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蜀漢比東吳兵多?這種說法有何歷史依據?

薛天宇3


蜀漢在鼎盛時期士兵人數確實不亞於東吳,準確地說是在公元219年,關羽北伐前。

當時蜀漢地盤橫跨荊州、益州,北至武都、漢中,南到南中(今雲南、貴州),東抵江夏(今湖北武漢),西至永昌郡(今緬甸東部),國土總面積近120萬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近200萬人。



關羽駐守荊州四郡,從之後的襄樊之戰來看,關羽所部水、陸軍共約四萬人,關羽北伐帶走約2.5萬人,留1.5萬人守四郡及防備東吳,之後又調1萬人北上,總的來看約4萬總兵力。

魏廷駐守漢中,漢中為益州的門戶,兵力不會少,至少常備3萬人駐守。

劉備坐鎮成都,劉備在215年曾經出益州支援關羽,以應對孫權討要荊州,當時劉備就帶了5萬人,可見劉備中央軍至少有6萬人,要留1萬人守成都吧。



張飛守巴州至少1萬人,南邊及西邊邊境駐守至少2~3萬人。

加起來就是15~16萬的兵力,這也就是蜀漢鼎盛時期的總兵力。

東吳在蜀漢鼎盛時期的219年,從地圖上看,那一年蜀漢面積大於東吳,東吳國土總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160萬人。

東吳在赤壁之戰中,周瑜領兵3萬,孫權領兵2萬,十年後的219年在荊州地區屯兵3萬,因為當時孫權還是以淮南為戰略突破口,荊州地區與劉備還是結盟狀態。



而在建業地區屯兵5萬,這裡是孫權與曹魏的主戰場。

在江夏(今武漢)到柴桑(今九江)是孫權的政治中心,兵力約3萬,再加上南方各地駐守總兵約2~3萬。

加起來就是13~14萬的兵力,這是東吳的總兵力。

這樣算下來,蜀漢在鼎盛的219年總兵力比東吳多,除去鼎盛期,蜀漢總兵力低於東吳。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在劉備攻下益州,有荊州的長沙,零陵,武陵,桂陽,江夏時候。歷史的資料是關羽有三萬水軍,劉備去益州也是三萬多人馬。劉璋因為馬超參加被嚇得要命,劉璋還有十萬多精兵隊伍守禦成都,就投降了劉備 ,劉備又率領有了十萬精兵的回去和孫權爭奪荊州。

但劉備沒有打孫權,奪取被孫權佔領長沙,桂陽。而且以湘水為界,和平孫權平分荊州,得零陵,武陵,南郡,卻答應了攻下涼州和其它地方,還回零陵,武陵,南郡回去。當劉備攻下漢中以後,就是還回了零陵,武陵,南郡給吳國。使糜芳 的南郡江陵,公安士仁都到東吳,和武陵和零陵都|到東吳。

當時關羽率領的軍隊,也已經劃給東吳,關羽因為孫權主動求親向關羽聯絡感情,卻遭到關羽說虎女,那能嫁給犬子拒絕孫權的主動示好,再無法不去東吳,因此卻大量軍隊,沒有後方根據供應糧草,無糧缺吃。使十萬以上軍隊一夜逃跑潰散,。(應該關羽原來三萬水軍,劉備從益率領益州十萬人,只帶回去打張郃只帶回精兵一萬人馬還有于禁龐德投降的三萬多人。

就算,張飛和張郃對峙軍隊為一萬,當時蜀漢的軍隊粗粗一略算應該超過十五萬以上。以數量遠遠超過孫權的的軍隊七萬人,可惜關羽沒有率領軍隊回益州,軍隊一夜以後在麥城潰散他也被殺。之後劉備傾國軍隊以七萬以上,號稱70萬在夷陵之戰中,全軍覆沒。

不但地盤沒有荊州三郡,還有沒有了上庸房陵。只有益州和漢中軍隊,更是讓諸葛亮在魏延提議率領五幹精兵出斜谷偷襲攻擊長安,都調不軍隊局面。馬謖帥領的蜀國主力軍隊,王平做為付手,才只有一千人的數目,諸葛亮在天水西三郡叛亂後歸附蜀漢時,卻無兵力去接受佔領,只迀回一干多人員回到漢中。

軍隊那時少得可憐,那能再敢和東吳相比,孫權親自率軍十萬攻合肥,劉備在白帝城眼看著東吳空虛,對防禦的西方陸遜寫信說,魏吳東面激戰,東吳國內空虛,我將和將軍再比一場。將軍還有膽量嗎?陸遜堅絕不疑直接說,您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吳蜀應該和好,如果您執迷不悟,我將讓你的軍隊再不無一人活著回去。劉備當時沒有兵了,看著有機會,卻沒有軍隊氣得大病但無可奈何。不久死了。


ww3721


蜀漢章武二年(222),劉備為了奪回關羽丟失的戰略要地荊州,親率大軍東征孫吳。於是,吳蜀雙方在夷陵(今湖北宜昌地區)展開了一場生死較量,史稱"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那麼,這場勢在必爭的大戰究竟有多大的規模,即吳蜀雙方參戰的兵力有多少呢?《三國志》之《陸遜傳》、《步騭傳》等明確記載了東吳參戰兵力有五萬,牽制兵力有一萬,而對蜀漢參戰人數卻沒有明確記錄。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圍繞著夷陵之戰"以少勝多"的問題,學術界就爭議不斷。蔣福亞說:"夷陵之戰中,雙方兵力大體相當,陸遜的兵力還可能稍多於劉備。"楊東梁則說:"劉備投入夷陵之戰的總兵力當在十萬人左右。"任昭坤認為:"夷陵之戰中的蜀漢數萬兵力,與孫吳出的兵確實相差不大,肯定為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似覺不當。"陳遼則認為:"劉備興兵伐吳,總兵力約有二十幾萬人。而陸遜只有五萬人,兵力之比為5:1。

但是個人感覺東吳勢利比較強,江東多才俊,東吳方面人才一直沒有斷層,甚至可以說人才輩出,統帥方面從周瑜魯肅到呂蒙陸遜一直到後期陸遜之子,不過在絕世猛將方面有所欠缺,但是甘寧等人也是很厲害的,不過三國過分誇大了劉備方面。反觀蜀漢,統帥除了諸葛亮就只是姜維勉強湊合,猛將除了那五虎也就魏延了,況且五虎除了趙雲都是短命鬼,後人也一貫短命,這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一說。所以綜合看,東吳勢力還是強的。


青衫百里


蜀漢在丟失荊州之後人口數量一直都不超過一百萬 ,東吳二百多萬,曹魏二百五十萬到三百萬之間,當時兵員人口比通常在I:8到1:10之間。據此估計當時蜀漢兵力在12萬之內,吳20萬左右,魏25萬到30萬之間


嘉-菲-貓


劉備稱漢中王,建立漢國時,兵力是比孫權多。但孫權這邊的武將一直不安分,看不起關羽想搞他,經常在邊境地帶不安分。聽說關羽收服了幾萬降兵,那還得了。正好關羽降兵太多沒飯吃,偷襲孫權糧倉。孫權武將就按耐不住了,都說好的要捉活的,然後再殺。結果荊州全境被奪,劉備想就算你剛拿荊州,兵力補充不上,不可能勝得過天府之國益州,結果不自量力剩下兵馬也被砍光了。從此和東吳實力一直差一大截。


不應該32


有荊州的時候確實兵力比東吳多,加上五虎上將,還有法正,那時蜀漢是巔峰期,荊州丟了以後和夷陵之戰後國力兵力大幅下降


妳婼懂喔該有多好


謠言,謠言止於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