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在孩子成長階段全職在家陪伴他度過人生最重要的時刻嗎?

小鳳姬媽媽


願意,正在做這件事。

一個女人不知道有多少年華可以蹉跎,生一個娃至少三年,最佳六年,我有三個娃,在我以為結束的時候,意外又重新開始,不要問我未來的計劃了,未來最大的計劃就是帶娃,陪吃陪玩陪睡。

正因為我不願假手於人,不願麻煩父母了,我選擇自己帶。陪娃的過程中,自己迅速的也成長著,可能當時將大寶託我媽帶,我還在朝九晚五的上班著,也不能要二寶,甚至有了小寶。陪娃的點滴中,我更多的是理解我媽,體會到我媽的不容易,一個媳婦一個母親一個妻子的角色一個女兒的角色,很不容易,真的很感謝我媽將我帶來這個世界。

孩子呢?自己帶最現實的就是和自己親,三歲看老,只希望給孩子一個屬於他的童年,快樂無憂,一個好的人格陪伴孩子到老。


燕媽小窩


我願意,但是不能!

相信很多媽媽跟我一樣,產假結束後,會糾結到底是繼續上班呢,還是辭職帶孩子。



願意當全職媽媽是一回事,最關鍵是看經濟條件允許不允許,哪個當媽的不想每時每刻跟孩子待在一塊。見證小孩的每個第一次,那是多牛掰幸福的一件事呀。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不可逆轉的,錯過了就錯過了。

我先生說過,那麼小的小孩,只需要讓她感受到周圍的人是開開心心的就足夠了。我一點都不認同,這頭三年是小孩認知世界的重要時期,而且最缺乏安全感,跟媽在一起的孩子以後會更自信。



他還說過,全職帶小孩,浪費了時間又賺不了錢。大錯特錯吧!錢可以再賺,小孩的教育得多重要呀,每個階段所要珍惜的東西都不一樣,小孩很快長大的,能陪的也就這幾年。

當然, 最需要考慮的是經濟問題,飯都吃不上了,還談什麼陪伴,能吃飽才是首要,別傻呼呼的,別人當全職媽媽你也來當,綜合考慮,跟老公商量商量。


其柒杞


剛剛,一位女同事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今天加班,姥姥發微信說,孩子想我想得直哭,自己爬到床上,拿著我的衣服放在鼻子上使勁兒的聞。

同事在這段話的末尾加了一個哭臉的表情。她的情況我知道,孩子還不到一歲,她還在給孩子餵奶。孩子很黏她,每天上班孩子都會大哭一場,而她自己也眼淚汪汪的。

用她自己的話說,賺點錢真不容易。

每天背奶辛苦不說,最難過的就是不能陪伴孩子,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我不能想象這樣的畫面,也不忍心我的孩子這樣。

所以,在家庭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在家人支持下,我現在光榮的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

要感謝我的老公,辛苦他一個人在外面打拼;要感謝我的父母能夠理解我的這個決定。我已經順利的陪伴著女兒度過了幼升小。今年4月,很開心給女兒又生了一個小弟弟。

我們可以沒有很多錢,但我希望能給我的孩子很多很多的愛,在他成長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有媽媽的陪伴和鼓勵。

我還在頭條上寫了很多的文章,記錄她的一些成長時刻。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在評論區分享您和孩子的故事。


小公主變形計


相信做過媽媽的人都會回答願意。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頭七年裡面的性格培養、能力培養家長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我想說如果只是做個全職在家陪伴的人,可能會適得其反。

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最近幾年確實看到過因為媽媽的全職陪伴,發生了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

1、我不上學,我要像媽媽一樣在家玩

每年9月份,學校都會有大批的新學生入校、入園。記得當時接觸過一個已經滿了六歲的孩子,但是因為是下半年出生,所以還未能上一年級。第一天來上學的場景,真的是太壯觀了,抱著他媽媽,死都不撒手。哭的撕心裂肺。還大喊著我不上學,我不上學。後來等他情緒穩定下來,他才吐露心聲:媽媽天天在家玩,不用工作,為什麼我要上學?在孩子眼裡,用心良苦、全職陪伴的媽媽卻成了一個天天在家玩,不用工作的人。

2、全職陪伴的人,在孩子眼裡沒有地位

這種說法雖說有些偏激了,但是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在某些生活穩定、安靜寧和的小縣城裡面,能夠不去工作的少婦們是非常自豪的。因為這樣能夠體現自己的家底非常殷實。但是這種優越感僅僅存在於少婦們自己的觀念裡。孩子心裡的想法你知道嗎?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四年級的小女孩聊天,聊到爸爸媽媽的職業的時候,孩子對爸爸的職業非常的自豪,聊起來眉飛色舞。但是聊到媽媽的時候,卻眼神暗淡,無精打采。最後只用一句話總結了媽媽的工作:媽媽只會洗衣做飯,爺爺說媽媽是個無用的人。

全職陪伴是我們做家長的,尤其是媽媽的用心良苦。做得好,可能收穫全家人的尊重。做得不好,可能讓自己得不償失,甚至讓孩子瞧不起自己。所以我認為,女人還是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不管工資的多少,最起碼有了精神寄託。在公婆面前能夠挺起胸,在孩子面前也能講講工作上開心的事。當然,工作和生活能夠面面兼顧,不要只顧工作不顧生活,也不要只顧家裡人而耽誤了工作。在工作之餘,培養自己一個小愛好,讓自己的興趣愛好影響自己的孩子,做到比全職陪伴更好的效果。



北鼻媽咪


我其實是這樣做的,但是剛開始是不得已而為之,可是真正等自己已經全職三年了,回頭再看這段經歷的時候,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這段時光:值。可能很多媽媽看到這個字的時候,會批判我太功利化了。可是真心覺得除了這個字,沒有別的能讓我覺得這三年時光沒有白費。


孩子六個月的時候,婆婆因為身體不好,需要把孩子送回老家,因為自己捨不得,不得已選擇辭職看孩。這個決定在別人眼中可能是瘋了,高校畢業的研究生,事業正在上升期,選擇辭職看孩子。用我媽媽的話:早知道你看孩,那還不如初中畢業就結婚看孩子呢。

在頂著巨大的壓力下,在別人異樣的眼光裡,度過了這三年。雖然心中還是有小小的不甘心,但是我的孩子也回報給我金錢權力都帶不來的快樂。



依舊是那句話:如果家裡條件不允許,請不要貿然做全職媽媽的決定,貧賤夫妻百事哀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能克服的困難,請放下這三年賺錢的時光,陪伴孩子成長,它會將是你一聲最美好的回憶。


為你踮起腳尖



現在的答案是願意。孩子出生的頭三年,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時光能夠倒流,我一定不會丟下一歲半的孩子出去打工。只是可惜,世界上從來沒有後悔藥。對於我家大寶來說,我很遺憾,帶她到一歲半我就外出打工了,孩子一直跟著我媽生活。直到二寶到來,我才又迴歸家庭。大寶成長的缺失,讓我在二寶到來時,毅然決然地做起了全職媽媽。只因不想再缺失二寶重要的頭三年。

以前的想法,太過輕率,更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那時的我,心裡想著的是,孩子還小,只要吃飽穿暖就行了,趁著孩子還沒上學,先外出賺錢,以後再回來陪她就好。殊不知,錯過的,不僅是孩子的成長時間,還有孩子性格等方面的事。當你再次迴歸家庭時,發現孩子並不怎麼與你溝通,發現孩子一看電視就挪不動腳,發現孩子並不怎麼出去玩,發現孩子並沒有什麼朋友……但孩子卻是別人眼中的乖寶寶,我卻很揪心,尤其那時的我,並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還經常對著孩子大喊大叫……現在想起來,才發覺自己大錯特錯。

一個與老人相依為命的六歲孩子,她的世界裡,最親近的是外婆,老人說的話她都聽在心裡,而一年到頭見不到自己的爸媽,你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孩子馬上對你親熱起來?她的朋友圈少得可憐又是誰的錯?她愛看電視也只是她一個人無聊時養成的習慣……

任何時候,父母有怎樣的選擇孩子,孩子就有怎樣的生活。尤其在孩子的語言能力、性格形成與社會能力最重要的頭三年,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與快樂生活。每個離開孩子外出工作的媽媽,都有她不得已的理由,為了生活,必須放棄一些東西,包括孩子的成長。如果生活真的讓你不得不這麼做時,請記得用電話與視頻,多與孩子互動,在有假期的時候,多回家看看孩子,多陪陪他。讓他健康快樂地成長。


幸福媽咪成長樹


我是非常願意在孩子的頭三年全職在家,陪伴他度過人生中的最重要的的成長階段的。


因為我覺得孩子的成長過程自己來陪伴和教育比較好。老人幫忙帶可能會有觀念上的不同,育兒知識落後等問題。自己帶孩子還可以避免家庭矛盾。

但是事實上我並沒有這麼做,因為我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我是通過自己努力,費了很大力氣才通過社會招聘考上的。在我們這個十八線的小縣城也算是一個鐵飯碗了。所以當時在權衡帶孩子和工作的問題上,我和我的家人都沒有勇氣來把這份工作辭掉。



好在我媽媽幹了一輩子的幼兒老師,她的育兒知識和思維並不落後,幸運的是她也很願意幫我帶孩子。而且我的單位離家很近,所以我現在的帶孩子模式是白天上班時間姥姥帶,晚上下班自己帶。雖然不如全職在家陪伴孩子更多,但是我覺得也還不錯。


對於是否全職帶孩子我覺得不僅願意不願意的問題,在實際炒作中還是要多方面考慮的。


呵呵樂呵呵


我原來就想自己帶孩子,但是很多人告訴我帶人特別累,比工地上幹活都累,我每次都說我一個班幾十個孩子看起來輕輕鬆鬆,一個孩子有什麼困難呢!他們都說這個不一樣,後來孩子出生了,發現睡也睡不好,吃個飯都吃不好,完全沒有自己空間。


產檢結束了,我去學校上班了,剛剛上了半個月,因為媽媽血壓高了,我老公就讓我回家帶孩子,他也一直都想我帶孩子,畢竟老年人難免會有點溺愛孩子,我們也不想請人帶。沒辦法我就回家帶孩子,到現在孩子一歲一個月了,如果你再來問我帶孩子累不累,值不值?我會毫不猶豫的說值!


雖然我也很喜歡我的工作,上班確實要輕鬆一點,但是看著孩子一天天成長,真的很幸福,每天都會給孩子照相然後存起來。我現在都覺得不是我家孩子需要我,是我離不開他了,本來打算出去旅遊的,我家老公說那麼遠的不帶孩子,怕水土不服,孩子生病了怎麼辦,所以我就只好說不去了。


我家孩子睡覺幾個小時沒在我旁邊我都會覺得,我好想他,孩子給我帶來了很多樂趣。自己帶的孩子一般比老年人帶的孩子懂事,因為我們不會那麼溺愛孩子。

孩子的成長時光很短暫,我不後悔辭職回家帶孩子,孩子需要我們陪伴的時光不多,就那麼短短几年,如果可以,我想一直陪著他長大,不想錯過他的任何一個活動。當然這些的前提是家裡條件允許,如果可以,還是建議自己帶孩子,你們覺得呢?


兜媽育兒園


我願意在孩子成長階段全職在家陪伴他度過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我就是這樣做的,因為我就是一個全職媽媽。

當初當全職媽媽,並不是自己的覺悟有多高,主要家裡的老人不能幫忙帶孩子,只能我自己一個人帶。當初酒就是因為沒人帶孩子,我才加入了全職媽媽的行列。

剛開始做全職媽媽的時候,每天的事情多的真的自己幹不完,有時候忙了一天都不知道自己忙了個什麼,比如早上收拾房間,好不容易把房間整理乾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房間就又變得亂糟糟的了,一點兒成就感也沒有。但是後來我發現全職在家可以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就又恢復了鬥志。

因為全職在家,我可以陪孩子們一起玩,一起鬧。看到寶寶可愛的表情,我會忍不住的用手機記錄下來他們的成長變化,我真真切切的參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時候孩子的一個眼神我就明白他想幹什麼,我的孩子我還是很瞭解的,儘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會犯很多的錯誤,但是全職看娃的快樂是遠遠大於煩惱的。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全職陪娃就意味著不能出去工作,但是我沒有放棄過自己,我每天也會給自己充電,發掘自己潛在的可能性,期待遇到更好的自己。


諾雅媽咪愛育兒


在孩子18歲成人禮之前,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很重要,如果孩子出生頭三年要全職在家,那麼孩子上幼兒園期間,每天要接送而且是行為習慣養成時期,豈不也要全職在家。孩子上小學,要課外輔導,要上興趣班,要按時接送,是不是也要全職在家,等孩子上中學了,終於可以上班了,這是發現,我們與社會已經脫節了,跟不上步調了,好的單位有年齡限制,人家也不要了。

我個人認為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很重要,陪伴是最好的愛的體現,但並非你時刻陪伴就一定能陪伴出優秀的孩子,行為影響也很重要,孩子很聰明,他會發現媽媽每天在重複的做些什麼,而且長時間帶孩子很多媽媽會變得脾氣暴躁,所以對孩子來說也不是件好事。

我是的倆寶在十個月到一週斷奶的,斷奶後我一直在上班,而且我身邊的很多同事和朋友都是如此,有的上班更早。孩子在一到三歲白天還會睡一覺,自己幹呆在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會覺得很鬱悶,所以我們白天交由父母或公婆照看,下班後全部自己帶,雖然累些,但也幸福滿滿,而且孩子也知道媽媽上班,告訴孩子媽媽白天上班很辛苦,下班要照顧你,要乖哦,長時間下來,孩子也會理解,變得很懂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