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患者可不可以吃盒豆腐呢?有何依據?

鹹雞蛋1


痛風患者儘量少吃高嘌呤食物,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應慎食豆腐。


痛風的飲食食譜林林總總,多是按照嘌呤高低來分類的,這個要少吃,那個不能吃的,看完之後,心情很不美麗。

接觸了這麼多痛風患者,不乏有人來問:我已經低嘌呤飲食了,怎麼痛風還是反覆啊!嚴格控制飲食真的有用嗎?...

對於這些問題,我來給大家做個詳盡的解答。

「嚴格避免高嘌呤食物」受到挑戰

過去的指南建議嚴格避免富含嘌呤的食物,而這一方法存在挑戰。

因為這樣一來,可選的食譜變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會增多,而長期的身體代謝風險是會隨著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增加而增加的。

於是,新的飲食策略誕生——我們不要總是盯著如何避免高嘌呤飲食,而是把主要關注點放在如何飲食有利於整個身體的代謝。

即有助於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甘油三酯、改善血壓、降低冠心病發生風險的飲食策略。

▼見圖A.B

痛風不能僅靠飲食控制

僅靠飲食往往很難控制痛風,因為飲食中的嘌呤含量通常只佔血清總尿酸濃度的1.0毫克/分升。

大家只要記住下面這些限制食用的食物:

肉類,尤其是動物內臟(肝臟、腎臟等),海鮮,尤其是貝類、沙丁魚和鳳尾魚。

過量的果糖攝入(蘇打水、果汁、能量飲料)也與痛風的高發有關。果糖在肝臟中代謝為ATP,這有助於增加尿酸的負荷。

相比之下,適量攝入富含嘌呤的蔬菜(蘆筍、花椰菜、菠菜和蘑菇)、堅果、豆類(豆類和豌豆)和蔬菜蛋白並不會增加痛風的風險。

咖啡攝入與血清尿酸和高尿酸血癥均呈高度負相關。同樣,維生素C(500毫克/天),脫脂乳製品攝入(如牛奶,酸奶)和酸櫻桃可以降低痛風的風險。

痛風患者照著“倒金字塔”來吃

痛風飲食“倒金字塔”結構圖

治療痛風目前的觀點是集中達標降尿酸,但飲食仍是痛風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飲食能降低代謝綜合徵患者患病和死亡的風險。

具體吃法如下:

大量攝入植物蛋白,堅果,蔬菜,豆類,全穀類,鼓勵水果和植物油,並且每天2份低脂乳製品被推薦。

儘管魚的攝入可以增加血尿酸,但含有ω-3脂肪酸含量的魚類(如金槍魚、鮭魚和鱒魚)總體上在心血管疾病預防方面會獲益。

適量食用雞蛋和家禽是低風險的蛋白質來源。每週可供應一份或更少的紅肉或貝類。

適度飲酒是可以接受的。每天喝6杯咖啡已被證明是有益的,但是警告提示飲用新式咖啡一開始可能會加劇痛風的發作。

補充維生素C可能是有用的,但劑量範圍和長期安全建議尚未提出。

報道草莓也是有益的,但推薦之前還需要更多的數據。

在急性發作期間,建議每天增加至少8 -16杯的水攝入量,同時避免酒精或肉類。

總結:

儘量避免食用含果糖的食物、啤酒、烈酒和碳水化合物。

強有力的證據支持:通過飲食和減肥是改變痛風患者生活方式的基礎。

若採用飲食調理痛風,首推通過低脂乳製品和植物蛋白質來增加飲食中的蛋白質,並減少魚、紅肉類的攝入。

單純飲食僅可以使尿酸將至1.0毫克/分升(60umol/L)。


選自風友匯原創文章《痛風可以吃豆類食物,很多人都沒搞明白這個問題》,禁止轉載。


痛風小知識


痛風是因為嘌呤代謝紊亂和尿酸濃度高的一種關節病。我們所認識的豆製品的嘌呤含量都是很高的,例如,豆腐,豆漿中嘌呤含量很高。那痛風患者吃了和喝了豆製品會不會讓嘌呤含量升高?從而導致產生的尿酸含量增加?答案是不會的。

豆腐是由黃豆為原料,經過多到工序加工而成的健康食品,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要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我們正常人可以多吃豆腐等的豆製品,既可以補充蛋白質,也可以補充人體必需氨基酸。黃豆的嘌呤含量很高,那由黃豆加工而成的豆腐的嘌呤含量是不是也很高?答案是豆腐中嘌呤的含量很低,比我們平時吃的食物中含量還要低。因為豆腐在製作過程中,嘌呤會轉化成其他東西。

痛風患者可以放心的吃豆腐,第一,因為豆腐中含有豐富蛋白質,如豆腐蛋白,豆腐蛋白對尿酸的排出有促進作用,可以減少尿酸水平;第二,豆腐是一種健康食品,脂肪不高,多吃體重也不會升高,痛風患者的體重能有很好的控制;第三,豆腐中除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多種營養物質,適合我們人體需要。

痛風患者一天中攝入嘌呤的含量一定要有所控制,痛風患者應該要知道什麼食物嘌呤含量很高,其中肉類的嘌呤含量就很高,痛風患者可以適當地吃豆腐等豆製品來代替肉類,既健康又安全。

擅長類風溼關節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脊柱關節病,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硬化症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醫聯媒體


1、可以適量食用,但是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應避免食用。

2、痛風為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洩障礙所導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組疾病,其臨床特點是高尿酸症。

3、因豆腐的原材料大豆是高嘌呤食物,所以很多痛風患者對豆腐也敬而遠之。

4、但是在大豆變成豆腐的製作過程中,經過浸泡、研磨以及擠壓漿水後,嘌呤量已經大大降低,而且大豆中對痛風患者不利的草酸含量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降低。

5、 高尿酸和痛風患者需要限制魚肉的攝入,而豆腐可以替代魚肉作為膳食蛋白的補充,所以痛風患者可以考慮將豆腐納入膳食當中。

但是根據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進食豆腐後會出現暫時性地血尿酸水平升高,所以保守建議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應避免食用。


康愛多健康生活匯


先說說痛風。痛風屬於代謝類疾病,是由於體內嘌呤代謝發生異常,導致尿酸在人體血液內濃度增高而發病。當體內產生太多的尿酸,或是身體不能有效地把尿酸排出體外時,增高的尿酸就會形成結晶,堆積在關節處,導致急性發炎。發炎的關節會有明顯的紅腫、發熱、疼痛現象。

痛風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飲食治療,堅持低嘌呤、低熱量、低脂肪、低鹽及高水分供給的“四低一高”食療原則,更有利於控制病情。

至於豆腐能不能吃,需要根據尿酸值和痛風期而定。另外,也要糾正大家一個觀點,並不是得了痛風,就與豆製品無緣了。

在豆類食物中,嘌呤含量從高到低依次為:黃豆、五香豆腐乾、豆皮、油豆腐、豆腐乾、豆腐、豆漿。黃豆等豆類屬於含嘌呤較高的食物,但在黃豆製作成豆腐、豆腐乾的過程中,大量嘌呤會隨之而流失,所以,豆製品中的嘌呤含量相對較少。

事實上,豆腐中的蛋白質有利於促進尿酸鹽的排洩,是痛風患者飲食中很好的蛋白質來源。在痛風緩解期是可以適量食用豆腐的。所以,痛風患者處於非急性發作期,只要控制一天食物中的嘌呤總量,適量食用豆製品來替代肉類,是有益健康的。

建議痛風患者選擇豆製品的順序是:豆漿→豆腐→豆腐乾→整粒豆,攝入量也應按順序逐漸減少。但應該注意的是,患者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最好暫時禁食豆類及豆製品。對豆製品非常敏感的痛風患者,則要少吃或不吃。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痛風飲食的內容,歡迎看看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張奉春:痛風飲食宜忌》一書。



可以吃。

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病情發作時常常以關節為主,會出現局部紅腫熱痛、疼痛劇烈。所以,痛風患者在個平常的用藥治療以外,飲食忌口也是非常關鍵的。但文中提到的盒豆腐,通風患者是可以吃,因為豆腐是屬於低嘌呤食物,痛風患者食用後並不會對病情產生影響,所以是可以吃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過多食用,適量即可。


石頭醫生講腎


網上“專家”太多,觀點和結論層出不窮,你聽誰的認誰的呢?要我說行,他人或者說不行,我要是說不行,他人又可能說行。本人就是一痛風患者,我卻偏愛豆花、豆腐,經常吃,但沒有因食豆花豆腐而引發痛風。原因是黃豆在製作豆腐豆花過程中,其所含嘌呤幾乎全溶解於水中,豆腐中幾乎不含有嘌呤了,同時食用豆花豆腐反而更有利於血壓和尿酸的減降。個人觀點,不代表他人。


意緣隨緣


在體內聚積在各關節內部的屁酸結晶石沒有完全排出體外之前.吃什麼都或多或少都有可能引發痛風。只有把體內各關節聚積的結晶石全都排解乾淨.才能百無禁忌.當今醫療界不管中.西醫都還沒有這方面的藥.但民間中草藥有專解尿酸結晶石.兼對腎.對腸胃.對血糖高等併發症都有共同的療效.即當對尿酸石排解過程中.有腸胃.腎損傷.血糖高等症狀一併消除.這中草藥目前正向國家申請當中.


-237753105


痛風很難冶,我家有親戚就得了痛風。

一般的情況下,最好少食豆製品,特別是:幹豆腐。少食或不食白肉(就是、雞、鴨、魚及海產品),避免增加尿酸值,給患者增加痛苦。

以上是個人精驗,不代表任何一方。


眸子8552


您好,痛風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發作性的急性關節炎,多單關節發作,局部紅腫熱痛,疼痛劇烈;

尿酸大量沉積到組織間,引起局部炎症反應。痛風患者要嚴格忌口,低嘌呤飲食,豆腐最好少吃或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