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要捻管 沈尹默:我反对!

学书法的人应该都听过或读过一本书,叫《书法有法》。此书法是中国书协副主席孙晓云女士写的。书中大篇幅论述捻管:书法有法的法指的是笔法,而且是捻管之法。

“书法是否也和剑法、枪法、刀法一样,有秘而不传的要诀”《书法有法》在开篇中提出这个命题。

文中,孙晓云女士以其学书法上下求索的过程告诉世人:古代相传的笔法,都是模糊的形容。说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很难。后人渐用高桌而古笔(捻管)渐失。书法所有的妙处都要在捻管中实现。

孙女士在最后总结说:用笔写字时,笔杆在拇指与食指之间转动,所以才能形成那么神奇的书法作品,而书法的关键就在怎么捻管。

写书法到底要不要捻管,我们不妨先看看历史上主张捻管的说法。

沈尹默先生有文章认为晚唐的卢肇主张的“推、拖、撚、拽”四字诀,就是转指法,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捻管”。唐宋以后,其实并未有人根据这种方法去写字。直到清朝乾嘉年间邓石如的出现,提出八字“悬腕双钩,管随指转”的捻管之法。后来邓石如的门生包世臣、张裕钊等人沿袭邓氏学说,都主张书法要转指、捻管的书写。

包世臣综合黄乙生、王良士、邓石如诸人笔法,皆用捻管之法给学生相授。其门徒在当时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所以影响巨大。所以转指、捻管的技法就慢慢扩散开来,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孙晓云:要捻管 沈尹默:我反对!

关于捻管,沈尹默先生和潘伯鹰先生都曾撰文表示反对。

沈先生讲:“我对转指是不赞成的”。其理由是:指是专管执笔的,它须是常静的;腕是专管运笔的,它须是常动的。假使指和腕都是静的,当然无法活用这管笔;但使都是动的,那更无法将笔锋控制得稳而且准了必须指静而腕动的配合着,才好随着随处将笔运用到每一点一画的中间去。”

潘伯鹰先生亦认为:“执者持也,执而勿失,不可转动笔管。因为如若在写字时用手指转动笔管,则笔毫势必由于转动而扭起来,好像绳子一般,那就没有笔锋了。”

孙晓云用一本书专讲捻管的重要性。

包世臣一门都是捻管的实践者。

沈尹默先生又表示反对捻管。

我好为难呐……我们到底该咋办呢?

别急,我们先问问为什么要捻管?捻管的作用是什么?

其实转笔、捻管无非是为了调峰。作用就是使笔锋正中运行。这个观点不知各位看官同意不?不同意的话就此止步(后面可能都是废话)

包世臣一门主张捻管,也在实践着捻管。究其原因,就是清代以后盛行羊毫搭配生宣的书写。大家都知道羊毫是很软的,加上生宣又很柔弱,这样写字时有很大的缺陷就是笔毫弯下去起不来,转折时不好调锋让笔保持中锋运行。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狼毫等健毫笔(包括清以前的笔都偏硬)在转折时只需手腕的转动或靠提按笔毫就会弹起、笔锋也能顺利地转换。也不会绞起来,光凭运腕即能使转自如。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非要“捻管”了。

孙晓云:要捻管 沈尹默:我反对!

其实包括沈尹默先生和孙女士在内,很多人对捻管法的分析和运用都走进了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而一概而论的误区。如果你用鸡距笔写《兰亭序》而非要时时捻管,势必就会像潘伯鹰先生所说的“笔毫势必由于转动而扭起来,好像绳子一样”,写出的笔画同样也会由于转动而扭起来,好像绳子一样,将不成其字了

毛笔作为书法的书写工具,我们选毛笔时,首先要考虑看它能不能更好滴表现自己所追求的书法风格。以及在此前提下的得心应手。“管随指转”只是为了“随时将笔锋运用到点画的中间去”,是克服软毫笔弹不起来的缺憾的一种办法,仅此而已。

制笔工艺发展到今天,各种类型的毛笔都有其专门的用法,也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工具是死的,手是活的,书法的表现效果才是最终目的。让每种毛笔发挥不同的性能,让每种笔法(包括捻管)在到具体的书写实践中检验。对错与否一目了然。

笔法不是枷锁,毛笔同样也不是,如果一味地盲目书写而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