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古畫之所以精緻,是因為古人為畫而畫,當代藝術家應該多學習一下,對此你怎麼看?

劉龍傑


古畫的確精緻,的確古人是“為畫而畫”,古畫的精緻在於畫面構圖嚴謹、畫中人物情緒豐富飽滿、意境深遠,讓人賞心悅目,這古畫包含了中國的國畫和西方的油畫,古代國畫如此精緻,那是真正的

文化底蘊濃重,古代西方油畫的精緻,那是真正的人文主義精神深刻,

當古畫和現在的畫稍微做比較,就容易發現古畫隱隱約約存在著一種“高貴典雅”,同時又有一種那個時代的背景和烙印,不得不承認古畫的藝術氣息的確很濃,然而現在的畫連最起碼的意境感都很難看到,若是有那麼點意境感,也還是商業氣息更加濃厚,


所謂古人“為畫而畫”,是有非常嚴格的講究的,第一,心情不佳時不畫畫,那是因為畫畫本身就是在陶冶情操,心情愉悅時執筆畫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話說的“心情舒暢時,做任何事情都順利,看任何事物都順眼”,繪畫是高於技術之上的藝術,與其說是靠“手”,倒不如說是靠“心”,

其次,

沒有好題材時不畫畫,藝術雖然是來源於生活,但並不是所有生活中的物像都可以當作繪畫題材,確切的說一幅繪畫作品是由主題和背景構成,畫中的背景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古人作畫之前都是會經常在外寫生,目的是尋求好的繪畫素材,即使畫人物,都要要求模特的情緒必須醞釀成熟,為了達到形象逼真的效果,

再者,靈感不充分時不畫畫,

有了好題材以及愉悅的繪畫狀態,都還不夠,一幅畫作的風格特色很大部分取決於藝術家的藝術靈感,可以很肯定的說,藝術大師與藝術家最大的區別就是腦子裡的“靈感”了,綜上所述,這就是古畫之所以精緻,古代畫家為畫而畫的原因,還有就是,當代不缺藝術家,缺的是藝術大師。


詩夜城主


文以載道,古人畫畫可以說體現了我們的道家思想。具體分為如下幾點:

古人理解大自然不像今人直接把大自然的形象用素描的手法轉移到紙上。而是中間經過陰陽平衡,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筆筆相生,起承轉合,陰陽圖中的S,勢,裹束,筆法,來打造我們所見的自然。所以說技近乎道,就是這個道理。而不是像老外一樣拿著油彩去直接寫生。更何況外國人現在也講究一定程度上的寫意了,但是仍然和我們祖國的偉大文化無法媲美。正如畢加索所說“真正的藝術在東方,而白人是沒有藝術的”我想這等中肯肺腑之語大家也會明白。說到底我們在一百年前被洋人打敗了,我們變得缺少自信了。

古人的繪畫通常是為了寫我心性,而一些宮廷畫院的畫家則是為了歌頌時代。寫我性情者如鄭板橋的竹子體現文人高風亮節。范寬的《溪山行旅圖》表現自然的博大寬宏,人生逆旅。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以書法的用筆,簡潔流暢的描繪祖國河山,還有八大山人的花鳥孔雀表達對當時政治的不滿。歌頌時代者如,王希孟《千里江山圖》表現北宋江山的物華天寶,幅員遼闊。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表現政治清明,人民和樂,汴河兩岸人民的生活。而又有一些反應政治負面的,比如馬一角夏半邊,殘山剩水,感慨國破家亡。

所以一幅好的作品不會只是停留在個人的角度為畫而畫,而是體現一個時代的精神,一種文人的風骨,對人民生活,對政治的一種人生態度。


接下來說一說古人繪畫方法,看看和今人有哪些不同!!

黃賓虹說書法繪畫離不開太極圖,什麼意思呢,太極圖是說S,是說陰陽平衡變化。如圖所示講究S構圖,起承轉合的變化。

還有主輔破的構圖原理,主線輔先隨之,破線打破主線的方向。如圖所示


還有遠,中,近三段構圖法


包圍式

等等

繪畫講究書法的用筆,趙孟頫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與八法通”可見國畫講究中鋒用筆,飛白書用筆,所以才會看到《八十七神仙卷》吳帶當風,飛動而不漂浮,用筆遲澀流暢。才會看到敦煌經變畫,人物面部表情飽滿生動,神韻盎然。才會看到《女史箴圖》高古遊絲,充滿仙氣,充滿古意。

所以說我們的繪畫博大精深,體現了我們的文明,不只是為畫而畫而是文以載道,體現更大的視角,是為民請命,是中國的脊樑,是生生不息的愛!!!


含章子


在中國古代書畫品評標準中“精緻”是比較low的一個標準。

首先肯定宋畫的 圖真 和 古雅,那是一個文化高度自信的時代的精神氣質。但隨著文人參與繪畫,在宋以後的品評標準中, “精緻”便成了較低的品評級別。



逸、神、妙、能、精謹,這是一個從最基本的“精緻再現”到“超凡脫俗”的漸進昇華的過程。所以,問題中把“古畫精緻”作為一個很高的評價,並主張“當代藝術家應該多學習一下”這一提法似乎並不嚴謹。




如果說問題中的“精緻”暗含了“高雅品質”的意思,那“古人為畫而畫”也是不妥的。

因為以智性活動為高雅生活方式的文人士大夫們是很貶低“為畫而畫”的,在他們的思想深處,那 不可言表的 “弦外之音” 和 不可圖繪的 “象外之象” 才是畫之最高境界



所以,當代藝術家應該學的其實恰恰不是問題中所說的“精緻”和“為畫而畫”,當代藝術家應該學的是客觀地、歷史地、科學的認知“傳統”,並將在當代語境中將“傳統”傳承下去



最後,忍不住吐槽一下!特別不喜歡悟空提問的模板“有人說......,對此你怎麼看?” 不排斥各抒已見,但百家爭鳴要討論有意義的問題;不排斥知識娛樂化,但娛樂化並不等於胡編亂造。“有人說......”,這個“有人”是誰?他說的話是否值得討論?拿狹隘偏頗的觀點加以討論,不如直接陳述正確的知識。


最美還是藝術史


有人說古畫之所以精緻,是因為古人為畫而畫,當代藝術家應該多學習一下我的看法是;在通常的情況下還是有一定道理。因為在古代的歷史環境下,人們對書法或者繪畫的追求,或者是一種業餘追求。例如明代書畫家黃道周把書畫只作為日常的愛好。因而作畫的動機相當純粹,畫中表現出來的神采也較純潔乾淨。而當代進入廿一世紀,現在面臨的市場經濟,相當一部分人心情浮躁,心態早己與古代相去甚遠,表現出來的畫還能超過古代人的境界嗎?


靜石齋主119


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首先,不是所有古人畫的畫都是好的。任何一個時代都會產生好的畫作,都有精品流傳後世,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古畫,是經過時間的淘汰後留下的真正的精品、極品,當然是好的。今人向古人學,當學其精華,精益求精,方得永生而成為後來人的"古畫"。第二,古人畫畫極富個人情懷,尤其是能夠流傳不朽的名畫更為突出。個人情懷的傾注則有效的保證了畫畫時各項投入的到位,尤其是精力的投入更為明顯。今人向古人學習,須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第三,作畫與為文當以意為先。能流傳的古畫首先時代氣息都是很濃的或藝術特點突出的。表現在作者層面就是個人情懷的傾注。今人向古人學習要善於得時代風氣之先,並將時風化作個人情懷傾注於畫作和繪畫事業中去。所以,我認為古人不是為畫畫而畫畫,而是為達意而畫畫,為個人情懷的渲洩而畫畫,不畫則已,畫則有生命,能成為後人看到的古畫、名畫。


手機用戶戴正新


相反態度

為畫而畫謂之畫工,是匠人,是為權貴服務的。

當代藝術和文學、科學、社會學等門類一樣,是獨立的門類。



六環外俱樂部


當一個琴師 在煉習琴藝時 天天都能聽 狗 狼 雞 等塵音 時間長了 一定對琴道產生影響 如今時代 垃圾專家滿天飛 有真才也會流淚 原因還有很多


琴簫言


“為畫而畫“這個詞看著高級,其實很虛。誰不是為畫而畫呢?連街頭給行人畫肖像的最普通的畫匠,都是為畫而畫,掙錢呀!

藝術,不是一個效仿的過程,而是一個創造的結果。現在湧現出各種流派各種畫風,有超寫實主義,有超現實主義,有意象派,有朦朧派,有抽象派…而且出現更多的藝術形式,給我們這個世界帶來了古代沒有的美好的體驗。當代的藝術家,如果是比較出彩的,一定是在學習了從古至今的精華、磨練了紮實了自己的技能,加上自己的特質,才會出彩的。

我覺得題主問這個問題,可能是在懷疑有些藝術家只為了錢而畫,為了利而畫,或者為了其他什麼而畫,不是出自“自己想畫了而畫”,不是那麼純粹了…

其實,我告訴你,藝術家是人,有名氣的藝術家的畫有市場需求,畫出畫來,可以賺錢;

也可能會有視錢如糞土的超凡脫俗的藝術家,拽拽的不搭理你,那是因為他們不差錢,他們吃了這頓,下一頓也不用愁;

而大部分藝術家,都是普通的窮光蛋!他們吃了一頓,可能要餓兩天,還有可能要睡大街了,這時候,有人走到他跟前,說,你給我畫幅畫,100塊,明天要。我告訴你,他可能就會沒骨氣的為這100塊錢低頭了,因為他得活下去。


全球創意美術


不管是古代還是當代,都是為畫而畫,只是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對藝術創作的要求也不同,藝術因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畫家有不同的表現。如果畫得很像就叫好。那麼照片最好了。還要畫家做什麼。


橡皮擦掉的距離


不管古人還是現代人,都是為畫而畫。不同之處就在於畫畫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