構啊!

而且,我還要工作不是嗎?

在我看來,在學習上父母的主要責任並不是“手把手”的去教孩子,而是一是應該幫助孩子養成一些好的學習習慣,二是幫助孩子認識、瞭解、找到學習中的樂趣,三是能夠培養、發掘孩子的潛力潛能給他們提供一定的資源支持,四是要給孩子一個比較開闊的視野去看待他現在以及未來所能夠接觸到的東西,五是培養孩子鑽研、探索的精神尤其是不畏難這點……所以只要時間允許我們都會盡可能的陪伴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做其他什麼事兒。

談理論、談理想、談各種各樣的教育觀念我也會,但是我更希望的是我能夠在實踐中給孩子帶來怎樣的有益的幫助和指導,而不要等孩子大了之後我會後悔我這個沒做,那個沒想到的就行!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匿了。我一開始想法跟您一樣,甚至我更過分。我和愛人都是985畢業,我也有些嫌棄這些個老師們,而且不久前據當我得知,我一個高中,後來才考上二本的女同學當了某個我們市重點小學的老師的時候,我非常的對這個教育體系產生懷疑。然後,我萌生了孩子我和愛人自己帶,學都不用上的想法,這不是異想天開,我文科生自學能力強,我老公也認可師傅領進門這樣的想法。他是理工科,正好互補。(我自認為)但是,我們對嗎?我們不是師範畢業,我們雖可以傳道授業解惑,可是我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角色,比如父母。我試著端正了自己的心態,雖然我們倆學歷不低,但是看不起其他的學歷,從而不信任教師體系,我犯了錯。要知道我和愛人也不是從小到大都被985畢業的老師教育啊。學習靠的還是基因和自己。而且,我們也沒有社會性功能,小孩怎麼可能不讓他去校園呢。所以我們兩口子的想法是,輔導班一個不必,正常上學,業餘學點有興趣的即可。我們要回歸父母的位置。照亮孩子迷茫的路。


237798230秦L


為了家庭和諧,為了延年益壽。

作為一個985英語專業的學生,當了幾年補習學校的英語老師,我覺得我的脾氣已經磨沒了好多。直到最近給我一個遠房表弟補英語。

表弟初三,還有半年中考,屬於沒啥學習習慣的那種,分數也挺慘不忍睹。同一個題型,連說4遍,5分鐘後就一定會忘記。每次我都覺得他沒有走心。我還要專門跟他說“拿筆、寫下來、寫左邊”等等。

由於是遠程上課,每次上課我都想砸電腦。

雖然我知道他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我知道他在一直沒有學習習慣的前提下,他的表現已經十分值得讚揚。

但是我總是覺得,為什麼他不能夠像我一樣學得輕鬆一點、認真一點。

於是心裡面那個氣噢。


白馬青衫少年


我先生985博士畢業,我首師大本科,現任北京某知名學校班主任+一線任課教師,我家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以我為主,先生很尊重我的意見,從不指手畫腳,因為:1.教育是一門學問,教育學是一個單獨學科,專業就是專業。985畢業的家長雖然接受過教育,但這並不等於說他懂教育。大學四年師範專業教育學、教育心理是通識必修課,而且要想在這行幹出自己的成績,完成自己的教育理想,沒有強大的教育理論傍身真不行。不僅大學裡要學,平時自己也要不斷充實,不是知道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的名字就行了。2.學習不只是學知識本身,否則看書就夠了,還要提高能力和塑造正確的價值觀,而這些要依賴教育者通過正確的教育方法來達到。而且還要兼顧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方法。3.不管是課堂教學也好、課外實踐活動也好、課外輔導也好,每節課都要有教學目標,難道教學目標就是會背幾個單詞、知道幾個固定搭配、會做一道應用題嗎?顯然不是專業的教師很難達到。4.教育還是個經驗活兒,一個老師每學期教500個學生積累起來的經驗,如學生普遍哪裡理解起來有困難、哪裡是重點內容,985的家長顯然不知道。5.教學效果受多重因素影響,比如最重要的學生的心理,舉個例子,學生抗拒不抗拒你的教學方式?喜歡不喜歡你教他?都會影響教學的最終效果。趁備課的間隙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以前有一位家長跟我的對話,不請自來強答一波。家長髮微信問我:“老師,我覺得我家孩子試卷上的答案沒有問題,您為什麼一分都不給?”我:“設問問的怎麼樣做,您孩子回答的是為什麼,審題不清,答非所問。”家長:“可是我覺得孩子答得挺有道理呀,不一定非要按照標準答案給分呀。”我:“標準答案給的是‘對具體方法言之有理即可’,很明顯您孩子答得不是方法。”家長:“好吧老師,但我還是保留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孩子回答的沒有問題。”我………家長很多時候會提出很多有效的建議,但也有因為不專業而出問題的時候,專業,真的很重要,教育是一門學問,需要深入研究,反覆實踐。


沫熙丶小白__


首先,我不符合標題的限定條件“父母都是985”,來說一下自己的情況。

我爸是即是985又是211的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現在是211鄭州大學的教授。

我媽算半個211,或者根本不算。我媽是河南醫科大學畢業的,但後來河醫劃給鄭大了,所以她勉勉強強算鄭大畢業的吧。目前是副教授。

對於我的學習,我知道他倆根本幫不了我

原因

1. 我媽的腦子是不怎麼好的,當年她學的那點知識早忘光了,根本輔導不了我。不服她也不符合題目的“985”,所以不多說她。

2. 我爸認為,學習是我自己一個人的事,跟他沒關係。他說他幫不了我,讓我自己解決去。我怎麼解決呢?我只能讓我媽給我在外面報班。初中起我開始上補習班,上過英語,數學,物理,化學,語文,最後快中考時還上過政治和歷史。總之我上全了!其中英語,數學,物理我全上的一對一,整整上了三年!數學,物理我還上了兩個班,一個是自己班老師的,一個是外班老師的。我爸高中是鄭州一中畢業的,理科牛死了。鄭州一中是個好學校,全河南省考上清北人數最多的學校。

我真不信就初中那點英語 數學物理 化學我爸教不了我!說白了,他就是缺心眼!(原諒我找不著別的更恰當的形容詞了)。作為一個大學老師,他在分數上唯一幫過我的恐怕就是中招考體育前他在他們學校給我找了個籃球教練,呵呵,我們考曲線運球,我跟著他學了半個月對抗和投籃!謝謝你,讓我充分熟悉了球性,最後球就跟吸在我手上一樣。

好,現在大家應該能發現我學習不怎麼好了。沒錯,我是個弱雞。講真啊,很少有大學老師的孩子在學習上弱雞的。我初中在鄭大一附中,我是重點班的,班裡有很多子弟,有個女生她媽媽是鄭大德語老師,可能就是有語言天賦吧,她英語考120是因為英語試卷只有120分。

現在要偏題了,想說一下在教師家庭長大的體驗。

1. 家教很嚴格。我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從來不會不和父母彙報清楚就溜出去和同學hi了。一年和同學出去的時間不會超過四次。但是我沒有被約束感,我感覺自己很自由很快樂。我就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寶寶。

2. 父母很閒,給我很多陪伴。從小到大的生活就是我上課父母也上課,我放假父母也放假,基本沒出現過自己一人在家的情況。感覺他們不論什麼時候都用空哈哈哈。

3. 不論如何路子不會走錯。雖然我學習弱雞但我不會有氣餒的感覺,就算弱雞也會堅持下去,學生10年沒有一天是會去想不學習的。不論成績怎麼樣都在學習這條路上堅定自然地走著。

4. 不會接觸到什麼不良環境。我從小就是在校園裡長大的。小學時為了上學近,沒住新房子,住在離學校進的我媽學校分的那套房子裡,就在我媽學校裡面。初中為了離學校近,沒去住新房子(另一套啦)住在離學校近的我爸學校裡面,初中住的鄭大西生活區是唯一一個和鄭大校園連著的生活區,嗯。,我初中班主任是我鄰居,初中語文老師住馬路對面的西南生活區。高中住校了。等到大學就可以搬新家啦,新家跟鄭大新校區隔一條馬路哈哈哈哈。

5. 想到以後再補充。

你再往上數一代我家還是文化人

我爺爺不知道是什麼大學畢業的,他是河南工業大學的教授,既然能在大學教書那也一定是好大學畢業的吧。

我姥爺的大學即是211也是985(和他女婿比較配 )。我姥爺是東吳大學畢業的,也就是現在的蘇州大學。我姥爺和我媽一樣也是副教授。

我小時候和我姥爺生活在一起比較多。他是個文科生啦,學哲學的,文史知識比較多,我受他影響比較深,很小的時候就和他一起看百家講壇,問他歷史和政治的問題。直到現在我都很喜歡和姥爺聊天,喜歡去他的書房裡轉悠,欣賞他滿滿的書籍,僅僅是看書名就能給人大智慧的感覺。特別是他那整整擺了一長排的《中國通史》。已經說好啦,以後這些書全部傳給我!

至於我爺爺嘛,他是個理科生,他的書房裡基本都是機床啊,電路啊啥的。。。噫~

再補充一下,我姥姥也是人民教師

很幸運有一個這樣的家庭❤️


此處為帥哥


第一是真教不了,我高中的時候我們那個辣雞學校要求提前自學,我媽輔導我看化學,她高考化學滿分,大學是化學專業的,工作也是專業相關性很強的,講得特別快特別跳,我聽不明白,再講,講不完第二遍,就“哎呦你怎麼這麼笨啊,怎麼這都理解不了啊?”然後,然後就沒有了。其實我自己看書能看明白……再比如我高中數學很好,我弟弟現在讀高中數學47,我就覺得他大概可能是個智障,怎麼會有人考不及格呢?教的時候也很心累。人家老師那些教育理論真的不是白學的。自家孩子自己教的話大概率不是最後大人氣急敗壞掐死小孩就是小孩恨死家長……第二嘛……就是有看小孩學習的時間和精力,為什麼不自己去看看書忙忙工作呢?再不濟睡一覺也行啊?


機長


我爸理科很厲害的,現在也是做的技術相關工作小時候他常來教我,但是,我爸的知識跟我學的是有出入的!!我不知道是相對於那個年代教科書有改進,還是因為他記不清他的小學初中知識了,總歸我剛剛學到的記得清清楚楚的知識點(我成績還不錯),回家跟他一說,他有些會不認同,堅決認為他是正確的,並且把我打一頓。記得最清楚的是初中學浮力,假設一個表面絕對光滑的圓柱體木樁打入河床,它的底部是沒有水的,且四周是垂直且光滑的,這時候它受不受到浮力?在學校我清清楚楚記得老師強調這個是不受到浮力的,因為底部沒有水又垂直且光滑沒有壓差。我爸就堅持認為這個是有浮力的。然後開始又摔東西又罵人還要打我還要我給物理老師打電話還要檢查我最近的作業看看我這段時間在幹什麼為什麼連這個都弄錯。反正我百口莫辯。因為我堅信我沒弄錯,後來也證實老師是這樣講的,所以我再也不相信他教給我的知識點了,也害怕有哪裡講的跟他認為的不一樣他又發瘋,所以很討厭他來教我。另外他還經常用超綱的理論公式做題,明明我還沒有學,根本就不懂,他卻用這個方法來解題,還覺得是因為我上課沒有認真聽所以連這個方法都不會,後來我才知道,他教我做初中題的一些方法是高中才學的,做高中題的一些方法是大學學高數才學的,我又不是那種十三四歲考清華北大的神童,頂多今天預習一下明天的課,明天預習後天的,怎麼也不可能初中就會高數微積分,所以他教我做題每次都讓我很惶恐,讓我自己都懷疑自己。所以我還是躲到補習班去吧,我愛學校,我愛補習班。


seraph907


我爹媽都不是985是擴招前的本科現在的211。在我上高中之前可以教。高中之後就顯得有些乏力了。我現在上大學才不到一年高中知識都忘了不少了更何況已經離開大學20多年的家長呢。除非從事相關職業否則真的教不動。PS:母親大人應用數學出身,高中的題大部分還是拿的下來的。父親大人曾經的全縣物理化學狀元。已經到了能做出把酒精壺的酒精直接倒進燒乾鍋的酒精爐這樣的神操作了。。。。。廚房的壁櫥燒了一大半。所以知識啊要溫故而知新。從小學到大學學的知識都會忘。重要的是你在其中建立的思想,開闊的眼界,學會的思辨。PS2:曾經一家人看崔永元在復旦有關轉基因的辯論笑了好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