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戳↑關注,你關注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最近,身邊很多家長,不約而同地為孩子的專注力發愁:

“幹一件事兒,不會超過兩分鐘,剛才還在搭積木,現在又跑去玩變形金剛了!”

“每次給他讀書,總是看到一半就跑去幹別的了,一本書從來沒看完過!”

“孩子完全坐不住,屁股底下長了釘子了嗎?”

“我家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啊?”

家長們都知道專注力很重要,而各種聲稱可以“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培訓機構更是遍地可見。

但是,小編不得不先問2個問題,請各位家長務必嚴肅思考一下:

玩遊戲注意力不集中、看書不夠專注真的是孩子的錯嗎?

在為此苦惱,甚至責備孩子之前,你真的想過孩子真的是專注力不夠嗎?

So~大家是不是對專注力有什麼誤解?

今天,我們就來重新認識一下專注力!

01專注力,到底是什麼?

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專注力,是指孩子能夠長時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的能力。

當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時,他們才能在最初的感知基礎上,進行觀察、記憶、理解、推理等思維活動,這些思維活動組成了整個的學習過程。

簡單來說,專注力是一項最基本的學習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們學習的效果。

相信家長們之所以這麼重視孩子的專注力,也是擔心如果孩子專注力發展得不夠好,會影響到他將來的學習和生活。

但實際上,就像我們常說的運動能力和記憶力一樣,專注力的發展也與孩子的年齡階段有很大的關係,不同年齡的孩子,專注力持續的時間長短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也就是說,孩子越小,專注的時間越短

所以,評判孩子專注力的高低,不能光看時間!

02不同年齡的孩子

專注力持續時間不同

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一般來說,1歲以下的孩子,我們是不怎麼談專注力的

因為他們很少會有目的性地觀察一個物體一段時間,而且注意的時間非常短暫,基本上都是在家長的提醒下,拿起一個玩具,看兩眼、擺弄兩下就放下了。

那麼,1歲後的寶寶,專注時間是多久呢?

由於嬰幼兒專注力的測量需要難度比較大,所以大多數資料都是給出了一個範圍。但在查找資料過程中,小編髮現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學生識字教育行動聯盟(SCALE),曾經引用過一個計算孩子專注時間的公式:

Attention span for learning = Chronological age +1

孩子專注學習的時間=生理年齡+1

依此公式,我們大致能夠推算,從1歲到6歲的孩子,學習過程中的專注時間基本是這樣:

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注:1 表格中的專注時間,是指孩子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間,比如,搭積木、做作業、學英語。如果孩子只是坐著自己玩,雖然他大部分注意在玩具上,但他可能一會兒扭屁股,一會撓後背,聽到聲音就扭頭,隔幾分鐘就瞅別處,那麼,就算孩子坐20分鐘,也不能算專注20分鐘。2 表格中的專注時間是平均參考值,具體的專注時間“因娃而異”。

03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這也是家長朋友們最為關心的一件事兒,那麼,下面這些方法,可能會給你很大的幫助。

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

家長可以通過耐心的觀察,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活動,然後和孩子一起,把一件事做成一系列事情,也能培養他的專注力。

比方說,如果家長髮現寶寶喜歡恐龍,那就和他一起制定個認識恐龍的計劃:玩恐龍玩具、讀恐龍繪本、用樂高拼恐龍,還能帶他去自然博物館看恐龍,聽一些恐龍科普知識。這樣就能延伸出更多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點,孩子對恐龍的專注會更加深刻,更加持久。

提供一個“無干擾”的環境

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無干擾”包含兩層含義,是指家長既不要主動去幹擾孩子,也不要營造複雜的環境,讓他受到干擾。

  • 不隨便打擾。

家長不要在孩子“忙活”的時候,隨意打擾他、逗他,跟他打招呼或讓他吃喝,等等。這些行為會打斷他的專注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

  • 提供的玩具“夠玩”即可。

建議家長把玩具收納到玩具箱裡,每次只給寶寶提供1~2個玩具,當寶寶對這個玩具失去興趣的時候,再把這些玩具放回玩具櫃。然後,重新拿一些新鮮玩具出來,繼續讓他玩。

另外要提醒家長的是,即使是買玩具,也不建議一次性買幾個新玩具,最好一次只提供一個新玩具,讓寶寶“專心”鑽研一陣子。

  • 瞅準時機加入,提供支持。

很多家長覺得有必要陪孩子一起玩,但害怕影響孩子專注的探索活動。那最佳的加入時機是什麼時候呢?

答案是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

比方說,他拼圖遇到困難,眉頭緊鎖,或者直接喊你幫助的時候,你就可以及時出手指導了。這樣做,不僅不會打擾到孩子,還能促進他專注時間的延長。

不過,當寶寶玩得不亦樂乎時,家長就要尊重他自己探索和專注的學習時間,儘量不要中途干涉了。

04這些破壞寶寶專注力的事

千萬別做

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在知道了專注力的發展規律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之後,我們再來說說,家長常常做的4件傷害寶寶專注力的事情!

對孩子的專注力要求過高

從生理心理學上講,主管注意等高級認知功能的前額葉皮層大概要20歲左右才會發育成熟。

也就是說,就連我們自己也是二十左右的時候,才發展出穩定的注意力

而現在,我們用對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哪怕是十幾歲的孩子,對他們都是不公平的!何況是兩三歲的孩子呢。

參考前文表格中的數據,如果你覺得,三歲的寶寶,沒能坐十分鐘聽你讀繪本,就跑出去玩玩具,是專注力不夠高的表現,因而訓斥孩子,那你就是對他要求過高了。

給孩子創設的環境過於豐富

有些家長認為要給孩子豐富的環境,於是就準備了很多玩具和書籍,讓孩子隨便看、隨便玩,覺得孩子既能玩得開心,又能增長知識。至於寶寶的專注力方面,他們覺得只要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別打擾他就好了。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因為,在豐富的環境中,孩子玩一種新玩具時,很快就會厭倦,轉而去玩其他新鮮的玩具。在不斷變換玩具的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分散,也會養成浮躁的性格,不利於專注力的發展。

對孩子的活動關心過多

留意孩子是否有這些表現,過度“關心”可能會破壞他的關注力!

有些家長總覺得孩子“不知道怎麼玩”,經常希望去指導孩子,讓孩子“少走彎路”。

大家有沒有見過或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在沙池中,寶寶想伸手抓一抓沙子,家長卻在旁邊指導“你用鏟子挖一挖”,然後寶寶就會停下抓沙子的動作,開始用鏟子挖沙子。

雖然,家長覺得寶寶用鏟子挖沙子省勁兒了,但其實,寶寶專注探索沙子的活動被家長打斷了。這種“關心”,實際上也不利於寶寶專注力的發展。

對孩子的專注缺乏耐心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專注行為不敏感,也缺乏耐心,經常因為自己的原因,打斷孩子的活動。

我曾經見過,孩子開心地拿根小棍子數螞蟻、觀察螞蟻搬家,而家長不想等,生生把孩子拽走了。

雖然這個家長可能有特別的理由,但這種方式非常不可取,不僅會傷害孩子專注的行為,也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使孩子產生挫敗感,以後也不想再專心地觀察身邊的事物。

總的來說,一切脫離孩子的實際年齡,抱怨孩子專注力不夠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專注力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要以“愛”之名,不合時宜地去幹涉孩子,這可能會起到反效果。

另外,如果寶寶與同齡孩子比,專注做一件事的時間大致差不多,就不必太過擔心,家長只要保持平常心,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時候,正確地引導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