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的地位為什麼比蘇州高?

常吃奧利奧


我一外鄉人,與蘇州寧波甚至江蘇浙江都沒一點搭界的,我說說我的看法。

從小就知道有蘇州這個地方,寧波是上學後學地理時才知道的。上大學時出去窮遊,蘇州就是計劃中的目的地,寧波沒有考慮。畢業後,因為工作關係首次去寧波,才知道不得了,原來寧波是僅有的五個國家級計劃單列市之一,是浙江副省級城市,蘇州還不是呢,真是失敬了……呵呵。

但首次去寧波,除了蔣介石的故里,對其他我是沒有什麼印象的。近年來,也不少去蘇州與寧波的,特別是近兩三年,常去蘇州,蘇州的互聯網建設給我印象深刻。我不知道蘇州人與寧波人是怎樣看自己的,我一外鄉人就只知道用數據作比較。2017年,蘇州GDP近1.7萬億,全國排名第七,直追深圳;寧波不到一萬億,排全國第十五位,比蘇州差好幾個馬位……

寧波可能在城市政治級別劃分上稍高一點吧,但這個當不了飯吃,就像東三省一直說自己是共和國三子一樣,沒用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個人認為,寧波地位在全國人民心中比蘇州差遠了。


50後男人


對於寧波地位比蘇州高問題,除了描述中說的“寧波是副省級城市,而蘇州是地級市”的原因外,再找原因就是寧波的另一個身份,寧波不單是副省級城市,同時還是計劃單列市。

計劃單列市一項最大的好處就是享有省級經濟管理權限,財政直接與中央掛鉤,無需上繳省級財政。

雖然2017年GDP蘇州17000億元、寧波9850億元,蘇州GDP是寧波的將近兩倍,但財政權限只是市級經濟管理權限,所以在財政權限上寧波要高於蘇州。

但寧波也就在財政上的地位比蘇州高,在行政方面兩者是同等地位的,雖然寧波還是副省級城市,但副省級城市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上享有省級權限,不享有省級行政權限。


寒冷深夜


寧波的政治地位為啥比蘇州高?我認為這個問題有誤導之嫌,事實上蘇州的城市地位並不低,不信請看國務院對長三角諸城的定位:

國務院給南京的定位:南京是著名古都、江蘇省省會、長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國務院給杭州的定位:杭州是浙江省省會和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國務院給蘇州的定位:蘇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國務院給寧波的定位:寧波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長江三角洲南翼經濟中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從以上國務院批覆的城市定位不難看出,蘇州是長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看看國務院對南京,杭州,還有計劃單列市寧波的城市定位,對比之下,你還會覺得蘇州的城市地位低嗎?

蘇州和南京杭州同為長三角的中心城市,寧波只是南翼的而且只是經濟中心,定位明顯不如南京杭州蘇州。

所以說“寧波的政治地位為啥比蘇州高”這個問題有誤導之嫌,蘇州的城市地位並不低,看了國務院對長三角各重要城市的定位批覆,作為地級市的蘇州,實際的城市地位尤在計劃單列市之上。不得不說,這並不是國家的恩賜,而是蘇州用自己的實力爭取到了國家的認可!我的這一觀點你認可嗎?


沙漏遺愛


題主所說的寧波政治地位比蘇州高,應該指的是寧波是計劃單列市,而蘇州不是。



計劃單列市,是在國家計劃中列入戶頭,並享受省級經濟管理權。收支直接與中央掛鉤,我們國家目前有五個計劃單列市青島、大連、寧波、廈門、深圳。

除了享受省級經濟管理權,計劃單列市在行政級別上還是副省級城市,與省會城市平級,這一點可能就是題主所說的政治地位高。


從經濟和社會發展來說,蘇州與寧波的確不相上下,為何蘇州沒能列入計劃單列市呢?這可能是國家綜合考慮的結果,蘇州所在的江蘇歷來內鬥嚴重,與蘇蘇中蘇北綁不到一塊,如果再把蘇州單獨計劃單列市,江蘇發展會更失衡,更加一盤散沙。

另外,寧波能夠有幸成為計劃單列市,是源於某位一把手的關心。也可算是歷史上的一次機會吧。

蘇州還有沒有機會成為計劃單列市呢?

現在看來基本沒希望了。計劃單列市是某個發展階段的產物,是國家在一定階段對地方發展的調節。現在,各省都能夠協調發展,國家已經基本不再插手地方發展了。1993年起,國家已經明確今後不再新增計劃單列市。


凡塵往事


寧波的政治地位比蘇州高,蘇州的經濟規模比寧波大。兩個城市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吧。

寧波地處浙東一隅,跟整個浙江一樣,七山二水一分田。雖然寧波自身資源不足,但是她有幾個突出的地方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一個是寧波幫,觸角遍及天下,跟潮汕人、溫州人一樣做天下生意,隱形的財富很多。一個是院士之鄉,有一百多位院士是寧波人或寧波籍貫,這是不多見的。一個是寧波舟山港,年吞吐量超十億噸的世界第一大港,她的輻射面深入內地,帶動長三角南翼城市群。

這幾年蘇州的進步比寧波大,GDP與寧波拉開差距讓寧波追趕的比較吃力。蘇州介於南京、上海之間,有效承接上海的溢出效應。不過也因為太靠近上海,蘇州也許會遇到經濟和政治地位的天花板。


三碗過岡


比城市地位,這不是顯而易見嗎!“一帶一路”東方始發港;東海艦隊駐地;中國製造2025首個試點城市!就這3點蘇州有嗎?天天吹自己GDP多高,毛用啊,去看看2017年千萬以上家庭排行,江蘇唯一上榜的蘇州排第十,戶數只有寧波一半,你這錢去哪了心裡沒點比數啊……😂😂上海加工廠而已,沒蘇州,常州、無錫和嘉興都可以造工業區,別得瑟了行不行,低調點吧……


浙個邵也


寧波是計劃單列市,蘇州是我國最大的地級市。這樣看來當初設立計劃單列市的時候國家對於寧波的期許是遠遠高於蘇州的。但是近幾十年來的發現來看,寧波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和水平是遠低於蘇州的。這也是現在很多人覺得奇怪為什麼蘇州經濟發展的如此迅猛城市級別卻不高得原因。

經濟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是市場因素,而不是行政力量。我國建國到改革開放初期一共設計18個特殊級別的城市,這些城市其中4個直轄市為省級城市,10個為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4個計劃單列市,但現在一直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改革開放給了很多城市發展的機會並且牢牢把握,出現出一大批低級別城市超越高級別城市的狀況。其中比較特殊就是深圳、廣州、蘇州、無錫等城市。深圳、廣州超越直轄市,蘇州、無錫超越副省級城市。

話說到主題為什麼寧波的城市地位比蘇州高這個問題,主要就是看改革開發初期兩市地理條件、經濟發展的比較。蘇州市區從建國初期到80年代的市域範圍也就是現在姑蘇區,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是比較弱的在江蘇省也只是蘇E的存在,不要說評選副省級就是個鄰近的無錫市區相比也沒啥優勢。自然於當年寧波市區沒得比,城市級別低於寧波也是當時實際情況的展現。蘇州當時實力不堪主要和近現代城市發展有直接的原因:1、清末的天平天國戰爭蘇州屬於核心戰場並且將江蘇省省會從蘇州遷徙至南京。2、上海近現代的誕生並高速發展虹吸大量蘇州的資本和人口。這些因素到導致了蘇州快速衰敗和實力大減,一直持續到改革開放時期。雖然八十年代蘇州實力有所增長但是綜合實力比不過寧波。也導致了當初國家設計副省級城市的時候蘇州的落敗。當然這幾十年經濟發展蘇州市區陸續擴展到吳縣市和吳江市,設計了高新區、吳中區、相城區和吳江區,轄區其他城市的縣域經濟的發展在全國都是明星矚目的存在。到現在在全國絕對是傲世群雄的存在,也說明開始提到的政治地位的因素在經濟發展的作用絕對不是唯一因素的存在。


天行健632


說到政治地位除了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並不突出。寧波作為計劃單列市主要是舟山群島和北侖港。寧波緊靠舟山群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北侖港是綜合性港口。寧波、紹興、義烏輕工業發達是浙江的經濟引擎,北侖港是浙北地區的貿易港口,一方面可減少上海港壓力,另一方面可減小貿易成本。把寧波設為單列市主要是讓它承擔更多的區域責任。而蘇州周邊地區經濟發達,東臨上海,西臨無錫、常州,北臨張家港主要承擔經濟發展,與新加坡合作的工業園區集中了高新產業。城市間的定位不同是國家的戰略佈局,所以很難說寧波的政治地位高於蘇州。


吳越之間


地位那些沒卵用,直接比較GDP,如果GDP不能說明問題,那人均GDP總可以吧。蘇州人均GDP與深圳無錫同列全國前三強!那些吹什麼全靠外資,是你們不懂最近這些年蘇州的發展模式!


龍行天下39514597


老朽來回答一下。

當時年設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前身)時,蘇州還默默無聞,而寧波則有具全國經濟意義的大深水港(北侖港),大煉化(鎮海石化)。順便說一下,寧波鎮海縣是天朝改革開放以後第一個改區的縣,比深圳寶安縣、上海縣、寶山縣、北京房山縣等早了差不多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