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好累,該怎麼辦?

糖果果152442686


在我國,幫子女帶孩子,雖然不是老人的義務,但卻是很多老人都難以擺脫的命運,老人退休以後,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時間,卻被孫輩們佔得滿滿的。

老人已經成為帶娃主力軍。據統計,2歲半以內的兒童,60%-70%由祖輩照顧,3歲以後則佔40%,其中超過七成的老人表示:帶過一個娃,已經累怕,再帶一個,有心無力。

從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而現在出現一種新不孝:年輕人只生不養,養娃帶娃的重擔落到老人肩上。生活中,這種新不孝可不少。

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父母因傳統思想根深蒂固,都希望子女能夠再要個孩子,但是很多的年輕人覺得生活壓力大,不想要。不上班養不起孩子,上班帶不了孩子成為子女不要孩子的藉口,當父母希望能再要個孩子的時候,他們就給自己的父母提出各種問題,比如誰來帶孩子、誰出生活費等等。

所以,隨著現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年輕人只生不養的也越來越多,就算是生養,他們也覺得自己是在幫自己父母傳宗接代。現在上演了一種新的攀比現象,結婚車子房子沒有的,就娶不到好老婆;就算是結過婚的,也要攀比誰的父母對自己的付出最多。生孩子好像都是在給上一代人生的。

於是在這種觀念之下,照顧孫輩似乎就成了老人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帶完了老大還要帶老二,老人退休後的生活就這樣被照顧孩子佔滿了。一般父母都會體諒孩子的生活不易,大部分老人都會選擇幫著帶孩子,以減輕孩子的壓力。不過有句話說的好:老人有能力幫帶娃,願意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父母幫忙帶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還指責父母帶孩子不稱職,甚至還不給父母一分錢,也不經常去看老人和孩子。雖然對於孩子滿腔熱情,但是面對這些情況老人是既悲痛又糾結,隔壁王阿姨說過說,“現在帶孫輩真累,生怕有個閃失。最怕就是孩子生病,女兒女婿埋怨。

更讓憋屈的是,幫帶孩子,還時不時被女婿抱怨。

平時不管父母的事情也就罷了,還把孩子扔給老人來帶,甚至不給一份錢,確實太過分了,老人的養老金就這麼點,也就夠老人自己吃喝,再撫養個正需要花錢的孩子,靠著這點微薄的養老金哪裡夠啊

不僅孩子不體諒,老年人看孩子自己也是一肚子委屈。最近孫阿姨就感覺一肚子委屈沒底發洩,原因是她幫兒子帶兩個孩子,每天除了接送老大上下學外,還要幫老二換尿布。沒有一點自己的生活也就罷了,還時常收到兒子的埋怨。現在的她,感覺就像個不掏錢的保姆,生活裡除了孩子什麼都沒有了。

當然,這並不是個例,確實是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人生活的映射,老年人一輩子都在為兒女操勞,只希望子女的日子能過得舒坦、愜意、輕鬆一點,而一些子女們在接受老人給予的幫助時往往並沒有什麼感激與愧疚感,覺得老人的付出都是應該的。付出了沒有回報,這才是老年人最大的悲哀。

尤其是在把孩子甩給老人後,孩子長大叛逆了,怪老人太溺愛;小學就早戀,怪老人沒監管;跟父母不親,怪老人沒教好。反正子女是各種不滿意。

原本生娃是成年男女的相愛本能,育兒才是成熟父母的責任擔當。帶孩子是父母最不該偷懶的事情。

今天老人幫你帶娃,你該感恩戴德。明天娃娃不跟你親,你誰也怨不得。孩子不會因為你貢獻了DNA而跟你親,你得把屎把尿,得用奶粉、米湯一點點澆灌,把小肉球養成大胖小子或者白嫩小姑娘。

你先有付出,孩子才有依賴。聽過來人一句勸:要想娃長大心裡有你,能自己帶,儘量自己帶。

父母累了一輩子,老了想過自己的小日子,我們應該全力成全他們。我們批判物質上的啃老,成年子女不能獨立,吃父母的,穿父母的,壓榨父母的養老錢去買車買房,擺明就不孝。但

差使父母幫帶孩子,無異於讓他們退休再上崗。

忙一輩子,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老了老了,以為能為自己活一把。沒想到,還是要繼續拼命,為了孩子的孩子。霸佔父母的晚年時光,何嘗不是精神啃老、體力啃老?這種不孝大概就如王爾德說的:“你不知羞恥地索取,毫無感激地接受。”

而老年人呢,首先必須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正,養育孩子的主力是他們的父母,老人頂多是起輔助作用,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產生過多的依賴;其次,老年人也應該明確告訴兒女,幫忙照顧孩子,照顧一時可以,但卻不能照顧一世,老年也得有屬於自己的退休生活;最後,老年人也得把自己手裡的錢攥緊了,幫孩子,幫急不幫窮,老年人可以在退休之後旅旅遊、跳跳舞,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

所以,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還是要老年人自己說了算。


老聲暢談


日前正和婆婆一起帶孩子!


因為老公不放心我一人帶孩子,所以請來了婆婆。婆婆性格很強勢,家裡任何事她都想參與,還特別八婆,背後說人閒話,反正我是不喜歡她,就連大姑子和他兩個兒子都受不了他!不過我卻制服了她!

第一天來,她不洗臉不刷牙就抱著娃想睡覺,我把娃抱過來,給孩子打水洗臉洗手,一邊洗一邊說:我們是講衛生的乖寶寶,媽媽給寶寶洗完臉就睡覺,咱不和奶奶睡,奶奶都不洗臉不洗腳,咱不讓奶奶親,奶奶都不刷牙,寶寶咯咯咯的笑了!婆婆說,乖孫子洗完奶奶就洗,晚上乖孫子和奶奶睡好不好?趕緊就去洗漱了!有時候和婆婆講這些拿孩子作為調劑!

婆婆喜歡穿高跟鞋,我就直接強勢的說:媽,你只要穿高跟鞋我就不給你娃抱,摔著咋辦!婆婆還委屈的說,沒事,我穿的穩,我說不行!出門娃直接不給她抱娃,一次兩次後出門自己就把平底鞋換上了!所以關係到孩子安全,該強勢就要強勢!

和婆婆處了8個月,我教會她玩微信,給她買了個500元的手機,天天和兒子女兒微信的不亦樂乎!我又把三大姑八大姨微信給她加上,轉移她的注意力,不讓她一門心思全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吃喝拉撒,全部我管,她負責我和她的吃穿!很多時候她都想改變我的育兒方式,給孩子吃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就給她講道理,拿著她手機給她搜孩子生病圖片,她就一個勁說,誒喲,心疼死了,我的孫子可不能這樣啊!我就趁機說,知道了吧,現在娃娃金貴著呢!我在她手機上下載了個餵養APP,她沒事也看看,現在動不動還說,不要給娃吃啥吃啥,對娃娃不好!總得說老人也是為孩子好,老人很多識字不多,讀書好,圖片就是最好的利器,給她講把屎把尿的厲害她不懂,給張圖就懂了,還直觀!

婆婆喜歡跳廣場舞,我每天晚上都讓婆婆出去跳舞,我在旁邊看!給她買一套廣場舞裙子和鞋子。給她交了5元電費。她的舞伴都說,你這媳婦好啊,她也高興!培養她的興趣愛好,分散她注意力!現在,吃晚飯後她就急急的給我說,小莉,我先去,你抱著乖孫子一會來哈,碗你放著我回來洗!跑的比兔子還快!我也樂得清閒!

婆婆一輩子節儉,不喜歡我花錢大手腳。說我給孩子買了太多玩具,買了太多衣服。我就說,媽,你看城裡娃娃誰沒個幾件玩具啊,我買的都不貴,別個加起來都幾千,我買的都便宜!而且用完咱們可以收起來,以後生二胎或者給小舅子的娃娃玩嘛!這可划算著呢!我知道老公一個人掙錢不容易,我肯定省著花!光說不行,記得讓她去打折超市買東西!催著她去!不得不說婆婆來了兩三天去一趟超市買打折菜,我們吃的豐盛,還便宜!婆婆嚐到甜頭,覺得我也確實在節省!還在老公面前說,媳婦持家!

最最最重要一點,一定要聯合家裡其他成員討伐她!比如,她覺得尿不溼太貴,一天出門死活不讓給孩子穿,結果在餐廳吃飯時候,娃拉粑粑了!我都氣死了!直接火了,說讓你用不用吧,現在咋辦!因為弄到沙發上了,還賠了餐廳200元!我直接把照片發家群裡,這下好了,小舅子,大姑子,公公都聲討她,讓她聽我的!我打圓場說,下次就媽陪錢給別個!後來遇到情節嚴重的,我就給家群裡發牢騷,他們就給婆婆講,有家人做後盾很重要的!


潮爸辣媽育兒成長記


我生二胎後婆婆象徵性的來家幫了幾天,後來我果斷拒絕她來,婆婆到處說我不讓她帶孩子,並不是她不幫我。每天上午十點婆婆來了,那個時間正是孩子睡上午覺的時間,我也會補一覺,然後聽著門鈴大叫聲,我各種手忙腳亂急忙開門,說話大聲怕吵了孩子啊,婆婆來了,我關住臥室門繼續睡,肯定不合適,不睡吧,實在晚上醒幾次餵奶太累了。關鍵婆婆來了,什麼都不做,就說是看著孩子讓我去做飯,做好飯關鍵還不一定合人家口味,其實是孩子哭了,還得我來哄,拉尿了還是我收拾。就是多雙眼睛盯著你,無時無刻在監視你,還得給她做飯。要是網上買東西多了,到處還得說你亂花錢。中午孩子不睡覺了,人家想睡啊,吃了飯,一點人家走了,說太累了,中午休息不了身體吃不消。呵呵,你說有啥用,還落了個名說幫我帶孩子,來了半個月,我和孩子他爸說啊,千萬別來了,我是真心不需要。辛苦點自己帶,實在做不了飯,外賣幾分鐘就送到,大家心不累,也沒那麼多事兒,要不時間長了,沒準兒翻了臉就沒意思了。幫忙是要真心疼你的人來,裝樣子的要堅決說不,沒功夫生那閒氣。


風吹麥浪146231646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好累,我有切身體會,我生我小寶貝幾個月後回公司上班,小寶貝又還沒有斷奶,因為家裡離公司要半個小時車程,加上是熱天,我就想著帶小寶貝及家婆住進了職工宿舍,不忙的時想可以回宿舍看看她,餵奶什麼的也方便。

有一天領導突然說有客戶要來,要我去接待,我就擠好奶放進保溫杯,我說我要遲點才回來,等下你就開保溫杯倒奶喂她就成,後來領導又說客戶臨時有事來不了,我就回宿舍,家婆沒有給寶貝餵奶,我問為什麼,她說保溫杯不會擰開,怕擰壞了……還有一次我拿鑰匙給她自己回宿舍開門,等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忙完回宿舍,她抱著小寶貝蹲在宿舍門口,她說不知道插鑰匙進去應該向轉左還是向右轉,怕鑰匙斷了,大冷天啊,我看著心比天氣還涼。

後來小寶貝斷奶了,我們就沒有住職工宿舍了,每天早上我班之前都交待家婆熬粥給小寶貝,有一天早上我發現她在熱粥小寶貝喝啊,我說問為什麼不熬新的,她說我之前都是這樣,喝不完就留每二天喝啊,她沒有拉過肚子,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不喝完多浪費。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事情發生的時候真的覺得好煩燥啊,可是過後想想,畢竟是孩子的奶奶,找誰來照顧小寶貝也沒有她那樣的盡心的,平時候我們多做一些就好了,其實更多時候真沒有必要生氣,就像前面的情況,如果我在交待她餵奶的時候問問她會不會開保溫杯,如果不會就示範給她看,給她鑰匙的時候告訴的她插入鑰匙後向左轉一圈門就會開了,交待她熬粥的時候跟她說孩子還小,胃不好,不要吃過夜的食物,這些事情或許就不會發生了,有時候我們覺得很容易的事情,老人未必瞭解,多跟老人溝通就好了,遇事不要急著發脾氣,先找找原因。畢竟還有好長的相處時間不是嗎?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發表留言!


吾同木棉


第一. 不管是孩子的奶奶帶孩子還是姥姥來帶,結果都是不盡人意。除非自己不參與進來,撒手讓老人帶,這種可能性在我這裡幾率是為零,我想現在的年輕父母是很重視教育的,孩子的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建議你你和老人進行分工,讓老人只料理家務,比如做飯,打掃衛生,買菜,當然你一定是要協助老人去做,畢竟我們也要體諒老人的辛苦。你的主要任務是帶好兩個孩子。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陪伴就是教育的最好方法之一。


第二. 就是完全不讓老人參與,自己合理安排還孩子的吃喝拉撒,一日三餐,孩子的教育要是自己來,首先家長要不斷地學習,可以參考育兒專家方面的書籍,頭條“育兒頻道”一些媽媽們的育兒經驗,這些都是可以借鑑的。專家說,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途中,始終感覺到累,那麼應該是你的教育方法錯了,我覺得這是很有道理的。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哪裡做得不妥,才會讓自己感到累。所以說育兒就是一條通往自我成長和進步的道路。我們始終要不斷努力去學習。


第三. 想想自己為什麼有老人幫忙反而更累了呢?如果你和老人溝通,老人同意你的意見並能夠採納,倆人之後在帶孩子方面沒有異議,以後還可以一起帶孩子,那也是不錯的選擇。我覺得主要還是兩代人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育兒方法等方面除了問題。

記得我的兒子當時也是由孩子姥姥來帶,我們每天都會有矛盾,老人總是會按照自己的老一套來照顧孩子,給孩子養成了不好的作息時間,每天都是午睡時間超過3小時,孩子到晚上就鬧著不睡覺,第二天,老人也沒精神還很辛苦。這給孩子的健康也到來隱患。還有個更奇葩的事情,孩子從小到快3歲了,大便都是在地上解決,而老人覺得沒有什麼,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上為時間。所以,老人和年輕人一起帶孩子一定有解決不完的矛盾,不僅僅是心累,身體也會慢慢疲憊。最終,我們還是要選擇一種適合家庭狀況的理想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圖片全部來自網絡

我是七歲男孩的媽媽,我用親身經歷記錄孩子的點點滴滴。我的頭條號:宇軒媽育兒,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你評論,點贊,轉發。


宇軒媽育兒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無論是婆家還是孃家的長輩,都讓人很累,而且是不可迴避的問題。

主要原因是兩代人的帶娃理念相差千里,並且彼此都認為自己帶娃方式沒有錯,不願意協調或改正問題。



我一開始也覺得很累,但聽過這樣一段話以後,也就釋然了。

“如果長輩非要給孩子喂很多飯,你就放手讓他們喂好了。孩子也不傻,真吃飽了是不會繼續乖乖吃飯的,長輩再怎麼花心思去喂也是白搭……”

我後來想想也是,與其跟長輩們不斷制氣,倒不如把心放寬一些,事情也許沒你想象的那麼糟心。

畢竟你請誰幫忙帶娃,潛意識裡是信任他們才讓他們來的。如果是個特別不靠譜的長輩,相信你也不會非請對方來幫忙的。

遵循一個原則就是:長輩用自己的方式教養孩子的時候你不要插手插嘴,除非是涉及到教育底線時再和長輩溝通。同樣,你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請回避長輩,或提前和長輩溝通好,你管教孩子的時候請他們不要插手。


薯條媽媽育兒日記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真的很累,剛出月子的孩子哪又不哭的,可是老人就是不想讓孩子哭,孩子一哭無論半夜還是白天推門就進,詢問為什麼哭,白天工作晚上好不容易看到孩子,總想逗逗孩子,可是這老人就不讓幹這幹那的,弄得家裡氣氛緊張。



下班後一進家門老人就開始嘮叨怎麼照看好孩子,年輕人都科學餵養孩子,老人還是老觀念,根本說不通。買個電動搖床,孩子剛開始躺裡面難免哭鬧,老人就會馬上說,別把孩子嚇著,快抱孩子下來吧。你如果不聽,老人就會生氣,你聽吧,挺好的東西……。



和老人住一起真是身心疲憊,嘗試很多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尤其有了孩子以後,要有自己的空間,對老人還有孩子都好,雖然自己帶孩子可能會很辛苦,但和老人帶孩子更辛苦。下班回家家庭氛圍卻很好,無需顧慮太多。星期六日帶孩子去看看老人,氣氛也不錯。這樣才能創造和諧社會嘛。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我是二胎寶寶的全職爸爸,在辭職帶娃之前,我在IT公司任職管理層,職務待遇都還不錯,工作挺忙的,經常出差,媳婦是公務員,相對比較穩定,但也需要我的父母幫忙照顧年幼的孩子,要說沒有問題和矛盾,肯定是假的。


我最終選擇了辭職帶娃,確實和老人帶孩子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觀念衝突不無關係,我先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談一下這個問題的看法。

在我看來,以我的經歷來說,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問題:

1、我父母是個比較講究規矩的人,每天晚飯一定要等到我回到家才能一起吃飯,在父母看來,兒子辛辛苦苦上班掙錢養家,晚上回家還只能吃冷翻剩菜,這樣是不能接受的,而我從事的職業來說,加班或者晚點下班是常有的事情,回家在路上耗費的時間很較長,通常回到家至少是7點半之後了,這樣就導致一家人經常等到那麼晚才吃飯,老人、女人都餓著肚子陪著,心裡很糾結,心理壓力很大,每次下班回家都有飆車回家的衝動;

2、在給元寶備食物方面,我們希望儘量的無糖、低鹽,但父母是湖南人,飲食習慣口味偏重,在準備食物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食鹽超量的問題;

3、零食、尤其是糖果的控制上容易出分歧,老媽喜歡吃糖,孩子看見或者找到糖果之後也想吃,並且經常通過哭鬧的方式來達到目標,我們又知道吃糖對孩子的牙齒健康、鈣質的吸收和身體發育都有很大的影響,嚴格不讓孩子吃零食的糖果,對於這種衝突,確實挺讓我傷腦筋的;

4、對待孩子的進食問題,老人總是會希望孩子儘量的吃得快、吃得飽,對於孩子來說,體驗不到飢餓感,也沒有多少機會自己練習用調羹、筷子進食的能力,因為孩子自己吃的話,剛開始一定是吃的很慢、注意力不集中、撒的到處都是的食物,老人總會很焦慮和擔心,乾脆自己代勞把孩子餵飽,讓孩子失去了訓練自我、獲得自信的機會,包括自己穿衣穿鞋等基礎自理能力,而我們則更希望孩子能夠多進行這種訓練,但因為孩子的進餐基本上是老人負責,我們下班回家的時候,孩子都吃完了,想要干預都沒有太多條件;

5、老人帶孩子的過程中,基本的原則會是不鬧事、不折騰、不受傷,不太捨得讓孩子去嘗試一些攀爬、奔跑等看似有一定風險的活動,當然,這也和老人的精力體力不足有關係,但這種狀況下,對孩子的大運動能力的練習、平衡感、自信心等方面的訓練就不夠了;

6、現在很多老人在擁有智能手機後,喜歡不停的刷手機,尤其是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各種信息、文章、視頻,我父母也不例外,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是讓孩子自己玩,然後自己拿著手機刷,甚至有時為了不讓孩子翻騰,會抱著孩子一起看手機,甚至會把手機拿給孩子玩,對於這種情況,說實話,我特別接受不了;

7、在對待大寶、二寶的一些態度和重視程度上,也能感覺到一些較為明顯的差別對待,關注的焦點會明顯的放在二寶身上,這種態度多少會體現在一些語言和行為上,雖然孩子不一定會體會到,但是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會覺得不好接受;

8、老人大多是過苦日子過來的,在對待消費習慣、錢財、行為方式、教育理念等方面,包括對孩子的教育投入,都和我們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容易引起分歧和爭論,最終導致大家都不開心。


說實話,父母辛苦了一輩子,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放鬆,又繼續幫我們帶孩子,真的很辛苦,一方面是老人真心實意的想幫助我們,很難拒絕這種親情的愛意,另一方面也是很多年輕人自身確實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財力來獨自撫養孩子,這種背景下,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家庭都必須面對三代同堂一起生活所需要面對的各種磕磕碰碰,尤其是在育兒方面的問題。

所以,面對這些問題,包括看著父母一天天的勞累,在我們住的城市人生地不熟,也沒有什麼親戚朋友的,我心裡也過不去,我在我家二寶(元寶)1歲半的時候最終做了個決定,就是辭去工作,自己帶孩子,一方面能夠按自己的想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實踐上,避免了兩代人在子孫教育上的觀點、做法的直接碰撞,另一方面把父母送回了三線城市的老家,住在前幾年買的新房裡,每天能夠悠閒的生活、鍛鍊身體、走親訪友,隔三差五的約兩個朋友到家裡打打麻將、聚個餐,或者報個旅行團出去玩一趟,沒有了幫兒子照顧孩子、收拾家務的壓力,身心的狀態明顯好了很多。


當然,我這種做法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極端,一來需要較為充裕的財務儲備,以應對不上班帶來的家庭財務壓力風險,二來也需要讓自己接受不上班不工作的狀態對個人發展的負面影響,對於很多有事業心的人來說,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對於和老人同住,一起帶孩子,確實容易碰到很多問題,如果不得不這樣,我想,小事情上互諒互讓、大原則上堅持自我,是可以遵循的做法吧,畢竟,孩子是我們的孩子,育兒教育是父母應該親力親為的事情,真的不應該假手於爺爺奶奶甚至其他人。

*************************************************

元寶爸爸:我是兩個孩子的全職爸爸,70後花樣大叔,專注育兒、教育和親子旅行的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轉發我的觀點,更歡迎評論發表您的意見,謝謝!


元寶爸爸聊育兒


和老人一起帶孩子,感覺好累,該怎麼辦?

肯定累啊,兩代人的帶娃方式和思想理念都不盡相同,肯定會有矛盾,和婆婆共同看娃這件事情本身就是錯誤的。

既然已經發生,那麼只能彌補,教你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們屢試不爽。

首先給婆婆購買一個智能手機,下載今日頭條,把育兒頻道設在首頁前排,其他新聞軟件不要下,不要小看手機對老人的吸引,時間久了,那些優秀的幼兒經驗,你婆婆會學得比你還溜~

此方法比起當面糾正強太多了,有著潛移默化得效果,請一定要有耐心。

真實測試過,請您參考!


拉拉的美麗人生


現在大部份有孩子的家庭必須要讓自家老人帶孩子的多,不用老人幫忙帶孩子的畢竟還是在少數。所以,一旦和老人一起帶孩子,衝突是難免的。

我印象裡,在老大一歲左右時,婆婆說要上來給我們帶孩子,我也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好好交待她孩子的日常需求及我們家庭的各種日常。後來婆婆就呆了26天,找藉口回去了。

首先,她很強勢。在哪方面都如此,更何況這是我結婚後第一次跟她相處。最重要的是,她認為我第一次生孩子帶孩子,沒有她有經驗。好歹她也拉扯了三個孩子長大了。所以對我的各種交待不放在心上,認為我這般對孩子很矯情。在帶孩子方面,她各種不配合,完全照著自己的意願來。

在生活上也是如此,她來了之後看我買了幾天菜。就說讓她去買菜,說她老人家睡眠淺,早起有大把時間買菜。我們也同意了,結果第三天,我們就瞎眼了。她也不知道去哪裡知道了離我們那走路快二十分鐘的路程有個大的菜市場。第三天就用15KG的米袋揹回了半袋的胡蘿蔔,那種胡蘿蔔是要挨個的拿著刀子,前後左右上下的削個遍才能留下一丁丁點好的胡蘿蔔。然後是天天頓頓都是胡蘿蔔,等吃完了她就會再去背半袋回來。如此反覆沒三天,我就受不了了。既然不聽勸,那買菜的權利我就收回來了。

其次,至於孩子,不想帶就不帶好了。我自個帶吧,如果說因為我跟她所處時代不同,育兒觀念也沒法相同。那我還是很能理解她的。但有一點我真沒法忍受,我們老大是女兒,婆婆觀念陳舊,認為是女孩子不必要太過精細,隨便一點就好。更甚者,看到自個兒子對孫女那個寶貝樣子還沒由來的生氣,認為自個兒子沒出息。她認為兒子就應該給兒媳臉色看,因為兒媳給她兒子生了個女兒,至於孫女,她兒子更不應該這麼寶貝了。就應該冷落忽視,置之不理。

最後,當然種種方面實在無法融合、調合。那就只能分開了。那一年,她的心思也沒放在我們這裡,因為她大兒子給她生了兩個孫子。她的心完全在孫子那邊。能上來幫我帶孩子,其實也不夠是幌子罷了。最終,找了個藉口回去帶孫子去了。

綜上所述,我所陳述的事實,並不是要讓人覺得我的婆婆怎麼樣。而是藉著這樣的一個事實,告訴大家,如果真的跟老人帶孩子合不來的話,那就趁早分開。本來帶孩子就是一件特別累人的事,不要在這件事情上再讓自己心更累。否則真的是生活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