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智慧,“登峰造極”的古代冷兵器

據史料記載,在中華民族遼闊的疆域上,曾發生過數以千計的戰爭。每次戰爭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經濟條件下發生的,作戰器材亦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而不斷髮展。

歷史的智慧,“登峰造極”的古代冷兵器

青銅器 兵器 收藏

大體說來,漁獵時代的兵器是石制的,其中估計有部分採用玉為兵器材質的。殷商時已採用銅製兵器,春秋戰國時出現了鐵製兵器。出於戰爭的需要,我國古代對兵器十分重視。

歷史的智慧,“登峰造極”的古代冷兵器

青銅器 兵器 收藏

周代青銅兵器工藝的完備,可從劍的製造上略見一斑。春秋戰國時代的吳越寶劍鑄造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新中國成立後,先後發掘出“越王州句劍”、“勾踐劍”、“吳王夫差劍”和“吳王太子佩劍”。這些都是吳越兩國名劍師的傑作,是世界兵器史上的早期力作。

歷史的智慧,“登峰造極”的古代冷兵器

青銅器 兵器 收藏

青銅兵器鑄造成就中,最重要的是我國古代匠師已準確地掌握了銅、錫合金的不同配比,以針對不同用途下料。實踐證明,工具和兵器需要鋒利和堅韌,因而要求加錫較多;一般器皿則不要求加錫過多。

應該指出,加錫固然可使要製作的兵器或工具硬度增高,可鋒利和堅韌,但加錫過多,超過25%,也會反而剛脆,失掉堅韌性。為了製作各種青銅器,摸索不同的合金比例,先民對冶煉鑄造青銅器中的技藝要求不斷進行總結,並記載在《周禮·考工記》中。

歷史的智慧,“登峰造極”的古代冷兵器

青銅器 兵器 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