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饅頭?

劉宇97598746


這個週末,太陽大好,室溫也可以,趕緊揉點面才試試做這種純手工、不用泡打粉、不用鹼的大饅頭。說實話,外面的饅頭雖然價格不高,而且個個蓬鬆宣軟,但是多多少少都會放點泡打粉之類的,所以有空了,咱要是喜歡吃,就自己做點吃,也不是多麻煩的事兒!

【純手工白饅頭】

食材:麵粉300克,溫水160克,酵母粉3克,白糖3克。乾麵粉50克。

【步驟】1、酵母粉和白糖用溫水融化開。冬季和麵放點白糖會促進酵母的發酵。

2、將酵母水倒入麵粉中,揉成比較柔軟的麵糰。蓋上保鮮膜發酵至1.5至兩倍大。一開始的麵糰不要揉的太硬,鬆軟不粘手就行了。我的麵糰上面撒了一些乾麵粉,那是因為剛剛揉麵剩下的,直接倒在裡面了,大家忽略就行。

3、發酵好的麵糰,用手沾麵粉在中間按個窩,麵糰不回彈即為發酵完成。

4、判斷髮酵有沒有發好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抓起麵糰,看底部和內部組織,呈均勻的窩蜂狀即為發酵完成。

5、案板上撒50克乾麵粉,發好的麵糰一邊排氣一邊將乾麵粉揉進麵糰中。

6、揉好的麵糰為變硬,一定要將麵糰揉至表面光滑!

7、揉好的麵糰搓長,分成6份。切開小劑子的時候,看一下切面,此時的切面應該是沒有氣孔的,若是有氣孔,那還是揉的不到位,需要繼續揉。

8、每一個小劑子都搓圓,同樣搓至表面光滑,搓的越光滑,成品便越光滑。

9、做好的饅頭坯,放上蒸屜繼續醒發30分鐘。醒發好的饅頭坯,用手按壓有彈性。直接冷水上鍋蒸,上汽後蒸15分鐘關火,燜2分鐘掀蓋。

10、白胖胖的大饅頭就做好了,鬆軟綿密,非常好吃!我家小朋友晚上吃了兩個半!沒有太多的難點,主要是要有耐心,認真做好每一個步驟,相信聰明的你們會成功的,快動手試試吧!


若愚媽媽在廚房


要做出鬆軟,有彈性,白胖,口感好的饅頭是需要一些方法。下面教大家制作奶香濃郁,鬆軟香甜,非常好吃的的小饅頭。


材料:麵粉300克,牛奶適量,白糖30克,酵母3克。

做法:1,取一隻碗加入酵母,牛奶拌均勻,靜置五分鐘。(牛奶可以饅頭更白)

2,麵粉倒入盆中,加入白糖拌均勻,倒入牛奶酵母水攪拌至出現絮狀,和成軟硬適中光滑的麵糰,蓋上保鮮膜等待發酵。


3,待發酵至兩倍大,用手沾點麵粉插進麵糰中,沒有明顯回縮就發好了。

4,取出發酵好的麵糰,揉搓排掉空氣,擀壓成面片。


5,捲起來,捲成條狀,搓實一些即可。

6,用菜刀切成一個個饅頭生坯。

7,均勻擺放在蒸籠上,蓋上蓋子,醒發十分鐘。


8,醒發完畢,鍋里加入清水,水開後,上鍋蒸制,中火蒸十五分鐘即可。

鬆軟香甜的牛奶饅頭就做好了,你學會了嗎?喜歡的朋友們,多多點贊與關注,謝謝閱讀!


濤濤巧媽


我來教大家做刀切饅頭和高莊饅頭。老王老家在江蘇西北部,這個區域以麵食為主,老王絕對是吃饅頭長大的。現在實話實說,老王在外打拼,至少有五年沒有親手做過饅頭了。

科普一下,不是陝西人都吃麵食,比如靠近四川的漢中。繼續科普一下,不是提到江蘇,就都是南方人,比如靠近山東的彭祖故里——徐州,徐州人吃麵甚至吃的比西北人還兇猛,當然饅頭是絕對主食之一,畢竟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啊。

廢話不說,迴歸正題,現在如何做饅頭?

第一、菜市場調料品攤位或超市買安琪酵母,20年前安琪酵母在央視就有著名的廣告詞——安琪酵母,發麵就是快。老王年少時,還沒有安琪酵母,用的都是面頭,就是第一次做發麵饅頭,發好的麵糰引子,留待下一次做饅頭時繼續作為發酵用,還有很多鄰居會來藉著用。

第二、麵粉入盆初次做饅頭建議不要放過多的麵粉,做饅頭一般選擇中筋麵粉即可。老王小時候在老家,家裡做饅頭用的發麵盆還不是現在的不鏽鋼盆,用的是灰質陶盆,就是農村打水裝水的水缸材質,陶盆裡有一層光滑釉質,特別容易摔碎。

第三、麵粉入盆後,根據面分量加入安琪酵母,大致是5克酵母菌配兩斤麵粉,加溫水稀釋,加水不能一次性全放,根據麵粉的量,邊加水,邊攪拌,

多做幾次就有經驗了。夏季溫度高,酵母菌活躍,可少放。

第四、和麵。和麵的要軟硬適中,基本上硬度和餃子皮一樣。老王要說,和麵是一項力氣活,也是技術活,和麵要表現三光政策——手光、盆光、面光,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親手做饅頭的原因,總之單手或雙手要把麵糰反覆蹂躪,單掌、單拳、雙掌、雙拳,對著麵糰持續調換,直到麵糰表面光滑發亮為止。

第五、靜待發面。發好的面看起來三光後,用溼潤的棉質籠布蓋上面盆,或者用保鮮膜封好面盆。大約1-2個小時過後打開,用手指戳麵糰,如果戳下去鼓起,說明麵糰發好,或者撕開一角,麵糰有蜂窩狀,也說明麵糰待下一步繼續蹂躪了。

第六、發麵上桌,繼續蹂躪。上桌前,在案板上碼上一層面撲,防止粘連,把發好的麵糰放在面撲上,繼續蹂躪。這一步就是又把發好的面揉成硬麵。

第七、以上做好了後,你是想做刀切饅頭還是高莊圓饅頭?

刀切饅頭簡單,把麵糰揉成很粗的擀麵杖形狀,底部壓平,切除兩端後,剩下的切成大小相等的形狀即可。

高莊圓饅頭,是把麵糰揪成大小相等的劑子,左手握麵糰,右手和麵團,揉硬後,左手拇指插入劑子底部,右手滾動做成柱子形狀或桃子形狀,最後面團底推平,雙手握住麵糰揉搓兩下,使得外形更好看。

第八、以上做好後,怎麼辦?蒸鍋內放入適當的冷水,可以多一些,再放入篦子,篦子上鋪上溼潤的棉質籠布,薄一點最好。如果沒有籠布,一時半會找不到,老王建議篦子上刷上薄薄一層清油。

第九、饅頭放入篦子,大火蒸30分鐘,中間不能掀開鍋蓋,否則夾生,就像蒸米飯中途打開鍋蓋一樣。

第十,大火三十分鐘後,關火,關火後仍然不能打開鍋蓋,這叫歇歇氣,老王老家把這個過程叫漱漱氣,讓饅頭最終通透熟透。

這樣一鍋饅頭就搞定了,親手做的饅頭麥香味十足,真的,不吃菜,老王都可以吃兩個,對了,老王老家的家鄉話把饅頭叫做饃、饅子、卷子,現在除了老人還叫卷子,年輕人都叫饃,哈哈,大家學會了嗎?


樓蘭餐廳老王


網上流傳的饅頭的做法很多,有用老面的,有用酵母的,還有用酵母泡打粉而不敢說用泡打粉的,所以最近一直在苦思冥想,怎麼才能製作出一個好吃又健康,發酵不用添加劑發酵還比較快的方法,今天我就把我的想法初步說一下,大家給提提建議,畢竟我還只是研究配方階段還沒有做過,

酸奶饅頭配方和製作過程

麵粉一斤,酵母五克,糖三十克,酸奶二兩,牛奶一兩,水1.5兩左右,豬油十克

製作過程: 把麵粉加入酵母和糖攪勻,然後加入牛奶,酸奶還有水和成麵糰然後加入豬油揉勻,下劑子(80克)揉饅頭醒發1.5倍大,然後放入鍋中蒸十五分鐘關火,悶五分鐘出鍋即食

說一下各種配料的作用和營養價值

(1)酵母: 酵母中含有維生素,而且還能起到保護維生素的作用,所以大家放心的使用吧

(2)酸奶: 都知道酸奶促進消化,而且麵食也比較養胃,兩相結合是個不錯的組合,而且酵母中加入酸奶可以讓酵母發酵速度翻倍,

(3)糖 : 糖能增加饅頭中的味道,還能激活酵母,提高蛋糕速度

(4)牛奶: 牛奶可以讓饅頭更白,而且還有奶香味,也可以增加發酵速度,而且牛奶的營養價值就不用我多說了

(5)豬油 : 豬油可以讓蒸出的饅頭比較白,表皮還比較光亮,

總結: 所以我以這個基礎上,打算製作一款酸奶饅頭,當初本來打算不用牛奶和水,全部都用酸奶和麵,但是這款配方成本比較高,不適合商用,也就是在家給小朋友做做吃,

最後,我前面已經很痛快的承認我還沒做過,只是一個想法,供大家探討,畢竟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大家的想象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研究出一種好吃又健康的美食吧,





廚房裡的麵點師


怎麼做饅頭?這得看你問的是家庭還是商業的?家庭的就比較簡單了,大家可以按以下我說的做保證沒問題:
首先大家準備麵粉400克(不要去追求什麼高檔麵粉小麥粉出來就是麵粉,麵粉本身都是米黃色的),酵母粉4克,溫水200克(30至40度之間),糖80克。接著把酵母粉,糖倒入麵粉拌勻,然後把溫水慢慢倒入麵粉中,邊倒邊用拌勻面粉,直到拌的無干粉後再用手揉麵,要用力多揉約10分鐘。揉到麵糰不沾手,不沾盆,麵糰光滑。


然後就可以開始把麵糰搓成長條,搓好後用刀切成8個饅頭,然後面饅頭上撒點乾麵粉再放進蒸鍋,蒸鍋蓋好讓饅頭醒面約50分鐘再開大火蒸,蒸鍋上氣後調成中火蒸15分鐘就關火,關火後再等10分鐘開鍋即可。

在此個人解釋一下,做饅頭沒必要放泡打粉,因為泡打粉只是起到增白彭松作用,但會造成饅頭營養流失,所以家裡做饅頭完全沒必要去追求白。

再就是做饅頭沒必要放奶,特別是南方沒有純奶,買的包裝奶本身就放了化學物才能保存的,至於西北地區就另論。

本人以上做饅頭沒有發麵流程,但請大家不要質疑,本人從事包子饅頭專業製作,以上做法是經過長期應用的。

麵粉,市場上面粉只分高中低筋,南方地區麵粉市場小所以超市或糧油店的麵粉不會太多種類,所以我建議就買普通的麵粉即可。自己在家做饅頭追求的是做的愉快過程,吃的是傳統饅頭的情懷。如果做饅頭放一大堆所謂的美化與調味的東西,那個人建議別做了直接買就行了。

另,饅頭最好吃的做法就是老面發麵方法,老面加點鹼做出來的饅頭才是我們童年時饅頭的本味,就是那一點點鹼味。


胡餘膳坊


饅頭是北方人日常的主食。作為一個山東人,其實日常做饅頭非常簡單,用料簡單:只用麵粉、酵母、溫水;做法簡單:和麵揉麵後充分發酵,然後重新揉麵,做饅頭生胚,二次醒發,上鍋蒸熟。

當然,您也可以在和麵時加少許白糖、豬油等,甚至用牛奶和麵。這些都是為了促進後續麵糰發酵或者味道更香,屬於錦上添花,可有可無,放不放看人喜好吧。只要最基本的方法掌握好了,不論放不放那些,都能做出暄軟蓬鬆的饅頭。

饅頭的做法:

1、酵母用溫水化開,混合均勻。

2、麵粉放入盆中,將酵母水一點點倒入麵粉,用筷子攪拌成絮狀。

盆底沒有乾麵粉,面絮不粘膩沾手為宜,這樣麵糰揉出來軟硬適中,也不會發生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情況。

3、將面絮揉成光滑的麵糰。放入盆中,用保鮮膜或微微溼潤的布蓋住麵糰,盆上蓋蓋,發酵。

4、發酵至原來的兩倍大即是發酵好了。如果您沒經驗,可以用下面方法進一步驗證一下:用手指在麵糰上戳個洞,手指抽出後洞沒有明顯或快速的回彈,洞洞表面光滑看不到蜂窩小孔,而撕開看裡面是很均勻的小孔,這證明發酵好了。





如果麵糰表面就能看到明顯的蜂窩狀孔,聞一下有明顯的酸味,則說明發酵過頭了。


5、將發酵好的麵糰重新揉一下,充分排出空氣,然後揉成長條形,分成均勻的劑子,揉成饅頭生胚。

生胚要團的稍微高一點,因為後續醒發過程中它還會鬆弛回落。

揉麵沒有什麼標準,但是肯定是揉得越久越勻越透,蒸出來的饅頭越白越好吃,饅頭皮很薄,內部組織也會更均勻,越嚼味道越香甜

6、將饅頭生胚用布蓋住,或者直接擺到鍋裡,進行二次醒發。至饅頭明顯鼓起即是好了。驗證方法:用手輕輕按一下感覺有彈性;拿起來掂一下,感覺有點輕,不會像剛揉出來時那樣沉甸甸的。

關於二次醒發:二次醒發好了,蒸出的饅頭用手擠壓會感覺特別暄軟蓬鬆有彈性。即使第一次麵糰發酵稍有不足,也可以有所彌補;只要第一次麵糰發酵好了,如果不進行二次醒發,那麼蒸出的饅頭會比較緊實,按起來沒那麼軟,口感相對緊實一點,也很好吃。

7、將醒好的饅頭涼水上鍋,大火燒開上汽後再蒸25分鐘關火。

關於涼水還是熱水上鍋。只要第一次發酵和第二次醒發都適中不過頭,那麼涼水熱水都可,涼水上鍋更好一點,饅頭會更蓬鬆。如果發酵不足或者沒有進行二次醒發,那就要涼水上鍋;如果發酵或醒發過頭了,那就必須熱水上鍋。

8、關火後等五分鐘左右開蓋將饅頭撿出即可。不要立即打開鍋蓋,那樣會使饅頭驟然受冷回縮。



過程中的一些關鍵點都寫在每個步驟裡了,可以看出,其實做好饅頭的關鍵是麵糰的第一次醒發。醒發好了,配合充分的揉麵和二次醒發,就可以蒸出暄軟蓬鬆的大饅頭了。只要掌握了做好饅頭的方法技巧,那麼蒸包等也不在話下了。


家常美食小廚房


玫瑰饅頭

1、取5個麵糰,每個麵糰約15克,沒有電子秤的,可以分成大小差不多的麵糰。造型後如果玫瑰太大或者太小,可以重新弄。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2、面板上撒少許的乾粉,把麵糰擀成大小差不多的圓片,像餃子皮那樣。然後如圖疊加。

3、從下方往上捲起,不用太緊,捲成如圖。

4、攔腰切一刀。

5、稍微整形,就可以開始蒸了。

刺蝟饅頭

1、取一個麵糰約55克,先團成圓形。面板上撒少許的乾粉。

2、用手整成水滴形狀。

3、用剪刀(最好用小點的剪刀,如修眉毛的那種剪刀,我用的是廚房剪刀隨意剪的,不是很好看)無規則的剪出刺蝟的刺。

4、黑芝麻做眼睛。我的刺蝟剛洗剪吹過。室溫蓋保鮮膜二發15-20分鐘,熱水上鍋蒸13分鐘。靜等3分鐘出鍋。

繡球饅頭

1、把麵糰揪成4個大小相同的劑子

2、搓成4個15釐米左右的長條狀。

3、把長條擺成井字圖案,把條形面標記為1,2,3,4,5,6,7,8!麵條1壓向2,3壓向4,5壓向6,7壓向8。

4、接下來我們繼續操作,第7步驟我們是順時針操作,現在我們要逆時針操作,我們還是標記為12345678,1壓2,3壓4…以此類推最後編為下圖模樣。

5、我們手握下圖四個角統一往下折在調整一下正好是圓形。

6、饅頭都做好後襬放到蒸屜上,加蓋開中火蒸15分鐘即可出鍋!有奶香味味道。

兔子饅頭

1、酵母用溫水化開。

2、麵粉與白砂糖混合,緩緩倒入酵母水,用筷子攪成絮狀。

3、揉成光滑麵糰後,取約240g摻入紅曲粉,揉成粉色麵糰。

4、將兩色麵糰分別平均分為10個小麵糰。

5、取白、粉面團各一個,擀成舌狀,再疊在一起擀實,中間切一刀(別切斷)。

6、從下至上捲起,再向後對摺,背面接口處捏緊成兔子狀。

7、用牙籤做出耳朵狀,依次做好10個,靜置發酵至兩倍大。

8、上鍋大火蒸20分鐘再燜3-5分鐘,直接吃or放涼後用巧克力醬畫出表情即可。

其實,還有蛋糕饅頭、豬頭饅頭、刺繡饅頭……

只要用心,你也可以做出如此好看的饅頭!

我對饅頭做法的瞭解就這麼多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話可以關注翩千匯這個公眾號,裡面有很多關於其他美食的做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暖暖的美食日記


大家好,我很有幸回答這個問題。我日常比較喜歡做花式饅頭。先將蔬菜用榨汁機榨成泥。按每斤麵粉4至5克的比例將酵母放在微溫的蔬菜泥裡,麵粉裡放十克白糖,加1個雞蛋,兩勺奶粉,將蔬菜泥倒入麵粉裡活面。麵糰和均勻後醒發半個小時,就可以做型,然後將做好造型的饅頭放在溫水鍋裡進行醒發。做好型的面坯醒發至原來的兩倍大時開大火蒸制,開鍋後轉為中小火。15至20分鐘後關火,悶三分鐘左右開蓋。(全程不加1滴水,顏色用蔬菜泥調製)下面的圖片是我製作的中式蛋糕。


淡然135780459


咱們先來了解下饅頭的由來 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面起餅”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饅頭。

一個小插曲言歸正傳哈!之前我在一家大型連鎖餐飲公司工作過 接下來我給大家來分享一下饅頭的製作流程 首先該準備的材料有 :安琪酵母 安琪無呂泡打粉 白糖 水 五得利麵粉 盆 蒸籠 蒸布 蒸鍋

家庭製作饅頭時一般都是選用鹼面來代替 酵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經過研究發現

1:酵母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乳酸等酸性,如果發酵的時間較長,麵糰就會發酸,就必須加一些鹼來 中和酸性。

經驗 證明:

1:加鹼過多,饅頭就會發黃,也破壞了營養;2:加鹼少了,饅頭髮酸,也很難吃。 所以此次分享材料選用了酵母


1:五得利麵粉500克放入準備好的盆裡

2:酵母 10克 泡打6克加入盆裡

3:白糖5克 (能夠促進 酵母的發酵)加入盆裡

4:水250-260克 一定要分三次加入 加入盆裡

5:順時針攪拌 一定要讓麵糰於水充分吸收 最後做到三光政策 盆光 手光 面光

6:麵糰揉好後放置贏發 30小時 記得蓋上溼布 這個醒發是根據季節來吧一定要好好把握

7:麵糰用刀切開有密密麻麻的小孔時 就可以用機器按壓了 我每次都是按壓15次 讓面表面光滑 這個次數也不是絕對的因人而異

8:隨後就可以下劑子了100克一個 用到切好後 在放置醒發 15分鐘

9:醒發好後就可以上蒸鍋了15分鐘也就可以出鍋了 蒸好後 用手輕拍如果迅速彈起說明饅頭已經好了 如果沒有彈起在蒸幾分鐘


蜂鳥小人物


預備麵粉酵母粉和溫水把酵母放入少量溫水中溶化片刻倒八面粉水攪勻放溫水拌成面穗揉光滑\\蓋好等發酵面開後切成小團在二次發酵等麵糰裡成蜂窩即上鍋形開鍋氣滿30分鐘後出鍋便成熟饃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