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從09年的每人一年20元漲到19年的每人一年220元,對此你怎麼看?

痴騎朽翁


但是,新農合漲價之後,很多農民不願意了,他們覺得太貴,交不起。為什麼?因為農民掙錢少。

不管新農合怎麼漲,但是小焦勸各位一句,該交的還是交,這樣利大於弊!


為什麼這樣說?

第一,國家設立新農合的初衷就是幫助農民在看病的時候省錢,解決農民得看病貴問題。如果你不交,那這一年萬一你生病了,不是花的更多嗎?

第二,一年幾百上千塊錢,應該不是什麼難事。除去家裡人口特別多的,一般人家多的五六個人,少的兩三個人。按今年大多數地區新農合220元/人的標準算,五個人是1100元,兩個人440元,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除去打幾天工應該就能交上了。


當然,現在還有很多人還在溫飽線上(比如無兒無女的老人),要交這麼多確實有困難。不過政府也在想辦法,比如有的地方政府會讓貧困戶免交合療費。

第三,不存在白交錢的問題。有的人說了,我現在一年交好幾百,一年都不生一次病,那我不是白交了?其實不是這樣的。

也許你現在很年輕,身體好不生病,但你能保證你不會年老?你能保證你一輩子不會生病?而且新農合的政策就是一年斷繳,之後要想再參合就得補繳斷繳這幾年的錢(有的地方一旦斷繳就不能再參合了),因為新農合採取的是互助模式,它默認的就是你出錢幫助別人,之後別人出錢幫助你。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給關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近年來,新農合個人繳費標準確實增的速度有些快。

2009年是每人一年20元,這相當於福利型保險了。2015年是120元每人,2016年是150元,2017年是180元,2018年是220元。

而2017年全國農村人均收入的中位數是11969元。

乍一看確實保險費220元支出不是很多,而且國家最低補貼金額再次提升,達到了490元。理論上繳費多了,籌資金額高了,大家的負擔能輕一點。但是網友卻普遍反映負擔重。

其實根上的原因並不是220元的問題,還是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大家都知道,基層醫院很難有好醫生。而且很多大病治不了。如果上二級、三級醫院報銷,比例又低。比如青島市一級醫院報銷比例是80%,二級醫院報銷比例是70%,三級醫院報銷比例是65%。

居民醫療保險跟職工醫療保險一樣,都是設有起付線的,青島市的起付線是分別是200元,500元,800元,北京市高達1300元。


我們國家有診療目錄,藥品目錄和服務設施目錄,在目錄範圍之外的服務都是需要自費的,而之內的服務也有一部分是需要自費承擔的。

結果會造成我們住院之後,能夠納入醫保報銷的錢數並不多,很有可能住一次院綜合報銷比例只有百分之三四十。對於低收入家庭來說,看病要支出五六萬元和十幾萬元沒有多大區別,都是一樣看不起,只能通過簡單便宜的方法來進行保守治療,這種情況根本也無法報銷。

所以,很多低收入人群在繳費標準提高後,繳費的積極性更差了。還好我們國家對醫保和低保邊緣家庭的醫保個人部分也由政府承擔,提高他們家庭的抗風險能力。

如何解決呢?國家應當儘快建立家庭收入監控體系,對於家庭收入低至一定程度的,降低起付線、住院報銷比例照顧、實施大病救助等等方式讓他們看得起病。

讓我們的歷年個人繳費部分實施累積,住院的時候可衝抵一些住院費。跟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一樣,個人交納的錢數全部記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這樣能夠保證個人不吃虧。然而實際上這部分個人賬戶資金仍然是可以拿出來使用的。只不過以後使用要政府補貼而已。如果說個人交納的錢能夠衝抵住院費用的話,交的費用再高一點多數人也能夠接受。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希望隨著國家醫保局的建立,能夠有效加強醫院的醫療用藥監控,使用合理且必需的救治方式,造成醫療資源的大量浪費,從而浪費大家的就醫成本。

一些網友還建議,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提升到每人一千元標準,實施全民免費的醫療保險政策。這也是對我們看病貴的一種吐槽,其實不管交多少錢,能夠讓不同收入人群看得起病,這才是完善合理的醫療保障系統。


暖心人社


新農合從09年的每人一年20元漲到19年的每人一年220元,對此你怎麼看?

在我的記憶裡,最開始的新農合只有每人一年10元,僅僅10年左右時間,就漲到了220元,還是令人有些吃驚的。

前不久,我到一個大山村裡走訪,接觸到了一個村支部書記,他就向我反映了此事。

他說,這個新農合漲得還是有些太快了,幾乎是一年一漲,或許對於城市的人來說,幾百元不算什麼事情。可是對於農村,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如果家裡有幾口人的話,那就要上千元錢。關鍵是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太多,可不只是交個新農合了。

他說,這樣一方面增加農民的負擔,另一方面也給村裡徵收工作帶來了一些壓力,畢竟又要給老百姓做工作,不好做啊。

事實上,農民們還有一個反映,那就是交了新農合之後,如果得了大病,報銷的比例還是不夠,有的農民可能就因病致貧。多年來辛辛苦苦攢下的錢,都可能花到治病裡去了。

如何解決大病治療的困難,醫保方面還得加大報銷力度,這個方面除了收醫保金之外,關鍵在於加強監管,防止一些小病或普通病方面過度用藥、過度報銷,從而集中解決大病治療報銷問題。


碧翰烽


所謂的新農合,除非得了生死大病,能受益。小病根本毛都不頂。醫院成了合作醫療的受惠者,小病大看,想法讓病人住院,因為有了合作醫療,所以對病人大宰,現在我們這鄉級衛生院,感冒輸五天液,要你兩千多,也比私人門診貴的多。縣醫院更笨說,割個闌尾都要花上一萬,報完自己還得拿五千。普通病症百姓沒得實惠反而因醫療機構的貪婪更加重了負擔。一個五口之家,僅醫保就1100,這應該是三畝農田的純收入。對於低收入農民來說真的是負擔。國家的政策是好的,可是經讓醫療機構給念歪了。


人在旅途151540505


國家籌辦新農合的政策是好的。

新農合的服務對象也是針對農民階層的醫療保險。

在新農合實施的十年時間裡,確實為農村居民在大病就醫方面解決了很大一部分經濟負擔,這是對全國廣大農民的一項利好政策,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新農合從09年的每人一年的20元參保費用漲到19年的每人一年220元,在十年時間裡漲了200元,現在農民朋友普遍反應新農合的費用偏高了。

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民收入並不高,中西部地區的還要更低一些,現在農村光靠種地根本掙不了多少錢,每人一年220元的新農合費用無疑會給農民增加經濟壓力。

比如我的朋友一大家共9個人就得交1980元,這對他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了,因為今年老家的小麥價格不到一元塊一斤,1980元塊相當於二千多斤小麥了,而我們當地的小麥畝產也只有八百斤左右。

因為新農合的參保費用偏高,在老家的村裡有些村民就放棄交費了。

國家本來施行新農合的初衷是為民謀福利的,而現今,隨著新農合費用的不斷增長,它以然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因此建議國家從農民的實際收入與切身利益考慮,適當的減免一些新農合的參保費用為好,這也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心願。


淡淡心緒煙雨中


農民收入不見增加,新農合不斷增高是農民不小的負擔,有人比喻前些年的農業稅,現在的新農合,說起220元的不多,那我給你算一筆帳,一個5人的家庭應交1100元,一家人田地共5畝,毛收入5幹元,除去農肥,農藥,種孑剩4幹元,除去新農合1100元,還剩3900元,3900元÷12月=325元(是一家人的生活費),你說農村人經濟緊張不?


用戶4788811620606


現在的新農合都變味道了,新農合為什麼越交越多,最後是誰得到的利益最多?以前沒有的時候,醫院價格也沒那麼貴,自從有了之後,看病價格一升再升,之前花5000就能看好的病,現在恨不得給你報價一萬兩萬,錢反正都是國家出,看病的人反正沒感覺,感覺自己得到了實惠,也不會去追究更多。我覺得國家不如嚴控醫療價格,把新農合補助的錢劃到醫療專項基金,把這部分錢用於大病,看不起病的部分特困戶,這樣才能讓人感覺到實實在在的惠民,新農合可以交,但是不是越交越多,難道是因為病人增加了?還是藥物漲價了?都不是,是醫院心越來越黑了,要想新農合交的錢不會越來越多,就得從醫院查起!


您已啟動飛行模式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農村推廣將近十年了,廣大農民朋友對此可謂是褒貶不一。這不,我今天給母親看病時被醫院告知,二O一八年每人交了一百八十元,個人帳戶上有六十元是不可以用來抵消醫藥費用的,門診報銷額度超過二百八十元就不再報了,以後必須在住院的情況下才可以報銷。這就是說,一年中門診報銷了二百八十元以後,病人看門診就要自費了。這裡就有一個疑問,即然看門診不予報銷,這還是合作醫療保險嗎?這不是督促不必住院的患者也都去住院嗎?

新農合繳費年年見漲,農民報銷的門檻卻越來越高。農民朋友對此真的是手裡攥者雞肋,食之無味,扔了可惜。如果只有住院才能報銷,何不把新農合改為大病保險呢?都知道農民目前還是比較貧窮的群體,一個五口之家交齊農合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看病時用的是個人賬戶,當然這一點無可厚非,問題是沒有給農民帶來多少實惠,錢是年年交,病卻不是經常害的,誰也不願害大病。難怪很多農民朋友都說,參加農合用處不大,,村衛生所已沒有履行新農合的職能,不能頭疼腦熱都往大醫院跑吧,況且大醫院收費也很高,這錢花得敞屈。要是不交,萬一遇到大病又會叫天不應,叫地無門。農民對於新農合不是不願意,而是因為嚢中羞澀才計較的。


周天一景


對新農合的繳費標準每人,每年都要漲20元,19年漲到220元。

下面我來說說,為什麼要漲20元?只裡主要是財政的困難,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面比較廣,農民自有了新農合後,從過去生病了,小病在家堅持,或者是去藥店買點藥片吃一下,也許能堅持,堅持,也許都不需要去醫院了,而現在隨著新農合的醫保的建立,從而農村老人有了病不是買的藥就解決問題了,再有就是買藥也是自己掏錢買,且沒有門診報銷,在這樣的情況下還不如進醫院治療,反正最少也要報銷個5o%,這就是現在農民想法。

大家可以想一想,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雖然現在每年繳220元,對農民來說,好象漲的比較快,但是我們國家的醫療保險雖然暫時還沒有出現缺口,但是隨著中國人口的老年化,再過上幾年還停止在原有的繳費標準上,到時肯定會出現透支現象,所以希望廣大農民兄弟及城鎮居民的同志們要理解。

對於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我個人估計有可能還要繼續上調,最後有可能於城鎮職工同步執行!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顧雲孫


座標江西撫州東鄉農村今年一人260了都。記得去年是210還是220!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