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在歷史地理人文上面是個怎樣的國家?

嶺南海心


科威特是一個由世襲領導人埃米爾領導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科威特埃米爾是沙巴家族的成員,該家族自1938年起統治該國; 現任君主是薩巴赫·艾哈邁德·賈比爾·薩巴赫。科威特首都是科威特市,人口151000,城市地區人口238萬。

人口

據美國統計,科威特的總人口約為269.5萬,其中包括130萬外籍人士。然而,科威特認為科威特有390萬人,其中120萬人是科威特人。

在實際的科威特公民中,大約90%是阿拉伯人,8%是波斯(伊朗)血統。還有少數科威特公民的祖先來自印度。

在客工和外籍人士社區中,印度人佔據了近60萬人中最大的群體。估計有來自埃及的260,000名工人和來自巴基斯坦的 250,000名工人。科威特的其他外國人包括敘利亞人,伊朗人,巴勒斯坦人,土耳其人以及少數美國人和歐洲人。

語言

科威特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許多科威特語講的是阿拉伯語的當地方言,這是幼發拉底河南部分支的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語和阿拉伯半島最常見的半島阿拉伯語的混合體。科威特語阿拉伯語還包括許多印度語和英語的藉詞。英語是商業和商業中最常用的外語。

地理

科威特是一個小國,面積為17818平方公里; 相比之下,它略小於斐濟島國。科威特沿波斯灣有大約500公里的海岸線。它的北部和西部與伊拉克接壤,南部與沙特阿拉伯接壤。

科威特的景觀是平坦的沙漠平原。只有0.28%的土地種植在永久性作物中,在這種情況下,是棗椰樹。該國共有86平方英里的灌溉農田。

科威特的最高點沒有任何特別的名稱,但它位於海拔306米處。

經濟

科威特是地球上第五富有的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為1658億美元,人均美元為42,100美元。其經濟主要以石油出口為主,主要受益國為日本,印度,韓國,新加坡和中國。科威特還生產化肥和其他石化產品,從事金融服務,並在波斯灣保持著古老的珍珠潛水傳統。科威特幾乎進口所有食品,以及大多數從服裝到機械的產品。

與中東鄰國相比,科威特的經濟相當自由。政府希望鼓勵旅遊業和區域貿易部門減少該國對石油出口的收入依賴。科威特已知石油儲量約為1020億桶。

失業率為3。4%(2011年估計)。政府沒有公佈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口百分比數據。

該國的貨幣是科威特第納爾。截至2014年3月,1科威特第納爾= 3.55美元。

歷史

在古代歷史中,現在科威特的地區往往是更強大的鄰近地區的腹地。它早在Ubaid時代就與美索不達米亞有聯繫,從公元前約6500年開始,蘇美爾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在此期間,大約在公元前4,000至2 000年之間,一個名為Dilmun文明的地方帝國控制著科威特灣,從那裡它指導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河流域文明之間的貿易,現在是巴基斯坦。在Dilmun崩潰之後,科威特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成為巴比倫帝國的一部分。四百年後,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下的希臘人在該地區殖民。

薩斯王朝的波斯帝國在公元224年征服了科威特。公元636年,薩珊人在科威特與阿拉伯半島出現的新信仰的軍隊戰鬥並失去了鏈條之戰。這是伊斯蘭教在亞洲迅速擴張的第一步。根據哈里發的規定,科威特再次成為連接印度洋貿易路線的主要貿易港口。

當葡萄牙人在十五世紀進入印度洋時,他們佔領了包括科威特灣在內的一些貿易港口。與此同時,Bani Khalid氏族於1613年建立了現在的科威特城,作為一系列小漁村。不久科威特不僅是一個主要的貿易中心,也是一個傳奇的釣魚和珍珠潛水地點。它在18世紀與奧斯曼帝國的各個部分進行交易,併成為造船中心。

1775年,波斯的Zand王朝圍攻巴士拉(位於伊拉克南部沿海)並佔領了這座城市。這一直持續到1779年,並使科威特受益匪淺,因為巴士拉的所有交易都被轉移到了科威特。一旦波斯人退出,奧斯曼人就任命巴士拉州長,他也管理科威特。1896年,巴士拉和科威特之間的緊張關係達到了一個高峰,當酋長的科威特被指控試圖吞併科威特的弟弟,伊拉克埃米爾。

1899年1月,科威特酋長穆巴拉克大帝與英國達成協議,科威特成為非正式英國保護國,英國控制其外交政策。作為交換,英國阻止奧斯曼帝國和德國人干涉科威特。然而,在1913年,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簽署了英國 - 奧斯曼帝國公約,該公約將科威特定義為奧斯曼帝國內的一個自治區,並將科威特酋長定為奧斯曼帝國的副州長。

科威特的經濟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陷入了混亂。然而,石油是在1938年被發現的,它承諾未來的汽油資源。然而,首先,英國在1941年6月22日直接控制了科威特和伊拉克,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充滿了憤怒。直到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才能完全獨立於英國。

在1980年至1988年的伊朗/伊拉克戰爭期間,科威特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援助,擔心伊朗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的影響。為了報復,伊朗襲擊了科威特的油輪,直到美國海軍進行干預。儘管早在1990年8月2日對伊拉克的支持,薩達姆侯賽因下令入侵併吞併科威特。伊拉克聲稱科威特實際上是一個流氓的伊拉克省; 作為回應,一個由美國領導的聯盟發起了第一次海灣戰爭並驅逐了伊拉克。

撤退伊拉克軍隊通過縱火焚燒科威特的油井進行報復,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問題。埃米爾和科威特政府於1991年3月返回科威特市,並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改革,包括1992年的議會選舉。科威特也是2003年3月美國領導的伊拉克入侵的發射臺。第二次海灣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