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老人該不該幫子女帶孩子?

當盲目黑夜清晰過白晝27212409


我婆婆人很好,我的衣服加上孩子的衣服吃的,基本都是婆家出,我們一起住,沒生娃之前婆婆問我坐月子在自己家還是在她這,我選在婆家,因為我自己家房子小住不開,而且還有公公,讓老兩口分居也不好。

孩子的奶粉紙尿褲我們自己出,其他都是婆婆出的,我是婆家孃家各住半個月,這樣老人可以休息又不至於太長時間看不到孩子,目前跟婆婆沒有大吵過,不過有時兩代人的育兒方式分歧很大,不說我鬧心,說了婆婆鬧心,包括親媽也是,觀念不同呀,婆婆做的不對,我會說她,然後再哄她,沒辦法,不是親媽關係又不想鬧僵,我不會跟老公說婆婆的不對,但是婆婆會不會背後說我,就不知道了。

現在寶寶剛一歲,孩子再大些,我們還是要回自己家住的,我想自己帶娃,估計交給婆婆帶,我不讓的事情她全都會做,從開始吃麵條起就讓加鹽,給吃大人菜,老花眼衝出的奶粉,不是稀就是幹,有一次連頭髮都吃孩子肚裡,不會走就非扶著孩子走,現在孩子要走,扶一會就腰疼,然後給我,總之我還是感激我婆婆的。

在沒有孩子前,我們處的很愉快,包括我懷孕後,洗澡都是婆婆幫我擦身體,孕期的衣服褲子鞋也都是婆婆買的,我們沒給過婆婆錢,但是生日、過年禮物,補品還是要準備的,出錢出力還靠婆婆呢。


千山萬水我樂意


老人是否要幫子女帶孩子?沒有必須,要看實情。首先,父母是撫養子女的第一責任人,這是從法理上毋容置疑的。至於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雖沒有直接的責任,但作為直系血脈,對孫輩的愛撫和幫扶還是應該且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應該”不等於“必須”,還應看老人自身的“實情”:一是身體狀況,二是是否情願。

“含飴弄孫”本是“天倫之樂”,但老人與兒女兩代人之間的代溝、理念等肯定有所不同,所以孩子還是應該主要有父母養育,老人起輔助的作用,這樣也是最大限度的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如果兒女確實由於工作繁重等原因不可避免的需要老人幫助照看孩子,那麼兒女及老人之間一定要換位思考、相互包容,各自找準定位,把握好自己的角色,雙方都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提高“育兒經”。

這樣,兒女可以安心工作,老人也能在帶孫輩的累並快樂中度過幸福晚年。


W布衣紳士


說實在的。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因為兩口子還年輕,可以趁著年輕多多掙錢養家,那家裡就的有一個靠山來管著家裡平常的吃喝拉撒。孩子給老人帶。年輕人有空餘時間去賺錢!如果這兩個人把這個時間浪費掉了!那麼還不如自己帶孩子。雖然年輕人和老人在一起會有一些矛盾。但是時間上分開來。心裡慢慢不要太介意也差不多。我家就是,我的婆婆在家給我看孩子。我早上六點起來去上班。下午六點回家。家裡都做好了飯。孩子也照顧的很好。這樣矛盾也沒有了。孩子也有人照顧。錢也掙了。這樣豈不是很好?


冰糖香梨


本人第一感覺:這不是該不該幫子女帶的問題,是必須帶!因為我們中國的國情決定了年輕人必須要賺錢養家,而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社會福利又少之又少,年輕人需要艱苦奮鬥努力拼搏支撐起一個家庭,夫妻兩人要養老人和小孩,還要應付醫療教育等一系列龐大的開支,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專心帶孩子,這項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在老人身上!為什麼外國人老人不需要幫兒女帶孩子?這無需多說,大家肯定也深知其中原由吧?


愛齊憶


我真心的覺得,不應該,因為老人家勞累了一輩子是應該清閒的時候了,這時候如果再有個小孩拴著,總感覺有點對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累了,苦了,說真的還能過幾年的安穩日子,身體好一點的還行,身體不好的……人生在世皆是緣分,子女與父母也是一樣,都是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