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漢”造新能源汽車,黃宏生的不平凡之路

黃宏生不是在去往南京的路上,就是在回深圳的路上。由於來往非常頻繁,他現在已經對著兩地輕車熟路。

剛恢復高考的1977年,黃宏生幸運地考上廣州的華南理工大學,意氣風發地站在學校門口留影。

“门外汉”造新能源汽车,黄宏生的不平凡之路

1982年,他進入電子工業部直屬的華南電子進出口公司,從普通的助理工程師一路晉升至副總經理。

為趕上中國第一波創業熱潮,於1988年4月辭職下海,隨後在深圳創建創維公司,追逐超越索尼的夢想。

2006年因涉嫌挪用資金入獄,2009年7月4日獲保釋低調出獄後,沒有返回一手締造的創維彩電帝國重新掌舵,而是以 “門外漢”身份開始造車。

2010年4月,黃宏生及他的妻子林衛平拋售創維1億股股份,合共套現9億港元,隨後成立創源天地投資公司。

2011年,創源天地子公司南京創源天地汽車有限公司與廈門金龍和南京東宇汽車集團簽署了《關於南京金龍三方重組協議書》,共同出資重組南京金龍,註冊資本為5億元,黃宏生出任南京金龍董事長。

“门外汉”造新能源汽车,黄宏生的不平凡之路

此時新能源汽車產業星星之火尚未燎原,憑著商業敏銳度,他看到“從中央到地方都在鼓勵發展新能源車,汽車產業將會發生革命性變化”這一趨勢,大膽切換頻道。

隔行如隔山,他在南京金龍經歷了艱苦的掙扎與磨合期。成立於2000年的南京金龍,命運多舛。2005年,廈門金龍和南京東宇汽車集團對南京金龍重組,分別佔60%和40%股份。2011年,南京金龍汽車工程研究院成立,南京溧水大巴生產線開工以及南京金龍獲海外出口資質,次年南京金龍順利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查,大動作頻頻。

從2011年到2013年,南京金龍連續虧損,據稱每年的虧損額度達到4000萬元以上。嘈雜的聲音隨之出現,不乏質疑聲。

然黃宏生未曾動搖。

2014年,在國家及地方新能源車政策的潤澤下,以及中國青奧會運動員指定用車帶來的契機,南京金龍終於扭虧為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倍達16億元.

2015年,南京金龍純電動客車產量達到8796輛再次蟬聯亞軍,僅次於宇通客車,比亞迪排第五。

“门外汉”造新能源汽车,黄宏生的不平凡之路

2016年,全國純電動客車的產銷冠軍依然是宇通客車,比亞迪以14903輛奪走亞軍的位置,中通客車以11747輛位居第三,南京金龍以7921輛跌至第四名,受董明珠青睞的珠海銀隆則以6047輛緊隨其後。

即使是一個門外漢,黃宏生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走到了門裡,並坐在了新能源汽車的前排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