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票房損失或超300億元:也在倒逼電影產業改革升級!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 首席記者 吳淨淨

4月29日,國家電影局召開電影系統應對疫情工作視頻會議。會議分析了疫情對電影行業帶來的巨大沖擊和深刻影響。從短期看,直接經濟損失巨大,全國電影院暫停營業,製片和宣發基本停滯,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猛獁記者也採訪了仍在堅守的本地電影人,他們也表示,就像會議中提到的,疫情對電影產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但也是在倒逼電影產業改革升級。


衝擊巨大,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

從短期看,目前估算全年票房損失將超過300億元,從中長期看,經濟下行壓力等多種因素疊加,將對電影產業格局、生產方式、經營理念帶來深刻調整,產生全方位、持續性的深刻影響。從國際看,全球電影產業遭受重創,各國電影界都在調整自救。中宣部常務副部長、國家電影局局長王曉暉在會議中強調,要振奮精神、凝心聚力,推動電影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隨著疫情形勢進一步好轉,要採取更多新招實招管用的招,為全面復工復產做好準備。要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把短期紓困和長遠發展有機結合,儘快出臺財稅政策的落地細則,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出臺扶持政策,推動形成有利於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要用好金融服務,與有關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加強合作,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鼓勵擔保和保險機構加強融資擔保支持。對電影院要給予特殊扶持政策,積極協調出租方減免租金,推動電影專項資金給予貸款貼息,支持各地購買發放電影票券。

他還提到,要堅持“內容為王”,進一步激發創作生產活力。要著力保障重點影片的創作生產,做好重點選題規劃,鼓勵優秀製作團隊、創作人才強強聯合,不斷推出優秀影片。要抓好全面小康題材影片,加緊推進建黨100週年重點影片。要統籌抓好抗疫題材影片創作,把握好格調、掌控好基調、保證好質量,多弘揚正能量。要推動題材類型多樣化,鼓勵現實題材、優秀傳統文化題材創作。要加大電影藝術和技術創新,營造現代時尚的觀影體驗。

我國電影發展長期向好的條件和環境沒有改變,電影渡過難關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王曉暉也表明,從經濟環境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好趨勢沒有改變,電影產業迅速恢復提升具有堅實基礎。從電影自身看,我國銀幕數全球第一、票房全球第二、產量全球前三,電影產業根基雄厚。從國際歷史經驗看,電影具有獨特的光影體驗和社交屬性,“口紅效應”突出,有明顯的逆經濟週期特徵。中國電影仍然處在黃金髮展期,投資不會離場,人才不會離場,觀眾不會離場。

以放映為主業,路會越走越窄!

沉寂了三個多月的影院在自救和被救中努力的同時,也面臨著電影線上播放帶來的一輪又一輪衝擊:《囧媽》、《肥龍過江》、《大贏家》等院線電影都已在線上放映。“疫情對電影行業帶來的深層次震動,會在以後慢慢顯現出來。”本地一家影視公司的負責人坦言,這次疫情對於影視行業也是一次革新的機會。“這幾年,影視企業的數量巨大,當下呈現的供需格局已是飽和或過剩狀態,這次疫情,可能會淘汰掉一定數量的從業企業,但是改變不了當下的產業格局,只能讓小公司變強大,大公司變的更強大。”

傳統影院到底往何處去?也是需要從業者要思考的問題。另一位影院從業人員則認為未來傳統影院也要在互聯網上流量上去謀求發展,“這次會議上也提到,要統籌好線上供給,同時加強對院線電影網絡播出和網絡電影發展的通盤規劃,積極利用互聯網推動電影發展。”她覺得,今後影院的業態觀影模式不能太單一了,如果還是以放映為主業的話,路會越走越窄,而這次危機中活下來的企業未來肯定也是要轉型的,“會趨於多元化發展,至少業態是要相對完整的。”

另外,這家影視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他們也得知省電影相關部門在研究對省內影院的疫情補貼相關政策。事實上,早在2月中旬,疫情剛發生時,他們就收到了省電影局下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對河南電影企業影響調查”,希望瞭解全省電影行業運行狀況,研究制定應對之策略,以支持電影企業共渡時艱。而前一段時間,河南8部門聯合發佈促進電影業平穩健康發展12項措施,對河南電影人來說也是利好消息,這其中有優化政務服務、加大財稅扶持、加強金融支持、減輕企業負擔、加大穩崗支持等措施,“都是為了應對疫情負面影響,幫助全省電影業提振信心、共克時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