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调查2000名温州中学的学生,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学霸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成绩是最为重要和头疼的。

孩子成绩好了,自己轻松还能开心;孩子成绩差了,生气愤怒还没多大办法。

当父母的,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多好,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多认真......

那么到底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温州中学高级教师、教研处主任苏丰华对温州中学高中三个年级,近2000名学生进行了无记名式的调查问卷,同时还随机选取了已经毕业了的优质毕业生150人(考取985或211优质大学)参与了调查。

我们调查2000名温州中学的学生,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学霸


通过专门的数据软件统计、交叉分析,针对初中高学生核心学习能力的分析,以及学生在问卷中的不同表现,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这一批学习成绩好,家长嘴里“别人家孩子”的学生,他们有着这样的学习方式:

77%的孩子在初中阶段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31.1%的孩子在七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觉醒”;56.7%的孩子在初中形成学习方法;54%的孩子针对学习成绩不理想,会及时“找出问题、及时弥补问题”;66.8%的孩子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尽早完成自己的作业。

其实,这5个小点,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很让人佩服的点,反而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及时完成作业,学会找到问题,制定目标。

可能每个孩子和家长都曾做过类似的事情,但是却没有达到别人的成果,因为这其中缺少了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坚持!

我们从头开始缕这五点看似平常的学习方式,再将他们归纳总结:

1有自己的理想和学习目标

我们调查2000名温州中学的学生,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学霸


学习不是漫无目的的接受老师知识的填鸭,这样的学习也许会有成果,但是未必适合每个人。

有自己理想和学习目标,才是学习最大的兴趣和动力。

温州地区的家长都知道,温州中学是温州市数一数二的重点高校,而入学其中的学生也是很优秀的。

所以这次调研中,有一项针对回忆“初中阶段,学习时的动力和动机是什么”的问答。77%的孩子回答的是“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56%的是为了自尊心、归属感、前途、自我价值,而为了父母愿望的只达到了31.4%。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阶段的时候,很容易忽视他们的感受,强行将自己的希望和寄托附着在孩子身上,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所以,要想将孩子培养优秀,需要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慢慢的为了目标而奋斗努力。

当然有了目标和方向,还需要有坚定的执行力。

从小到大谁没有制定过一些目标,但是真正能坚持下去的有几个?就算目标再简单,不能坚持完成,也是白扯。

目标和坚持完成的执行力,是孩子变优秀的基础。


2契合的自我学习计划

我们调查2000名温州中学的学生,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学霸

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优秀的学生,会在初中阶段就有意识的去尝试形成自己的学习法方法。

在这两千多名的学生中,有56.7%的人在初中时就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而这份学习计划能完成的人也在50%。这一数据在150名优秀毕业生中更为明显,有75%的人会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有学生说过这一第一段话:他每天都会将自己要做的事情写在小纸条上,做完一件划掉一件,哪怕有一件没做完,都绝不去睡觉。这个习惯坚持了4年,很有用,而且还能让自己每天都有成就感。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坚持下去却很难,不过效果却是很明显的。

当所有的学生时间都同样的情况下,能更有效的利用时间,积极高效的完成自己的作业的人,往往在学习上更加优秀。

所以,这也才能解释,为什么在温州中学这2000人的调查中,有71.5%同学能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66.8%的人可以利用晚上、课间、中午或者其他碎片时间,第一时间完成作业然后再做其他事情。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们调查2000名温州中学的学生,告诉你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学霸


这句话在上学的时候是老师说过最多的话之一,这句话是告诉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记录笔记、整理笔记的习惯,是学习不能进步的一大隐患。

不是每个人记忆力都异常的好,所以记录下自己的听到的知识点等,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根据温州中学的调研,学生在初中阶段每天的预习时间不足20分钟的高达77.3%,每天能够做到重新复习一下所学知识,再有效写作业的仅占9%。

也许很多学生会说,初中阶段的知识容量很少,不需要通过笔记就可以完成,甚至完成的也不错。但是当学习的进度不断加深,进入高中或者大学之后,接触到的知识逐渐变得复杂,没有一个好的记笔记的习惯,将阻碍学习进步。

想要获得好成绩,最关键的方法是在于熟悉资料、处理信息,并将信息重组,增强理解,加以记忆,简单点来说,就是记笔记,整理笔记。

现代社会,多了许多电子设备,少了许多纸质材料,手机逐渐成为了影响孩子学习最大的障碍。

在对于学生的调查访谈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都使用过“作业帮”或者“小猿搜题”等辅导软件,虽然说这类软件可以更加便捷的接收到学习资料,省去了时间,但是另一方面却不利于学生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就像开车的人使用手机导航,虽然方便了,但是久而久之却容易产生一种懒惰性和依懒性,失去了自己以往对于道路和方向的熟悉感。

我们不能否认手机辅导软件给学习带来的便利,但是也不能忽略手机给孩子造成的惰性和依赖。

学习方式这件事,听起来像是很简单,但是能做到的人却很少,所以说完了一切,最重要的还是坚持。

好的习惯、好的方法、好的时间观念,都是学习的基础,而“坚持”这二字是孩子进步道路上开荆劈棘的大刀。

有了这些方法,有了坚持下去的能力,谁都能变优秀,谁都能成为家长嘴里让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如果这篇文章您觉得有用

或者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