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化錄“問道”吳金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虎成 王永樂

11月26日,黨中央公示了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名單,3名河南人入選。其中,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是唯一一直在河南工作的河南人。而當天上午,剛剛被新鄉市委作出在全市開展其學習活動決定的冀屯鎮黨委書記趙化錄恰巧帶領全鎮領導幹部隊伍到唐莊“問道”吳金印,當面學習吳金印精神,兩個明星鄉鎮締結為友好鄉鎮。

赵化录“问道”吴金印

“我們此時來唐莊學習吳金印書記,是恰逢其時,是來對了。” 趙化錄深情地說,“我們這一班人,大多都是聽著吳書記的故事長大的,一雙粗布鞋,一頂老軍帽,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吳金印書記給我們基層幹部帶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每個人學習的榜樣,與唐莊結成友好鄉鎮,對於冀屯來說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更是一個發展的機遇。”

赵化录“问道”吴金印

走進唐莊鎮,清一色紅頂白牆二層半小樓的四和社區在綠蔭的映襯下格外醒目,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內世界500強企業、高科技企業廠房鱗次櫛比……目之所及、身之所感皆是生態之美、發展之韻、和諧之氣。看到這些,趙化錄想起了吳金印的經典話語:“老百姓養一頭豬,一年能掙幾百元;養一隻雞,一年能攢一罐雞蛋。咱們當幹部的,吃的是人民的糧食,花的是人民的稅收,如果不替人民辦事,還不如一頭豬、一隻雞”,並教導冀屯鎮幹部要視群眾為父母,多為百姓辦好事。

作為新鄉先進群體的代表,兩位新老典型神交已久,並多次在不同場合互相交流過,此次兩鎮締結友好鄉鎮,是雙方共同的願景,兩人都格外高興。

吳金印說,冀屯鎮的黨建工作和食用菌產業全省聞名,值得唐莊鎮深入學習,目前盆窯村通過冀屯鎮的“傳經送寶”,已經建成了10個高標準的食用菌大棚,出產的食用菌在衛輝市廣受好評。下一步,兩鎮要繼續深度交流合作,將經常帶隊到冀屯參觀學習,從而讓冀屯的好經驗在唐莊鎮生根、開花、結果。

趙化錄說,我們和唐莊結對共建,共謀黨的建設,共話鄉村振興,這對我們冀屯來說,不僅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更是一個發展的機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冀屯和唐莊攜手攻堅,一定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會上,兩位新鄉先進群體的代表分別圍繞黨建工作、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深度交流,希望兩地在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建立長期的友好合作關係。

會後,冀屯鎮黨委領導和全鎮村支部書記一行在吳金印的帶領下,參觀了正在建設的唐莊鎮國儲林育苗基地和田爻村明清仿古小鎮。放眼望去,山坡上是一層層的梯田,山坡下則是一個個綠化過的魚鱗坑,兩旁泛著墨綠的綠化樹在冬天的陽光裡悠然自得地矗立著,雖然已是十冬臘月,仍掩飾不住如春的蓬勃生機,趙化錄心靈感到震撼的同時止不住嘖嘖稱讚“吳書記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忠實踐行者”。

赵化录“问道”吴金印

望著山腰的層層梯田裡正在茁壯成長的楸樹苗,吳金印給大家算了一筆賬:老百姓種一畝地,除了澆地、施肥等費用,一年頂多掙1000元錢,而現在,土地流轉後,合作社利用科技創新培育楸苗,每畝地可達20000元的收入,是原來的20倍。農民從原有的土地上解放出來後,可以自主經營,也可以到合作社來上班。目前,田爻村有上百輛車從事運輸業,一個女勞力到合作社上班每天能拿到50元,男的能拿到60元,不出家門,每人每月能有上千元的收入,農民何樂而不為呢?

同時,唐莊鎮還要按照“九抱七、七抱五、五抱三”的建築格局,在田爻村後山楸樹林的旁邊,建造一個明清文化古村落,村前村後,道路兩旁,山叉裡都種上品種不同的葫蘆,使其成為一個以葫蘆文化為代表性的明清古村落,真正實現“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發展理念,把田爻村和山西風景區、四合新村、桃花園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紅色旅遊圈,讓前來觀光旅遊的四海賓朋有看頭,受教育,吃得好,能住下。

一圈看下來,趙化錄感慨良多,感覺取到了吳金印書記的發展“真經”。他號召全鎮幹部要牢記吳金印的“抓住機遇是功臣,失去機遇是罪人”,學習唐莊打造特色小鎮的戰略思路,主打食用菌特色產業,以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項目為契機,發揮投資11億元的星河生物的引領作用,建設全國性食用菌交易平臺,打造中國第一菇,建設享譽全國的特色蘑菇小鎮。

下午回到鎮裡,冀屯鎮隨即召開了工作推進會。趙化錄對全鎮領導幹部提出了三點要求,一要學習吳書記“把群眾當主人,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當老師”的工作方法,堅持把群眾的困難當作工作任務,把群眾的要求當作工作目標,持之以恆地把“三項制度”抓嚴抓實,打贏脫貧攻堅戰,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二要學習唐莊人民“填溝造地、圍山造田、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堅持發揚“逢旗必奪、逢冠必爭”的工作作風,以認領制和積分制為抓手,打造一支同心同向、一呼百應、說幹就幹的黨員幹部隊伍,推動黨的建設高質量。

三要學習唐莊從“東西南北中”戰略到新世紀“五化”,再到“三化”協調的發展之路,著力打好“景區、產業、文化”三張牌,南抓溼地北抓社區,沿河沿路做文章,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走出符合冀屯實際的鄉村振興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