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是什麼情況?

老牛31899056


就目前來看,由印度軍事船舶工業自主研發設計製造生產的大型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已經從船廠的幹船塢下水多次,目前還在進行整條艦船的棲裝工作。

原本如果一切按照原先印度海軍頗為理想化的預期,印度海軍將會比中國海軍搶先一步搶成為,亞洲地區第一個擁有兩艘大型航空母艦的國家。並且也由於這艘大型航空母艦的加入,印度海軍整體海上的作戰實力和水平,又會有一個更大的提升。


可事與願違,現在還在船廠船塢之中的大型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相關的完成度,顯然與其近鄰中國海軍即將裝備入役的國產航空母艦001型的完全度相比,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差距。一艘是完成可以進入海軍部隊服役的作戰航母,而另外一艘卻是還未完成建造的半成品。

也據網上相關的新聞媒體報道,截止至今年的10月份,這艘由印度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大型航空母艦相關的艦島安裝工作還未完成。而且,就算是印度相關的造船廠已經完成了建造工作,該艘大型航空母艦也面臨著無艦載戰機使用的尷尬局面,因為印度海軍就未來是否還使用俄製艦載戰機或轉而採購別國艦載戰機的問題和選擇上,還未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和結論。



現在的印度海軍,即使在擁有了一艘現役航空母艦,一定數量的核潛艇以及規模龐大的水面軍用艦艇的情況下,卻依舊不能被外界稱之為亞洲地區的一流海軍。


航空君


迷彩虎軍事為您回答。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虎哥腦海裡忽然想起了印度海軍上將蘭巴拍著胸脯說,在2020年以前,“維克蘭特”號航母一定會服役的,不會比中國國產航母晚太久,甚至會搶在中國國產航母前面服役的畫面。今天虎哥就跟大家聊一下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的那些事。

話說“維克蘭特”號2013年就下水了,現在還是那個吊樣。別說是外界了,就連印度海軍估計都沒啥感覺了。去年,美國的多位航母專家登上了印度一直泡在水裡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不知道看的咋樣,反正最後得出的結論很統一:印度的這貨沒有個10年時間是不會有什麼戰鬥力的。

不過,印度的蘭巴將軍對本國的造船業可是很有信心的,說印度的船廠在同時建造數十艘各種船舶,就一艘航母還能搞不定嗎?只是暫時它還得繼續這麼泡在水裡。同樣是泡在水裡,那也不一樣啊。其他國家的航母是設計好了再造,下水了繼續造。印度的航母是邊設計邊造。下水了都還沒設計完呢。“維克蘭特”號航母都泡了幾年了。期間還給其他的船挪過地方,現在船底的海鮮估計比當年“瓦良格”號剛來中國時還多。

而下水半年多的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煙囪已經開始冒煙了,估計很快就要開車海試。至於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連發動機開車冒黑煙的機會都沒有。印度人自己能幹個什麼?恐怕也就只能給航母起個名字,連刷的漆都造不出來。就是這樣的實力,印度也一直各種不服、各種挑釁。在充滿民族主義的本國媒體的鼓譟下,營造了印度在戰略上無比強大,可以在氣勢上“壓倒所有國家”的幻象,使整個印度養成了一種做白日夢的習慣。你們最好別睡過頭了,不然被“叫醒”之後就不好了。


迷彩虎軍事


圖注: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駛出船塢,可以看到這艘航母的滑躍甲板和艦島都已經建好

2013年8月12日,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在科欽造船廠順利下水,此舉標誌著印度成為美國、俄羅斯、法國和英國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自主建造航母的國家。

“維克蘭特”號標準排水量40000噸由印度艦船設計中心主導設計,它也是印度國內船舶工業體系當中最大一家艦艇整體設計機構,而建造工作則由印度科欽船廠負責,這是國有企業中規模最大的一家造船廠,廠區內建有可承擔萬噸級船舶建造和修理的大型船塢,多年來該船廠通過為印度海軍修理和維護“維拉特”號航母而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維克蘭特”號的建成下水,看似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背後卻遠沒有那麼光鮮。

首先,雖然印度擁有較為完善的造船條件和豐富的航母使用經驗,但在航母分系統方面,印度目前還遠遠沒有發展出完整齊備的艦載設備產業體系,艦船內部所需要的技術和設備,例如主發動機、推進器、發電機、交換機等目前仍然需進口。比如航母特種鋼研究和製造上尚不能自給,相關核心技術和裝備只能依靠從俄羅斯等國進口,每年需要花費大量外匯,這成為制約印度自造航母提高國產化率的最大薄弱環節。

其次,在艦載武備方面,印度的國產化率水平不高,其中具有核心技術的艦載武器仍需進口,例如艦載導彈、艦炮、魚雷等。以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為例,其接近90%的船體部分由印度本土設計和製造,但卻有50%的動力系統和70%的武器系統來自俄羅斯或西方國家。

按照印度國防部近期提出的遠景發展規劃,將計劃建造160艘艦船,其中包括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和輕型巡洋艦等前沿戰艦;海岸警衛隊的發展計劃包括建造154艘艦船和93艘船艇,可以說雄心確實不小,但與這些工程息息相關的工業基礎能力、艦船基礎研究能力和技術水平方面,印度還落後主要軍事大國一大截,特別是從核心技術和建造水平看,印度艦船研發、建造能力滯後於國防戰略需求。


兵工科技


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終於形成戰鬥力了,三國軍演大秀風頭!


一直下水不服役的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是什麼情況,居然參加三國軍演大秀風頭!這是服役形成戰鬥力了呢還是純作秀拍個照?(蜀中行講武堂)

“維克拉瑪蒂亞號”2013年下水,未見作戰訓練照片,但2017年7月美日印三國在印度洋演習,印度有出動這艘航母與米格29與美軍F-18一起飛行。

“維克拉瑪蒂亞號”

維克拉瑪蒂亞號(意譯為超日王號),是印度海軍隸下的現役航空母艦。

本艦原為俄羅斯海軍基輔級航空母艦末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1999年1月,印度與俄羅斯開始交涉,2004年賣給印度並展開改造工程,2013年11月16日交付給印度海軍。

“維克拉瑪蒂亞號”

2017年7月18日,馬拉巴爾2017軍演在孟加拉灣舉行:人們無法想象觀看米格-29KS,F / A-18飛越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和尼米茲航母的壯麗景象。但不知米格-29是從航母上起飛還是從陸地起飛,現場照片只有戰機從航母上空飛過的擺拍。(蜀中行講武堂)

米格-29與F-18編隊飛行

第21次馬拉巴爾演習是在目前的緊張局勢的背景下舉行的。從今年5月開始,印度,美國和日本三個國家出動16艘戰艦,兩艘潛艇和超過95架飛機舉行聯合訓練。

米格-29飛過航母

在波濤洶湧的海面季風中,三國海軍演習跨平臺的飛行和機組人員交換,成為印度,美國和日本在孟加拉灣的演習的亮點。

“維克拉瑪蒂亞號”

儘管波濤洶湧的大海和具有挑戰性的天氣,使艦載機飛行非常困難。

一架印度海軍海王直升機承擔了日本的工作人員轉移到維克拉姆帝亞號航母上交流分享的任務,印度非常自豪,本來這是要美國海軍直升機來完成的任務。(蜀中行講武堂)

7月16日,,一綜合加油船承擔海上機動演習的任務,在這次行動中,印度航母通過油軟管連接到美國和日本艦艇進行燃料加註。

米格-29與F-18飛過尼米茲航母

十六艦艇和超過95架飛機以咄咄逼人姿態,進行了一系列反潛,防空,水面作戰的操作,搜查和扣押可疑船隻,搜索和救援,密封演習和戰術程序。通過此次聯合演習,印度航母確實大出了一把風頭。(蜀中行講武堂)


蜀中行講武堂


朋友,幾十年以來印度自稱印度洋是印度的海洋,一直擁有稱霸印度半島與印度洋的野心。1999年印度議會批准了自造輕型航母藍天衛士號的計劃,2006年11月建造工作正式啟動。雖說是印度國產航母,但藍天衛士號由法國設計藍圖,搭載俄羅斯飛機,部分設計由意大利幫助完成。為紀念退役的維克蘭特號,印度將藍天衛士號重新命名為維克蘭特號,並於2009年2月28日舉行了龍骨安裝儀式。。維克蘭號航母是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這艘航母長260米,寬60米,排入量達37500噸,最高航速28節。此航母設計有兩條飛機滑躍跑道和一條降落跑道,可搭載30餘架艦載機。。結構特點,兩個斜角甲板,額外的飛行甲板空間,兩部升降機分別位於島形上層建築的兩側,球鼻艦首,超大型的3一D平面陣列天線位於島形上層建築前緣,固定式主桅位於兩座封內式煙囪排氣口後方,固定式主桅中間高度上裝有小型球面整流罩,雷達天線位於其頂瑞。。研製歷程,2002年年初,印度海軍開始國產航母的自建計劃。。按當時的規劃,被命名為藍天衛士號(後改名為維克蘭特號)的國產航母應於2008年前後建成。2004年11月底,印度政府宣佈撥款300億盧比,開始自主建造一艘標準排水量為3,75萬噸的航母。這艘航母與國產核潛艇一起,被看做是印度海軍未來發展的核心項目。直到2005年4月,科欽造船廠才正式宣佈啟動國產航母建造工程,當時預計該航母將於2011年建於並下水。隨後,建造計劃被再次推遲,按照國際海軍通行慣例,一艘主力艦應該在開工前就準備好相當於船體重量50%的計劃用鋼,而且這些鋼材還必須完成相關船體結構加工,但從2009年維克蘭特號開工伊始,承包商科欽造船廠就屢屢發生停工待料的情況,而且造船廠在航母船體分段建造等多個方面嚴重缺乏工序銜接與質量監控能力。該廠在建造維克蘭特號的同時還承造過1艘三萬噸級標準貨櫃船和2膄雙層大型油輪,結果均出現嚴重的等線鋪設誤差和焊接失誤。。由於科欽造船廠的工期一再延誤,這艘印度國產航母速造進程又被大幅延誤,改為力爭在2014年使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建成並下水。有印媒預計該航母完工時間不會早於2018年。


使用情況,2011年12月29日,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在科欽船廠出塢下水。下水儀式之前,官方和船廠開會審查了航母工程的進展。雖然進度因為各種原因而有所滯後,但工程還是取得了進展。該船在2009年2月下水,服役日期將晚於原計劃。維克蘭特號此次出塢是了義了給其它工程騰出幹船塢。航母當前有14000噸重,正進行內部舾裝,包括鋪設管路。2012年下半年,航母還將再次回到幹船塢,安裝齒輪箱,發電機等設爭。武器裝備1導彈,未公開,2火炮,近程防禦系統,未公開,3固定翼飛機,16架米格29戰機,4直升機,20架蝸牛及海王直升機,5印度國產的LCA戰鬥機,俄製米格29K戰鬥機,卡31預警直升機。2011年12月29日,由於特殊原因,維克蘭特號航母首次下水。2013年8月12日,維克蘭特號航母首次正式下水,當時完工僅30%。2014年年底,維克蘭特號航母在沉寂了1年後終於有了新的進展,己經開始建造艦島設施。2015年5月28日,外形基本成型的維克蘭特號航母第3次下水,但不利的潮水和船塢出口處的淤泥導致了船塢大門的故障,使得出塢工作被延遲。



就在印度舉國上下慶祝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下水之時,外界卻注意到這艘印度國產最大戰艦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八國聯軍與難產的怪胎,核心部件差不多都來源於國外。這種萬國牌的風格勢必對印度航母未來形成作戰能力帶來巨大風險。

設計建造都靠外國。儘管出席航母下水儀式的印度國防部長AK,安東尼在甲板上高呼這是非凡的里程碑,但下水只說明軍艦的艦體建造完成,可以離開船塢進行舾裝,但離戰艦真正的建成服役還有不短的路要走。下水時軍艦隻是完成了初步的艦體制造,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安裝,安裝進度將受制於國外供應商。就拿下水後面臨的動力系統安裝環節就急需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協助,因為該航母的心臟,四臺LM2500燃氣輪機就是由該公司提供,因為過於精密,必須在美方專家指導下才能安裝到位。印度Livelift網站披露,維克蘭特號膠母所用鋼材遠比一般鋼材要高級,因為它的噸位達到印度海軍歷史上前所未有的4萬噸,且長度加長,艦體在海洋中承受的波浪載荷也更大,因此必須使用屈服強度超過550兆帕以上的特種鋼,同時航母在海上航行時,時常要承載波浪載荷,船體振動,飛機衝擊,武器裝備的反衝作用等,因此對鋼材的高韌性也有嚴格要求。迄今只有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中國等極少數國家掌握這類鋼材的軋製技術,而印度最終不得不向俄羅斯購買1000噸特種鋼材。


據悉,僅完成30%主體工程的維克蘭特號的武器電子設備也大量依賴進口。據相關人士介紹,該艦總體設計依賴意大利泛安科納公司提供的圖紙。而航母艦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火控雷達及主動聲吶系統由法國,以色列,意大利和英國公司提供。至於艦載機系統,印度海軍己確定購買俄羅斯提供的米格29K戰機,卡28反潛直升機和卡31預警直升機。還有它的阻攔索是從烏克蘭購買的。部分艦殼是歐洲某小國造的。


無力形成航母戰鬥群。航母要想充分發揮戰力,離不開配套的水面艦艇和潛艇,而印度海軍雖然擁有數十年的航母使用經驗,但由於此前列裝的均是輕型航母,以措載垂直/短距起降戰機為主,因此其戰鬥群的作戰編成和作戰方式不適於像維克蘭特號一類搭載滑躍起飛/阻拉索降落的固定翼艦載機的航母。換句話說,印度未來的航母戰鬥群依然要進行重新摸索,原有經驗可繼承的並不多。



根據美英俄等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編成,一個航母戰鬥群通常需要2艘防空驅逐艦。2一4艘護衛艦,1一2艘潛艇,1艘補給艦。但印度海軍要想拿出組成中型航母戰鬥群的伴隨艦艇還存在很大因難,不僅數量不是,而且性的也不能滿足要求。印度海年最大的麻煩莫過於缺乏專門的防空驅逐艦,這將對戰鬥群的安全造成巨大影響。另外,現代海戰講求信息一體化,然而印軍既缺乏天基預警導力壇系統,航母又沒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同時護航艦艇還缺乏類似宙斯盾那樣的大型相控陣雷達,僅靠俄羅斯售賣的卡31直升機充當門面,很難滿足航母戰鬥群的信息獲取需求。

絕非一無是處,維克蘭特號雖然僅是一個只完成30%的主體工程的空船殼,但船體成功下水就反映出印度在大型軍用水面艦船建造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首先,印度在艦用特種鋼材製造恐焊接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印度鋼鐵管理局為了購買1000噸特種鋼材。但建造一艘4萬噸的中型航母通常需要2萬噸左右的鋼材,因此即使維克蘭特號在關健部位使用了國外的特種鋼材,但絕大部分航母用的高強度鋼還是印度產的。掌握這種技術,對於印度造船工業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外,維克蘭特號成功下水還反映出印度在軍用大型艦船建造水平方面取得長足進步。近年來,印度政府努力發展國內船舶工業,不僅在建設和研發上投入數十億美元,還出臺許多行業發展政策,力爭打造多個具有國際規模的造船廠。印度國防部則通過允許私有造船廠參與海軍競標來促進造船市場的競爭,推動印度軍用造船工業的發展。以建造維克蘭特號航母的科欽造船廠為例,還年來該造船廠發展勢頭迅猛,新建2個大型船塢,可建造最大噸位為11萬噸的船舶,並己實際建造過2艘9,5萬噸的油輪。可以說維克蘭特號航母成功下水正是印度造船工業突飛猛進的重要標誌。還有,不久前美國派人到印度科軟造船廠訪問並參觀,他們看到這艘印度國產航母的艦殼時,沒把美方人員嚇死,因為它的生產工藝與質量特差,造船廠電焊工也沒有任何防護用品。美方最後得到結論,印度的造船能力與技術比原來想著更差。




老牛31899056


唧唧復唧唧,三哥造飛機。機翼缺鉚釘,機身沒塗漆,雷達裝不下,航電太垃圾。年年沒造好,服役遙無期。昨夜見新聞,威龍已服役。堂堂阿三哥,還在等光輝。戰機太落後,害我沒面子。願造六代機,幹掉種花兔。鷹國買雷達,牛國買精鋼,雞國買航電,鴨國買座艙。毛子來設計,阿三來組裝。牛已吹死不上天,只有引擎失火冒黑煙。三哥才不怕,重新造一架。不見機機能飛翔, 但見起飛失敗摔路旁。阿三不死心,痛哭又涕零,找到大毛熊,訴苦又求情:“大哥求求您,俺要踢五零。”毛熊很歡樂,準備挖大坑。三鍋天然呆,人傻錢又多。毛熊問所欲,三哥願出一千億,買它百來架,嚇嚇種花家。鷹醬聞此事,制裁大毛忙,歐萌聞此事,跟著鷹醬狂,兔乖聞此事,漫不經心獨自忙。造我殲二零,建我新大區,產我核航母,修我大飛機。潛心搞科研。甭管傻阿三。毛貨一直摔,三鍋很受傷。買了幾十年,不知毛子是奸商。阿三腦發熱,毛熊沒道德,兩廂都情願,坑他百年又如何?


baby愛科學


總結一下,這艘和1986年從英國購買的二手半人馬座級輕型航母“維克蘭特”號(以前叫競技神號,參加過馬島戰爭,2016年才退役)同名的新航母現在麻煩纏身,設備萬國湊、工期實在臭,2020年之前幾乎不可能服役了,印度在自行建造航母方面,已經遠遠被中國甩在了背後。

維克蘭特號是4萬噸級滑躍起飛、攔阻降落的中型航母,可以看作是意大利海軍2萬多噸的加富爾號輕型航母的放大版,動力上使用美國LM2500燃氣輪機,雷達是以色列、意大利混搭,意大利的艦炮,以及俄羅斯的米格-29K艦載機。

首先,印度選擇了從沒有軍艦建造經驗的科欽造船廠有限公司(CSL)作為航母工程建造廠就是一個昏招,因為軍艦對於工期以及各個子系統的集成要求遠遠高於民船。

之前印度海軍的P15(德里級),P15A(加爾各答級)乃至最新的P15B(維沙卡帕特南級)都是孟買的馬紮岡造船廠建造的,因為船塢不夠,交給了毫無經驗的科欽造船廠來完成。

項目前身叫“71號工程防空艦(Air Defence Ship, ADS)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2009年2月鋪設龍骨的,而在2013年和2015年又經歷了2次下水,2015年下水後其才安裝了艦島,但2年過去了該艦進度簡直是龜速。

(2015年第二次“下水”時的狀態)

根據外媒發佈的今年6月的該艦新圖顯示,狀態和2年前沒啥區別,艦島上計劃安裝4面以色列製造的EL/M-2248 MF-STAR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的天線基座雖然封住了,還是沒有安裝雷達。

(今年6月的狀態,注意雷達還是封住,沒裝上)

要知道,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是2013年才進塢搭建的,2017年4月就下水了,舾裝速度也很快,預計今明兩年就會試航,而維克蘭特號的塢內週期達到了6年左右,而且舾裝率比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差太遠了,試航更是遙遙無期。

可以說,有那麼多國家的設備,本身就加劇了建造的難度,特別是舾裝週期不容樂觀。還攤上一個毫無軍艦建造經驗,工程管理水平一塌糊塗的科欽造船廠,進度如此慢也可以理解了。

更加狗血的是,近期有新聞指出,印度有意購買建造英國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的“歌利亞”龍門吊(中國振華建造的),用於建造下一艘航母,可見科欽造船廠有多差勁,不好意思向中國買啊,只能變相買一個英國用過的二手中國貨。

(“歌利亞”龍門吊,上海振華4字亮了)

還準備下一艘航母呢,外媒估計維克蘭特號服役時間大概在2023年,還是樂觀估計。

『侃軍情,觀天下,想跟烏龍漲姿勢,就在今日頭條或悟空問答關注我吧!如需轉載,請先聯繫作者』


跟烏龍漲姿勢



用做菜來形容的話,那就是菜盤子準備好了,可材料還沒下鍋,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印度國產航空母艦維克蘭特號從名義上說是印度自主建造的,由印度科欽造船廠負責建造,但實際上只有船殼是國產的,其他的東西包括艦載機等等一系列都要對外採購。這艘航母實際上是一艘“萬國牌”艦艇。

維克蘭特號原印度藍天衛士號,後改名叫維克蘭特號。這艘航母是法國人給印度設計的一艘四萬噸級的中型航母,1999年印度議會批准建造,2002年,開始航母的建造計劃,2006年建造工作正式啟動,2009年安裝龍骨。

這艘航母按造印度人原有的計劃應於2008年前後建成,可航母的進程卻是一拖再拖,甚至出現了一連下水幾次的滑稽劇。歸根到底就是印度整個國防工業體系的問題。一艘航母的建造牽扯到數百個技術專業,上萬家工廠的配套,最重要的是國家的協調整合能力,而印度由於自身國防工業不給力,竟把這一建造流程由一個國家的範疇放大到全世界,艦載機、雷達、艦載武器系統等等都得對外採購,你把這些萬國牌設備全裝到航母,也不能保證它們之間的電磁兼容性,就算再先進的電子設備,如果到戰時互相干擾,便會使航母很難發揮戰鬥力。還有一點要注意:這些東西的交貨期是由別人說了算,有時候這個來了那個還沒來得等,這就導致舾裝的進程一拖再拖,維克蘭特號成為一個難產的“混血兒”!

不僅僅是這艘航母的內在難搞,印度連船殼子都造不爽!建造航母所需的特種鋼印度自己弄不出來,沒辦法,買唄!結果看上了美國的HY80特種鋼,但這是美國的戰略物資是禁止出口的,最後俄羅斯給了點兒,但人家說我只能給你這麼點兒,剩下的你要自己想辦法去搞。結果就導致了維克蘭特號第一次連船殼子都還沒建造完就下水的尷尬局面。

材料沒到位,這艘航母就在船臺上一直待,可科欽造船廠就這麼一個船臺啊:你不能繼續造你先下去吧,別的活兒還要幹,船廠要掙錢工人要吃飯呢!結果就出現了這艘航母一連下水幾次的尷尬局面。

維克蘭特號承載著印度實現雙航母之夢的希望,印度現在也只剩下俄羅斯為其改造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原俄羅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一艘航母撐門面,但何時才能實現,看印度的國防工業情況和維克蘭特號航母向外定購艦載機、艦載雷達設備、艦載武器系統的交貨日期,這還要一個很大的問號。


無語勝似有語


印度國產航母因為萬國造,局座估計不到2022以後入不了役,2006年開工,2011年第一次下水,2013年第二次下水,2015笫三次下水,現在具體技術狀態不得而知,估計舾裝也要七八年吧,否則宣佈入役也要常回爐,十七年能造一艦就不錯了。印度航母三次下水,讓世界看盡笑話是有原因的,2011頭次下水是想搶在中國遼寧艦頭裡,問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連艘護衛艦都七拼八湊的印度,居然搗鼓起幾萬噸的大船來,志氣是高,不免志大才疏淪為笑柄。法意聯合設計,美國燃氣輪機,俄國鋼材和艦載機,烏克蘭的攔阻索,其餘如垂髮,火控,聲納等99%的主系統子系統一均非印度製造,說國產根本就是笑話。


魂舞大漠


印度的體制註定不會成為超級大國所以西方不懼印度威脅 所以西方接受印度 中國呢從一無所有到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躍全球經濟第二 如今藉著經濟強盛大力發展一帶一路和金融 同時還依靠強大資金大力發展軍事 照這樣發展下去腦子好一點的都知道是威脅 西方不制衡才是腦子壞了 印度是所謂的民主國家 記住是所謂 又是聯邦制國家 地方各自為政 選票只代表地方於富人利益 到處是收買及拉攏 一艘國產航母要十年 一條路最短五年 一架自制飛機20多年可想而知 領導人都隨時要面臨下臺的風險 此外印度實行改革全國不能統一實行 下達不到地方 光官方語言不算地方語言就達上百種 同時人才的選拔無形與種姓掛鉤 使得印度發展好壞和人才流動跟窮人關係都不大 最後就是民族的信仰問題 印度信仰印度教和佛教 使得印度百姓天性懶散 看得開 沒追求 相信來世投胎 做事效率可見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