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有多少女生活成了“保姆式女友”

每天想著為他下廚、做家務

事無鉅細、忙前忙後

就為了當一個“稱職”的女朋友

結果呢?

他反倒覺得你煩

管這管那

不給他自由的空間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電影《夏洛特煩惱》就是如此

夏洛每天遊手好閒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嫉妒著事業成功的老同學

還暗戀著校花秋雅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全靠老婆馬東梅踩三輪拔火罐賺錢養家

每天為他們的小家操勞

即使馬冬梅任勞任怨

夏洛也一得機會就要甩掉她

他大醉一場做了個夢

在夢中對女神秋雅

展開了追求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而現實中

馬冬梅每天為了他

事事盡心、日夜操勞

最後熬成了黃臉婆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換來的是夏洛的厭惡和反感

夏洛反倒覺得很煩

一有機會“逆襲”

對馬冬梅不留一點情面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保姆式女友”付出的越來越多

可為什麼他逐漸變得不珍惜?

親密關係中

有一個“較少興趣原則”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投入越少,較少依賴親密關係的一方

擁有更大的權力

他們通常佔據主導地位

決定了關係的走向

因為投入少

他們即使放棄這段關係

也沒有什麼損失

既然體會不到失去的痛苦

對於你和這段關係

就不會珍惜

因此他才會那麼輕而易舉的決定

離開你

所以才有了那麼多女生

邊哭邊罵“青春都餵了狗”

“誰沒遇見過幾個人渣”

武志紅老師說過

“保姆式”女友的另一半

就是在找媽

很多人進入親密關係後

會尋求一種

“熟悉感”

即使你明知或潛意識裡知道

它是不好

“熟悉感”的來源就是

這些男人和他們母親之間的關係

他們既希望妻子像母親一樣

愛他照顧他

同時要求妻子不許像母親一樣

控制他

換句話說就是

“既享受這種過程,

但又不想被控制”

他們對於原生家庭母子關係

逃離的不徹底

只尋求在和伴侶關係裡的穩定

能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感

而並不在意關係是否是不健康

哪怕他們並不愛女友、妻子

缺乏情感維繫

只要婚姻穩定就可以

這樣婚姻的致命缺點就是

妻子在情感上不能得到滿足

缺乏安全感、覺得孤獨

所以轉化為對丈夫的控制慾

丈夫恐懼這種讓他想起

兒時被母親管控的不愉快經歷

因此越逃越遠

家中的妻子就把對丈夫的情緒

轉移到了兒子身上

這樣的孩子

長大了又是另一個“她丈夫”的樣子

他們永遠追求著“保姆式女友”

享受女生照顧的同時

又在心底暗自厭煩

焦慮的母親、缺席的父親

教出有問題的孩子

這樣的婚姻

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就是他們家庭的“輪迴機制”

永生永世不能擺脫

卷卷想說

造成“保姆式女友”的不止是

巨嬰的男友

他一味的享受著你的關懷照料

絲毫不幫忙、認為你的付出理所當然

是不對

但其實都是被你“嬌慣”出來的

你一邊抱怨著他什麼都做不好

沒主見、沒能力

然後又不給他改變的機會

自己包攬一切大事小情

而且

如果他不斷索取、消耗著你的情感和精力

還對你的付出不滿

為什麼不乾脆利落的不慣著他?

離開他?

你試圖用“”完整的家庭”“幸福的情侶”

來掩蓋所逃避的深層事實

最終給你帶來的會是

無盡的麻煩痛苦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社會交換理論認為

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是彼此作用相互回報

每個人都希望付出最少的東西

而獲得最大的利益

在親密關係中

“利益”可能是關心、陪伴

如果得到的多,關係就能夠維持下去

如果你付出的多而得到的少

產生的期待值會逐漸把關係壓垮

它總有一天會破裂

變不成你想要的樣子

中國的不少家庭

在家務這樣事情上

都是女性默默付出

《幸福三重奏》裡的蔣勤勤

懷孕大著肚子

還要做飯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而陳建斌天天散漫著

不但不幫忙

還要衝進廚房指手畫腳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有不少網友都為蔣勤勤

鳴不平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但重要的是

是否另一半也擁有你想要的

懂得為你付出

陳建斌給了蔣勤勤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

他們聊詩歌、電影、音樂

他和蔣勤勤

去英國古堡時

他還會配上一段小詩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蔣勤勤說

“陳老師就有很多很多的小毛病,是我不喜歡的,但是他也有很多很多的小優點,是我喜歡的,所以說我覺得這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包含這些所有的東西,但是最後,你能容忍他,接受他。”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

彼此的關係是相互依賴的

注重得到的獎賞和付出的代價的平衡

注重付出獲得間的平衡

兩個人的關係才能良好的維繫下去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念著感情、覺得你們相愛

所以你覺得自己辛苦點、多付出沒什麼

你可以給他當一時的“媽”

可是當著當著,就不小心

變成了一世的“媽”

朱亞文告訴女兒一個“王子理論”

他說:

其實你可以選擇很多“王子”

而不是盲目的認定了一個人

就是你的“王子”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同樣的

你也有選擇是否繼續下去的權利

好的婚姻、戀愛

是平等、接納、包容

絕對不是“當媽”

“分手吧,我不想當你的保姆了”,多少女生正在給男友當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