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也是腫瘤的重要特徵

在之前我們聊過了肥胖是個發炎組織,而癌症與肥胖的關係非常密切且彼此相似,都是有發炎性的飲食或生活形態所引起或助長。

生活中有許多因子會導致發炎

異常的飲食或生活形態、抽菸、感染或其他氧化性壓力,都會產生活性氧或自由基,造成人體細胞有如生鏽般地被氧化,進而產生髮炎與基因突變,導致癌變與癌症惡化。而產生腫瘤後,癌細胞會變成主控戰局的大魔神,它們啟動發炎基因開關NF-kB,活化巨噬細胞以進行發炎,導致免疫力下降與惡化。如果我們可以降低體內活性氧,阻止腫瘤發炎的惡性循環,等於剪除大魔神的影響力,癌細胞便會比較好馴服。

另外,活性氧雖然會促進癌細胞增生與存活,治療上我們卻可以設法讓癌細胞內活性氧的含量超過細胞死亡臨界點,引發癌細胞凋亡。因此,巧妙操縱活性氧的增加,你也能用來抗癌。

發炎也是腫瘤的重要特徵

48歲陳女士在2005年初發現右乳房有硬塊,不痛但會逐漸變大;於是在2005年5月在北部某醫院就診並接受了切片檢查,後證實為惡性乳癌;隨即進行切除手術。術後的病理檢查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右腋窩淋巴結;病人隨後接受放射及荷爾蒙治療。知道2009年中發現右側胸部有皮下結節、紅腫與不易癒合的潰瘍,被證實為皮膚轉移性復發,遂開始接受化學治療。

陳女士的病情就是典型的晚期乳癌特徵。這些患者約10~20%會發生轉移至皮膚,尤其在乳房切除後的胸部或背部疤痕;若之前曾經接受過放射治療,其轉移的病灶或潰瘍的程度也較嚴重。由於癌細胞侵襲皮膚,外觀上有如青春痘般的皮下結節與發炎,甚至出現潰爛、出血或感染。

可怕的是,癌轉移至皮膚不一定能以化學或放射性治療控制。雖然這類病人有些可存活超過5年,但平均餘命約僅12~13個月,因為可能有遠處器官轉移。病人的皮膚轉移處若接受放射照射,雖可能稍稍控制,但不久其它部位又會冒出癌細胞結節,或呈現擴散型轉移。因此晚期癌細胞就有如快速移動的幽靈,一打就跑,

呈現晚期癌症的特徵:發炎性癌症的惡化息息相關,彼此互相助長。

現在終於瞭解晚期癌細胞經過多種抗癌藥或放射治療的試煉後,基因會發生多重突變與演化,癌細胞因而建立起靈活的身段,能善用發炎,建立其生存、侵襲與快速轉移能力。

癌症是活性氧造成的氧化性傷害

腫瘤與發炎的密切關係到底從何而來?其實不管是何種外來或內在風險因子(例如:抽菸、紅肉/燒烤肉品、油炸物、病毒細菌感染、毒物汙染、肥胖)導致的癌變,它們大多會透過產生活性氧,造成發炎、基因的氧化性傷害與癌變。活性氧為具有強烈反應性的含氧化學物,可能來自外來的毒物(如抽菸、吃紅肉、病毒或細菌感染等),人體細胞自己也時時都在產生活性氧。但是活性氧對人體是好是壞,端看其含量或持續存在的時間而定,例如,在低濃度時、活性氧會調節大腦記憶;適當濃度的一氧化氮可舒張血管,降低血壓或促進陰莖勃起;免疫細胞也會製造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或過氧化氫以殺死微生物。

發炎也是腫瘤的重要特徵

動物在代謝速度較高的情況下(如高運動或進食量),活性氧產量就愈多,必須設法增加抗氧化效率,才能抵消較高的活性氧產生率。健康的人每天可以製造近500萬單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簡稱SOD】以便去除超氧化物(O2-);隨著年紀漸增,SOD或其它抗氧化酵素會逐漸減少,活性氧會逐漸累積;若再加上修復基因的功能也退化,則老化、慢性病與致癌的機率增加。而補充SOD或SOD誘導劑以解毒活性氧,是防癌與延緩老化的重要策略。

那麼細胞面對內在或外來活性氧攻擊時,要如何防衛?

第一道防衛機制,是細胞利用自產的抗氧化物與抗氧化酵素,以中和活性氧而解毒

但身體如果缺乏足夠的解藥,或攝取的蔬果抗氧化物不足,累積的活性氧會造成基因突變;此時細胞便會啟動第二道防衛機制

設法修復基因,讓細胞回覆正常

再來是第三道防衛機制如果基因突變過劇或累積過多,以至於無法修復,細胞便會啟動自殺凋亡程式,以防止突變的基因被遺傳到下一代細胞,而人體老化就是過多的細胞自殺造成的。反之,如果細胞自殺功能不彰,基因受損的細胞便會逃過死亡,經過分裂之後就可能發展成癌細胞。

發炎也是腫瘤的重要特徵

因此老化和癌變幾乎是走在相同的路徑,而對抗這兩者的策略也理當相似。因此,臨床上常看到能有效地防癌、抗癌的人,也變得更年輕有活力。

那麼蔬果為何通常比動物肉含有更豐富的抗氧化物?

這是因為植物無法快速移動,它們必須每日直接面對太陽輻射或紫外線的威脅,因此在演化上必然要發展出豐富的抗氧化機制,以保護基因和重要分子免於輻射傷害,否則植物的遺傳系統將非常地不穩定,而威脅其生存。

慢性發炎與活性氧,也是多種慢性病的共通原因。原本不相干的各領域慢性病專家,經過合作、研討後,發現多種慢性病其實有共同的原因,那就是活性氧引發細胞、組織的慢性低度發炎;而且80%以上的慢性病都是活性氧的傷害所造成。例如,若腦細胞慢性發炎受損,則引起阿茲海默症;發炎若讓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則造成肥胖和糖尿病;而發炎讓基因突變過度,則會引發癌症。

發炎也是腫瘤的重要特徵

一分鐘醫學教室

細胞如何產生與清除活性氧?

細胞會利用氧氣把葡萄糖或脂肪酸氧化以便產生能量;而在這過程中,5~10%的氧氣同時也被轉成活性氧,如超氧化物、過氧化氫或氫氧自由基等;這些活性氧在線粒體內是無害的,前兩者即使少量漏出線粒體也是無害,但如果不幸大量漏出線粒體之外,就會傷害DNA、蛋白質和脂肪,導致細胞發炎、老化、死亡或癌化。活性氧依化學結構不同,可分為兩大類:

自由基型活性氧:它的外層分子軌道包含有未成對電子,因此偏好從其他分子搶奪一個電子,來穩定自身結構,因而造成其它分子的氧化性傷害。細胞自產的常見自由基包括:超氧化物、一氧化氮合氫氧自由基。超氧化物可以殺死細菌或病毒,或發揮神經傳導作用;而氫氧自由基在正常生理下不會大量存在,但是即使少量漏出線粒體外也會很致命,幾乎可摧毀任何物質。

非自由基型活性氧:雖然不含有未成對電子,但仍有高度反應性,包括:過氧化氫、臭氧、高氧亞硝酸陰離子。

細胞則可利用一連串抗氧化酵素對活性氧進行立即解毒。超氧化物在細胞內產生後,會被SOD解毒成過氧化氫,再被過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酶或過氧化物還原酶等解毒成水分子。若解毒效率差,則超氧化物會迅速與一氧化氮反應,形成高氧亞硝酸陰離子;過氧化氫則轉化成更毒的次氯酸或氫氧自由基;這些都會造成細胞發炎、基因受損,進而細胞死亡或癌化。細胞自由的谷胱甘肽則能對過氧化氫、高氧亞硝酸陰離子與次氯酸解毒;補充蔬果的多酚類或維他命E可對氫氧自由基解毒。

——原文摘自《抗癌就像減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