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過五十的老教師,仍然沒取得中級職稱,你怎麼看?

山前翠竹


人過五十的老師,仍然沒有取得中級職稱,很正常。我的同事有多少人退休了,都沒評上中級職稱。

沒有評上中級職稱,不是老師工作不努力,也不是老師工作成績不優秀,有些老師一直擔任畢業班班主任,任教的是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課程。一直到退休都沒評上中級職稱。

評不上,原因有多種,不知別的地方咋樣,我們所在的地區是:

一,中級職稱名額放到學校很少。

我記得第一次評職稱,我們學校只有3個名額,20幾個老師都夠基本條件,最後這3個名額全被畢業班老師用了。

二,評職稱間隔時間太長,而且沒有規律。

第一次評了職稱後,三四年都沒有評職稱的消息了,好像是第五年才第二次評職稱,只給了學校一個名額,聽說還有一個名額被學校領導隱瞞了。然後再是幾年沒消息。

三,多方作弊。第三次評職稱時,有4個名額,學校分了3個,有一個名額被教育組領導走了後門,給了學校一個老師,根本就沒有上會評,直接填表,辦完各種手續上報了。

如此評職稱,有多少老師能有機會評上呢?所以,許多老師到退休都沒有評上中級職稱再正常不過了。

在學校工作的人都知道,評職稱不是隻看你的教學成績和工作態度,有很多人情參合在裡邊。只知道兢兢業業工作的人,如果不是特別突出,領導們擔心民意,不敢對其下手,就真的很難評上職稱的。

總之,只要身體健康,評不評得上職稱不重要,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我覺得除了比同等條件評上中級職稱的人每月少幾百元之外,什麼都沒少。坦然面對,活得開心些就行了。

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歡迎朋友們一起交流探討!


牽住夕陽的手


人過五十的老教師,仍然沒取得中級職稱,你怎麼看?


這種情況不少,去年一個女教師退休,55歲,中二退休,為人正直,教學特好,一直擔任初三畢業班英語課,成績好,學生愛戴,家長評價高。1986年參加工作,31年教齡。民辦教師截止到1985年,1986年參加工作算是代課教師,這位老師後來以代課教師身份,考中中師,取得公辦教師資格,然後中三,中二,然後就打住了,晉級中中師學歷問題,曾經很長時間制約著中級晉升。再後來,夠了中級條件了,年年沒有指標,就是學校有個指標,也被鑽營者搶先了去,年復一年,無望,去年,退了,晉中級大門永遠關閉。



還有一部分評了未聘,工資沒落實,等於沒晉上。這些最早的有2004年的,評上了中級,但沒有聘任指標,已經是14年光景,高級就直接無望了,年齡大的54歲,退休前能聘上就是最大的樂事了。


當然,個別的因為考核中有“基本稱職”,所以晉級歷史上曾一度“一票否決”,這是特例。


人過五十的老教師,仍然沒取得中級職稱,除去考核等特殊因素,我覺得不是哪一個老師不好,而是因為我們的職稱崗位設置比例太小,職稱崗位設置比例太小,職稱崗位設置比例太小,指標太少,指標太少,指標太少,造成的。



走過萬水千山2018


我是一九七七年高中畢業,一九七八年考取民辦老師參加教育教學工作。一九八六年參加全省民轉公考試轉正,轉為公辦老師。一九九二年認定為小學一級教師,一九九五年取得小學一級資格證書。一直到二0一六年國家中小學職稱統一,為中小學二級教師,我十八歲就投入到教育行列來,如今,我已經五十八歲了,照樣還是二級教師。

各位網友,你看我這咋辦才好?按照國家法定年齡退休,也就只差一年零六個月,你說我這中小學一級職稱該不該有,如果說不應該有,那我也就不要了,到了年滿六十週歲時退休算了。


陽光花開15


我是一名中學高級教師,我不知道你問題問的中級職稱是指的哪一級,現在中小學教師的職稱 分為二級,一級,和高級。你說的中級應該指的是一級吧!


首先,學校的職稱晉級有其嚴格的規定,尤其對學歷要求有特別的規定,晉級高級教師必須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我身邊就有幾個老教師就因為沒有大專文憑,一直到退休也沒有晉級高級教師,遺憾的退休!

第二,晉級職稱要求教師必須有論文,還要有哪一級的獲獎課,一般老教師埋頭工作,不重視參加這些評比,可是晉級上一級職稱是業務方面的大比拼,參加每一項的獲獎都是要加分的!每到評選職稱的時候老教師都是空空如也,在和其他教師的PK中敗下陣來!



第三,職稱的評比有其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作為老教師,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他們的這種精神是值得推崇和讚揚的!而且這樣的老教師一心撲在學生上,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都奉獻到教育事業上!他們所教授的學生成績特別好!對於這樣的老教師職稱管理部門是不是該考慮一下給予適當的條件放寬!作為老教師也要及時調整自己的觀念,當然即將退休的老教師再去參加各種活動學歷進修已為時已晚,但是隻要上一天班也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也希望有關的部門給予老教師機會!

對於有關教育職稱評定管理者老說能不能考慮這節老教師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教師情懷,不拘一格評職稱!

對於老教師來說作為教師,對於職稱我們很渴望,但是不能把職稱作為你教育成功的目標!看看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都沒有獲得中科院院士你是都可以釋然!


松高尋鶴


人過五十的老教師,還沒取得中級職稱,總感覺這是教師心中的痛,也是種悲哀。

、五十歲沒取得中級職稱主要受評審機制的影響。按理,大專學歷最快7年後就有資格評中級職稱,而本科只需五年就可評中級職稱。一般大學畢業22歲左右,在30歲就有資格評中級職稱。但有資格評和能不能評是兩碼事,如果學校沒有中級職稱指標空出來,你是肯定評不了的。如果前面排隊的人很多,也許40歲也不一定輪到自己。僧多粥少,造成很多老師評職稱嚴重滯後。

、老師自身的不足也是導致評不職稱的重要原因。一些老教師原始學歷不高,又沒有及時提升學歷,導致在職稱評審中受限或競爭力不強。還有一些老教師在過去發論文沒途徑,獲獎沒機會,計算機學不會,職稱英語考不過,從而耽誤了職稱評審。這些不足既有客觀原因,也有自身不重視的主觀因素。

、五十歲沒評上中級職稱的老教師今後的機會更少。在當打之年沒能評上中級職稱,現在五十歲了反而競爭力會下降,你更比不過三十四十歲的老師了。三十四十歲的老師年富力強,更有幹勁,知識更新,學生更喜歡,有更多機會獲獎加分。你比他們多出來的教齡作用不大,所以你根本競爭不過他們,以後再評職稱的機會更少了。部分老師可能不得不面對退休時還沒評上中級職稱的現實,同樣也意味著你的收入水平也在低層次。



是希望對這些老教師有一些特殊的通道解決職稱問題,不然會讓他們留下遺憾。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們認可嗎?歡迎留言評論、轉發。


良心老師


人過五十,仍然沒有取得中級職稱,這種情況很少見。因為這個年齡段老師的職稱問題基本都解決了。沒有解決,肯定有原因,無外乎以下幾種。

1.學歷問題。現在評職稱需要本科或本科以上文憑。這個要求對年輕教師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但是對某些老教師來說就比較麻煩。我校一位女教師,教學能力強、所教班級成績好。跟領導、同事的關係也不錯。自己還做校辦主任。榮譽等都不缺,唯獨缺本科文憑。最後抱憾中二退休!

2.班主任任職年限限制。被這一條限制住的,說明這位老師自身有問題。連班主任都沒有資格做,這位老師的職業素養值得懷疑,至少不突出。當然了,副課老師除外。

3.缺少榮譽。這點是彈性最大的一條,也是最有可能存在貓膩,存在利益交換的一條。不多說,你懂的!

4.教育教學論文。部分老教師一輩子兢兢業業教書,很少寫文章、寫論文。導致無法達到職稱評選的條件。這是非常遺憾的!個人認為,不應該把論文作為職稱評選的必要條件。但是,如果取消職稱論文,那麼普通老師的機會將會更少。

5.師德師風。這一點現在都是一票否決。觸犯到這一條,那是誰都無法幫你了。

6.人際關係。由於職稱評選是要進行民意測評的。所以,人緣差或者有敵對的人,那也是非常麻煩的事。

總之,五十多歲還沒有評上中級職稱,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姑蘇講堂


今年六十歲了馬上就要退休呀還是初級。本當我的條件十分優越,81年中師畢業,89年取得專科學歷,並且一直代初三畢業班班主任及數學。可就因為過於拼命工作勞累過度不幸患上腸癌曾經兩次大的手術,同時也失去最佳評中級的時機,儘管拖著病體上班,但由於職稱工資過於功利化,本當早就可以參評但精力上不去沒競爭上去,總算等到有了機會卻病情加重住進醫院,一五年冒死參評卻被無情刷下。結果職稱沒評上去年卻又住院手術差一點要了命。其實本人也是太較真了,沒了命了要職稱幹啥!原本把自己情況向上級以及評委說明等待人家給予恩賜,結果職評太黑了。真讓人痛心疾首。


進堂2


本人54歲,本科學歷(原先師範學院專科),1994年自然晉升中學二級教師,如今教齡30年了還是中二,沒辦法,咱既沒有在當地教研刊物發表的論文,也沒有優質課、公開課,更沒有優秀證書。如今進了學校後勤,連晉升職稱的權利都沒有了,再有6年多就要退休了!咱不怨誰,就怨自己在教學一線的時候太傻了!!!


酌酒老人


我也來說說職稱這個事。

我有個同事,今年54歲,是一個民轉公老師,至今仍然是小學一級教師,在本地初中教學,30多年一直在初中擔任班主任和主要學科教學。

前幾年,評職稱必須考外語和計算機證,你想:老民辦教師有多少人會外語?有多少人能考到計算機證?

近幾年,有關部門放寬了農村教師的評職稱條件,計算機和外語不作為評職稱的條件,這是農村教師的福音。

可我的這個同事,雖然很優秀、30多年未受過任何處分,由於自己是中師文憑,在初中教學評職稱需要大專以上學歷,所以不夠參評條件。

所以至今仍然是初級職稱。

你說是否合理?







繁星無影


我這裡人過五十,沒有中職的也很多。這個要看是什麼原因了,有自身原因也有職稱評定方面的問題。


下面就多方面分析,並以我十五六年在四五個學校的經歷來解答。

中級職稱從專業技術人員十級崗位到八級。工資相對來說就高一些。

這些沒有晉級到中級的老師中,主要原因有:

1、以前是民辦教師轉正的

2、最初評職稱是1986年,他們沒參加工作幾年,沒有資格評,後來各種原因沒有指標,或者學生考試成績不是特別高,總是錯過。

3、最開始評職稱那十來年,中級職稱的評定,老師每個人要交800塊錢,而當時800元是每個老師半年的工資。缺錢而沒有評。

4、到後來,職稱越來越難評,指標越來越少,年輕人越來越多,從知識結構、精力、家庭負擔方面、孩子教育方面,讓這些老教師“越老越不值錢”。


於是,職稱評定便遙遙無期了。

別說老教師了,就拿我來說吧,工作十五六年,正宗科班出身,學歷本科,幹過小學的幾乎所有的工作。教過複式教學,包班上的學年十二三年,年終期末考的成績也經常名列前茅,一直沒有晉級指標。

2017年10月,全鄉老師晉級,十級滿五年的全晉級為七級,不講別的條件。

而晉級中級職稱要“倒查三年成績”。

我沒有輪到晉級中級,工作十五年還是十二級,因為剛好2015年我接手一個別人留下的爛班,低鄉平均分。

這就算是我的原因吧!


總結:身體很重要,心情調節好。用一副對聯來總結吧:“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畢竟都天命之年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呢?

也許,他們的苦,我們不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