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政府禁止民眾到薩達姆墓前悼念,這是為什麼?

kuicheng


世界熟知的薩達姆形象是一個暴君,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年輕時的薩達姆是個真正“大俠客”,他於1959年於萬人之中刺殺過殘暴的伊拉克國王,並且全身而退。1962年孤身於萬軍之中開槍刺殺過伊拉克的獨裁總理,並且在身負槍傷的情況下游過冰冷的大河成功逃脫。青年時期的薩達姆是一個大智大勇的人物。他就是憑藉自己一身硬本領逐步走向伊拉克權力頂峰的。

薩達姆年輕時有大志,有韜略,嫉惡如仇,痛恨不公;他行俠仗義,能文能武,天下信服,名滿中東。他痛恨昏君,他也痛恨獨裁者。他也想一心治國好伊拉克,給伊拉克人民幸福的生活。

但伊拉克獨特的國情沒能給他提供實現理想的條件。他被四樣東西所害財富宗教權力和石油。如果伊拉克沒有這些東西,如果他不迷戀它們,一定善始善終,一定大有作為,一定能把伊拉克變成美好的人間天堂。可惜,一失足成千古恨。

(薩翁黃金)

一,成也油,敗也油

伊拉克有豐富的石油,己探明的石油儲量居世界前五。但就是坐在金山上,也不等於萬事大吉。由於全球石油消費能力有限,加上排斥西方參與,伊拉克的石油科技總體上處於比較落後的水平,石油產量也非常有限。伊拉克雖然非常排斥西方勢力,但又不得不嚴重依賴西方市場,這就給美國和西方提供了制裁伊拉克經濟的機會。

石油開採不足,石油產量就有限,大家分配起來就會僧多粥少。社會財富有限就有一部分人想獨佔,於是他們就會找出一個利益代理人,薩達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這些人推舉出來的。但越是分配不均,社會問題就會越突出,社會問越嚴重就需越需要高壓政策來應對,高壓政策是無底的,操作起來就容易變成集權化,集權化又催生了極權化,極權化就是獨裁專制。一旦走到這一步,西方就有制裁的口實了。與其說伊拉克一部分人反對薩達姆的統治不如說反對薩達姆集團的石油政策。薩達姆成也石油敗也石油。以下是己探明石油儲量前十一名。單位:百萬桶。

1. 委內瑞拉 300878

2. 沙特阿拉伯 266455

3. 加拿大 169709

4. 伊朗 158400

5. 伊拉克 142503

6 .科威特 101500

7.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97800

8 .俄羅斯 80000

9. 利比亞 48363

10. 美國 39230

11. 尼日利亞 37062

(美軍清點薩翁遺落的財產)

二,財富情結與權力千千結,欲罷還休

薩達姆當然知道伊拉克只有一部分人獲利會意味著什麼,也知道就算把伊拉克的金山銀山全部送給他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但為什麼他死後留下了難以計數的鉅額財富?很容易理解,就是因為絕對的權力容易產生絕對的腐敗。薩達姆作為總統,他也想做個萬人景仰,國內國際都受人尊重的好總統。但是伊拉克的絕對極權體制不會讓他成為一個處處受人尊重的總統。最值錢的權力就是絕對權力,它後來成了薩達姆籠絡核心支持者的賞賜品。有絕對的權力就會有想分享絕對權力的人,就會有人打歪主意,而打通絕對權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金錢。薩達姆總統不偷不搶不貪,但是手下們卻天天給他送美元送黃金,換得高官厚祿,而薩達姆總統也只好硬著頭皮收下,不收這些孫子們不罷休啊,拒絕多了又怕他們合起夥來生二心對付自已。就這樣,一干就是24年。為了穩定政權,薩達姆還不得不把他的兄弟姐妹和親友按排進國家高層來,也不得不把石油大權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裡。據說,他把石油收入五五分成,一半入國庫,一半進入自己的家族。2003年被美軍抓獲時,薩達姆親口承認自己擁有400億美元的財富,除了搜出如山的黃金和成車的美鈔,尚有一百億美元不知去向。而美,英,法,德等國銀行凍結的薩達姆帳戶正好也是四百多億美元。看來薩翁的記性還不錯,在西方存的錢還記得如此清楚。但美國人和伊拉克奪權派卻有自己的算法,認定薩翁家族應該擁有二千多億美元的財富,己轉移到海外家族的秘密帳戶,但直到今天,也找不到。當然,薩達姆總統在海外的大量親人,妻子,女兒,孫子們,現在活的也非常滋潤。


(霸氣的君主)

三,極端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讓權力變了味

伊拉克是什葉派佔多數的國家,遜尼派佔41%,庫爾德人21%,什葉派54%,薩達姆總統是遜尼派,當時的伊拉克政權由遜尼派控制。眾所周知,遜尼派和什葉派水火不容,矛盾非常深。而庫爾德人誰都不挺,就一心想獨立。嚴重的宗教矛盾,讓伊拉克人無法團結一致,加上利益紛爭,矛盾衝突嚴重,造成了宗教之間,民族之的敵視和歧視,甚至衝突。薩達姆總統解決這些突出矛盾的唯一辦法就是高壓政策。某年,薩達姆總統路過一個小村子時被人暗算,差點丟了性命。惱羞成怒的薩翁一氣之下甩了句狠話,於是手下人就把該村的一百多個什葉派村民不分老幼全部就地正法。伊拉克戰爭後,又在什葉派地區發現了十多個萬人坑,庫爾德地區也發現了好幾個。據科學分析,這些萬人坑才有十多年的歷史。美國把這一切都算在薩達姆的頭上,反人類罪就是這樣定了下來。

(每塊都價值連城,可惜了)

四,哭泣的伊拉克

2006年,薩翁上了絞刑架,臨走前,他哭了。之前,這位俠客從來都不曾如此脆弱過。他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傷心、悔恨(棄核)和氣憤。

他氣憤歐美始終不忘記伊拉克的石油,他也氣憤自己霸業未成競身死敵手。他恨這個強食弱肉的世界,他恨人世間為什麼存在不公。

他用眼淚向曾經的“敵人”傾訴,請他們寬恕曾經的伊拉克。請他們祝福如今尚在伊拉克土地上生活著的人們要團結和諧。

他氣憤自己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競然被美國當罪犯審判,任人宰割。他心痛自己國小力弱,他傷心弱國無外交,他痛恨宰弱國的美國霸權。他也曾經寄希望於核武,但核武器並不是那麼好造的,加上以色列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強力干預和威迫利誘,伊拉克放棄了核,他可能很後悔不該聽他們的擺佈。

他痛恨伊拉克的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把一個本該富強的伊拉克變成了積貧積弱的國家。正是這些特殊國情,最終葬送了伊拉克的美好前程。

他為哪些為了權力和利益為所欲為的伊拉克特權集團傷心不已,正是他們,讓自己一心想振興伊拉克民族的願望成空。正是他們的貪婪,把一個原本民主自由,富足美好的伊拉克變成了人間煉獄,從而受到了人民的拋棄。

(薩翁愛物)

五,結語:永遠的甜蜜與遺憾

伊戰之後,群雄並起,殘戈斷壁,歷歷在目,國家建設,任重道遠。但如今,庫爾德人士任總統,遜尼派人士任議會主席,什葉派人士任總理。他們在企圖合力化解伊拉克的宗教矛盾和民族矛盾,奮力團結全國人民,力圖把一個新的伊拉克交給伊拉克人民。薩達姆在他們眼中是一個歷史罪人,是一個不值得懷念的暴君,所以伊拉克政府就不許人民去薩達姆墓地悼念。在他們看來,悼念薩達姆就是破壞國家團結,就是逆歷史潮流。

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己經成為歷史,但他的支持者一直存在,他們曾經有過甜密時期,有過共同的美好日子。斯人逝去矣,土上哭墳憶摯友。一切已如浮雲,懷念恩人和戰友,人之常情。任何一個伊拉克人都應該為負重前行的祖國承擔一份責任。

薩達姆值不值得民眾悼念,歷史已經證明過了!

歡迎大家 評論關注!


神碼人生


這是很正常的行為。薩達姆在經過幾年的牢獄之災後,被以絞刑處死,他死之後人們第一件事就是去選墓地,薩達姆所在部落的族長決定讓薩達姆魂歸故里。這一點被美軍同意,美軍專門用直升機將薩達姆的遺體運去了提克里特市的奧賈村,這個村子是薩達姆的出身地,這一點全世界都一樣,落葉歸根。

薩達姆的墓地其實很普通,並不是很豪華,有趣的是薩達姆埋在這裡之後,每天來朝拜的人絡繹不絕,來破壞的人也比比皆是,因為薩達姆在國內有非常多的支持者,同樣有很多反對者,一時之間這裡來的人非常多,有人甚至將這裡視為聖地。因為這個的緣故,不久之後,薩達姆政府下發了一道命令。

禁止人們去薩達姆墓前去參觀,尤其是學生絕對禁止去前總統的墓地。有人曾專門採訪伊拉克政府,為什麼要這樣做?薩達姆已經死了,難道現在的政府還怕一個死去的獨裁者嗎?伊拉克政府表示,這個命令是希望伊拉克人民儘早忘記薩達姆,他們想讓所有伊拉克人團結在一起,不要因為部落的原因,或者是教派的原因繼續分離。

即使政府專門下令,依然有很多人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薩達姆部落的族長,曾偷偷將薩達姆遺體從墓中運了出來然後密葬,以防止薩達姆屍骨被人破壞,事實也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後來該墓地遭到了轟炸。

如今該地也就是個象徵性的墳墓,每天還是有人來破壞,或者是悼念。至於薩達姆遺體真正的葬地,恐怕外人是沒有機會知道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解放”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伊拉克民眾以為,伊拉克從此不在與美國對抗,跟隨美國人過"民主“生活,很快就會過上美國人一樣的現代化生活。

但是,事與願違,從薩達姆倒臺開始到今,伊拉克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只要在家或外出都會擔心,自殺式襲擊,爆炸,暗殺綁架,lSlS猖獗等,民眾每天都生活在驚恐之中。

薩達姆雖然是遜尼派領導人,但是薩達姆注重協調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平衡關係,並吸收什葉派加入內閣。抗美英雄,原副總統伊卜拉辛就是什葉派人士,而且對薩達姆忠心耿耿。

薩達姆時期是伊拉克民眾生活富足時代,因為美國對伊拉克石油和金融制裁。雖然,伊拉克民眾生活水平有所下降,但是,薩達姆還是想方設法,通過“石油換食品“等措施滿足國內民眾生活問題。

美軍抓獲薩達姆,按國際貫例應交由國際刑事法院審理。但是,美國確反其道而行之,交由伊拉克傀儡政權審判,直到絞刑而死。

如果薩達姆還活著,薩達姆百分百能重新撐權。伊拉克民眾嚮往社會生活穩定,安居樂業,這是伊拉克民眾最基本的生活要求。

謝謝各位




快樂老張


薩達姆是中東歷史中著名的反美梟雄,在他主導伊拉克大權的許多年時間裡,他都明確向人們表露出了他的反美態度,正是因為他的這一份態度,使得很多仇恨美國人的中東人把他當成了反美英雄。

不過薩達姆的反美人生在2003年的時候猛然停止了,因為他得罪美國人太過於深重、他想用歐元取代美元結算石油的想法徹底激怒了美國人的原因,所以在美國大軍的進攻下,他營造多年的帝國轟然倒塌了。

接下來的他經歷了逃亡、被抓入獄、審判以及最終的處死。

薩達姆之後被美國人扶上臺的什葉派政權

在美國人擊敗薩達姆後,他們把伊拉克人口最多但是在薩達姆年代一直處於弱勢的什葉派人推到了伊拉克的明面上,幫助這些什葉派人建立了統治伊拉克的政府。

薩達姆在被美國人抓住後,美國人並沒有直接就將他擊斃,而是把他轉交給了這些由伊拉克什葉派人組成的政府,交由他們對薩達姆進行了審判。


雖然後來薩達姆的審判以及被處死都有著美國人在幕後做手腳,但是明面上處決薩達姆的人卻是伊拉克自己人無疑。

在伊拉克以及中東許多地區,人們都信仰著伊斯蘭教,雖然他們這些人都有著共同的信仰,但是在他們有著共同信仰的同時,他們卻因為信仰理念的不同,由此在歷史中分裂成了兩個對立派系的陣營。

這兩個陣營就是我們經常會說到的什葉派人和遜尼派人,他們之間的對立就是因為信仰的分歧造成的。

因為薩達姆是遜尼派出身的原因,所以在他統治伊拉克的時候,他是不能事事都做到公平公正的。

就在他統治的時期,他對什葉派人進行了嚴酷的鎮壓,由此他開始走向了什葉派人的對立面,被很多什葉派人仇恨了起來。

美國人在擊敗薩達姆後,正是因為看到了什葉派人對薩達姆的這種仇恨,美國人才扶植他們上了臺的。

伊拉克政府開始時的大度

在薩達姆剛被處死的時候,什葉派政府表現得很大度,他們讓薩達姆的族人把薩達姆的屍體給領走了,然後任由薩達姆的族人們在薩達姆的老鄉為薩達姆修建了一個紀念廳堂式的墳墓。

在這個廳堂修建出來之後,很快就吸引到了很多緬懷薩達姆的遜尼派人。

那個時候什葉派政府也沒有對這些人的行為進行干預,繼續任由他們對薩達姆進行著緬懷。

不過在2009年的時候,因為一件事情的出現,導致了什葉派政府再也無法坐視遜尼派人對薩達姆無休無止的緬懷了。

伊拉克政府禁止團體到薩達姆墓前悼念的原因

在一次一個學校組織學生對薩達姆的墳墓廳堂進行參觀的時候,有一個女學生突然在墳墓廳堂中對死去的薩達姆進行起了歌頌。

這件事情在被伊拉克相關方面得知之後,他們很快重視了起來,然後明令禁止了所有學校以及成組織團體對薩達姆墳墓的參觀。

當然大家要注意的是,伊拉克政府並不是禁止所有人不得到薩達姆的墳墓前悼念,而是不允許有人組成團體、組織地卻對薩達姆進行悼念,這裡面還是有著一定區別的。

至於伊拉克政府為什麼會因為女學生對薩達姆的歌頌而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原因很簡單。(頭條孤客生原創)

第一個原因就是他們本身對薩達姆懷揣的仇恨,因為薩達姆曾經對他們的殘酷鎮壓,所以他們是不能容忍有人為薩達姆翻案的,更不用說是歌頌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伊拉克存在著很多打著薩達姆名號進行恐怖襲擊的恐怖組織,在出了那件事情之後,伊拉克政府為了避免接下來團體參觀薩達姆的墳墓活動與這些恐怖組織搭上聯繫,這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所以說伊拉克政府並不是完全禁止所有民眾到薩達姆墓前悼念的,他們禁止的只是一些團體到薩達姆墓前的悼念罷了。


孤客生


伊拉克政府這是“掩耳盜鈴”,自我安慰罷了!

1.伊拉克民眾很多都特別懷念伊拉克時代,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根本沒有原來的好啊!記得當初美英聯軍進攻伊拉克,用打飛機散發傳單(輿論戰鬥機),除了宣揚薩達姆的殘暴,就是給伊拉克民眾各種描述美國要給大家創建的未來民主國家的各種美好......

“薩達姆是一個獨裁者,但美國的佔領比他更糟糕”,這或許是伊拉克民眾最真實的想法。

2.薩達姆時代,庫爾德人擁有高度自治權,但現在的伊拉克呢?庫爾德人在美國支持下,搞了公投然後被各種群毆,美國也不管了!前幾年伊拉克被極端組織各種肆虐,伊拉克民眾遭遇更大的生存權挑戰。

37歲的伊拉克人澤旦·喬達特(Zedan Jawdat)說,“你知道嗎,那些恐怖分子來到我們雅茲迪教徒的市鎮,見到男人就直接殺了,把女人和小孩全都搶走作為奴隸。歷史上很多次都是這樣,但是現在可是二十一世紀啊,簡直和中世紀沒有什麼兩樣。我們的政府軍什麼都沒做就集體投降了,然後被殺得一個不剩。薩達姆時候的軍隊可不是這樣的。”

據雅茲迪族群和庫爾德斯坦地方政府的記錄,至少有3000名雅茲迪平民死在IS的手中,另外還有5000名雅茲迪平民被綁架,大部分是女性。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曾經兩次發表報告稱,IS有“毀滅雅茲迪族群的意向”。

這就是幾年前伊拉克的現狀!

3.薩達姆時代,雖然獨裁,但是作為很多伊拉克人民,是懷念那個時代的。當年,薩達姆承諾,讓伊拉克人以購買一隻羊的價格就能夠買輛車。當時,家家戶戶都有小車,住洋房、開豪車,甚至大學的教育率達到56%!

薩達姆雖然是獨裁者,但現在“有更多的獨裁者,在美國人帶領下,更加混亂獨裁!”,這樣的心聲,或許應驗了薩達姆當初的話語:戰亂、流離失所、顛沛流離、有損尊嚴的生活中,自由是不能當飯吃的。

當年口口聲聲給伊拉克送美式民主,如今呢?

4.薩達姆當初真心不應該在沒有大殺器保護下,就要拋棄美元的石油結算權!更有意思的一點兒是:當薩達姆被絞刑後,利比亞降半旗三天悼念!但卡扎菲也動了拋棄美元石油結算權的想法,還要讓石油公司國有化,直接讓法國坐不住,讓美國很上火......


英武


伊拉克政府禁止民眾到薩達姆墓前悼念,是因為在12年前被伊拉克法庭宣判執行死刑之後,薩達姆成為伊拉克歷史上的反面人物定罪的。法庭給薩達姆認定的罪名是“反人類罪”被執行絞刑,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十惡不赦的罪名了。薩達姆雖然是由伊拉克政府組成的特別法庭審判的,但是抓獲薩達姆的是美軍,法庭審判薩達姆時,伊拉克處於美軍的佔領之下。至今為止,美軍還沒有完全撤出伊拉克。



如何看待現在的伊拉克政府禁止民眾到薩達姆墓前悼念,據伊拉克政府給出的理由是薩達姆犯的是反人類罪,不應該悼念這樣的人物。伊拉克政府希望薩達姆應該被民眾遺忘,所有的民眾應該團結在現在的伊拉克政府周圍,爭取不同教派和民族的大融合。而事實上,去悼念薩達姆的民眾,也都是一些薩達姆所在的遜尼派民眾。在伊拉克佔近50%以上的什葉派民眾,以及10%以上的庫爾德人,在薩達姆政權統治時,遭到遜尼派薩達姆政權的殘酷打擊和嚴厲鎮壓。



(薩達姆墓)

什葉派民眾和庫爾德人本來就十分痛恨薩達姆,也根本不會去薩達姆墓前去悼念。不過自從2003年美國以莫須有罪名,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以來,伊拉克內部陷入一片混亂。雖然美國為伊拉克組建了一個所謂的民主議會選舉體制,產生了伊拉克人的新政權。但因為薩達姆政權的突然垮臺,給伊拉克各地留下了很多的治安空白點。使得極端恐怖組織趁機而起,一度時間裡伊拉克的恐怖襲擊事件不斷。



也由於戰爭的原因,伊拉克民眾的生活水平下降,遠遠不如薩達姆政權統治的時期。在八十年代伊拉克就比較富裕,民眾的生活水平超過韓國,所以會有部分民眾對現在的伊拉克狀況不滿意,懷念從前的生活。薩達姆在伊拉克已經成為歷史,大部分民眾還是沒有好感的,所謂的懷念薩達姆只有遜尼派中的部分民眾。


在伊拉克猖獗一時的is極端恐怖組織,在一段時間裡聲勢很大,攻城掠地,還在邊境地區成立了所謂的“伊斯蘭國”。在is的極端恐怖組織中,有一些前薩達姆政權的軍事人員,因為不滿現在伊拉克什葉派為主的政權,加入了極端恐怖組織。這些原來訓練有素的前政權軍人的加入,其成員基本上都是遜尼派的狂熱激進分子,使得極端恐怖組織一上來就顯得比較有戰鬥力。

不過對於伊拉克政府禁止民眾到薩達姆墓前悼念,在當前還是有現實意義的。薩達姆是不是有反人類罪,這是伊拉克法庭認定的,不過薩達姆的專制獨裁,極權高壓式統治並不值得紀念。特別是在當今伊拉克教派之間嚴重分歧,經常發生衝突的形勢下,不利於教派和民族的融合。


亦新湖


原因其實挺簡單的,在薩達姆時期的政府跟現在的伊拉克政府完全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政府,所以在新政府時期怎麼可能容忍有民眾去悼念這個前政府的領袖呢,如果有這個心態的人明擺著就是懷念舊政府而不滿現在的政府,而新政府防止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直接禁止他們去悼念就是最合理也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薩達姆其實在很多支持薩達姆政權的人心中一直是以一種英雄的身份存在的,薩達姆並不畏懼美國人,但是有時候沒有選擇對的方向的結果往往是慘重的,所以最後薩達姆才被美國人搞下來了,在被抓住之後,美國人也沒有插手關於審判薩達姆的任何事情,至少在表面上看是這樣,但是在暗地裡卻請那些薩達姆的反對派的人去定義薩達姆的罪行。



伊拉克總共有三個派系,主要的是什葉派和薩達姆的遜尼派,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庫爾德人,所以擁護薩達姆的大部分的也都是遜尼派的人,而在薩達姆當伊拉克領袖的時候也是處處幫著自己派系的人,反而是處處打壓什葉派的人以及另外一個庫爾德人,曾經還出現過薩達姆大量屠殺庫爾德人的事情,所以庫爾德人是和薩達姆有著血海深仇的。



所以美國人才從這其中獲得了便利,扶持什葉派和庫爾德人去審判薩達姆,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幕後操縱者,其中有一個名字叫拉赫曼的法官就是庫爾德人的代表,曾經親自審判了薩達姆種種罪行,不過後來這個法官還是被那些薩達姆的支持者們殺死了,有句話叫做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美國用這種巧妙的方式不僅避開了仇恨,反而是使得他們自相殘殺,這不就正是那時候的美國最希望看到的局面嗎?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薩達姆的獨裁統治雖然很痛苦,但是總好比現在活的沒有尊嚴好!只有當人們失去了,才會學會去如何珍惜。

薩達姆作為伊拉克第五任總統,當時在位時間確實非常的長,長達24年時間。並不是說伊拉克人不想換總統,只不過是薩達姆的獨裁太過狠辣。他在位期間曾經發動過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極大的動搖了美國人的地位,引起了美國人的不滿。

因此美國以莫須有的罪名,在2003年對伊拉克進行轟炸。並且抓獲了薩達姆,隨後開始對薩達姆進行審判。在長達三年多的審判之後,給薩達姆判處的最先竟然是反人類罪行!這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嚴重的罪行之一了,並且很快以絞刑將其絞死在12月30日。

這天不是普通的一天,而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節日——宰牲節的第一天。因此伊拉克當局的舉動,曾經很大的引起了伊斯蘭教徒的不滿。當時伊拉克總統都已經被絞殺,到底是誰在控制伊拉克的政局?這是在美國人的支持下,伊拉克人民組成了一個公投政權。但是背後到底是誰,明眼人一看都知道。

當時美國人為了平息伊斯蘭教徒的怒火,做了非常好的表面工作。就是按照伊斯蘭教徒的規定,在24小時內將薩達姆下葬。但是畢竟做了24年的統治,薩達姆收穫了很多人的支持。因此在他被下葬之後,他的支持者就以非常迅速的步伐,給他建造了一座豪華的八角形墓葬。

鮮花與讚歌每天在他的墳墓周圍奏響,大量的人群來到他的墓前致敬。因此當局的伊拉克政府看到這樣的局面之後,開始出現非常的不安。並且下令禁止前去薩達姆墓前悼念,尤其是嚴令禁止學生前去。

其實這些很好理解,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況這朝的天子還是國外勢力。美國人費了這麼大的勁,才用反人類的藉口把薩達姆“繩之以法”。到頭來國內的人不斷去前去悼念,這不是在打美國的臉嗎?如果時間再長一點,是不是要出現一個新的政權,來為薩達姆討一個說法?

其實如果再詳細一點了解,這些前來悼念的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前來這裡的基本上都是遜尼派,或者是薩達姆老家的人。因為薩達姆是一個非常獨裁的總統,他在位期間曾經對於伊拉克的另外兩大派系:什葉派和庫爾德人,進行過非常嚴厲的打擊。可以說他的雙手上沾滿了另外兩個派系人的鮮血。

要知道這個打壓不是一時半會兒,時間長達24年時間。所以說他們這兩派的人對於薩達姆可謂是痛惡至極,有多少人每天前來悼念薩達姆,這有多少人過來想砸壞薩達姆的墳墓。所以說伊拉克政局所禁止的,其實還是當年對於薩達姆瘋狂支持的那部分人。

如果這些人是手無寸鐵之輩,伊拉克當局也沒有必要這麼大張旗鼓。關鍵自從薩達姆在當年死去之後,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加入了伊拉克邊境的極端組織。這一部分人可不是吃素的,真的要鬧起來無論是伊拉克還是美國都很頭疼。所以既然要禁止,就應該從源頭上來。

不準任何人去悼念薩達姆,不斷的去弱化斯拉姆的存在感。尤其是禁止祖國的未來,高級知識分子前去悼念。但是伊拉克政府越是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去想起薩達姆。雖然他的統治是屬於獨裁,但是薩達姆終究是伊拉克人,不像現在是靠著美國人指手畫腳。

在薩達姆統治的時間裡面,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超過了現在的韓國。當年買一頭羊的錢,現在都可以買一輛小汽車了。別人的生活水平都是越過越好,伊拉克反而是越來越差,甚至還經常發生戰火。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薩達姆的時代,也開始走到墳前悼念。

極端的狂熱分子有,極端的痛惡分子也存在。薩達姆的墳墓,雖然每天都有人絡繹不絕的前來。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也有人曾經用炸彈將他的墳墓轟炸。但是好在他的追隨者有先見之明,早就把他的屍體移走好多年了。現在薩達姆的墳墓,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象徵。


史之策


2006年底,薩達姆前總統薩達姆以“反人類罪”被執行絞刑,次年,他的屍體被埋葬於他的提克里特老家的阿瓦亞村。

或許布什政府對此的初衷是讓伊拉克的混亂局勢有所改善,但結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卻背道而馳,學費不斷地交,伊拉克變得更亂。

舊的統治者也許很差,但他卻提供了一個表面相對穩定的秩序,新的領導者或許更好,但秩序的改觀卻需要時間,總有些沒有耐心的人不想給他們時間。

既然新政府的口號就是包容,那麼在前期,他們對薩達姆的墓地的態度上,至少是做到了。

畢竟墓地所在地是薩達姆多年積累的親屬圈、朋友圈、老鄉圈、信仰圈的核心地區,很快就有一些人來自發的紀念他。

如果說起初還有些節制,後來的紀念性活動規模卻越來越大,從單人到家庭,再到團體,更有甚者,一些原本不屬於薩達姆的四個圈子但對現狀不滿意的人士也來到了這處“聖地”,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戰友。

2009年7月6日,在不得已之下,伊拉克的馬利基政府出臺了一項新規定,禁止各界組織以團隊形式去參觀薩達姆墓地,尤其是學生,不能在學校的組織下一同前去薩達姆墓地參訪。

伊拉克政府的這項決定“中規中矩”,無可厚非。

首先,它並沒有禁止伊拉克公民個人去參觀,至少說明在民主權利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同樣,也沒有選擇把薩達姆墓地一關了事,這種強硬粗暴的態度很可能將引發一部分人群的強烈反感,反倒使矛盾更加激化,民意更加對立。

禁止各界組織以團體的方式,尤其是學生群體,去往一個“死刑犯”的墓地參拜,這項規定出臺的前提是,當地真的已經有很多學校組織學生們去參觀紀念!

新政府在無法令人滿意地做到彌合社會舊傷痕的基礎上,假如任由學生群體去膜拜一個被判處死刑的前總統(毫無疑問,這是一種製造新傷痕的不二法門),聽任觀念的鴻溝自小養成,對伊拉克的未來團結並無半分益處。

好消息是他們的決定並沒有引發國內國際的“強烈不安”和民意反彈,通過近些年來的局勢看,伊拉克整個國家與社會正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歷來現實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這不光是伊拉克人,這種情況應該是地球上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經歷,而且還在繼續的!
薩達姆,一個時代的梟雄,曾經令周圍國家顫抖,也令美國頭疼的人,

他與卡扎菲,穆巴拉克,薩利赫,哈梅內伊(差點兒忘了還有埃爾多安),遙相輝映,把中東弄的色彩繽紛,其膨脹的內心幾乎容不下世界,強勢的他,對內和其他草根獨裁者一樣,都是“天下大同”的“踐行者”,這裡也包括查韋斯,為了“理想”,薩達姆為大多數伊拉克人帶來了福利,使他們在上世紀就過上了“小康生活”。讓我們真實感到古巴比倫的迴歸。


但是,可能是薩達姆不具偉人
境界,也可能是民眾總有更高的追求,還有可能是伊拉克的繁榮和強勢讓西方很是不爽,於是中東“大哥”薩達姆“率先”走下神壇,這樣,伊拉克底部的民眾,被少數人煽動後,還以為自己能從開汽車變成開飛機(美國人還達不到呢),於是“眾志成城”,薩達姆就成了民眾走上新“空中花園”的最大的障礙,打倒薩達姆就是當時伊拉克民眾的第一要務。
但在這之後到現在,

持續動盪的國內局勢,已經讓大多數普通伊拉克民眾的生活回到了“解放前”,近些年,伊拉克的民眾追憶和思念薩達姆也成了伊拉克社會的主流思潮,就是那個義憤填膺把大錘砸向薩達姆雕像的人,現在都是追悔莫及,所以說,民眾的眼睛始終是雪亮的,被迷惑之後,珍惜往往是隨後就至,但歷史還會重演,但是,水(人民)是引的,而不是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