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古羅馬的環片甲會被歷史淘汰?

種花家的蘑菇彈


在奧古斯都之後,羅馬人在鱗甲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著名的環片甲:它靠一片片大片的弧形甲片甲葉連接,環行甲片的佈置方式也是層層覆蓋的。

環甲是魚鱗甲向整體甲過渡的產物,只在羅馬全盛時期短暫地普及過,更多時候羅馬士兵裝備的還是希臘式胸甲和鎖子甲。

鎖甲笨重、昂貴,但防護力較強;希臘式胸甲沉重、防護範圍小,但是堅固並且相對比較便宜。羅馬人打的是體力戰,紀律、梯次、標槍齊射等都說明了羅馬人最擅長硬碰硬,但羅馬盔甲為追求防護力整體上比較笨重,導致士兵體力下降快。而環片甲相對於鎖甲和希臘式胸甲,更輕,製作比較簡便,防禦力也不錯,那麼理應廣泛、長久使用才是。

但實際上環片甲在羅馬甲冑史上的地位很低,因為它製造困難、防護面積小、不適合騎兵使用、穿戴繁瑣......所以它最終沒能取代比他早的鱗甲和鎖子甲,很快就被淘汰。


崎峻戰史


不適合後來軍事的變革,特別是被漢朝打敗的匈奴過去之後,匈奴善於騎射,精準到位,讓很多環甲沒有發揮保護作用,而且還笨重,不利於進攻,遠不如手持盾牌的作用,從而也終將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