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和平楊繼紅胡正榮王曉暉等共議:主流媒體如何借短視頻“東風”聚攏年輕人

主流媒體、短視頻、年輕人,三方如何激發出新的“火花”?本文采訪多位行業大咖,一探解決之道。

11月28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等單位主辦的“你好,新時代!”青年創意微視頻大賽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等指導單位負責同志、主辦單位負責人、協辦單位和合作機構嘉賓出席活動。

江和平杨继红胡正荣王晓晖等共议:主流媒体如何借短视频“东风”聚拢年轻人

中央廣電總檯央視副總編輯李挺為榮獲優秀組織者的單位頒獎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組建成立後首次針對青年群體的視頻大賽,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組委會收到參賽作品近2000部。一大批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改革開放40年、一帶一路、脫貧攻堅等主題的作品脫穎而出,運用了逐格、航拍、VR、手繪、沙畫等富有創意的手段,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提供了更接地氣的視角和更有活力的表達。本文藉此活動之機,採訪多位行業大咖,討論主流媒體在短視頻領域的探索之道。

青年群體正成為

視頻行業推動創新的主力軍

當前,在4K、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革命的助推下,傳播格局正在發生深遠變化,傳播形態也在快速迭代,以微短視頻為抓手的視覺產品、豎版視頻爭奇鬥豔,VR、4K百花齊放。

中央廣電總檯央視新聞中心副主任江和平表示,在眾多的傳播形態中,短視頻很好地契合了新媒體即時化、碎片化的特點,成為具有強大傳播能力、被年輕人廣泛接受的一種方式。

江和平杨继红胡正荣王晓晖等共议:主流媒体如何借短视频“东风”聚拢年轻人

中央廣電總檯央視新聞中心副主任江和平代表組委會致辭

CNNIC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也指出,“近六成的短視頻用戶是年齡在29歲以下的青年,而短視頻的創作者中也有近五成在30歲以下”。江和平認為,“年輕人做、年輕人看,是當前短視頻傳播的一大特點”。“年輕化”正成為視頻行業推進創新的催化劑。

“有人說,現在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但在我看來新時代的青年人擁有更多的獨立思考,他們的作品積極向上,他們的創意新奇多樣”。中央廣電總檯央視新聞中心新媒體新聞部主任楊繼紅表示,從大賽的選拔中,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將視角對準基層、民生,對準平凡的普通人、樸素的勞動者。“他們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也讓我們通過情真意切的鏡頭記錄,看到了年輕一代的優秀出彩。也正是這樣,我們需要一個出口,需要我們來搭建一個表達精彩青春、表達奮鬥和心願的平臺。”

“新時代”是一個集思廣益、集百家之長、充滿創意的時代。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臺長慎海雄特別談到總檯員工要敢創新不逾矩,守底線勇開拓;海闊天空去想,腳踏實地去幹,堅持創新創新再創新。“你好,新時代!”青年創意微視頻大賽的舉辦,也恰恰是抓住了新興主流媒體與青年人群創意思維的碰撞,為找尋主流價值“青年化”輸出提供契機。

攬獲用戶近4億

手持三把“利劍”在輿論場披荊斬棘

近一個時期以來,央視新聞始終堅持“臺網並重、先網後臺、移動優先”發展戰略,經過近六年發展探索,逐步形成了包含微博、微信、客戶端和央視新聞移動網在內的央視新聞傳播“5+1”平臺。“三微一端一臺一網”以央視新聞移動網為母艦、央視新聞客戶端為前驅,累計用戶數近4億。

2017年3月,央視新聞原創時政微視頻《初心》,播放量12.36億;2018年5月母親節之際,央視新聞原創時政特稿《習近平和母親》24小時攬獲10億閱讀量,擴大主流聲勢,掌舵言論陣地。

江和平杨继红胡正荣王晓晖等共议:主流媒体如何借短视频“东风”聚拢年轻人

楊繼紅為最佳創意獎獲得者頒獎

“以技術更迭為支撐,以內容生產為王道,糅合二者的優勢互為補充,我們謀求了一條切合央視調性的融合發展之道。”楊繼紅告訴《綜藝報》:“我們現在擁有三把利劍”。她解釋,第一把是“內容利劍”:突出獨家音視頻優勢,滿足受眾分眾化需求,將本臺獨家視頻資源優先供稿至新媒體平臺,再通過外宣旗艦CGTN聯動放大,在全網披荊斬棘,佔領輿論先機。第二把是“品牌利劍”:慎海雄部長親自牽頭策劃和部署總書記原創時政報道,將指揮陣線前移,央視新聞中心專門成立骨幹團隊,重點策劃主題主線報道。聯動三臺優質報道力量,全力將“頭條工程”打造成總檯頭牌。第三把是“言論重器”:形成“央視快評”“國際銳評”內、外宣旗艦輕騎兵站隊,對內外重大事件和主題主線報道“快準精優”及時評論,掌舵輿論導向。

依靠三臺融合的組建契機,總檯在視頻、新媒體領域全面發力。一方面,滿足觀眾對視頻畫面清晰度的訴求,竭力提升熒幕呈現效果,攻佔4K超高清技術,提升用戶體驗。另一方面,聯動旗下五十餘個新媒體賬號,實現捆綁、轟炸式宣推,由央視新聞負責內容牽引,“一鍵觸發”實現全平臺觸達。

“當前的一個行業風口是大屏消費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多屏化的視頻消費趨勢已無法阻擋”。作為從事多年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的專家,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認為,用戶在媒介交互的場景中,有九成都是在手機、PC、平板、電視,這四塊屏幕中實現。它們佔據了今天用戶跟媒體之間互動的最大頭,這也正是當下主流媒體需要去攻佔的主陣地。“我們的主流媒體,若想從融合之戰中殺出一條路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合作。”

江和平杨继红胡正荣王晓晖等共议:主流媒体如何借短视频“东风”聚拢年轻人

胡正榮為最佳視覺獎獲得者頒獎

胡正榮認為,傳統媒體倘若故步自封則無未來,多屏化的消費趨勢,迫使他們必須轉變傳播理念。用戶在轉移、注意力在轉移,小屏成為主力,傳統媒體的資源也應該向這方面傾斜。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歷時八個月籌備這次大賽,可以說是一次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用戶的牽手,是大屏向小屏“攫取”優質內容的良性互動。總檯的融合,也正是希望與時代同頻共振,汲取新時代、新青年的心聲和創意化思維,聚合社會資源與力量到總檯平臺上來,從而真正實現主流化。

以社交新興媒體為陣地拉攏青年群體

“注意力經濟”是媒體產品爭搶的稀缺資源,網絡時代,流量優勢已觸及天花板,分眾化媒體產品增強用戶黏性,更能在飽和的流量市場分一杯羹。央視新聞將品牌營銷“潤物細無聲”地按設在主流社交媒體中,通過從滿足一般需求向滿足不同社群需求的縱深轉變,將小眾、分眾群體引導成為用戶增量新的突破點。

據悉,此次總檯短視頻大賽在青年群體中引發熱烈反響,活動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組委會收到參賽作品近兩千部,其中包含195所國內外院校的766部學生作品;在5月“無奮鬥不青春”主題播出季中,央視新聞各平臺發佈90餘條關於新青年故事的融媒體報道,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1億,快手等平臺超過1.3億人次參與徵集話題討論,近400萬人次點贊。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作為“你好,新時代!”青年創意微視頻大賽終審評委特別談到,在內容製作上,自己與團隊一直堅守著兩個標籤,一個是創新,另一個是青春。這也正好命中本次活動關鍵詞中的 “青年”和“創意”。

“我覺得這兩個標籤代表的一個最重要的含義就是不跟隨,無論是創新還是青春都是個性的,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是追求自我發聲。自信,用自己的聲音來解釋、去重構這個時代的意義。”王曉暉表示,正是為了能圍繞青春來創新,所以愛奇藝近年來製作了許多迎合青年人群口味的熱門網綜,“與眾不同造就了愛奇藝在青年群體中的好口碑,不拘於刻板、敢於打破成規,我想主流媒體也正需要這樣的創新意識,方能抓住注意力經濟”。

伴隨著國際一流的國家級現代傳媒航母,乘風破浪遠方起航。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在中央統一部署和臺領導關於“臺網並重、先網後臺、移動優先”的戰略發展要求下,在新興媒體資源整合和行業巨頭摩擦的火花中尋求新座標、契合新風口、奔向新徵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