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如何達到“澄明之境,登峰造極”—請閱讀此文將改變你一生!

交易如何達到“澄明之境,登峰造極”—閱讀此文將改變你一生!


《澄明之境》是青澤先生繼《十年一夢》之後的又一本力作。正如青澤先生所說:“我這本書取名'澄明之境',我深切地知道,這只是我內心憧憬的一個理想目標而已,可望而不可及,人作為一個有限理性的存在,永遠不可能真正進入那種境界。”然而,在交易中,我們還是可以遵循一些哲學思想去靠近這種境界。

交易如何達到“澄明之境,登峰造極”—請閱讀此文將改變你一生!

▉1.所謂的交易境界,指的是投機者在洞悉了技術層面的侷限性以後,有了自己的投資哲學和思想體系,通過構建相對合理的交易策略和風險管理方法,在交易中放棄完美,進退有序,淡定從容的心境。交易績效的穩定,並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放棄的學問。

▉2.一種技術工具如果要發揮出巨大的威力,背後應該有一顆強大的心臟,有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持。

▉3,我在訓練交易員時曾經歸納出六個字:收心、守心、修心。

▉4.巴菲特說:“一個在小事情上無法節制的人同樣在大事情上無法節制。”

▉5.在我看來,交易員和苦行僧也差不多,為了取得投資成功,我們必須像虔誠的宗教徒一樣信任我們的投資哲學、投資理論、投資方法。

▉6.知道不是力量,相信才是力量。

▉7.投機者是“行者”、“忍者”,而非“學者”、“智者”,行動而非說話,實踐而非理論,是一個職業投機者的本質特徵之一。

▉8.2000年前孟子的話是最好的解毒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投資市場中每個人其實就是一頭“豬”,但是我們都不甘心,一心想要飛起來。我們忘了一頭豬要飛起來的唯一辦法是去尋找風口。

▉9.在理性指導下能夠保持自我剋制的人,就是投資家,而不是在於他知道多少。

▉10.短期之內,偶然性可以讓賭徒傻瓜成為智者而歡呼雀躍,讓所謂的高手變成變成白痴而捶胸頓足,讓大多數投機者被玩弄於鼓掌之間而茫然不知所措。

▉11.從事後的角度,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市場的運動軌跡,但是,投機者交易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

▉12.如果要在市場取得成功,投機者應該做出正確的決策,而不是做出讓自己感到舒服的決策,心理上很舒服的交易,結果往往不好。

▉13.模糊是美,缺陷是美,簡單是美。在技巧上追求完美,在利潤上追求極限則恰恰不是美,而是與沒得真實背道而馳。

▉14.提高業績的路徑,不在於發現機會的次數多少,而是在個別好的機會上爭取獲得最大利潤。

▉15.一個對他人、對自己不負責任,逃避現實的人絕對做不好期貨的。

▉16.投資成功的核心不是去抓更多的機會,而是耐心等待,把某一個機會用好,把一個品種做精,當機會來臨,用極大的意志力把交易機會用到極致。這樣的交易效果遠比發現十次交易機會,每一次都淺嘗輒止要好得多。

▉17.承認自己是井底之蛙,承認自己是瞎子摸象中的瞎子,非但不可恥愚蠢,恰恰是有智慧才能達到的效果。

▉18.丁聖元先生翻譯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傅雷家書》;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和《批判哲學的批判》;日本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德國思想家馬克思•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卡沃爾的《趨勢跟蹤》;彼得•L•伯恩斯坦的《與天為敵》。

▉19.經過無數次碰壁之後才恍然大悟,金融市場的特徵就是善變,市場是混沌的,運動是沒有必然規律的。

▉20.投資者應該走在市場的前面,而絕不能只是讓市場牽著自己的鼻子走。如果投資者頭腦中沒有這些事先預定的理論、原則、框架、模型,毫無目的地觀察市場,看到的只能是市場價格隨機的波動。

▉21,經過無數次碰壁之後才恍然大悟,金融市場的特徵就是善變,市場是混沌的,運動是沒有必然規律的。

▉22.投資者應該走在市場的前面,而絕不能只是讓市場牽著自己的鼻子走。如果投資者頭腦中沒有這些事先預定的理論、原則、框架、模型,毫無目的地觀察市場,看到的只能是市場價格隨機的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