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鹽飲食導致高血壓,到底是真科學還是偽科學?

重啟健康啟楗


都在說高血壓患者應該少吃鹽,鹽和高血壓有啥關係呢?其實,影響血壓的關鍵詞不是“鹹”,而是“鈉”。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進人血管壁的細胞後可使血管壁變得易於收縮。另外血液中鈉含量增多,機體會通過自我調節機制使血液中的水的成分增加,來保證血液中鈉濃度的相對恆定。這樣,在血管中動的總的血液量有所增加,循環血容量增加就會導致血壓升高,長期食鹽過多就容易形成高血壓。血壓越高,腦出血的發病率也就越高。同時,高血壓可加速動脈硬化,因而也增加了腦血栓形成的危險性,進而增加中風的死亡率。有統計稱國民中北方人中風發病率要高過南方人,而北方人飲食中的鹽分一般高於南方人。

飲食清淡些,確實利於控制血壓。研究表明成年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一般最好不要超過10克,已確診有腦中風、高血壓的患者更應控制每天食鹽在6克以下,一個啤酒瓶蓋裝滿鹽大概就是6克。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食鹽攝入量更低,每天適宜5克左右。

高血壓患者用餐時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減少醃製品和臘肉的攝入。菜熟起鍋之前放鹽,使鹽僅附著在菜的表面,這樣既減少了鹽的量,又不影響菜品的口味。心裡面有了少吃鹽的意識,平日多加註意,逐漸養成低鹽的飲食習慣並不是很難的事情。


急救醫生賈大成


【趙偉,431字,2018/8/16】

高鹽飲食導致高血壓是對的,高鹽飲食的說法並不嚴謹,應該是高鈉飲食,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不止鹽裡有鈉,其他的食品添加劑裡也有鈉,比如小蘇打。

體內血液中有兩種離子,分別為鈉和鉀,鈉有升血壓的作用,鉀有降血壓的作用,這已經是經過大範圍的流行病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其原理,目前普遍認為食物攝入鈉的增多,自然人就口渴,就會多喝水,因為鈉的排洩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個時間差之內,必然造成細胞外液量的增加,以及血容量、心輸出量的增加,動脈血管壁含水量的增加會導致血液循環系統阻力的增加,就好比一個水泵一條管路,泵出的水量多了的同時管路的阻力還增加了,自然表現在管壁上的壓力也就增加,也就是血壓的升高。久而久之,就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導致高血壓。

當然,對於不同的個體,鈉攝入量是否會導致高血壓,是有不同的敏感程度的,並非所有人高鈉飲食都會導致高血壓。並且,高鈉飲食導致高血壓還跟年齡有關,血壓的鹽敏感性隨年齡增長而增加。

高鉀低鈉的DASH飲食,對高血壓的預防和緩解作用,也已經得到證實。

趙偉,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營養百事通成員。


營養百事通


  眾所周知,高血壓首先要戒菸酒,採取低鹽、低脂、易消化食物。之所以低鹽,主要是高鹽飲食容易導致高血壓,這是截至目前不可置疑的科學道理。高鹽飲食導致高血壓並非偽科學,那麼,原因何在呢?

  目前很多研究證實,鹽攝入量和血壓的高低關係甚密。如果長期高鹽飲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且高血壓會招致諸多疾患,嚴重影響人們健康。

  高鹽飲食增加高血壓風險,其實是食鹽中的鈉在作怪。鈉影響血壓,一般通過以下這些方式:

  1、食鹽攝入過多,血液中的鈉離子增加,血漿滲透壓增加,為調節滲透壓平衡,血管中攝入的水分也相應增加,血管內的水多了,血壓當然也相應升高了。這個是最主要的理論。

  2、鈉有可能直接對血管緊張素受體起作用,鹽分攝入過多,會引起交感神經張力升高,而這些必然會使得動脈收縮、血壓升高。

  3、高鹽會促進內分泌激素過度釋放,這些激素都是腎臟為了調節水-電解質平衡而釋放的,這些也會導致血管收縮,從而使得血壓不斷升高,最終成為高血壓。

  4、長期高鈉攝入增加腎臟的排洩負擔,腎臟的主要工作是維持體內的水分和各種離子的平衡以及排出廢物,攝入過多的鈉必然增加腎臟的工作量;如果腎臟出現問題,最終也會影響血壓。

  綜上所述,從目前的研究結果看,高鹽飲食會導致高血壓,提倡低鹽飲食是科學的,低鈉飲食對我們的健康十分重要,可以幫助控制血壓和減少腎臟負擔。

  附:高鹽飲食不僅會導致高血壓,還會導致許多疾病,如骨質疏鬆、胃炎胃癌等消化道疾病、肥胖、糖尿病、支氣管哮喘加重、上呼吸感染及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力衰竭等。因此,為了健康,還是低鹽飲食為宜。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高食鹽導致高血壓,到底是真科學還是偽科學?

食鹽是維持血液滲透壓的的關鍵物質,通過細胞膜上的鈉鉀泵,在細胞內外進行特異性的,極度有序,極為嚴格的交換,以維持人體需要的鈉鉀濃度。注意:是“人體需要”的。

根據人體的需要,腎臟也設置了一個專門的閥門,叫亨利氏袢,專司調整鈉與鉀的吸收量與排出量,以維持人體細胞和血液正常的滲透壓,如果需要的話,亨利氏袢還可以分泌調整鈉與鉀吸收易排出的激素。

正常的人吃鹹了(鈉離子多了),第一反應是口腔感覺齁,於是意識告訴你鹹了,少吃,在飯店你會告訴服務員說,這個菜炒的太鹹了,請重新加工一下,第二反應是口渴,於是喝大量的水,第三反應撤尿,排出多餘的鈉,就好了,身體本來就是非常智慧的。

醫學研究發現高血壓的病人,血液中普遍鈉離子過多,懷疑吃鹽多可能是病因,又找到一些地方吃鹽量和高血壓成正比,做為證據,所謂流行病調查,於是告訴我們少吃鹹。這種理論被有較高地位和影響的人認可,於是被公認,但是吃鹽多了,為什麼會導致高血壓,其原理並不清楚。

我相信味覺是身體營養需求的第一信號,是從細胞內,通過神經系統傳遞給大腦,大腦傳遞給口鼻眼,於是我們對一些食物產生好感,對另一些食物討厭。咱們人體系統很廉潔,沒有紙牌屋。身體器官是除了爹媽最忠實於我們的機構。

高血壓為什麼鈉離子多呢?因為血液粘稠,流動不暢,終端器官不斷的向大腦提出意見,說缺少營養,缺少原材料,同時生產產生的垃圾無法運出去,大腦發出指令,用增加血壓的手段,增強流動性,可是高血壓病人又天天吃藥降壓,強行的舒張血管,和大腦指令對抗,大腦無奈,只好增加滲透壓,吸收水分,稀釋血液,增加血壓,目的是加速流動,這是代償功能。

現有學說的根據是流行性調查,提供很多地區吃鹽和高血壓的關係,我相信各位讀者身邊會遇到一些吃鹽和高血壓不成正比的情況,誰都能找到吃鹹菜沒夠,身體健康的老壽星。

你身邊也有!對嗎?只是我們個人無法做統計學研究。

流行病以統計學的概率論為主要工具,對於外因性的疾病,比如傳染病的病原傳播途徑,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因為傳染病的病源非常單一,但身體的代謝疾病,卻是一個綜合性多個指標的相互制衡,這種平衡打破,不是單因素導致的!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一個翹翹板,如果蹺蹺板的那一頭只有一個人,蹺蹺板的平衡,與這個人的體重,位置,動靜,都有直接關係,但是如果蹺蹺板,兩邊都坐著十幾個人,那麼其中一個人的行為,則不能夠作為一個決定因素考量。以個人的觀點用流行病學的方法調查代謝病的病因是值得商榷的。

高血壓病人膽固醇高,鈉高,痛風的尿酸高,於是膽固醇,鹽,嘌呤倒黴了。

多少形而上的理論!

啟楗創作於2016年04-11




重啟健康啟楗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的確,現在關於高鹽與高血壓的關係存在不同的聲音,但是到目前為止,多年的醫學研究結果還是支持高鹽攝入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其實,增加高血壓風險的主要是食鹽中含有的鈉。食鹽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鈉,而且,食鹽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額外攝入鈉的主要方式,所以,高血壓改善飲食的建議,通常說的是減少食鹽攝入。

鈉是如何影響血壓的呢?主要通過以下這些方式。

第一,食鹽攝入的過多,血液中的鈉離子增加,血漿滲透壓增加,為調節滲透壓平衡,血管中攝入的水分也相應增加,血管內的水多了,血壓當然也相應升高了。這個是最主要的理論;

第二,近期有科學家發現,鈉有可能直接對血管緊張素受體起作用,顧名思義,鈉有可能通過血管緊張素受體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第三,長期高鈉攝入增加腎臟的排洩負擔,腎臟的主要工作就是維持我們體內的水分和各種離子的平衡以及排出廢物,攝入過多的鈉必然增加腎臟的工作量;如果腎臟出一問題,最終也會影響血壓。

而且許多研究也發現,控制了食鹽(鈉)的攝入,的確有助於控制血壓,僅僅通過限鹽,血壓就可以下降。一項對低和中等高血壓的人進行的研究,限制鈉鹽攝入4周後,這些人血壓平均下降了7mmHg。而另外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食鹽攝入量低的人群,血壓也普遍低。

鈉作為體內重要的營養素,是我們細胞內重要的離子成分,與細胞的功能密切相關,神經和肌肉的正常運作都需要鈉離子的參與。鈉還與調節我們體內水和液體的平衡有關。

近年有些觀察性研究反對減少鈉鹽的攝入,就是基於鈉離子的重要性。其實,鈉不僅存在食鹽中,還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動物細胞中也含有鈉),而且,即使沒有吃任何動物性食物,一天6g食鹽的推薦也足夠我們每日所需的攝入量。試想一下,在沒有食鹽的年代或者在貧苦的人買不起食鹽的地區,人體的機能並沒有什麼影響。

從目前的比較可靠的研究結果看,提倡低鈉飲食是科學的,低鈉飲食對我們的健康十分重要,可以幫助控制血壓和減少腎臟負擔。

如果有特殊情況,如腹瀉或大量出汗,或者有些疾病狀態,需要臨時額外補鈉,則要按醫生指導來補充,此時不受低鈉飲食的限制。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血壓是由人體中主腦控制不受人們的意識控制。那為什麼它會增高呢?是因為我們身體裡的氣不足,不能很好的在身體裡運行,而血的流動是由於氣的牽引,所以

當主腦檢測到你身體裡的毛細血管有堵塞時它就會自動調高血壓來保證氣血能夠正常在身體裡循環,不然肌肉就會萎縮壞死。所以治療高血壓補氣是關鍵!


蟲一條


高鹽你得看多高,太快的補充高鹽不光高血壓吧,中央髓鞘溶解也是存在的,咱們吃的我認為夠了生理需要量,不是太鹹符合自己的口味就好了,高血壓不完全是高鹽引起的,高血壓大多數是沒有原因的,大多數都是原發性高血壓,你們問題如果單純就說高血壓和高鹽正相關,也不符合實際


塵埃也霸天


這個科學有點問題。

控制目標單一,研究起來方便,但是給人的感受不一樣,還是痛苦的。

未來的科學必然是多輸入,多輸出控制系統,現代醫學還差很遠很遠,需要很多路要走。


閔意誠


現在試驗證明高鹽飲食只是導致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而不是直接原因,現在高血壓多是原發性比較難治療,原因未知,與家族遺傳,飲食等相關,所以直接導致高血壓,目前還沒有這個說法。更多可關注健康要棗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