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自2012年曝光以來,這是官方首次證實“新輕坦”的名稱,15式坦克是我國陸軍繼99A型主戰坦克之後的又一型重點裝備,是我陸軍信息化發展的里程碑。


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目前這款坦克已經試裝在我陸軍某部。相信在明年,我們可以看見正式亮相的15式輕型坦克!

說起這一款新輕坦,可以說是集中了我國最新的科技成果,各種高配技術都往上整,比如說液氣懸掛,上反穩像火控,甚至在信息化方面比99A還好!

但是關於我軍這一款新輕坦,很多人都有疑惑,在如今重型主戰坦克滿地走,中型坦克不如狗的年代,裝備這樣一款輕坦有什麼用呢?

有一種推測是我軍專門搞出這樣一款“輕坦”,是為了方便我軍的海外戰略力量投送。

大家也都知道,如今我國雖然說名義上沒有一個海外軍事基地,但是實際上像瓜達爾港、吉布提這樣的港口,和軍事基地的區別也就是名字不一樣。


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再加上我國如今正在對非洲進行戰略佈局,所以怎樣維護我國的海外利益就是解放軍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想要擁有維護海外利益的力量,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樣把我們的武器裝備運出去,也就是兵力投送。最快的辦法當然是空運,但是空運的話對於裝備的重量就限制的非常嚴格。

所以當得知我軍專門裝備了一款輕型坦克之後,很多軍迷都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一款我軍為了能夠滿足空運而專門研製的輕型坦克。


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巧的是,雖然說輕型坦克有著防護不足這種缺點,但是那也是相對於如今主流的三代重型主戰坦克而言。對於非洲的黑蜀黍們而言,這妥妥的屬於高大上,不可力敵的主戰裝備,君不見法國就憑藉著輕型裝甲車就能把阿爾及利亞等國治的服服帖帖的嗎?

不過,對於新輕坦的這種用法,卻不太贊同。認為,輕坦並不是針對空運設計的……他針對的是南方鬆軟地面和複雜山地,以及高原缺氧環境。


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圖:XM-8這種十幾噸的輕型坦克才是專為空運設計的,更早的M-551也是。我國30噸的輕坦不是,它只是因為重量輕,運-20級別的運輸機恰好可以將其直接空運東非,而空運99A做不到這點。

大家注意了,這個南方鬆軟地面,指的可並不是我國南方,我國南方99A這種小60噸的坦克都能跑的飛起,沒必要多弄一個新輕坦。這個南方指的是再往南一點,東南亞。

至於這個高原缺氧環境,就是青藏高原。

而這兩個方向所針對的國家,想必不說,戰友們也知道。

其他的那一票小國就不說了,但是要知道,越南和印度這兩個國家,可是有著俄羅斯買來的T-90的,同時印度還有著大量的T-72坦克。這都是正兒八經的主戰坦克,作為對手,咱們這一款新輕坦能和這兩個國家的T-72和T-90硬剛嗎?


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這其中新輕坦的對手其實還有三哥的阿瓊坦克,至於為啥不說,戰友們懂得

在看來,妥妥的沒問題!要知道我軍的15式坦克,雖然現在是叫輕型坦克,但那得看跟誰比,它的重量可是在

32噸-35噸左右的,放過去,那叫中型坦克,而這些個國家裝備的最先進的T-90基礎重量也不過46噸。

裝甲技術、總體設計的進步,而且說過俄羅斯的坦克脫穿是很弱雞的,所以說,對上我們的新輕坦還真不好說能不能做到擊穿。


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圖:最右邊的M833型105脫殼彈是海灣戰爭時的產品,當時用M833的M60坦克對T-72一炮一個穿,後來美帝對105炮基本放棄治療,不過我兔還在繼續發掘105炮和彈的潛力

既然防護、火力半斤八兩,我國新輕坦在機動、觀瞄火控上又有優勢,所以覺得問題不是新輕坦能否對抗T-90,而應該是T-90能否槓得過新輕坦。至於比T-90還弱雞的-72,就更不用說了。


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圖:印度的最新版T-90MS,這個看起來很時尚的側臉很能唬住吃瓜圍觀群眾


我軍新輕坦正式命名 印度又要頭疼了


▲圖:T-90MS的炮塔依然是在T-90A的炮塔基礎上通過堆砌裝甲拉皮出來的產物,而反應裝甲對抗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效果飄忽不定(人本來就不是用來對付APFSDS用的),抗穿靠的是炮塔正面的基礎裝甲。

另外,咱國研製那個輕型坦克主要是用在一般坦克上不去的地方,力爭的目標是我打不過的跑得沒我快,跑得比我快的打不過我。

所以說,咱們這一款15式坦克的服役,針對性非常強,同時也彌補了我軍戰鬥力的一塊短板。

而且,在我國越來越需要維護海外利益的現在,15式坦克的出現又正巧填補了我軍的一項空白。相信,這一款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輕坦”未來一定會大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