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中生能容忍晚自習而大學畢業生難以容忍加班呢?


就你這個問題,咋感覺你不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娃!高中上晚自習怎能用“容忍”兩字來形容?

高中生愛上晚自習

我上學那會超級愛上晚自習的,尤其是喜歡上那種看視頻或者是老師不講題的晚自習。為什麼會愛上晚自習?因為晚自習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梳理白天所學的內容,然後開始做題,寫作業,進行得順利的話,自己會超有滿足感。

就算是週末或者節假日,學校不用上課,我們班也有很多人自發地來到教室晚自習。不為別的,為自己,為高考能多考幾分,為實現自己的大學夢,為不辜負他人的期待。

上晚自習是常態

別說高中了,我們初中也是上晚自習過來的,初中時的我們還不怎麼叛逆,日積月累下,我們早已習慣了上晚自習,上晚自習就是上課、上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我初三的老師超級嚴格,我從那時候開始就被培養出了刻苦學習的“自虐”精神。

大學畢業生為什麼難以容忍加班

大學生畢業生早已和以前的那個高中生的我們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了。

大學時候的我們早已經習慣了逃課、習慣了自由,習慣了自己的時間自己支配。

大學認真上晚自習的也有,認真上晚自習的一般都是要考各種證書,或者是準備考研、考公務員、考教師編的人,你會發現這些人上晚自習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為自己,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

雖然我們經常熬夜,可能用來刷劇、聊天、運動,或者是用來學習,但我們的時間都是由自己支配的,都是為了自己。

但是參加工作後,首先,上班就已經沒有大學那般自由,再也不能說逃班就逃班,還有人能幫你擋著、瞞著,這已經很令人不爽了。好不容易下班了,可以有時間陪陪對象、逛逛街,玩玩遊戲,這公司還讓我加班,還不給我充分的好處,這種情況下,誰能夠容忍加班呀?

其實,大學畢業生也有老老實實加班的,比如《歡樂頌》裡面的關雎爾。大學畢業生也有樂意加班的,比如華為、騰訊的員工。


職場快車道


完全不同的兩種性質。

高中生晚自習是一個利己行為。

每一個高中生都知道,我只有參加晚自習,才能夠跟得上與同齡人的競爭,才能進入一所理想的大學,去開啟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在這兒過程中,學校,老師,家長,雖然都會對你非常嚴厲,逼著你不得不天天上晚自習,但是有一點非常明確的是這些人都是為了你好,他們並無法從你每天上晚自習這件事情上得到多大好處,所以晚自習是一個高度利己的行為。

正因為對自己有好處,所以有基本理智的希望上大學的這些同學們,都能夠容忍上晚自習,因為他們有一個完整的心理確信,這件事兒對我有好處,所以我要去做。

大學畢業生加班是一個利他行為。

雖然老闆總是對你說,我讓你加班是為了你好,是為了讓你快速成長。但是大家都能夠明確的知道,在加班這件事情上,老闆是最大的贏家。

大多數公司加班(嗯,我就是喜歡沒有證據瞎說),大多數公司加班都是沒有加班工資的。所以,你加幾個小時的班,老闆就得到多少利益。老闆承諾的升職加薪,都是不大可能兌現的吧,即使是老闆所說的成長,也並不一定會實現。因為加班處理的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些重複簡單勞動,只是一種無他唯手熟爾的熟能生巧。但是賣油翁再能玩出什麼花活兒他也就是個賣油翁,並沒有成為糧油店的老闆!

所以,老闆們只是為了實現個人的經濟目的或是鼓勵或是威脅你加班,除了腰間盤突出、黑眼圈和脫髮,長期加班並不會給你帶來多大好處。

一個利己行為,一個利他行為,正常人都知道怎麼選吧。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兩種原因:一是目的,二是環境。

首先是目的性

無論承認與否,高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高考,屬於目的性非常明確的,這一點無論是對於學生還是老師或者家長,都基本一致的,當然也有個別人不是這麼想的,但是高中階段,大部分人並沒有成年,沒有足夠的獨立自主的權利,身上基本上也貫穿著父母和老師的意志。
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否請願,高中的發展目的就是衝擊高考。
而工作則不一樣,首先,工作本身差異很大,從事各行各業的。其次,工作的要求不一樣,不像高中時代,你受制於人,父母是即是你的監護人,又是你的經濟來源,他們有太大的權利。而工作呢,我們只要符合公司規定和法律上保障的8小時工作制即可,因此自由度更大。而且,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大不了辭職換地方啊。
所以工作對人的要求要低很多。
比如,同樣是陪女朋友,高中的時候,放棄自習陪女朋友,很難,父母和老師盯著你,請假多難。工作呢,加班和陪女友之間,總會權衡,而且理由很正當啊。
因此,從目的性這一點,二者就有很大差異,高中目的性更單一,工作更復雜。

第二,環境不一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說也許有點嚴重,但是環境的確會影響很多人。曾經去參加過一個培訓班,然後指導老師那種煽動性的內容,會讓很多人做出很多平時都不可思議的事情,可以說,這就是環境的力量。
高中的時候,大家都在自習,這就是環境,如果你不去自習,本身就是一件很怪異的事情,這就是環境的影響。
反過來,工作之後,大家工作年限不一樣,崗位不一樣,性格也差異很大。於是有的人加班有的人早退,有的人上班吃零食,有的人還玩手機。
這種情況下,再也沒有一種統一的氛圍來塑造加班。所以加班就沒有那麼多動力了。
但是環境一旦成立,就會有這種行為了,比如為了衝擊某個目標,一個團隊一起加班,這個時候,你自己脫離反而是不好的,也不會覺得怪了。

李雷博士


加班是指在結束一天工作之後額外付出時間和精力完成一些工作。這在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形象,越來越多的公司要求職員能夠加班。許多大學畢業生對此抱怨紛紛。

以前高中的時候也每天上完課之後要上晚自習,那時候並沒有什麼想法,一切都理所當然。為什麼現在對於這種額外的時間裡事情不太能忍受。更何況加班並不是無償的,它會有一筆不錯的報酬。綜合思考一下可能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大學畢業生精神比較鬆懈

習慣了那種玩一玩,偶爾學習的狀態。畢業工作後強迫自己專心高效完成任務就已經很困難,在一天結束之後還要繼續如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高中的時候,我們在前面9年的學習過程中已經習慣了每天的課業生活,晚上回家之後也是學習,所以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學校裡都是一樣的。

第二,現代社會人的“更高追求”

現代社會人們在滿足基本的物質生活之後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滿足。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許多人都有其他的安排。從與朋友聚會聊天到參加各種課程的學習,包括英語、商業等專業性內容。一旦加班會打亂其原有的安排,長此以往,對生活學習方方面面都有影響。

第三,許多人只是單純不喜歡工作

每天的工作時間不會給他帶來快樂幸福之類的情緒。他們迫切希望這種時間早點結束。基於此點,在結束之後還要求加班,可能算是一件不幸的事。

綜上,大概就是大學畢業生不能容忍加班的主要原因。從精神到實際都有各種困擾。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逼迫自己習慣的同時更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務。讓加班時間變得更少點。


決勝網


記得我第一次去工廠實習,一個老師傅問我:“老闆有沒有給你加班啊?”

我說沒有,他說慘咯。旁邊的一個師傅喜笑顏開:“這個月訂單這麼多,經理已經給我們批了一個月的加班。”



那一刻顛覆了我的認知,加班不應該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嗎?怎麼會有人這麼樂意加班,而且貌似還得求著領導批准加班?

原來,那個工廠的員工晚上加班會獲得1.5倍時薪的加班費,週末是2倍,法定節假日是3倍。對於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師傅們,都要養家餬口,都願意多拿點錢,當然很樂意加班啦。



但是目前還是有不少人是不願意加班的,即使是有加班費。在我上一個公司,本來是沒有加班費的,但大家都激情高昂,責任心都很強,都能把當天的任務完成了才回家,偶爾也有人願意通宵去做項目的。

但是後來公司來了一個新領導,貌似對員工不信任,開始了強制加班制,晚上必須加班三個小時,週末必須加班一天,並給員工發放一定的加班補貼。



這麼一來大家的工作熱情很快就冷卻下來了。本來白天八個小時能完成的工作,很多人都會怠慢一下,拖到晚上做,反正晚上要加班。很多90後瞭解到這公司的加班制度都不願意來應聘了,而且很多能力突出的員工很輕易就被別的公司挖走了。這個本來戰鬥力爆表的部門最終變成一盤散沙。

曾經聽過吳曉波老師說過一件事,一個90後員工辭職的理由竟然是他的上司每天晚上都帶他們去吃小龍蝦。這個理由看似荒唐,其實人家想要的是忙完一天後的休息時間,想要自由,想看自己愛看的書,愛看的電影,而不是領導自作多情的一頓小龍蝦。

對於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想加班,更多是因為想要一份屬於自己的時間,畢竟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有沒有加班費是次要的。



而對於還處在象牙塔的學生來說,自習和加班完全是兩回事,一個是自願的,一個是被逼無奈。自習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考上理想的大學,或拿到想考的證書。而大部分年輕上班族不想加班,更多的也是想要“自習”,看更多的書,看愛看的電影,要麼是為了思想沉澱,放空自己,要麼是想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二佔佔


習慣是個很可怕的事物,當你習慣一件事情後,會忘記反抗,會不知創新。

高中生能容忍晚自是因為他們初中時代也是這樣過來的,三年的時光讓他們養成了上晚自習的習慣。我還記得讀初中時,每天都是八點半放學,到家九點,那時候課時作業多,常常到十二點才上床睡覺。所以當我讀高中後,上晚自習到十點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學習時間的延長和地點的轉變而已。因為上晚自習成了種習慣,讓高中生潛意識裡對待這件事情,不會那麼排斥和反抗。

大學畢業生難以容忍加班,主要是因為大學生活真的太悠閒了,每天上完課後,會主動學習自習的人不到三成,而且上晚自習,對於很多的大學生而言,也漸漸變得很陌生,上晚自習的習慣就這樣潛移默化的消失。大學時代的放縱,過於安逸的“養老生活”,讓許多的大學生畢業後,都難已從象牙塔中脫離出來。

每天上班工作,處理一件又一件的任務,對他們來說,已經很辛苦了,如果還需要每天加班加點,那可以稱得上苦不堪言。倘若再遇上加班沒加班費、沒福利待遇的公司,對他們來說簡直是煉獄般的生活。但是也不用著急,當你加班的次數多了後,你就會習慣這樣的工作狀態,漸漸的也不會覺得難以忍受了。

好的習慣受用終身,壞的習慣摧毀一切。這不是誇誇其談,你可以親自去實踐,科學研究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那麼你現在想要什麼樣的習慣呢?是因為他們初中時代也是這樣過來的,三年的時光讓他們養成了上晚自習的習慣。


秋葉大叔


馬雲說,員工要離開有兩點,一是心委屈了,二是錢沒到位。

用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剛剛好。

晚自習是為了自己更好的學習,哪怕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懂,無非喜歡不喜歡。

大學畢業生加班是為了公司,為了上層的目標,而不是自己,當然不願意。尤其剛剛畢業的加班都是完全無底線,勤雜工做到底。不能容忍很好理解。

很多人知道,很多公司包括單位(你懂的是哪種)都是把員工當做是24小時全天無休的,很多人跳槽離職,都是因為有了工作就沒了生活。

很多人願意去阿里工作,是因為加班的錢到位了,工作的培養晉升也到位,於是做了下去。

對於我來說,工作中最難忍受的就是完全沒有時間觀念。

上班的時候不好好工作,增加效率。下班了,來個電話,有活幹;快睡覺了,來個電話,第二天要幹啥啥,馬上聯繫。

“我是人,不是神!” 很多大學生這麼喊著,哭著,最後走了。

我們經常忘記,我們周圍的同事朋友都是普通人。

要以人的標準來對待家人和朋友,尤其是同事。

但是看到了利益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味了。

咪蒙開創了適合90後的公司先例

這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人物咪蒙,經常以負面方式和黑色幽默出名。但是她的員工很拼,願意自己給自己加壓力,因為在她的公司裡,

生活有樂趣,工作有方向,人生不迷茫。

人只有主動願意學習,才會努力工作,這個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夠做到的。

大部分公司做什麼呢?用古老陳舊的方式,讓一批又一批新生代滿懷希望而來,懷揣失望而去。

他們用著殘酷的競爭方式,打掉了作為人的個性,所以在這個新觀念的社會,大家都在叫,為什麼畢業生那麼多,我們卻找不到愛加班的孩子了呢?

該反思的是老闆自己,不是員工。


富春山居鹿


高中生能夠容忍晚自習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1.習慣.

學生們一般在小學、初中的時候就開始上晚自習了,而到了高中有晚自習學生們也會覺得理所當然了,畢竟高中的課業壓力更大。

2.課業壓力大.

高中時期基本上上午的時候有新課,下午的時候有新課,可能下午僅有一節自習課,學生們還要利用課間休息時間、吃飯空餘時間來完成當天的課外作業,很多時候還需要利用晚自習的時間來寫作業。之所以要完成當天的作業,一方面是來自於各科老師的壓力,假如不做完的話會被任課老師批評,另一方面是自己的需求,因為每天上的新課內容,需要做作業的這個過程來鞏固。


3.成績壓力.

高中基本上一個月要進行一次月考,高三考試的頻率更高,學校通過月考來檢驗教師們的教學成果,來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每次月考結束以後學校會給全校各年級學生進行排名,每個年級也會進行排名,每個班級會有排名,甚至每一學科都要進行排名。排名出來以後,每個人都會知道自己的成績,班主任、任課老師都會對比成績,總成績成績退步較大的、單科退步較大的都會被談話,所以學生們需要晚自習來努力學習,補足自己薄弱學科。


4.高考壓力.

看遠期的話,高中生面臨的是巨大的高考壓力,所以需要晚自習努力學習,才能保證將來高考考個好成績。

大學生畢業以後工作的話,他們覺得自己的工資就配規定的上班時間,加班而沒有加班工資的話,就是便宜了老闆。


饕餮視聽


一個是利己,而另一個是........

高中生能夠容忍晚自習,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利已行為。雖然很多同學也並不樂意去上晚自習,但是高中學業繁忙,不上晚自習,你也要在家長或者其他地方去自習;若不通過自習去完成課後作業,那影響的可能你學生自身的前途:不完成作業,所學知識就無法準確掌握,將來高考的分數就決定了你去哪所大學,與什麼樣的人接觸,找什麼樣的工作等,所以即使很多同學不想上晚自習,但是為了前途,幾乎都能忍受得了晚自習。

而加班,結合國內大學的現狀,通常是在大學非常鬆散,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而工作加班在目前國內再正常不過了,而要從十分鬆散的狀態一下子回到像高中一樣的緊張狀態,自然是無法適應。雖說工作也是為了自己的前途,但是加班短期而言頂多會給自己的工資增加一些,相對於工作時間而言,大多數畢業生們都認為划不來。很多人認為加班是免費為公司服務,更多的是利於公司的行為。

當然,兩者本身並沒有可比性。高中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上晚自習也就順理成章了;而畢業生常常面臨的是生存問題,加班加習慣了也就慢慢適應了。


學霸數學


為什麼說高中學生上晚自習是單選題呢?因為你只要想在國內上大學,那你就需要參加國內的高考,而上全日制大學唯一的途徑就是高考。那麼,參加學校內組織的晚自習就是國內最經濟實惠達到高考成績要求的一種方法(個別同學,校內晚自習感覺還是無法提高到理想狀態,那就還需要參加校外的各種補習班,在校外的補習班,高中階段的一般機構多數都會推薦一對一輔導)

而大學畢業生為什麼不願意加班呢?

一從內因來說

首先,不願意加班的畢業生主要是覺得這份工作可幹可不幹,大不了再換一份工作。其次,還有的畢業生是覺得自己家裡條件不錯,來這裡上班只是為了找一份事情做,不要讓自己太閒就好,對工作的發展沒有更高的要求!

二從外因來說

某些公司讓大學畢業生看不到這個公司的發展,看不到在這個公司加班的必要性和緊迫感,所以,讓這些大學畢業生加班覺得可加可不加,那若這個班是可加可不加的,別說是大學畢業生,就算是你或者我,這個班你還會加麼?

聽過某大公司加班成癮,員工自動加班,甚至項目上馬時,連續48-36小時就長在公司了,這種情況,我想人家也不傻,為啥人家就樂意加班?

總之,不要怪為啥大學畢業生不樂意加班,若有這個想法的企業,先找找自己身上的不足,看看你能給到這些大學畢業生什麼?有什麼東西能夠吸引他們自覺為你加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