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到底是怎樣的人?

92年的大朋友


郭沫若(郭開貞)1892年生於四川樂山。封建大家庭的婚姻悲劇導致其與張瓊華、佐藤富子、於立忱、於立群姐妹等女人先後有過夫妻之實或男女同居之歡。1939年郭與第三任妻子於立群結婚。張瓊華為其守寡一生,佐藤富子為其生下四兒一女,於立忱為其羞憤自殺。

1928年1月15日,有一種名為《文化批判》的雜誌,以極“左”的面目對魯迅進行了圍攻,郭沫若用尖刻的語言稱魯迅“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是一位不得意的法西斯蒂”。這種攻擊,直到1929年底才告終止。

魯迅被樹為左翼文化界的精神領袖後,郭一改以往的評價,說“魯迅始終是為解放人類而戰鬥一生的不屈的鬥士、民族的精英”。

汪精衛得勢時期,郭寫文章支持他,抨擊蔣介石;汪蔣合作,他逃亡日本。回國後轉投靠蔣,求得諒解。周公一生待他不薄,後來他積極投身批"孔"。

1955年,郭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長陵(明成祖朱棣的墓),上頭批准,定陵發掘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頭號悲劇事件。

我向你高呼萬歲——為斯大林壽辰所作

(郭沫若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

斯大林大元帥,你全人類的解放者,

今天是你的七十壽辰,我向你高呼萬歲! ……

但你,全人類的解放者,你的生命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生命,全人類的生命。

你的七十歲已經救活了不知道好幾萬萬的人民! ……

斯大林元帥,你全人類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七十壽辰,我向你高呼萬歲!

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大家心照不宣。



紅豆詩社


郭沫若:“若國亡家破,文人與匹夫甚區別。”

郭沫若(1892-1978),曾留學日本學醫,歸來後,見國將不國,便棄醫從文又見自由文人多弱小,便投戎從政,於北伐軍總政治部任宣傳部長。

其實郭沫若是一個嚴重被歷史所曲解的人,其編著的《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篆》、《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至今仍然是研究甲骨文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其所編撰的《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奴隸制時代》、《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同樣也都是偉大的著作。但是,書中的觀點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如“二王共政”的劃分,還有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中國古代史究竟能不能簡單劃定為奴隸制時期和封建時期,這些都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但是,卻不可否定郭沫若先生在這一方面的成就。

郭沫若最為人詬病的是他的新詩,其實他早期的詩還頗有可取之處,如《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街燈明瞭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渺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閒遊。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這時郭的新詩,還注重平仄,比如上句平起頭,下句便用仄起頭,同時還注重字數,音韻,意境。這首詩寫於20年代初期,作者由日本歸國,看到當時黑暗的社會,湧生出嚮往光明的希翼。後期的詩,更像是口號,可以明顯看到,這時期的詩詞,已經拋棄了對意境的追求,而是加諸了口號化,符號化色彩。

可是有一點被人忽視了,那就是此時郭的寫作對象發生了轉變,郭的受眾發生了改變,新文化運動時期,郭等一批知識分子主要想喚醒的是同時代的青年知識分子,希望他們救亡圖存,發揚愛國主義。後來證明這一條路行不通,要走農村包圍城市,要發揚無產階級力量。而郭一開始的資產階級信仰也在此時發生了改變,轉而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並開始向著蘇聯求學,也因此有了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的職位。此時,郭的文化寫作對象與受眾都發生了變化,由受過教育的知識青年變成了無產階級勞苦大眾,為了使這些人聽懂,看明白,自然使越口語化越直白越口號化越好。

對於歷史人物評價,不能無限拔高,也不能無限貶低。

郭的歷史戲劇:《屈原》、《武則天》、《棠棣之花》、《高漸離》、《孔雀膽》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寓救國於戲劇中,擴大了受眾範圍,同時又有著很高的藝術水準。


言有章


郭沫若是20世紀的文化大師,著名社會活動家。人們對他有爭議的是他的情感經歷和人品。

郭沫若的情感經歷是豐富的,他一生中有三次正式婚姻。女主分別是村姑張瓊華、日本女子佐藤富子(安娜)、演員於立群。

第一段,1912年與父母選定的村姑張瓊華成親,幾天後他選擇去日本求學,並不再回鄉,村姑張瓊華孤獨地在郭家終老一生。

第二段,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邂逅美麗多情且果敢的女子佐藤富子,佐藤富子甚至為此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郭沫若為其取名“安娜”。安娜為其生育了四子一女。直到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終結了這次跨國婚姻,安娜最終在中國將五個子女養育成人。

第三段,1938年,在宣傳抗戰的活動中,郭沫若遇到早年女友的胞妹於立群,次年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於立群被稱為“抗戰夫人”,共為郭沫若生育了四男二女。兩人從此櫛風沐雨度過了近四十年光陰,在陪伴郭沫若的漫長歲月中,於立群潛心書法,工夫爐火純青,最終成為一代大家。文-革中遭遇家庭變故,於立群受精神刺激,並在1978年郭老去世8個月後,追隨而去。

郭沫若的情感經歷,與那個動盪的時代和他的詩人氣質密切相關。一是以他的個性,情感不可能囿於老家父母的安排,二是國家遭遇變故,不管從個人前途和當時的家庭安危來說,他都不可能待在日本。三是環境的變化最終改變了他的情感命運。


舊地遠方


看了目前所有評論,我來總結評論一下。

1,有人說,不能評價郭,沒資格評價。

答:不能評價的歷史,都是操蛋史。不能評論的人,都是狗。

2,有人說,大文豪

答:沒錯,有點水平,但不是大,也不能說豪。如果那點水平也叫豪,朱自清,魯迅,矛盾,老舍叫豪他爹,比較起來,who is you dady!

3,有人說,愛拍馬屁。

答:我也愛拍馬屁,但是沒那麼肉麻。那是因為湘潭佬愛聽肉麻馬屁。如果人高工資請我,我願意聽聽拍,職業叫心靈安慰師。

4,有人說,沒骨氣。

答:操,當年也有骨氣的,去天津張志新。當年被湘潭佬搞死了。所有有有骨氣的,都搞死了。活下來就不錯了,老闆,你還要怎麼樣?你老婆孩子吃飯重要還是骨氣重要?

總之,一個三流文人拍肉麻馬屁高升的勵志故事,值得大家學習。

這是我的觀點。


明自已被住策


謝謝題主的提問。關於對郭沫若的評價,歷來爭議很大。有人稱讚他是文化巨匠,也有人罵他是無恥小人。兩種觀點一直是針鋒相對。當然,對郭沫若比較客觀和公正的評價也慢慢多了起來。

郭沫若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還是那句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想要客觀的評價郭沫若,就必須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辯證而全面的看待這樣一位飽受爭議的人物。

先說句“題外話”。在各種思潮交織碰撞的當下,獨立思考的能力顯得格外彌足珍貴。最可怕也最讓人鄙視的就是那些不經調查研究、不明真相一上來就一頓亂噴的噴子,還有那些人云亦云、盲目跟風的人。好像不噴就顯不出他的“博學”,不噴就顯不出他的“高尚”。

本人想說的或者可以肯定的一個事實就是,“立場鮮明”一味罵郭沫若的人基本上不了解郭沫若的全部,相反對郭沫若評價比較中肯的人往往是真正瞭解郭沫若的人。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第一,凡是人的屬性郭沫若都具備。郭沫若畢竟是人不是神。是人都會犯錯誤,也都會有自私自利的時候,一生中多次自私自利也不必過多苛責。古今中外,有太多太多的偉人、名人、大家尚且如此,何況郭沫若充其量是一位名人或大家。所謂的“完人”肯定是不存在的。就像這個世界上,“好人”和“壞人”都是少數,而最多的人是“不好不壞的人”。人性是非常複雜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僅用一兩個簡單的標籤便可概括的。很多人討厭郭沫若,都覺得他是“軟骨頭”、“小人”。我想說的是,郭沫若所處的時代都是特殊的時代,生於亂世的人,任何人都難以置身世外。他是文人畢竟不是革命家。事實上在歷朝歷代,有很多大家和文豪出於各種原因做出了很多現在看來為我們所不齒的事情。我們不能以當下的眼光去簡單評判他所處時代所做的事。罵他“奴顏婢膝”“品行惡劣”,很多時候都是出於自保。自保也是人的根本屬性之一。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為什麼抗戰期間尤其是日軍燒殺搶掠氣焰最囂張的時候,很多地方出了那麼多漢奸?郭沫若一生經歷過很多特殊時期,說誇張點兒,那個時代的人都不太正常。還有很多人贊同魯迅對郭沫若的著名評價“流氓加才子”,卻不瞭解包括魯迅在內,有為數眾多的大家對郭沫若的評價很高,至少說是很中肯的。

第二,郭沫若是中國近現代罕有的大家。郭沫若才華橫溢,在考古、金石、歷史研究、文學創作尤其是詩歌和戲劇方面都堪稱奇才,並頗有建樹。僅舉一例,抗戰時期,他捨棄妻子,從日本回國,創作了許多代表中國歷史話劇領域極高成就的作品,並一直活躍在抗戰文藝宣傳的第一線。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近現代史近一百年來,很難找出第二個能在多個領域和他相提並論的人。

當然,如此評價郭沫若並非為他的種種劣行做辯解,只是自認為屬於比較客觀的歷史評價。如果非要給郭沫若這個人打分的話(滿分100分),自己覺得至少在75分。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漫步世界遺產


郭沫若是二十世紀的文化巨人、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運動以後,像郭沫若這樣在許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這個詞來形容。郭沫若在學術的若干領域,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在中國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輝煌的、巨大的。這些年,特別是近幾年來對郭沫若的批評,有的符合事實,有的是歪曲事實的。出現批評和新的看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從總體上說,它會推動學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一個正常的學術環境應當是有批評有反批評的,但是,在對郭沫若的反思中,有些文章、有些學者採取了輕薄的態度,這是不正確的,應該注意以科學的態度來對他進行研究。

郭沫若(1892一1978),男,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順哥說事


總有人拿郭老說事。

批評他是政治上的牆頭草。但批評他的人可曾問問自已父母,在那個特殊年代怎樣面對政治?

郭老從新文化運動開始寫新詩,他的《女神》《星空》是何等汪洋恣溢,清麗壯美?試問,當時有誰能在詩壇與之爭鋒?

郭老在大革命中與周恩來同在黃埔軍校工作,在抗戰時同在國民政府政治部任職。周公敬稱他為郭老?試問,在年齡相當交往人中,又有誰可以當得起一個老字?

郭老亡命日本潛l心研究甲骨文,研究中國歷史。一部《甲骨文辯》收錄考證詮釋近千個遠古文字,為後世歷史學家提供第一手資料。試問,又有誰在甲骨文研究上能有資格與他比肩?

郭老在戲劇創作中古為今用,《虎符》《屈原》結構宏偉,詩情浩風。對光明追求對黑暗鞭撻,鼓舞抗戰鬥志爭取民主個性。在戲劇文學創作上,又有誰能具備那天風海濤情懷?

郭老無黨無i派,在現代歷史上能獨樹一枝,在文壇領一時風騷。忠誠毛澤東擁護共產黨,將黨的意志統領自已一生。試問又有幾人可以這麼謙卑真誠?

郭老是有資格在八寶山永垂不朽,卻甘心情願在虎頭山與農民為伍。試問又有幾人放得下那份榮華?

現代史上,幾人有資格與毛澤東和詩?

郭沫若不是完人但是了不起的人!


老汪看世界


1、要說郭沫若在才氣上,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當中絕對排的上名,歷史、考古、詩人、作家等領域都可以說實至名歸。他的甲骨文研究,可以說在這一領域有著不可匹敵的傳世之作,浪漫主義新詩也頗有成就。儘管世人對他頗有微詞,他還是順利當選了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2、1912年郭沫若和第一人妻子張瓊華結婚,5天后郭沫若離家出走,沒有離異,使得張常年獨守空房。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和佐藤富子同居,為此佐藤富子和父母斷絕關係,郭沫若為她取名“安娜”,並生下5名子女,中日戰爭爆發後郭沫若不辭而別,1949年安娜來中國郭沫若誓死避而不見。

3、郭沫若留戀風月場所,追求於立忱致使女方懷孕,始亂終棄,於含恨自殺。1938年郭沫若又跟於立忱的妹妹於立群同居,並在1939年補辦婚禮,育有6個子女,1979年於立群自縊於北京故居。

4、在考古方便郭沫若近乎瘋狂,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把中國各個帝王的陵墓都挖開看看,1956年他造成的定陵(明萬曆帝陵墓)挖掘慘案是中國考古史上頭號悲劇,由於技術不足和郭德堅持,定陵打開後,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壞,頃刻間灰飛煙滅,讓人心痛。

5、1965年,郭沫若沒有吸取教訓,再次申請開挖長陵被拒。他對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早就嚮往已久,向國家建議開挖乾陵,郭沫若說的天花亂墜,被國家一句話回絕。


小小羅羅蛛


去年在( )的書店買書,隨書送了我幾張書籤,有一張上寫著“我只見過屈膝的讀書人,沒見過屈膝的書櫃。” 郭沫若是四川人,和帶魚是老鄉。官方的評價中,他被列為“魯郭茅巴老曹”的第二位,這當中固然有官方對郭投誠的加分,但單論其在文學、歷史、考古等學科中的貢獻也是獨成大家的。民間對其的評價卻呈現兩極化,沙葉新就曾引用恩格斯對歌德的評價指出郭作為偉大天才和凡庸公民的兩面,主要原因我想主要是其在49年後的唯( )馬首是鞍,有失知識分子的風骨,這裡就簡單舉一些例子。 一是諂媚蘇聯。1949年11月,郭沫若在《觀察》發表了《我向你高呼萬歲(為( )壽辰所作)》,文章赤裸裸的寫到,( )大元帥,你全人類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七十壽辰,/我向你高呼萬歲!……/原子彈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兒戲/細菌戰的威脅在你面前只是夢囈/你的光暖使南北兩冰洋化為暖流/你的潤澤使撒哈拉沙漠化為沃土。 二是“兩面人”。郭喪失了基本的( )人格,如牆頭草般搖擺不定卻屢屢打了自己的臉。( )如火如荼之時,郭寫了不少歌頌讚歌,例如“感謝D呵感謝D,D是不落的紅太陽。東風永把西風壓。”但隨著政策方向的轉變,郭卻開始批判( ):“運動中處處放衛星、發喜報、搞獻禮,一哄而起又一鬨而散,浮誇虛假的歪風邪氣氾濫成災。” 三是隻唯上不唯真。郭曾將( )的錯別字也美化為神來之筆,他說,“( )並無心成為詩家或詞家,但他的詩詞卻成了詩詞的頂峰。( )更無心成為書家,但他的墨跡卻成了書法的頂峰。例如這首《清平樂》的墨跡而論,‘黃粱’寫作‘黃梁’,無心中把粱字簡化了。龍巖多寫一個龍字。‘分田分地真忙’下沒有句點。這就是隨意揮灑的證據。” 縱然脫離時代背景去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過於苛刻,但放在同樣緯度下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依然有傲骨錚錚,最不濟也有做個逍遙派,鼓鼓掌發發言即可。像郭這樣主動投機、諂媚於上級,真是吃相難看,愧對於自己的才情。


碼上風


我們都知道郭沫若是一個才情橫溢的大文學家,甲骨文的造詣在那個年代也是第一流的人物,但是當我們瞭解歷史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郭沫若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人,他的才華連他的對手都沒辦法否認,但是對於他的人品在當時卻無一人苟同,接下來我們從郭沫若的感情史來分析一下他的人格。

在郭沫若早年的時候,父母曾給他娶過一名張姓的女子,只不過郭沫若沒見過這名女子,是典型的包辦婚姻。

得到消息之後,郭沫若興沖沖的從省城趕回家裡,當他掀開蓋頭的時候,他失望了,因為父母給他娶的這個女子,長相極為普通,不是他喜歡的類型,他嘆了一口氣,把妻子晾在了一邊,在房間內的桌子上睡了一整晚。

五天後他誰都沒有說,就離家出走了,留下了妻子一人,在往後的多年裡,張姓女子默默無聞、辛勤地照顧著郭沫若的父母親,不曾改嫁,她一直希望著郭沫若能回心轉意,但是在以後的幾十年裡,她只見到了郭沫若一面,郭沫若當時很感謝她照顧了自己的父母親,然後轉身又消失無蹤,張姓女子這一等,就是一輩子,她至死再沒見過郭沫若。

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期間認識到了一名日本女子,日本女子愛上了郭沫若,不顧家人的反對和家人斷絕關係,最終嫁給了郭沫若,他們在一起大概有十年,在前幾年的時候,郭沫若一直在讀書,是日本女子打著零工又整理著家務、帶孩子才把郭沫若供完了整個大學。



十年時間裡,日本女子為郭沫若生下了五個孩子,在日本女子的認知中,這就是她一輩子最幸福的時光了,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郭沫若在和自己結婚的時候還和他的一個女同學好上了,這位女同學和郭沫若一樣是在日本留學的中國人,因為有著共同的語言,她和郭沫若談起了甜蜜的戀愛,並在此過程中懷孕了。

但是郭沫若當時有著家庭,相比於這個女同學,他更愛他的日本妻子,於是他打算讓女同學把孩子打掉,女同學不同意,經過了一番爭吵,女同學帶著她肚子裡的孩子上吊自縊了,然後郭沫若又和他的妻子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生活在了一起。

1937年,戰爭爆發,郭沫若覺得時機到了,於是他回到了國內,在走之前他告訴妻子和孩子們,他會回來找她們的,但是日本女子等啊等,等了好多年,都沒等到郭沫若回來,她靠著自己一人打零工照顧五個孩子們,有時甚至以為郭沫若已經在戰亂中死去了。

在1949年開國了,日本女子從報紙上看到了郭沫若的身影,她拿出了自己畢生的積蓄,買了自己和五個孩子的六張船票,來到中國只為見郭沫若一面,但是讓她萬萬想不到的是,郭沫若拒絕見她們,郭沫若在中國又重新建立了家庭,和中國的妻子生下了六名孩子。

日本女子所有積蓄都花光,帶著五個孩子,孤苦伶仃地流落在中國,沒有東西吃,差點餓死了,最後是在國家的幫助下這才在中國找到了一份工作,並辛苦的把著她的五個孩子們養活大了。

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是在日本留學期間為他自殺的女同學的妹妹,但是他的妻子並不知道他和自己姐姐的事情,在遇到郭沫若的時候,被他豐富的學識以及橫溢的才華吸引住了。

深深的愛上了郭沫若,為他生下了六個孩子,在此過程中,郭沫若沒有安分下來,他在燈紅酒綠的風流場中深陷不拔,最終感染上了花柳病,又把花柳病傳染到了妻子的身上。


多年後,在郭沫若死後不到一年,妻子從郭沫若的朋友那裡得知了他和自己姐姐的事情,那一刻,她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都開始崩塌了,她沒想到讓她深愛著多年的男人竟然是令姐姐自殺的罪魁禍首,最後她選擇了自縊來終結自己的生命,所有的荒唐和羞愧在她的臉上浮現,她最後離開了人間。

上面就是郭沫若複雜的感情史,複雜程度令觀者震驚,除此之外,還有他複雜的詩歌史,他曾經罵過蔣介石,為此聲名鵲起,也曾經為了彌補自己,而誇讚過蔣介石,為此受人鄙夷,大家感興趣的話,也可以去查看一下郭沫若給斯大林的祝壽詞,極盡恭維之能事,令觀者寒顫。


郭沫若在文學、詩歌、考古方面的成就,應當可以說得上是大師級別的,但是他人格方面的反覆無常令很多人都看不透,他感情方面的風流肆意像小孩子一樣隨心,他用著他的絕倫文筆行走在戰亂年間,他的反覆成為了他自保的手段,他感情上的隨性使得他不會在乎任何人的感受,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自己為中心,把感情當作了玩物,這樣的人或許只有胡適先生的那句話可以說得清楚,“郭沫若這個人我是一向不佩服的”,雖然他的文學成就連他的對手都不得不承認,但是他的品格絕對是令人不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