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部有一小城,此城有3寶,享譽海內外,還有1絕,特吃小吃

安徽北部有一小城,此城有3寶,享譽海內外,還有1絕,特吃小吃

“我們是奇石之鄉,是石中美玉,所以璧下面是玉,不是土(壁)”語文老師扯著嗓子一遍又一遍的叫喚道。這個字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真的很難區分,每次寫錯的小夥伴們大有人在。直到長大後才知道“璧”的含義,而更加悽慘的是,才知道什麼叫做“如入寶山,空手而歸”的悲涼。小時候我們隨處可見奇形怪狀的石頭,在我們眼裡只是一個玩具,長大後,它卻成為了我們再也玩不起的“玩具”。

安徽北部有一小城,此城有3寶,享譽海內外,還有1絕,特吃小吃

說起靈璧3寶,第1寶在我們靈璧人心中,當屬靈璧石為首。早在唐宋年間,就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石”之一,到了清朝乾隆年間,被封為“天下第一石”。這幾年親眼目的靈璧石的水漲船高,完全不亞於房價的漲幅。靈璧城內,奇石小鎮、奇石文化園等等與奇石有關的主題園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靈璧石也成為靈璧最好的一張名片。

安徽北部有一小城,此城有3寶,享譽海內外,還有1絕,特吃小吃

奇石文化園

說起第2寶,在我心目中,鍾馗更勝一籌。在我很小的時候,乃至在我們當地人的心中,鍾馗並不是終南山人,而是隻屬於我們靈璧的人,但願望和現實相悖。靈璧鍾馗文化之所以出名是因為早在北宋年間,一批民間藝人云集靈璧,模仿吳道子的鐘馗畫的畫風,最後得而揚名於天下。在2003年,國家文化部授予靈璧“中國民間藝術(鍾馗畫)之鄉”。雖然事實如此,但這依然不影響當地人把鍾馗當成靈璧人的美好心願。在我很小的時候,鍾馗畫多以水墨法為主,這次十一長假回家後才發現很多以硃砂入畫,這對於鍾馗的意義更加明顯。

安徽北部有一小城,此城有3寶,享譽海內外,還有1絕,特吃小吃

鍾馗路

那第3寶,就是楚漢文化背景中的虞姬。當年霸王項羽與劉邦決戰垓下(今靈璧東南區域),上演了四面楚歌、虞姬自刎、霸王突圍至烏江等著名歷史事件,最後虞姬被殘餘楚軍葬於此處,後來形成了虞姬村,今為靈璧縣虞姬鄉。在上高中的時候,騎自行車從縣城一路趕往虞姬墓是我們偶爾的樂趣。那時虞姬墓一週僅開放三天,景區也大多是殘垣斷壁。這次十一長假回家後發現,虞姬墓已重修,變身AAAA景區。雖然虞姬墓變身成為高檔的景區,但卻少了一些歷史的厚重感,或者說少了一些兒時的回憶。

安徽北部有一小城,此城有3寶,享譽海內外,還有1絕,特吃小吃

所以,靈璧三寶合在一起就是:奇石、鍾馗、虞姬,任何一寶都是享譽海內外的存在,但本身靈璧之名卻並沒有隨著三寶而揚名。很多時候說起靈璧,要先說起三寶,而不是說起靈璧,就讓人想起來三寶。還有一絕,是存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街頭小吃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更加具有代表性,而靈璧的代表小吃就是捲餅,種類繁多,如麻辣串、炸串、烤串、炒菜等等,只要和吃有關的,通通都可以捲進餅裡。這也代表了靈璧有容乃大的情懷,歡迎四海之內的兄弟姐妹到靈璧旅遊的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