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F-35B的美國兩棲攻擊艦和滿狀態的俄羅斯庫號航母,誰的戰鬥力更強?

青年視紀


F-35B現在戰鬥機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一款垂直和具體將戰鬥機。通常部署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為其提供戰場支援。F-35B艦載戰鬥機作戰半徑在800km,並且擁有隱身優勢,屬於第五代戰鬥機。而美國的兩棲攻擊艦一般配備14到18架F-35B現在戰鬥機。由於採用垂直短距起降,也限制了F-35B的作戰和打擊能力。


搭載F-35B埃塞克斯號。

9月26日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起降了第一架F-35B艦載戰鬥機,這正式標誌著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開始裝備F-35B艦載戰鬥機。可見,英國已經讓F-35B成為航母艦載機了,那麼美國的兩棲攻擊艦上所配備了F-35B自然也相當於一艘小型航空母艦,只是載機數量相對於英國較少。


做為俄羅斯海軍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已經是蘇聯時期建造遺留下來的產物,但是依然卻是俄羅斯海軍的核心。目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正在進行為期三年的大修。只是前段時間在維修期間PD-50浮船塢沉沒事故當中夾板被砸了一個直徑5米的大洞。目前還沒有進行修整。
正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起飛的蘇-33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目前搭配的是蘇-33和米格29K艦載機,由於蘇-33艦載機的停產,俄羅斯海軍只好選擇作戰能力稍弱的米格29K艦載機作為替代。但是滿編狀態下的褲子涅佐夫號航母也只能提供24-28架的艦載機。由於採用滑躍甲板起飛,整個艦載機的作戰能力受到很大限制,通常作戰半徑只有700-800km左右。



那麼美國的兩棲攻擊艦與俄羅斯的航母滿邊對比,在空中預警方面,雙方都無法起降艦載固定翼預警機,基本都是靠艦載預警直升機和艦艇雷達,雙方之間部分伯仲。而滑躍起飛的蘇-33或者米格-29K與F-35B作戰半徑基本相當。由於F-35B艦載機為第五代隱身艦載機,那麼優勢就出來了,F-35B擁有的隱身優勢可以讓對手的機載雷達在遠距離上無法發現自己,尤其是針對俄羅斯的老舊的蘇-33。米格-29K還好一點,但是依然沒有優勢。
已經老舊不堪的庫茲涅佐夫號

F-35B作為第五代戰機,憑藉隱身優勢,完全可以做到相對的先敵發現,先敵打擊。而且其裝配的戰場信息綜合系統,更能讓戰場對自己單項透明。這也讓完全掌控整個作戰空域的F-35B戰機,對陣蘇-33和米格-29K擁有絕對的優勢所在。那麼既使俄羅斯航母艦載機數量超越美國兩棲攻擊艦載機數量一倍,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也很難取得優勢的戰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總體上來說還是攜帶F-35B的兩棲攻擊艦作戰能力要強於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這主要還是在於俄羅斯海軍已經30年沒有進步了,在面對信息化越來越強的今天已經很難擁有大的氣色了。


淡然小司


當然是搭載F35B戰機的兩棲攻擊艦更強,其戰機的代差優勢是僅有米格29K和蘇33的俄軍航母難以彌補的。

就拿作為美軍兩棲攻擊艦主力的黃蜂級而言,其排水量高達四萬噸,再加上大型機庫、升降機等設計,完全就是輕型航空母艦的水平了。之前美軍就測試過,一艘兩棲攻擊艦裝了12架F35B戰機,其打擊能力還是很強的。

而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排水量6萬噸,雖然屬於中型航母,但是由於設計等原因,實際上僅能搭載24架蘇33重型艦載機(現在米格29K和蘇33混裝),數量上看似佔據優勢,但是考慮到實際性能,在和F35B的對抗中是極為吃虧的。

俄軍的蘇33艦載機性能實際上很落後,自蘇聯解體後蘇33生產線被關閉,現有的蘇33機體老化嚴重,根本就無法進行現代化升級,因此實際性能還是上世紀末的水平。而米格29K也好不到哪兒去,雖然新米格29K比老米格29K改進了很多,但是畢竟還是三代機,面對F35B佔不到任何便宜。

艦載機的性能基本就決定了航母的戰鬥力,因此美軍搭載F35B的兩棲攻擊艦,完全是可以擊敗俄軍航母的。


前沿陣地


全球人都盯著美國海軍擁有11艘在役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其中包括1艘最新型的福特級,與尼米茲級共同組成了全球最龐大的航母打擊群。

但隨著第4代隱身聯合攻擊機F-35B順利地實現在兩棲攻擊艦上起飛和著落,具備垂直起飛、短距滑行著落能力的F-35B,必將成為兩棲攻擊艦必備的艦載機,每艦最起碼配備15架左右。

事實上,美國級和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搖身一變就成了航空母艦,世人特別是軍界必須正視這個現象,要將老美的那10艘4-5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視作中型航母,眼光不要老停留在僅是兩棲攻擊艦而已上。


目前,俄羅斯僅擁有一艘滑躍起飛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滿載排水量6萬噸,其艦載機配置方案為20架蘇-33戰鬥機,其餘是為數不多的反潛直升機、預警直升機等機型。

因此,攜帶F-35B隱身聯合攻擊機的美國級或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其戰鬥力毫無疑問都在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之上。

根據美軍空軍演習和兵計算機推演,儘管F-35B貌似非常肥胖,作為軍迷個人將其稱作“肥電”,但由於配有世上最高推重比的航空發動機,賦予了肥電相當靈活的飛行機動性能,在與F-16的空戰中,輕鬆達到了15:1以上的戰損比,這個戰損比是相當驚人的。

蘇-33儘管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艦載機,具備良好的空戰能力,但畢竟不是隱身戰鬥機,在與F-35B對陣時,很難率先發現F-35B,相反極有可能被對戰場感知能力相當強的F-35B先敵發現,先敵開火,戰時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境地。

F-35B無論在作戰半徑、航電設備、操控系統、武器配置上,都有後發優勢,均超過了蘇-33戰鬥機,所以在空中相遇時,限於雷達性能,蘇-33不具備先敵發現的優勢,畢竟雙方存在技術代差。

F-35B肥電在搞定蘇-33艦載機以後,即可發動對俄庫茲涅佐夫航母的打擊,儘管庫艦有射程500

公里的花崗岩反艦導彈,但海戰時,雙方艦艇不可能接觸到此距離,因為F-35B肥電的作戰半徑

超過1000公里,加上機載反艦導彈的射程,對付庫艦應該不存在任何問題。

庫艦有足夠的手段攔截來襲的大部分導彈,本身就是一艘載機重型巡洋艦,反艦防空反潛導彈都不缺,擁有強大的彈炮合一系統、近防炮系統等自衛武器,因此憑藉F-35肥電發射的反艦導彈,要徹底打爆打沉庫茲涅佐夫航母,估計也是很難完成的任務。

綜上結論是攜帶F-35B的美國兩棲攻擊艦,在與俄羅斯庫號航母對陣時,顯然老美的兩棲攻擊艦要佔到一定優勢,因為F-35B艦載機具備對蘇-33艦載機的優勢,兩者之間畢竟有技術代差。

F-35B肥電徹底搞定蘇-33應該沒問題,搞定蘇-33艦載機以後,即可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發起反艦導彈打擊,而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只能被動地用防空導彈和近防炮用來自衛,攔截來襲的反艦導彈,將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不被F-35B肥電的發射的反艦導彈擊沉,就已經是萬幸了。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全部搭載f35b的美國兩棲攻擊艦與裝滿mig29k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誰更強?

先說結論,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更強

原因

首先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整體是比較修長的,所以在飛行甲板面積上的佔優。但是美國級的尺寸也不小,所以說在褲子實在是有些慘,但是庫茲涅佐夫在換裝了米格29k以後。能夠搭載更多的戰鬥機,


根據上圖可以看出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小輕型航母模式可以搭載24架左右的f35b戰鬥機。


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搭載數量,同樣也就是20多架戰鬥機而已,撐死了能裝36架(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的搭載方案一般是24架直升機加24架戰鬥機。)數量是半斤對八兩,雷達方面褲子完勝,航速褲子完勝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隱身戰鬥機的優勢,面對原有的三代戰鬥機,可以說是完全碾壓。至少以一敵二還是沒問題的,所以說面對裝滿了f35b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庫茲涅佐夫號,影響不大,咱們的遼寧號也是一樣,但是遼寧客戶諮詢客服,都不可能永遠只裝備殲15,蘇三三米高29k階類型的第三代艦載戰鬥機他們終究會換裝第四代。

到時候被打的叫爸爸的就是那個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的。

畢竟美國級兩棲攻擊再強也就是個兩棲攻擊艦,歸根究底就靠f35b。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這是個不對等的比較。一是噸級,庫艦,滿載6萬噸,美國級4.5萬噸。載機數量。美國級直升機40架,或F35B20架。庫艦如,純載直升機60架,聯隊,蘇33,20架,蘇25UTG,4架,反潛和預警直升機16架。武器,美國級只有近防,在庫艦面前就是裸奔。速度,美國級20節,庫艦29節,設計32節達不到。

綜合看來庫艦對美國級是勝之不武。

唯一可與庫艦對比的,是美國中途島號航母,滿排6.5萬噸級。彈射器兩部,升降機三臺,F18CD。36架。A6,20架。以後的庫艦將裝米格29K30架左右。問題就是俄羅斯的航母沒有攻擊機。本想把蘇33改成多用途戰鬥機。但還差點火侯。


龍驤虎賁九天游龍


美國兩棲攻擊艦戰鬥力更強

雖然美國現役的兩棲攻擊艦美國級僅可以搭載F-35B“閃電II式”戰鬥機6架,但戰鬥力相當強悍。首先,其是美國在贏得冷戰後,海軍建設由“大洋決勝”轉為“由海向陸”軍事思想的產物,而此思想產生於1992年一1994年。其次,美國在2002年制訂了全新的海軍建設戰略,以37個獨立打擊群為建設方向,而遠征打擊大路即以兩棲攻擊艦為核心,與驅逐艦、攻擊型潛艇共同組成,目標是贏得與一箇中等軍事國家的優勢,且配合美軍戰略實現同時打贏兩場戰爭。

所以,美國兩棲攻擊艦是本世紀才建造的適應當代軍事競爭的艦艇,不僅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建設的庫號航母年輕近四十年,技術集成也要現代得多,是既可以大洋角逐,也可以臨岸用兵,還可以順河入境的現代兵器。


美國兩棲攻擊艦其實就是一支小航母,與庫號一樣,自身戰力核心就艦載機提供。庫號最多裝載26架戰機,要配備多用途機,則減為24架。兩棲是固定6架F35B。這是比庫號領先一代的隱身戰機,如果對戰是1:4,而四代機與三代機最低戰力比也是1:12――唯一壓力是攜帶導彈數量。但憑藉戰機與艦艇卓越的起降性能以及對手滯後的起降能力,兩棲艦完全能在庫號戰機完全起飛參戰的時段內,完成一次起降遁環。所以,兩艦對戰,庫號完勝。而庫號自身防禦相比就弱太多了。因為兩棲艦上的直升機還能承擔一定的反導、反潛能力。

在對陸打擊火力上,兩棲是由固定冀飛機、攻擊直升機、重型運輸直升機組成的立體火力――兩棲,就是有陸戰能力。這是完全針對大洋角逐、最多客串對陸打擊的庫號無法比擬的。

當然,以上是對兩艦進行比較,真正完成組隊則不同了。

美兩棲艦屬於戰役級兵器,比較航母屬於最輕型的兩萬噸級內的。

庫號是戰略級兵器,作戰對象直接是抗衡美航母編隊,獵殺其次級編隊――包括以兩棲艦為核心的遠征打擊大隊。

這種戰力差是由艦載的雷達、電子系統決定的,兩棲艦的小身板就太吃虧了。

這也是隨著庫號航母在東方大國沐火重生後,美國重新制訂海軍戰略,自認“頻海戰鬥思想失敗”,而停止兩棲艦建造新計劃,重新關注新一代航母的原因。


bashanlaike


我的回答有點不一樣,美國F35lB兩棲攻擊艦和滿狀態庫號俄羅斯航母誰的戰鬥力更強!我認為俄的戰鬥力更強🈶️三:1⃣️,驍勇善戰的俄羅斯民族會產生英勇善戰的海軍英雄,不怕流血犧牲的強大海軍。敢打硬仗,敢打惡仗,是布爾什維克俄羅斯人民自己的隊伍。2⃣️,俄羅斯的軍事武器過硬。美軍大部分都是年久失修,經不住忽悠!一盆散沙,不堪一擊,應用建築用語打評:美國私營軍工上的奇葩,《豆腐渣工程》美式軍艦撞漁船,軍艦受重創,漁船安然無恙,還有油輪撞軍艦,軍艦開裂事故頻出,開山大口,八名美軍命喪黃泉路,可真是美國高科技海上裝備,不咱地!。3⃣️,在美國隨時被槍殺是常規,聽槍響,頭落地,未經正是,民眾招秧,反映《軍工是上帝。民眾是下地》總統是擺飾,撓去撓來不要撓了,就是穿鞋的打不過赤腳的。美國打不過俄羅斯!。


手機用戶56065559997


各有優勢,攜帶F35B的美國兩棲攻擊艦略勝一籌吧!

我們假想美國的兩棲攻擊艦和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組成兩個航母戰鬥群進行對抗,雙方的都是滿載艦載機的最大戰鬥力,各自出動自己優勢的護航編隊,那麼兩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第一 艦載機

美國的兩棲攻擊艦搭載14~16架艦載機F35B,這是四代隱身戰機,作戰半徑800公里左右,制空能力一般,對海、對艦能力都比較突出,能夠利用隱身進行低空突防;而庫茲涅佐夫號搭載的是米格29K和蘇33戰機,搭載數量14~18架。首先蘇33已經老了,電子系統20年沒有更新,已經算是老古董了,如果進行升級戰鬥力有提升3倍的空間,作戰半徑受斜甲板起飛影響,大約也只有800~900公里左右;米格29K本身就短腿,再加上斜甲板起飛就更限制作戰半徑,粗略估計只有700公里,兩者比較顯然美國的F35B佔有優勢。

兩者都不能搭載固定翼預警機,只能採用直升機預警機,兩者持平。

俄羅斯的航母有米格29K改裝的電子戰機,而美國沒有,這方面來說俄羅斯I佔據優勢。

整體來說,還是美國的優勢更大一些,畢竟四代機對三代機又碾壓優勢!

第二 護航編隊

這方面美國整體性優勢太大了,俄羅斯的護航艦艇拿得出手的都是蘇聯時期的古董了,而美國全是宙斯盾級的,美國一直都是訓練扛飽和攻擊能力的,因此這方面太大太多,俄羅斯沒法比!


俄羅斯的強項在於進攻上,那一堆超音速的反艦導彈,比如P700花崗岩導彈、P500玄武岩導彈等,這些射程公開的數據在550公里左右,實際可能會更大,這要讓俄羅斯航母靠近到射程範圍內,只要成功一顆,美國航母就失去戰鬥力得跑路了,這是俄羅斯的一個極大的翻盤點!

至於核潛艇,兩者產不多,美國在探測能力和反潛上更強一些,俄羅斯進攻能力更強一些!

這方面美國的整體能力更強,俄羅斯的有些走極端。

第三 人員素質

這方面美國航母的就是全面優勢了,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出過幾次海?要麼沒錢,保養也差,服役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軍港裡待著,出去訓練次數能用手指頭數過來,而美國不但一直執行者戰備執勤,而且連戰爭都參加幾次,訓練和素質上不是俄羅斯能比的,因對各種突發情況也不是俄羅斯能比的,這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這恐怕這幾點裡最重要的一點,畢竟戰爭最終看的是人,像沙特這種你給他再好的武器都是白搭,俄羅斯的航母不訓練哪裡來的戰鬥力,一旦有突發狀況恐怕是手忙腳亂,不知道怎麼處理!

第四 航母自身速度

航母的速度那是一般都在30節左右的,但是美國的兩棲攻擊艦的速度只有20多一點吧,這方面是美國的一個大劣勢,俄羅斯有選擇戰爭的主動權,何時進入戰場,有進攻的先手優勢,也可以根據形式隨時退出戰場,這方面美國沒有選擇!

因此從以上四點來說,美國的戰鬥能力上有著優勢,俄羅斯只能出奇制勝,而且人員素質比美國差很多,這樣比較當然美國人兩棲攻擊艦有著優勢了。而俄羅斯也有著翻盤點,一旦重型反艦導彈得手,美國兩棲攻擊艦的速度劣勢就顯了出來,會被俄羅斯一直咬著不放,根本沒有擺脫的餘地,而俄羅斯一旦形式不妙,可以隨時撤出戰場!

還有一點,局座有一句話:“俄羅斯航母給他定一個最大目標:自己不出事!”


狼煙火燎


俄羅斯航母一花獨放,維修出了點狀況,什麼時候修好難說,它搭載航空器是固定模式即預警直升機,反潛直升機和通用直升機,米格29或蘇33艦載機。而美國兩棲改擊艦噸位都在4萬至5萬噸之間,可根據作戰任務靈活變換武器搭配模式,執行兩棲攻擊任務配備攻擊直升機,運輸直升機,傾斜旋翼運輸機,F35B戰鬥機,艦內車庫放置兩棲坦克裝甲車和保障車輛,船塢裝登陸艇。如果是以航母形式使用,除搭配反潛直升機等外,F35B可搭載35架左右,無論戰鬥機數量和飛機出動率都高於俄羅斯航母,關鍵是飛機存在代差,5代隱形戰鬥機有很強制海制空能力,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結果一目瞭然。


哨兵陶大兵


毛子的庫茲涅佐夫號艦載機失分太大,恐不如制海艦配置的兩棲攻擊艦

標準狀態下美國兩棲攻擊艦搭載的航空大隊裡面,只有6架F-35B或AV-8B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其他都是直升機或V-22魚鷹,這種狀態下,顯然無法與常規航母對抗。



所以還有一種載機方案,除了幾架用於搜救的SH-60黑鷹直升機外,其餘全部用來搭載垂直起降機。海灣戰爭時期,黃蜂級兩棲攻擊艦用過,最多可以搭載21架,投入戰鬥,要比較的話這種載機方案才比較靠譜。


與其相比,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號畢竟是真正的航母,其平臺性能是毫無疑問要大大優於美國的黃蜂級/美國級這種兩棲攻擊艦。


一是航母航速快,可以跑出30節,帶著驅逐艦隊一起高速移動。

二是有抗損壞能力更強,有專門的防護油庫和彈藥庫,雙重船底設計,有專門的防雷隔艙,11個水密艙即使5個進水依舊可以不沉沒。

三是出動能力,庫艦有3個起飛點可以整備;斜角甲板可以同時進行起飛和降落操作。而原本只考慮6架垂直起降機作戰的兩棲攻擊艦則沒這方面考慮。

但是,很遺憾,庫茲涅佐夫號在艦載機方面的劣勢太大,而艦載機從來都是航母的最主要戰鬥力。目前庫茲涅佐夫號原本搭載的蘇-33K已經退役,現在使用的米格-29K,目前搭載能力搭載大概30架左右。這主要是俄羅斯航母載機方案裡面要求全部飛機可以進機庫,甲板留置很少,這樣方便在惡劣海況的高緯度北冰洋地區活動。

但是米格-29K雖然比早期米格-29有翻天覆地變化,但還是隻能用三代機水平來形容。他是米格-29SMT的艦載該機型,使用的ZHUK-MEK雷達,對5平方米大小反射面目標,最大探測距離130公里,鎖定攻擊距離是90公里。使用空空導彈彈種也還是R-77和R-73,雖改用1553B總線架構線傳操控,但其整體設計上臨界穩定的設計,導致飛行性能提升有限。



相比較之下,即使F-35B是最差的四代機,那也是有隱身性能的四代機,使用的是AESA雷達,空空導彈AIM-120D和AIM-9X也是第四代空空導彈彈種,信源級數據融合的航電架構在電子對抗方面完全是碾壓。要是連性能不如F-16 C/D 三代半都不是的米格-29K都對付不了,那真是可以買根麵條上吊死算了。

也正是艦載機領域這塊的代差,一力降十會,一白遮百醜,還是更看好美國兩棲攻擊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