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第一次發燒,你們是怎麼處理的?

zjp1860


我家閨女第一次發燒是一歲的時候,燒到39度多,也不吃東西,把我和老公嚇壞了,先是物理降溫,用溫水擦拭身體,一晚上都沒睡覺。觀察不見好還高燒,第二天送醫院檢查,先抽血化驗,醫生說是病毒感染,開了些退燒藥和清熱解毒的藥。記得吃退燒藥時可困難,第一次吃了,高燒退下去了,過了四小時又燒起來了,當時想盡各種辦法哄著吃藥,孩子吃完就吐出來,把我們急壞了,物理降溫、推拿,反反覆覆好多次,過了兩天孩子就退燒了。後來看書說發燒是一種症狀,會持續幾天,觀察是不是幼兒急疹,退燒後會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去醫院看無非是病毒感染或血液感染,醫生開些退燒藥或退燒貼。現在孩子發燒,就不去醫院了,平時多加強孩子的強身健體,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孩子就會少生病了。


茜寶兒媽


我是一名兒科醫生,從業近10年,碰到太多太多新手媽媽在孩子發熱時的驚慌無措。,也是兩個寶寶的媽媽,體會過孩子生病時家長內心的煎熬。

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孩子發熱時,家長在家需要做什麼。

1、首先要淡定,因為絕大部分小朋友發熱都是普通的病毒感染,3-5天后就好了。


2、家裡要常備體溫表和退熱藥,以備不時之需,因為小朋友生病是不挑時間的,甚至沒有任何預兆,不管白天黑夜,還是颳風下雪,說發熱就發熱。

3、做好記錄情況:孩子發熱時,你要記下小朋友什麼時候量的體溫,體溫具體多少,哪個部位量了,有沒有處理。

醫生最喜歡這樣的家長了,帶來看病時一目瞭然,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的判斷疾病。


新生兒發熱,不管幾度;

3個月以下體溫超過39.0℃;

發熱時出現抽搐;

體溫退下來後精神很差;

體溫退下來後覺得呼吸快,心跳快,面色差;

已經連續發熱超過3天;

感覺發熱時間間隔越來越短,發熱的高峰越來越高。

其他一切你覺不對勁的時候。


5、什麼情況的發熱可以先在家觀察:

低燒,體溫不超過38.5℃;

體溫退下來後一切跟平時一樣,該吃吃該玩玩;

除了發熱,沒有其他症狀。

6、心態要放平,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也不是一天吃成的,當然,發熱也不會一天就好的。


兒科醫生小果


寶寶第一次發燒,我給嚇得不輕。我還記得那天正好帶他去外婆家玩,然後回來的路上看他面紅耳赤,感覺不對,一摸身上好燙,量體溫,37.5°,有點發燒。

於是趕緊讓老公開車去醫院,到了醫院之後,醫生說再量一次提問,我們再量了一次體溫依舊37.5°。然後醫生不緊不慢的說:“不要緊,回去繼續觀察,隔幾分鐘量一下體溫,只要不超過38°不給用藥,讓他多喝水。”

說完醫生把病例還給我了,他雲淡風輕,但我和老公卻嚇得不輕,我還沒回過神來,老公說:“那,如果燒到38°需要吃什麼藥?”

醫生告訴老公吃點常規美林之類的退燒藥即可,但要嚴格按照說明書吃,有次數和時間限制。

想起來真是慚愧,第一次孩子發燒,他難受得哼哼唧唧,我也跟著素手無策眼淚只掉,半夜起來無數次給孩子擦澡量體溫;但孩子爸爸除了在醫院及其鎮定的問醫生如果燒到38°該怎麼辦之外,接下來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躺在床上連位置都沒挪一下,用他的話說,那是父愛如山。


頑女當媽


1、首先根據嬰兒大於3個月和小於3個月以下區別對待,月齡越低的越要重視。

2、嬰兒體溫測量部位以肛門溫度和腋下溫度為主,嬰兒耳道狹小用耳溫槍容易測量不準確。

3、嬰兒測量工具準備,以電子體溫計最適宜,水銀體溫計容易破碎而發生汞暴露。

4、家庭準備退燒藥物,6個月以下泰諾滴劑,大於6個月美林。

5、寶寶精神好,可以先觀察,家庭護理,不一定發燒就往醫院跑。

6、體溫高低不一定與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

7、精神狀態是疾病輕重的關鍵因素,體溫高有可能是幼兒急疹,體溫低燒伴精神不好,嘔吐嗜睡有可能是腦炎,所以一定要重視寶寶精神狀態。

8、區別對待體溫是退而復升,還是持續高燒,持續高燒是要及時就診。

9、任何疾病的發燒超過3天沒有退燒需要尋找醫生判斷或者化驗血液明確感染性質和嚴重程度。

10、寶寶舒服時,不要因為低燒頻繁使用物理降溫和使用抗感冒藥物。

11、既不要盲目就醫,也不能過度自信,自己想當然判斷,對待嬰兒發燒務必謹慎,淡定,理性,科學態度。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三天前,早晨抱寶寶起床時發現後腦勺有些燙手,一摸手心、額頭,也有些燙。測一下體溫, 39.1℃,寶寶發燒了!還是高燒!

  中午,體溫躥到了39.8℃,腹瀉症狀也加重了,我坐不住了,帶寶寶上醫院找到了兒科董主任。主任說,“寶寶第一次發高燒,血常規白細胞不高,可能是幼兒急疹。”

  第二天下午,體溫沒有一點兒下降的意思,反倒越來越兇。寶寶開始動不動就哭,像個小病貓,抱著她就像抱了個火爐一樣!打電話給主任,她告訴我,幼兒急疹是要燒夠一定時間的,然後才會出疹子。只要寶寶不脫水,不用輸液,不要用抗生素,用抗生素也沒有效果。有的寶寶是在退燒時出疹子,有的寶寶要退燒後半天到一天時間才會出疹子。病毒感染是小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別太擔心。

  第四天上午,寶寶燒退了,在她耳後發現一些小紅點,掀開衣服,肚子和後背也有。真的是幼兒急疹,高燒的元兇終於露臉了。在這無比煎熬的四天裡,我得出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1、症狀:多是寶寶出生以來第一次高燒,體溫上升很快,在38—40度之間徘徊,沒有感冒症狀,食慾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情緒不太好,鬧人。血常規檢查白細胞不高,心肺聽診正常,嗓子有些紅,可能伴隨腹瀉症狀。

  2、診斷:早期診斷很重要,幼兒急疹是典型性的回顧性診斷,疹子出了才能確診。有些小診所的醫生可能會給寶寶用抗生素,媽媽們要堅持啊,抗生素百害無一利,不能退燒,不能止瀉,可能還會導致菌群失調而加重腹瀉。

  3、用藥:退燒藥效果不好,儘量物理降溫,退熱貼、溫水擦浴都可以,多喝水。

  4、出疹:在寶寶退燒的同時觀察有無出疹,疹子全發出來,病毒也就出完了。出疹期間不能吹風,乳母不能吃辛辣之品。


隔壁老林


想起兒子6個月時第一次發高燒,也是幼兒急疹,真是急死我了。當時也是燒到39度,又是大半夜的,家裡的小縣城醫院又不方便去,只好在家裡物理降溫,用手蘸著溫水給兒子擦額頭,後腦勺,耳朵後,手心腳心。

看著高燒不退,聽老人家的用醫用酒精給孩子擦手心腳心,前胸後背(其實這是不對的,小孩子皮膚嬌嫩,酒精容易過敏,建議媽媽們不要用酒精直接給孩子物理降溫)

。後來燒好像退了一點,可是沒過幾個小時又燒起來了,整個晚上我就不停的給兒子擦溫水。

到了第二天趕快到醫院掛號,醫生當時也沒看出來是幼兒急疹,就開了退燒藥還有抗生素回來(此處吐槽下:怎麼能隨便開抗生素)。回到家後還沒來得及給兒子灌藥,就發現兒子身上開始出一些小紅疹,這才反應過來可能是幼兒急疹啊。因為疹子出來後燒就沒有那麼高了,雖然有點反覆,但明顯沒有特別高的燒了,開的藥也就一直沒有吃。想想都後怕啊。

提醒媽媽們,家裡還是要備點退燒藥,如果燒到38.5℃以上,還是吃點退燒藥吧!


黃小汙媽媽頻道


我是第一胎,人都說沒有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寶寶六個多月的時候突然夜裡發熱。一開始寶寶身體摸起來發熱,我以為夏天熱的。早起的時候還是熱就用家裡的溫度計量了一下,,38℃。用家裡備用的退熱貼給寶寶貼了下。考慮寶寶前幾天哭鬧就給寶寶讓我們這老人看了看是不是驚嚇了。在我們這診所量溫度寶寶已經39.7℃,我們這是直腸推針,效果很好,當天就退燒了,寶寶是病毒感染,脖子上很多泡泡,吃奶正常 。下午喊了魂,夜裡睡覺正常,第二天繼續測溫,都是正常的,因為是病毒性感染所以繼續推針兩天。寶寶身上出了很多紅疹,百度了下,眾說紛紜,不過我們沒破皮,單純的紅疹,考慮是發燒後起的玫瑰疹。第二天還是給醫生看了下,醫生也說沒事不要用藥膏,果然幾天就好了。六個月後的寶寶容易發熱感冒,所以寶媽也不要過度擔心,冷靜處理好。


珍視映畫


我家大寶第一次發燒是因為長牙,二寶第一次發燒也是幼兒急症。

長牙

嬰兒長牙期特別容易發燒,沒有其他症狀,體溫突然升高,剛當媽時不懂,剛一發燒就帶著去醫院檢查,結果沒兩天牙長出來了,燒也退了。

幼兒急疹

我家大寶沒有得過幼兒急診,而且發燒很少越39度,二寶高燒兩天沒見好轉,帶醫院檢查也沒說要出疹,開了點藥就回來了。當天晚上身上還始起小疹,趕緊到群裡諮詢媽媽們,告知是幼兒急診,是可以自愈的。於是開始物理降溫,因為燒的太高,孩子基本已經被我們扒光了。還好很快,孩子慢慢好轉。

孩子生病又不會說,家長有時很難判斷孩子是因為什麼而燒,尤其是第一次,沒有經驗,這時家長不要慌張,不要隨便喂藥給孩子,退燒藥是有溫度與時間限制的,更不可以隨意喂。如果物理降溫沒有好轉的跡象,而且持續高燒不退,帶孩子去醫院看一看,別耽誤治療。


秋寶媽


說說我的個人親身經歷吧!我的二寶女兒現在八個多月了,一直都是母乳餵養的,現在體重二十一斤,身高七十六公分,體檢所有指標都是中上。

在二寶七個多月的時候,第一次生病了,早上我睡醒發現孩子跟平時不太一樣,感覺孩子有點兒迷糊,不像平常的時候那個時間她特別的興奮鬧騰,因為要起床了。我下意識的摸了摸孩子的額頭,感覺有點兒燒,測量了體溫,38.6已經算低燒了,第一次寶貝生病發燒,我其實是不想去醫院的,就給孩子擦身子,貼的退熱貼。讓孩子睡一覺,多喝水在看看情況。

就這樣孩子一直睡到了中午,也不哭鬧,也不吃,我有點兒著急了,還是去了醫院,給兒科醫生說明了情況,醫生檢查後說沒什麼大問題,而且孩子太小也不好判斷和診治,讓去化驗血。拿到了化驗結果醫生看了以後,說只是有一點兒細菌感染,沒什麼問題。我心才放了下來。
醫生有點兒不知所措,說我開一點兒藥先吃吧!孩子太小了。聽了醫生的話我放心了,


free情感說


生了麼為你解答,四個要點,希望能幫到你。


01 寶媽能做什麼?

  • 一般來說,寶寶體溫沒有超過38.5°C時可選擇物理的方式控制體溫;

  • 若是寶寶體溫超過38.5°C,請寶媽立即帶寶寶前往醫院就醫,遵醫囑採取措施;

  • 若寶寶持續一段時間的體溫範圍都是超過37.4°C但在38.5°C以下,也請寶媽提高警惕,及時送寶寶就醫。


02 如何給寶寶測量體溫?

測量方法:測腋溫或者測肛溫。生了麼建議寶媽採取測腋溫的方式。測腋溫較為溫和,寶寶也易接受;而測肛溫則必須插入肛門內,易給寶寶造成較大的刺激性,給寶寶帶來不適感。

測量工具:電子體溫計。目前市面上測量體溫的工具有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耳溫槍。水銀體溫計易碎,且水銀含有劇毒,不推薦給寶寶使用;特別要注意的是,不建議三歲以下的寶寶使用耳溫槍測試體溫,因為寶寶耳道沒有發育完全,使用耳溫槍容易出現誤差,體溫結果不準確。

測量時間:使用電子體溫計測量,一般2-3分鐘即可。測量完畢後體溫計會自動蜂鳴提示已測量完畢。

注意事項:給寶寶測量體溫時,應避開寶寶進食、洗澡或是運動,不然寶寶體溫波動較大,測量結果不準,容易耽誤病情判斷。


03
如何給寶寶降溫?

  1. 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藥物

  2. 在家採取物理方法降溫

物理降溫方法:

多睡眠——睡眠能夠讓身體減少能量消耗,有助於寶寶身體恢復;

多喝溫水——多喝水有助於寶寶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也有助於寶寶發汗,把毒素通過汗液排出體外;

適當增減衣物——發燒寶寶的體溫與平常體溫不同,寶媽應關注寶寶的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增減衣物;

敷冷毛巾——用冷毛巾敷在寶寶額頭退燒,也可遵醫囑敷退熱貼,4歲以上的寶寶可以採用冷水枕;

泡熱水澡——用37℃左右的溫水給寶寶泡澡,泡10-15分鐘即可。泡澡可令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通風散熱——保持空氣流通,使空氣對流,不悶著熱著寶寶,但也要注意別讓寶寶受涼。


04 發燒寶寶飲食注意事項

發燒寶寶的飲食更需要注意,不能給寶寶加重負擔,延緩身體恢復。

不宜滋補——有些寶寶發燒,小臉蛋通紅,寶媽可心疼了,想要給寶寶好好補補。可是發燒期間可不是滋補的好時機。身體在發燒,卻進食滋補食物,這會加重寶寶身體負擔;

不宜進食生冷食物——寶寶發燒期間,身體機能下降,腸胃較平時更為虛弱。此時進食生冷食物,則會加重寶寶腸胃負擔;

不宜多吃雞蛋——雞蛋中富含蛋白質,食用雞蛋會使體內熱量增加,體溫上升,不利於發燒寶寶降低身體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