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常德發展的怎麼樣?


“這些年”的概念實在太過寬泛,十幾年幾十年都算“這些年”,我把這個問題具體化,說說我所知道的常德近二十年(1998-2018)的發展變化。

先說說城市規模。我大概是90年代末進城讀書的,當時家住紫橋附近。紫橋和金橋市場,紫橋小學都是在這一時期建起來的,這一區域算是當時常德城的邊緣地區,再向北,七里橋附近就是一大片水域,還在搞珍珠養殖。而現在常德城區的範圍(北向)早已越過了鐵路線。

再說城市建設。今日的常德漂亮整潔,但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常德大道、武陵大道建設之初,很多人認為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四線城市用不著那麼寬的街道,但今天來看,當時的決策極具前瞻性。還有人行道拓寬,最初的階段有梔子花花壇,後來拆除硬化,總體來說對行人是友好的,避免了人車爭路。再就是興建了一些大型的商業廣場和公共娛樂場所。以前購物首選步行街,現在大潤發——友阿,萬達,多了很多去處。以前常德就只有濱湖、臨江和詩牆幾個公園,現在大小河街,丁玲公園,柳葉湖…

總體來說,這些年來,在硬件建設方面常德一直走在湖南省的前列,是其他各市州學習的榜樣;教育事業也打下了雄厚的基礎,高考成績緊隨長沙之後。當然,房價也水漲船高,翻了不止十倍有餘。如果拋開收入單論生活,常德是個宜居的城市。




武陵百曉生


常德,湘西北大門,文,基層教各縣市抓得非常緊,每年高考一直排在長沙後面。位居第二。經濟方面,GDP這幾年居湖南第三位。城市發展,更是常德這幾年引以為傲,白馬湖柳葉湖,德國小鎮,河街,幾屆主政常德的還是為常德做了實事,全國衛生城,文明城,旅遊城多項榮譽,造就常德居住之城。


漫卜人生


城市建設是比以前好了,全國都在搞常德也不例外,這沒什麼說的!

老百姓最關心的是錢袋子,常德人民的錢袋子還是三瓜倆棗,工資低,房價高!不說了常德人民反正是拖全國人民後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