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典故出自哪裡?

密探零零發


“皇帝不急太監急”,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感覺呢?我記得高三時,班主任見我們快到高考了還不好好複習,晚自習還聊天看報時就經常說這句話,哎!現在想想,那是老班的用心良苦啊!

那麼,這句話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在很多網文裡,小君得到了最多的“答案”,他們都認為這句話來自一個叫梁溪坐觀老人寫的《清代野記》。

在這個“野記”中,敘述了清朝皇帝在召幸妃子時要翻綠頭牌,然後太監就將被翻牌的女子赤身裹在被子中,然後抬到皇帝的龍床上(如下圖)

當二人云雨時,有專門的太監在門口“監管”,如果雲雨時間過長,太監就會喊“是時候了”三聲,提示皇帝不要貪圖春宵,也要為身體著想,這才是明君的表現。

由此,有人就從這則故事裡引申出了“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典故。

其實,這算一種誤讀,首先這位梁溪坐觀老人,估計是一筆名,他到底是誰,他寫的《野記》是否真實,這都是要打上問號的?

這本“野記”,主要記述清代咸豐一來的歷朝文物掌故和社會風俗,而且梁老人怕大家不信他寫的,還專門找了很多所謂的“證人”來論證,什麼落魄的聾人滿族八旗子弟等等。

小君個人的觀點,這句話在歷史上並無明確出處,這本書裡也沒明確寫,多半是後人臆造,而且這本書裡寫的皇帝召幸妃嬪之事也屬道聽途說,其實在正史裡並不是這樣的。

據記載,清朝皇帝召幸妃嬪時,是先將這些女人集合於養心殿後寢殿的圍房之中等待,被翻到的人就會被太監帶與皇帝交合。

所以是不是要被裹著送上龍床,這個。。。在電視劇裡比較多吧。

不管出自哪裡吧,咱們現代人用這句話的場合還挺多,但有時,皇帝的不急也許是他早已胸有成竹,準備好的“不急”呢。


宮殿君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一起來讀清宮那些事兒。(本文約400字,閱讀需時2分)

“皇帝不急太監急”是北京地方的一句俗語,如果用標準的京腔說出來,確實是比較有意思的。

對於這句俗語的解讀,有不少根據清代野史小說的記載,認為是源於敬事房的太監,在嬪妃侍寢時,嚴格按照祖訓,只給皇上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個時辰即現在的兩個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就有太監在寢宮外提醒皇上:“是時候了”。

這樣來解釋“皇帝不急太監急”,確實充滿了野史的獵奇之趣味,因而也廣為人知。

其實這句話可能有其他的解釋。

既然這句話與太監有關,又在京城流傳,因此和紫禁城息息相關。

太監服侍皇帝左右,自然是急皇上之所急,因此太監急是正常的。

關鍵是急什麼。

在外臣看,見到太監和皇帝最多的時候,就是上朝之時,皇上高坐龍椅,太監侍立在側。遇到什麼情況,當然這站在皇帝和眾臣之間的太監是最著急的。

再者,皇帝在諾大的紫禁城走動,多是乘坐轎或者步輦而行,而太監只能是匆匆

跟隨在側,因此也難免給人太監匆匆的感覺,這些被宮人、王公等看到,也會傳到宮外,讓人覺得“皇帝不急太監急”。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熊二讀史。

歷史寶藏


皇帝不急太監急意思是指事情來了,當事人不著急,周圍的人在一邊替他擔心,幫他出主意。現在到了相親年齡的朋友們應該對這感觸頗深。封建時代,皇上去找妃子幹那事是有時間限制的,可能是為了讓皇上更多的播龍種,去睡更多的妃子,也有可能是為了體恤龍體。到了規定的時間,老太監就會在門外大聲呼叫:“是時候啦”。如果皇上不出來,他就會一直喊,直到皇上覺得索然無味。這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由來。


給自己一個夢


太監把侍寢的妃子送到皇帝寢宮,到了時間,太監就會提醒皇帝時間到了。然後把侍寢妃子送回去。都發生於清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