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身體有兩個表現說明“吃得少”,會影響發育

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可能會有一些時候吃得少,如果說經常吃的少那自然就會影響他的發育。就像小編堂妹家的寶寶,在三個月的時候就出現發育遲緩的情況,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後來堂妹仔細觀察才發現,原來寶寶一直都吃得少吃不飽,自己的母乳也不充足,因為覺得母乳營養高所以一直堅持餵母乳,但卻沒有想到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其實寶寶吃得少吃不飽,不一定是因為母乳不足,還可能是因為母乳質量低,寶寶雖然表面上吃得多,但是身體應該補充的營養卻沒有得到充分補充,其實也等於吃得少,所以這個時候自然就影響到寶寶發育了。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寶媽需要了解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身體有哪些表現說明是吃得少!

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身體有兩個表現說明“吃得少”,會影響發育

1、寶寶大便少、屁不臭

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大便次數出現減少的現象,並且還有放屁不臭的表現,其實就可以說明寶寶吃奶吃得少,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因為寶寶大便次數其實受吃奶量多、少的影響,吃的多大便次數也就多,吃得少大便次數自然就少,而屁不臭這點就可以排除寶寶是便秘的症狀,有這些基礎條件,所以才說寶寶是吃得少。

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身體有兩個表現說明“吃得少”,會影響發育

2、身體長得慢(體重增長也慢)

新生兒體重和身體生長都出現這樣緩慢生長的情況,就說明寶寶長期吃得少,為什麼說寶寶是長期吃得少而不是吃不飽呢?其實這就是因為寶寶身體出現的症狀不同,因為寶寶是身體有這樣的表現,而不是主動要求要吃奶,或者哭鬧不滿足,所以說寶寶有這樣的表現是長期吃得少,有可能是寶寶腸胃發育緩慢導致,寶寶胃容量比較一般水平要小,自然就吃得少,而又因為吃得少營養跟不上,所以就會影響寶寶發育。

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身體有兩個表現說明“吃得少”,會影響發育

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身體有兩個表現說明“吃得少”,會影響發育。被母乳餵養的新生兒能有這兩個表現,其實就說明寶寶吃得少,寶媽發現寶寶身體出現這樣的表現後,就需要適量增加奶量,直到寶寶大便正常,身體生長正常為止,在寶寶吃多還是吃少上,寶媽可不別重視,吃得少會造成寶寶不消化,吃得少會導致營養缺乏,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不利於寶寶發育,所以寶媽要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