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化录“问道”吴金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虎成 王永乐

11月26日,党中央公示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拟表彰对象名单,3名河南人入选。其中,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是唯一一直在河南工作的河南人。而当天上午,刚刚被新乡市委作出在全市开展其学习活动决定的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恰巧带领全镇领导干部队伍到唐庄“问道”吴金印,当面学习吴金印精神,两个明星乡镇缔结为友好乡镇。

赵化录“问道”吴金印

“我们此时来唐庄学习吴金印书记,是恰逢其时,是来对了。” 赵化录深情地说,“我们这一班人,大多都是听着吴书记的故事长大的,一双粗布鞋,一顶老军帽,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吴金印书记给我们基层干部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与唐庄结成友好乡镇,对于冀屯来说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赵化录“问道”吴金印

走进唐庄镇,清一色红顶白墙二层半小楼的四和社区在绿荫的映衬下格外醒目,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内世界500强企业、高科技企业厂房鳞次栉比……目之所及、身之所感皆是生态之美、发展之韵、和谐之气。看到这些,赵化录想起了吴金印的经典话语:“老百姓养一头猪,一年能挣几百元;养一只鸡,一年能攒一罐鸡蛋。咱们当干部的,吃的是人民的粮食,花的是人民的税收,如果不替人民办事,还不如一头猪、一只鸡”,并教导冀屯镇干部要视群众为父母,多为百姓办好事。

作为新乡先进群体的代表,两位新老典型神交已久,并多次在不同场合互相交流过,此次两镇缔结友好乡镇,是双方共同的愿景,两人都格外高兴。

吴金印说,冀屯镇的党建工作和食用菌产业全省闻名,值得唐庄镇深入学习,目前盆窑村通过冀屯镇的“传经送宝”,已经建成了10个高标准的食用菌大棚,出产的食用菌在卫辉市广受好评。下一步,两镇要继续深度交流合作,将经常带队到冀屯参观学习,从而让冀屯的好经验在唐庄镇生根、开花、结果。

赵化录说,我们和唐庄结对共建,共谋党的建设,共话乡村振兴,这对我们冀屯来说,不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冀屯和唐庄携手攻坚,一定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会上,两位新乡先进群体的代表分别围绕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希望两地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会后,冀屯镇党委领导和全镇村支部书记一行在吴金印的带领下,参观了正在建设的唐庄镇国储林育苗基地和田爻村明清仿古小镇。放眼望去,山坡上是一层层的梯田,山坡下则是一个个绿化过的鱼鳞坑,两旁泛着墨绿的绿化树在冬天的阳光里悠然自得地矗立着,虽然已是十冬腊月,仍掩饰不住如春的蓬勃生机,赵化录心灵感到震撼的同时止不住啧啧称赞“吴书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忠实践行者”。

赵化录“问道”吴金印

望着山腰的层层梯田里正在茁壮成长的楸树苗,吴金印给大家算了一笔账:老百姓种一亩地,除了浇地、施肥等费用,一年顶多挣1000元钱,而现在,土地流转后,合作社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楸苗,每亩地可达20000元的收入,是原来的20倍。农民从原有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可以自主经营,也可以到合作社来上班。目前,田爻村有上百辆车从事运输业,一个女劳力到合作社上班每天能拿到50元,男的能拿到60元,不出家门,每人每月能有上千元的收入,农民何乐而不为呢?

同时,唐庄镇还要按照“九抱七、七抱五、五抱三”的建筑格局,在田爻村后山楸树林的旁边,建造一个明清文化古村落,村前村后,道路两旁,山叉里都种上品种不同的葫芦,使其成为一个以葫芦文化为代表性的明清古村落,真正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理念,把田爻村和山西风景区、四合新村、桃花园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红色旅游圈,让前来观光旅游的四海宾朋有看头,受教育,吃得好,能住下。

一圈看下来,赵化录感慨良多,感觉取到了吴金印书记的发展“真经”。他号召全镇干部要牢记吴金印的“抓住机遇是功臣,失去机遇是罪人”,学习唐庄打造特色小镇的战略思路,主打食用菌特色产业,以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为契机,发挥投资11亿元的星河生物的引领作用,建设全国性食用菌交易平台,打造中国第一菇,建设享誉全国的特色蘑菇小镇。

下午回到镇里,冀屯镇随即召开了工作推进会。赵化录对全镇领导干部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学习吴书记“把群众当主人,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当老师”的工作方法,坚持把群众的困难当作工作任务,把群众的要求当作工作目标,持之以恒地把“三项制度”抓严抓实,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二要学习唐庄人民“填沟造地、围山造田、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坚持发扬“逢旗必夺、逢冠必争”的工作作风,以认领制和积分制为抓手,打造一支同心同向、一呼百应、说干就干的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

三要学习唐庄从“东西南北中”战略到新世纪“五化”,再到“三化”协调的发展之路,着力打好“景区、产业、文化”三张牌,南抓湿地北抓社区,沿河沿路做文章,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走出符合冀屯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