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說: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


奶奶說: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

△ 民國時期的齊齊哈爾磚城南門:迎恩門


作者 | 伊琳 圖片 | © 網絡

我奶奶羅淑蘭,曾用名羅實秋、羅維。出生於1918年1月24日。奶奶的祖籍是黑龍江黑河市璦琿。奶奶的爺爺後來帶著家人來到了齊齊哈爾。

他開了一個糧米加工作坊,因為天天過度勞累,他到齊齊哈爾不久就去世了。奶奶的爸爸羅晏廷剛15歲,就接下了家裡的糧米加工作坊,繼續做生意。為家裡的老少親人們生活的更好日夜忙碌。他讀過4年私塾,打算盤的手藝十分嫻熟。

奶奶是羅晏廷的第五個孩子,長女。奶奶上邊的四個哥哥在兩三歲時因病夭折了。一開始,奶奶的奶奶不同意讓她上學,說:一個女孩子上學有什麼用?

奶奶的媽媽說:現在是民國了,不能讓蘭兒在家裡浪費青春。讓蘭兒學知識才能立足社會。

1925年,奶奶7歲入齊齊哈爾第一完全小學上學。1930年小學畢業後,考入黑龍江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

爺爺伊作衡和奶奶羅淑蘭是多年住在一個四合院裡的鄰居,伊家和羅家關係處的十分融洽,其樂融融。他倆從小就青梅竹馬,爺爺比奶奶大6歲,奶奶天天找鎖子哥(爺爺的乳名)一起玩。

奶奶圓圓的臉蛋上長著一雙閃閃發亮、水汪汪的大眼睛,聰明伶俐,十分可愛。爺爺喜歡她,太爺、太奶也很喜歡這個乖巧漂亮的小女孩。

羅晏廷夫婦也十分喜歡看著長大的眉清目秀、文質彬彬的伊作衡。為了讓女兒有一個依靠,有一天羅晏廷對妻子說:蘭兒14歲了,鎖子是一個好孩子,蘭兒喜歡他,他要去北平讀書,就把女兒許配給他,讓他倆一起去北平讀書吧。

妻子說:好,找一個媒人去提親吧。媒人到了太爺伊輔臣家提親,太爺和太奶商量一下,就同意了。

奶奶說: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

1932年5月,伊、羅兩家在一個大飯店舉行儀式,為爺爺和奶奶定下婚約。

1932年6月,伊作衡、羅淑蘭(奶奶是年齡最小的)、梁伯龍、賈士吉、王雁冰、王樹棠、崔英勳、崔菊蘭等20多名男女學生,揮淚告別自己已經淪陷的故土家園和依依不捨的父母家人。

流亡到北平避難求學,開始了讀書救國的行動。到達北平後,爺爺到教會辦的崇實中學讀書。奶奶到教會辦的崇慈女子中學讀書。

1934年春,由東北籍國民黨人士梅公任創辦的國立東北中山中學成立。校長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李錫恩。爺爺和奶奶陸續轉入中山中學高中部、初中部讀書。爺爺在九·一八事變前,在齊齊哈爾的黑龍江省立第一中學讀書時就加入了國民黨。

1936年9月,爺爺考上了教會學校輔仁大學教育系。奶奶取得了東北教育救濟處保送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的資格。

1936年11月,太爺伊輔臣和太奶來到北平為爺爺奶奶舉辦了婚禮。

24歲的爺爺和18歲的奶奶經過了四年風雨同舟的求學之後,終於如願以償,結為秦晉之好。婚後,奶奶繼續在大學讀書,爺爺在輔仁大學讀書之餘,在私立兢新中學等三個學校當代課老師補貼家庭開支。

在北平流亡的同學們,週日放假就到爺爺奶奶家吃飯,聊天。這些同學不論是共產黨員、國民黨員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抗日救國。經常來聚會的有郭峰(遼寧省委第一書記離休)、劉達、於樹文(吉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離休)等同學。

奶奶說: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

△ 偽滿時期的南大街

1938年7月,爺爺為了抗日救亡,光復東北,毅然從輔仁大學休學。把妻子和不滿一歲的兒子伊羅送回齊齊哈爾老家。

1939年5月,接到爺爺的信後,奶奶抱著不滿兩歲的小伊羅來到錦州《營口新報》錦州省總支社和爺爺團聚。其實主要目的是掩護爺爺從事地下抗日工作的順利發展,協助他辦理報社的業務工作。

一開始爺爺不想讓心愛的小妻子參與這危險的工作。奶奶說:我知道很危險,但我是你的妻子,還是讓我幫你分擔一些工作吧。爺爺說:蘭,那你把這個材料抄到這張紙上,再把那份秘密材料整理後燒燬。

此後,奶奶除了幫忙報社的業務,還擔負起為爺爺傳送情報、密寫文件、整理材料的任務。奶奶密寫後的材料發往天津市英租界國民黨總機關的東北黨務辦事處。

她經常利用買菜、領小伊羅出去玩的機會送情報、傳消息。奶奶成為爺爺工作中的得力助手,隨同愛人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

爺爺第一次在北平入獄期間,(奶奶的住處也被日本憲兵隊特務看管監視,不能去醫院護理我的大伯父)因為奶奶為營救爺爺而奔走,大約有十餘天沒有去過醫院,等到爺爺被營救脫險後。

奶奶說: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

奶奶心急如焚的趕到醫院,大夫告知伊羅已死亡,為什麼?因為奶奶沒有交齊住院的費用。錢是有的,但那是必須集中起來,作為營救爺爺的費用(太爺給拿來的4000大洋)。

想到自己三歲的孩子因病死於醫院的十多天裡,竟然沒有一個親人在身邊,那是一個多麼悲慘淒涼、令人心酸的情景。奶奶肝腸寸斷,悲痛欲絕的撫摸著兒子乾瘦的屍體淚如泉湧。

孩子的頭上有縫合的刀口,孩子得的是肺炎,為什麼要給孩子頭部開刀?無數個疑問在奶奶心中,醫生看著痛不欲生的奶奶說:小伊羅十分乖,護士打針從來不哭,吃飯時,自己拿著小勺吃,不用別人喂。

孩子離世那天和護士說:「你把我媽媽找來好嗎?我好想媽媽。」說完以後就睡著了,再也沒有醒過來。奶奶聽完後,脆弱的心像刀割一樣的碎成了一片一片,踉踉蹌蹌的抱著兒子的屍體離開了醫院。

奶奶說: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

1941年12月15日,爺爺在齊齊哈爾被捕,他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又花了4、5千大洋,人沒有救出,我太爺的買賣也破產了。好在還有二、三十間房子可以維持生活。

1942年8月末,奶奶抱著不到百天的三兒子(我的父親)來到日本憲兵隊。奶奶看著半年多沒有見過面的消瘦了許多的丈夫,百感交集,硬是把眼淚憋了回去。

爺爺是一個特別愛乾淨的人。她看見丈夫雖然穿著舊的衣服,卻洗的乾乾淨淨,在日本憲兵隊這個人間地獄,還能幹淨得體,奶奶感到一絲安慰。

爺爺看看心愛的妻子,又仔細的端詳沒見過面的兒子。他把孩子抱在懷裡親了親,對妻子說:蘭,寶寶長得像你,照顧好自己和孩子。

奶奶說: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

1943年5月7日上午九點半,奶奶去監獄看望爺爺,她剛進監獄的房間,就發現桌子上放著丈夫的眼鏡。她急忙問中國看守:我丈夫那?看守輕聲說:剛才執行了。

奶奶頓時五雷轟頂、肝腸寸斷,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落在了地上。看守告訴奶奶:伊作衡的遺體要在絞架下停放一天,日本人才准許家屬領屍入殮。奶奶聽後如萬箭穿心,暈倒在地。

爺爺留給奶奶的眼鏡、留給我爸爸的遺囑,後來被捐獻給東北烈士紀念館,永久性地陳列在那裡。

5月8日,奶奶來到了停放爺爺屍體的房間。她一頭撲倒在爺爺的身上,撫摸著他的遺體痛不欲生的說:我的親人,你就這樣的離開了我。你閉上眼睛吧,我永遠不會辜負你。永別了。

爺爺因為抗日犧牲了,對我們家屬來說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他的犧牲使我的爸爸(不到1歲)和二伯父(3歲)這麼小就失去了爸爸。使我的奶奶25歲就成了遺孀。

時光流逝,1944年10月1日,在齊齊哈爾菜市街30號設立了富衡(爺爺的別名)圖書館,館長我奶奶(羅淑蘭),幹事朱佩茹。館內藏書200冊,平均每月借出80冊,向青年愛國志士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

齊齊哈爾解放後,奶奶在嫩江省公安處參加了工作,黨組織派她到國民黨統治的敵佔區,開展地下工作。

奶奶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她帶領一個小組為攻打長春市、和平解放北平、解放瀋陽市,做出了令常人無法望其項背的地下工作。

奶奶說: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奶奶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奶奶離休後,享受正縣(局)級待遇。在以後的歲月裡,奶奶孑然一身的撫養兩個孩子,奶奶享年90歲逝世。

奶奶在世時,我問:爺爺犧牲了,你正是青春美麗、風姿綽約的年齡,以後為什麼沒有再找一個愛人?

奶奶說:「琳琳,你不懂。我和你爺爺,從小就是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志趣相投,如果他不是因為抗日犧牲了,我倆一定會相濡以沫。他在我心裡永遠是那個驚鴻一瞥的儒雅男子,是我這一生都認定的那個共度一生的人。他永遠是我的靈魂伴侶,活在我心裡。我的心裡再也不可能有第二個愛人。」我瞬間淚如雨下。

2017-11-28


-END-

作者簡介:伊琳,現任職於齊齊哈爾市圖書館採編部。在《青年文學家》《鶴城晚報》等報刊上發表《百合是這樣綻放》《當愛已成往事》《一半是放棄,一半是幸福》《失去你讓我心痛的無法呼吸》《我曾淪陷在錯誤的愛裡》等文章。

投稿|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