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美食吃過後讓你念念不忘?

WV陳


要說念念不忘的美食真太多了,因為我身在成都,很多本地美食就不說了,因為想吃什麼就可以辦到,所以說幾個我吃過的不容易在成都找到的外地美食。

排第一的就是這個辣拌柚子皮,江西美食。我在江西上班期間,公司有個婆婆很會做這個,大家為了吃這個,有一段時間瘋狂的買柚子,就為了得到柚子皮。

做法當時看婆婆看起來很簡單,就是把柚子皮晾曬一下後切條,然後在開水中滷一下,之後壓幹水份,然後拌上小米椒鹽味精……但是我回到成都後試過兩次都沒成功,如果有做法秘訣的朋友也歡迎在這裡告知我一下。

排第二的說一下舂木瓜,舂黃瓜,舂雞腳,是西雙版納美食。不得不承認某種程度西雙版納人比四川人更能吃辣。我在第一次吃過正宗的舂黃瓜後,辣的真的是眼淚鼻涕都下來了,但仍然想吃。這份菜的酸味辣味真的是非常贊。它的酸不同於四川的醋酸,運用的是檸檬的果酸,除了酸有很鮮,想想口水又來了。

排第三的說個甜食吧。北京的糖耳朵,酥軟適中,吃到嘴裡很滿足的感覺,甜而不膩,很合我個人口味。

排第四還是說個成都美食吧,川道拐耗兒魚,麻辣美味,裡面的配菜魔芋片切的很薄很入味。耗兒魚也很大條,吃一條算一條很滿足。


青鳥閒話


廣東的“腸粉”可能是一直吃饅頭大餅麵食類比較多,所以自從第一次吃腸粉,就從此愛上,念念不忘……



腸粉是廣東最為普遍的早餐,晶瑩剔透。

  • 主料有米漿,豬肉或牛肉或者蝦仁,青菜,雞蛋。
  • 將磨好的米漿舀一小勺到特製的托盤中,不要太厚,大約二三毫米左右。放到抽屜式蒸架中蒸熟。



  • 取出用刮刀劃成矩形,在上面加入之前炒好的肉餡,捲起來就完成。也可以在蒸的時候加生肉餡,出鍋後澆上特質的醬料直接放到碗中即可。
  • (喜歡的話可以放一個雞蛋)一般我都是叫老闆幫我加一個雞蛋就可以,不想吃肉。



腸粉含有豐富的色素,蛋白質,微量元素,維生素等,具有強身,益壽的功效,尤其適合營養不良的兒童青少年食用。

謝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瓢蟲雷迪”……


瓢蟲雷迪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青島中山路中段,大概離大海不到二公里的地方,靠右邊有一條小巷,印象中好像叫幸福路,也就二三米寬的那種,據說解放前叫劈柴弄,專門是窮人居聚的地方,裡面專門獨家經營一家罈子肉館,據說配方還是祖傳的呢,店裡賣的罈子牛肉真的是老好吃,記得那是價格一份6元錢,另加一碗米飯5角,就能飽吃一頓,也就是一小碗牛肉,大概小方塊麻將大小,七八塊左右加湯汁,聽說經過特殊配方,在罈子裡要燜很長時間,才能那出來加工,現在回想起來,那個味道好吃得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快三十年過去了,那家罈子肉牛館子不知還在不在,經營得怎麼樣,有機會到青島,一定從新去這家店裡好好吃一頓。


村夫\n


世上有那麼多讓人念念不忘的美食,而我只對桂林米粉情有獨鍾π_π說說我有多麼的念念不忘吧!

第一次吃桂林米粉是在廣東東莞一個叫塘廈鎮138工業區的地方。那時候的我是一個剛剛從學校畢業出來打工女娃。工廠外面小飯店裡的桂林米粉一直讓我這個吃了十八年饅頭和麵條的河南姑娘很不淡定,一到吃飯時間就拋開飯堂的米飯跑出去吃米粉!吃飯、上廁所、喝水時間一共30分鐘,一點兒沒影響我吃米粉的熱情:D 感覺自己像只鴨子囫圇條吞下去的。



一碗粉,幾片生菜,幾條筍尖,幾粒豆豉或花生米,幾滴麻油,偶爾奢侈加個滷蛋過煎蛋,啊,那麼好吃!米粉勁道香濃,筍尖酸酸甜甜麻麻辣辣,花生粒酥脆爽口,生菜新鮮生脆,是我長那麼大最難忘的美食!!


2010年五一,我有機會去桂林5天,知道嗎?五天時間裡我一日三餐都是桂林米粉,原來配菜種類那麼多,味道那麼好,難道我以前吃的那麼單一都是假的桂林米粉嗎?我要通通補出來😂😂 臨走我帶的特產也全部是桂林米粉*^_^* 哈哈,狂熱吧:D

現在在我老家這座小城也可以很輕易吃到正宗的桂林米粉了,我竟然不知不覺的把這種讓我念念不忘美食也傳給了九歲的兒子,我倆隔三差五去一人吃一碗,總是讓我們念念不忘。

當然了,桂林米粉好吃但要適量,我會管住我的嘴不要那麼貪吃的。大家也都來分享下讓你念念不忘的美食吧*^_^*


被幸福困住的人


美食!深夜看到這兩個字,還真是讓我不禁要肚子叫了。看到這個問題,我腦袋浮現的第一道菜就是酸菜魚,尤其是阿強家的酸菜魚。沒胃口,或者想吃零食的時候,我都想去吃酸菜魚,和朋友去吃飯,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就會去吃酸菜魚。當然,阿強家的酸菜魚也分地方,吃過石牌橋,體育西和五月花廣場的,還是覺得石牌橋的好吃,五月花廣場的酸菜魚最為不正宗,裡頭連個粉絲都沒有。

第二個經常想吃的是潮汕牛肉火鍋。尤其是冬天的時候 ,總是嘴饞,一個月要去吃個三四回。吃過的性價比最高的有傳記潮發牛肉火鍋,汕頭八合裡海記,還有華農的1909。傳記只吃過長湴的那家,有雙人套餐,挺實惠的。1909也可以在美團買雙人套餐,也挺實惠的。八合裡的話,吃過兩家,覺得也要看地方,在佛山創意產業園吃的比較正宗,湯也很好喝,菜單的選擇和鍋底選擇多些。體育西也有一家,感覺味道很一般,湯底也不是正宗的潮汕風味,選擇也少了些。

第三個是柳州螺螄粉,這個比較大眾,以前在華農都是點那附近的螺螄粉外賣,還挺好吃的。也有吃過速食的,吃過一個牌子,叫“好歡螺”料包很足很多,不能去外面吃的時候,可以自己在宿舍煮。

第四個是點都德的金錢肚和紅米腸,每次去都必點。

還有兩個要極力推薦的是,陸豐的鹹茶和糯米兜。只有當地才能吃到,尤其是鹹茶,去吃的時候,拍了好長的隊。體育西有一家汕尾鹹茶,不過性價比不高,移了地方,比較貴。沒試過的可以去試一下,可能味道沒有特別正宗。


PandaGucci


走萬里路,品天下佳餚,讓我念念不忘的是,2012年參加新浪旅遊組織的“浪漫櫻花武漢行”活動時在武漢吃過的藕節,只在書本里看到過的藕節突然出現在餐桌上時,眼睛一亮,迫不及待的夾起一段往嘴裡送,細脆無筋、清甜爽口的口感,讓我過嘴不忘,利用自由活動時間到菜市場採購去,想帶回家與家人分享,當時是三月份去的,離新藕節上市還有一段時間,據當地人說要清明後才上架,留下遺憾返程,後來每到一個地方旅遊到會找它的身影解饞。

藕節又名藕帶,即蓮的幼嫩根狀莖,味甘無毒。有“解煩毒,下瘀血”的功效。炒、拌、煎、蒸、炸、熘葷素皆宜。


再有就是在西寧吃過的西北特色小吃,用西北高原特產青稞釀製的甜醅子,醇香微醺,在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嚴寒天氣吃了暖胃,回味。


異族極限


記得年輕時,有次倆人騎自行車出去玩,騎的是那種老式永久28型的加重車子,早上出去到晚上,騎了100多公里,只是中午吃了一次飯,回來時又下了雨,倆人淋得象落湯雞一樣,又困又餓,可那時是80年代,除了大點的鎮上有食堂外,沿途就沒有飯店,晚上8點多到了鎮上,只有一家飯店開著,急忙進去要了碗大肉泡饃,那個香啊,真的無法形容。後來還專門去了幾次,味道雖然不錯,可再也吃不出那個香來!正如古人說的:有話你給明人講,有飯你給飢人吃。當你真正餓的時候,任何飯都是佳餚。


寬平雜談


潮汕の牛肉粿條🌟🌟🌟🌟🌟

白色的粿條放入湯中,燙十幾秒,撈起,鋪上幾片汆熟的牛肉、生菜,澆一大勺牛骨高湯,再撒上少許芹菜粒和蔥珠朥(用豬油炸熟的蔥花),便是令潮汕人垂涎欲滴的牛肉粿條湯。從東到西的求學,從南到北的移居,再到各個國家的旅行,相隔從百里之外再到千里萬里之外,美食何其多。然而,我始終找不到那種如家裡牛肉粿條的美味。以至於到最後,我都有些恍惚,我懷念的,是美食,還是家鄉……


小陳同學496


最讓人念念不忘的話應該是馬來蘭卡威那裡的幹辣子蟹了,稱的量很實在很足份,兩斤重的大蟹,一盤端上來的時候遠遠就能聞到香味,端上來的時候就是已經剝好了,白色的蟹膏多的像一整塊一整塊肉,放了很多蒜蓉跟溼辣椒,開始吃第一口就會停不下來的了,那香味,那入了味的蟹肉會讓你想吃了一隻又一隻。。。

還有的是馬來檳城的煎蕊,那是一種糖水,馬來西亞那邊的一種特色甜品,綠色的粉條還有紅豆,多布甸粉攪拌還有其他材料做成的類似魚刨冰的甜品,那是出了名的好吃,在馬來西亞一年如夏的天氣裡吃上這個能清涼一天,網友都說吃得黯然銷魂。。。


用戶95125300809


我是一個吃貨,但我是屬於那種吃過一個我覺得好吃的東西就會一直懷念那個味道的人,在家裡的時候我一直喜歡吃奶奶做的韭菜盒子,我覺得那是個具有特定意義的味道,雖然大家可能會覺得韭菜盒子的味道大同小異,但我只覺得奶奶做的味道最正宗,最好吃,我還喜歡媽媽做的土豆絲,我覺得那是帶有媽媽味道的土豆絲,在外面上學久了,吃過好多種不同的土豆絲,但終究不是媽媽的味道,即便是這些東西對於大家來說並不是什麼美食,但它們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好吃無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