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贸“加减法”」石老板的生意经:外国红酒“引进来” 四川白酒“走出去”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时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又逢自贸试验区建设5周年,为充分展示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举措、进度、成效和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意义,四川新闻网特别推出【四川自贸“加减法”】网络访谈系列报道,从经济活力激发增强的“加法”和简政放权破除障碍的“减法”等多角度,“算一算”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创新性探索和阶段性成效。

「四川自贸“加减法”」石老板的生意经:外国红酒“引进来” 四川白酒“走出去”

从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开行伊始便备受关注,近日,她交出了2018年1-10月的“成绩单”:截止目前,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已连接境内14个城市和境外22个城市,今年前10月共开行1084列,增幅达到68.6%;货值45.53亿美元,增幅37.97%……

这样一组闪亮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四川自贸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自2017年挂牌以来一系列政策的创新改革成果:新增减免成都铁路口岸收费项目24项、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收费项目9项,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通过实施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推进海关通关一体化等,使得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整体通关效率提升75%;通过在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创新开展汽车整车保税仓储业务,将保税期从过去的2个月延长到最长3年……

「四川自贸“加减法”」石老板的生意经:外国红酒“引进来” 四川白酒“走出去”

今年年仅三十岁的海归创客石蕤峰。

做好政策的“加减法”成为了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加快发展的一把利器。“作为企业,这一年多来我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自贸区政策所带来的红利,过去面临的种种压力和困难也在不断减轻。”四川蓉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蕤峰对此颇有感触。那自贸区到底给这位跨境电商老板带来了怎样的机遇与活力?又给他带去了怎样的便利与高效?今日,从事红酒进出口贸易的石蕤峰走进四川新闻网访谈间,为网友们讲述了他与自贸区550天的共同成长故事。

四川蓉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的品酒室里有这样一面墙:有浓浓欧洲风情的葡萄酒庄园、埃菲尔铁塔,也有成都味儿十足的环球中心、天府广场,连接两者的是中欧班列的Q版列车。这幅画看似可爱简单,却暗藏着四川蓉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蕤峰的生意经——乘着自贸区建设的东风,将更多的欧洲美酒通过中欧班列引进四川,让更多“川字号”食物端上欧洲人的餐桌。

四川新闻网:从2014年您回蓉创业做葡萄酒贸易到现在,您觉得有什么样的变化?

石蕤峰:我大学是在法国波尔多学习红酒专业,记得我当时给老师说了这么一句话,自己想当一个桥梁,把法国波尔多优质的红酒运到中国来,让中国老百姓感受到波尔多纯正的葡萄酒。因此,在2014年我回到成都以后,就开始自己创业,做红酒进出口贸易。

这几年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进出口方式发生的改变。以前从法国运输葡萄酒到成都,是走海运的,例如我要运输一箱葡萄酒,是从法国的海港运到上海、青岛或者是深圳,再转运到成都,这个的总时长至少需要2个月的时间。后来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可以把红酒从荷兰蒂尔堡直接运成都青白江铁路港,铁路段耗时只需要10多天,总耗时也仅仅只需要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样的时效优势,可以说是给我节约了很大的成本。

四川新闻网:那伴随着四川自贸区的挂牌,您的心态又有哪些变化呢?

石蕤峰:主要是带来了更多的信心!同时,我甚至觉得自己从贸易的边缘走到了前沿。创业初期,我遭遇了重重困难,有很多欧洲的酒企他们并不知道成都,也有的觉得要做跨境的运输成本太高,担心市场接纳程度不够等等。但是在自贸区设立以后,有很多欧洲的企业甚至主动找到了我,他们对中欧班列感兴趣,也对成都市场很感兴趣。

除了我自己心态的变化,我觉得成都老百姓们对红酒的接纳程度也有很大的变化。一开始,除了糖酒会、西博会这类的展会之外,成都很少有专门的红酒品鉴会和专业的红酒展,但是随着自贸区的到来,对跨境电商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大以及蓉欧铁路带来的便利,都让红酒企业的成本下降了,也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葡萄酒是一个消费的产品而不是早些年认为的奢侈品。

「四川自贸“加减法”」石老板的生意经:外国红酒“引进来” 四川白酒“走出去”

四川自贸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图片由成都市青白江区区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新闻网:四川自贸区挂牌至今已经有600天了,而您的公司也成立了550天,可以称得上是跟着自贸区一起成长。如果让您做一道算术题,自贸区在政策上为企业做了哪些“加法”呢?

石蕤峰: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真要说“加法”,第一个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增加了信心,其次也给我增加了更多的机遇与关注,让我享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其实“自贸区”三个字本来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挂牌以后,大家对铁路运输的关注度开始逐渐转向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转向蓉欧快铁。它高效国际物流通道,把成都推到了贸易前沿,从此被赋予了“西部门户城市”“国际开放通道”的称号,这样的机遇,对企业来说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我看好自贸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的优势,看好跨境电商的发展前景,也想抓住这样的机遇以及自贸区建设的先机。也就是这样,我的公司诞生了。

今年,自贸区也为我的企业带来了一个大机遇:法国以及荷兰国家馆国家馆的打造。按照计划,我们会打造一个B2B的贸易平台,帮助更多的境外企业与本地的企业进行对接。我们还将放更多的文化以及艺术元素在国家馆里,让中西文化能够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四川新闻网:那您觉得自贸区为企业的发展做了哪些“减法”呢?

石蕤峰:这就更多了,我们企业是“减法”实实在在的受益者。比如现在简化了很多审批流程,提高了通关速度,让我节约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利益也就更大化了。

我举个例子,国家对自贸区跨境电商企业的税收政策是相当的优惠的,更优质更好的进口产品,能让老百姓们更实惠的享受到。比如葡萄酒,原来一支进价200块钱的葡萄酒我要交100块钱以上的税,而现在只需要交40多块,可以说差距是非常大了。得力于自贸区的政策,我们才能从一个做小买卖的葡萄酒公司发展到现在做跨境电商,也形成了我们自己的葡萄酒专业供应链。

除此以外,我觉得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手续、流程上的简化。我再举个例子吧,我们货物通过“一单制”、提前报关这些政策,最快可以上午到下午就能提货。而现在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实施海关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一开始我们报关还需要提供很多纸质化材料,现在根本不需要提供了,我货物通关时间可以压缩三分之一。

「四川自贸“加减法”」石老板的生意经:外国红酒“引进来” 四川白酒“走出去”

四川自贸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图片由成都市青白江区区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新闻网:那接下来,依托自贸区的平台,您还有哪些打算呢?

石蕤峰:我心里现在的目标是想依托我们的自贸区来打造西部最大的葡萄酒中心,让咱们普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喝到欧洲庄园葡萄酒,学习红酒文化。

同时,我还想依托国家馆的平台,不仅将我们的欧洲美酒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引进四川,也让能更多的“川字号”端上欧洲人的餐桌,比如在未来,咱们四川人可以在吃火锅的时候喝到地道的法国红酒,法国人也可以一边吃着牛排一边喝着四川白酒,中欧文化激情碰撞,这多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