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把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直接發到班級群裡,合適嗎?

戈巴迪


首先,按照義務教育法,素質教育的要求,嚴禁公佈學生成績,嚴禁排名,所以這位老師的做法是違規的!

但是,我認為:

1 越保護,越玻璃心,抗挫折力從小培養的好。難道試卷都不發到學生手裡嗎,其實學生都知道彼此的分數,要面子的不過是玻璃心的家長罷了什麼都不許,到社會上也能這麼慣著孩子麼,連個排名都怕,媒體能不能說些教育的好話,不懂就別為了吸引眼球瞎說瞎評論教育!

2 公佈名次……這麼正常的一件事都變成不保護自尊心了,那麼踏入社會不得被打擊死,我家成績不好,但我贊成公佈成績排名,現在人不知怎麼了,想法太多,捨不得孩子的自尊養家裡得了。

3 初中之後,兒子所在班級每次大考都排名,我覺得很好,每次成績出來後,我都跟兒子一塊分析成敗原因,制定下一個目標,挺好的。覺得每次排名如果靠後的話,下一階段兒子肯定對學習又更上心一些。總之,我覺得排名好不公佈排名,中考均衡生都是按排名升學,學生平常哪裡會有力爭上游的鬥志,而是得過且過的心態,家長更是蒙在骨裡。大學招生也是按省排名,知道自己的排名心裡有準備,不知道排名兩眼一抹黑以為自己無敵了。

4 沒有付出,學習哪有回報,成績排個名,還有啥自尊心受不了。不好面對的。現在的人越來越矯情了。會就是會,不會就不會考不好肯定是沒好好學習唄。自己對自己負責任就行了,有什麼不敢面對的,家長也是,所以不讓發,無非就是面子上過不去。孩子面子是自己給的,無論到何時何地。所以針對這樣的問題,我認為沒有討論的意義。

5 孩子上小學時不讓排名,作為家長根本就不知道孩子處於什麼位置,還覺得不錯。上了初中一排名次傻眼了,原來自己的孩子並不優秀。我覺得應該排名,起碼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確今後的目標。

結束語:我兒子的班主任發來的成績單隻有考號和成績,沒學生姓名。因為學校每次考試都是按上次排名確定考號,所以只有學生本人知道,蠻好的!


遊戲大咖王


我是中學教師卜玉霞。

作為一枚老師,多年來,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該不該公開學生們的成績。

我想了很久,現實生活告訴我。成績應該公開。

題主說教師吧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直接發到班級群裡,這就是把成績公開了。

我越來越覺得,成績公開對學生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官方認為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要保護家長的自尊心。天,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在社會競爭力這麼大當代,這點 壓力都經受不了,那以後的大風大浪來了,怎麼是好呢?沒見到很多大學生,博士生,甚至父母,老師,因為生活的壓力就自殺了麼?

在日常生活種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既然是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家長的自尊心,那麼,中考,高考,落榜了,又該怎麼辦?一直保護,一直保護,啪一聲從高處摔下來,只會摔地更慘。

很多哦學校裡不公開成績,但是,卻要排名次。給學生獎勵。這是不是有點諷刺?另外,還有很多學生特別願意看到自己排名第幾,看看自己是不是進不了。如果不公開,怎麼看呢?偷偷看麼?可是,你也偷偷,我也偷偷,最後不也是公開了麼?

所以,我覺得這種不告訴孩子真實的分數,真的不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種做法很是有點自欺欺人。


卜玉霞


為了便於老師與家長溝通,家長們討論交流,以及發佈通知作業,一般現在的班主任都會建立一個班級群,方便快捷直觀,是一個很好的家校互動平臺。老師可以很快的反饋學生在校的情況,家長也可方便的瞭解學校的一些活動通知,為孩子的教育提供了方便。

現在的網絡通訊發達,我們就要很好的利用好這個平臺。但這班級群跟一般的社交群不同,它不是為娛樂八卦而生,是為家校互動而生,有些不適合在裡面發佈的東西就別發了,經常看有些家長刷屏,還發布一些跟班級風牛馬不相及娛樂八卦新聞,嚴重影響正常的交流。

班級群為班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但它也不是萬能的。有些還是不適合公佈在所有的家長眼裡,比如題中所說的把成績直接公佈在班級群裡,個人覺得這種做法還是不可取。一個班幾十號人,總會分出個好中差,這樣把成績全部公佈出來,多少有些愛面子的還是會在乎的,無意之中可能就挫傷一些家長,當然不在乎的除外。國家教育部門都明確規定不得給學生按考試成績排名次,我們作為老師還是不做為好。說小點就是明哲保身,說大點就違反規定。

一張電子表格發佈,簡單快捷,老師是方便了,結果會怎麼樣不好說。最好還採用發成績的形式給家長,當然也可以採用私聊的形式發給家長為好。


高考前瞻


我覺得成績發到班群裡面是非常合適的。可能有的人會說對孩子的傷害太大,我想說的是,這叫傷害嗎?作為學生就得學習考試,沒有考試怎麼選拔人才?把成績發到班群裡面,能夠讓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學習怎麼樣?在班上處於什麼水平? 我記得我們讀書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網絡沒有這麼發達,學生成績都是以通知書的形式下發,這個時候每個學生就會互相打聽別人的成績是多少?從來沒有說要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有的只是知道自己還差多少?為什麼現在社會總是在說學生受不了傷害?這樣長大以後怎麼能夠適應社會呢?難道說等你參加工作以後,老闆批評你一句,你就是受不了,不幹啦?所以我覺得把成績發到班群是合適的。



只有知道自己的位置,才明白自己還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這就好比一個人住在深山老林裡面,自給自足。等他哪天到了城裡面以後,才會發現自己與社會差距是多大?讓家長隨時知道孩子在班上的成績排名,可以讓家長繼續有效的督促孩子努力,到下一次排名靠前以後。會有一種成功的感覺,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有一種找到方向的感覺。所以說,任何事情它都有好處和壞處。就看你怎麼去處理他對待他。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樹立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勇於面對自己所遇到的困難,而不是去逃避。我們人類的生存本來就是深林法則,優勝劣汰。只要你認真努力過後,就會有收穫。所以不要在乎一時的得失,取得最後的成功才是美好的。

家長朋友們,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傳奇人在


不合適、不合適、不合適!重要的話講三遍。



原因有三:

第一,家長的自尊心很強。現在的孩子自尊心強,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家長,現在的孩子都少,每一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是家庭的希望,在每一個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千好萬好,世界最好。你把孩子的成績直接都發到群裡,成績好的當然沒話說,可是對成績差的來說,那不是打臉嗎?

所以,實在想表揚的話,在群裡表揚一下考得好的,差的也不要在群裡批評,私下聊聊就好。

第二,容易激發敵對情緒。現在的大環境是到處討伐老師,有一點點錯就揪住不放,網上到處有家長因為老師在群裡批評其孩子就公佈聊天內容的例子,這樣的案例中,聲討的大部分是老師。所以,成績這一類很能觸動家長痛處的事不要做,即使沒有很壞的事情發生,也容易激發家長和學生的敵對情緒。

一旦家長對老師有敵對情緒,以後的工作會很難做,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也會處處和老師做對。

第三,不利於素質教育。我說這話,可能就有人罵我唱高調了。我想說的是,在磚家們強調了這麼多年素質教育後,家長們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比自信,我孩子學習不好,但是體育好或者口才好或者唱歌好,當然,這也是事實。你非要把成績發到群裡,等於沒有看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實行素質教育。

所以,綜上所述,不要在群裡公佈孩子的成績。


終將長大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考試成績是自己前段時間學習情況的檢查,有鼓舞信心和警示提醒的作用,還可以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同時也可以總結經驗,反思不足,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方向!但是,有考試就會有差距、就會有排名、就會有第一和倒一!這是必然結果。出於對學生的激勵和警示,可以公佈學生成績,以鞭策學生,但是出於對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保護,老師可以只公示排名靠前的學生,私下找學生談話時再告訴成績,這樣比較穩妥!


其次,我們從教師的角度談談,教師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學生的直接教育者,身上肩負著學校的任務,家長的期望,責任重大。對於學生成績,無疑老師是十分重視的!學生的教育需要教師和家長一起努力,相互協作,相互配合,效果才會更好!所以,教師把成績公示在家長群裡,有助於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就學生的問題和老師及時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孩子進步成長!但是,我覺得教師可以更多的從學生角度考慮一下,可以私發給家長自己孩子的成績名次,不公示其他學生成績!我記得我以前讀書的時候,每次考試只能拿到自己的成績條,所以我父母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成績!這個方式我覺得很好!很人性!例如下圖:


最後,從家長的角度看,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的成績知情權,所以老師公示成績是出於對孩子知情權的尊重,也是家校聯繫的一個方式!但是,我認為,每位家長都希望在群裡看到自己孩子成績靠前,而不是靠後,老師這麼一公示,其實有許多家長是很難為情的,估計都不好意思在群裡發言,同時也會讓有些家長在群裡炫耀,這就會讓家長群建立的目的和風氣會有所變化,失去了其最初的目的。

總之,教師公示成績無可厚非,但我覺的方法還有待探討!


趙羅素不囉嗦


不合適,因為現在的素質教育不再是以成績為主了,是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為主。



我就是親身經歷過此事的,就是把成績發在群裡,有個別家長就反對了。比如我任教的兩個班級,一個班是我擔任班主任,另一個班任科任老師。剛開始小孩的學習興趣和領悟能力有限,單元測試平均分才六十幾分,在跟孩子們的慢慢磨合中,在跟家長互相溝通,努力下,孩子們的成績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平均分達到了九十幾分,優秀率百分之百。於是一高興把成績發到群裡了。告訴家長們通過孩子們的努力和家長的付出,個個孩子都進步很大。並且感謝家長的支持和孩子們的努力。家長們也互相鼓勵孩子,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萬萬沒想到,我任教的那個班級,有個別家去班主任那裡投訴我,認為我不應該把成績公佈在群裡,對成績下游的學生影響很大,傷了孩子們的自尊心。我擔任班主任的班級沒有家長跟我反映,可能不敢跟我反映吧。我也好好反省了這件事,覺得是不應該把成績發在群裡,這樣對成績下游的學生會產生厭學的極端行為,對優秀的學生產生驕傲的心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成績好不代表一切都好。作為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挖掘孩子們的潛能,讓每個孩子都充滿活力,充滿陽光。


領悟教育


絕對不合適。

義務教育階段已經禁止給學生排名,這是很明確的。所以絕對不能隨意公佈學生成績,你把成績單發班級群不就是告訴他們自己在班級的排名嗎?這樣做可能會導致你意想不到的後果。

今年在河南駐馬店西平縣,某小學一位老師不知是失誤還是其他原因,把學生古詩默寫的成績和發到了班級群裡,引起了風波。個別差生和家長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們對此感到強烈的不滿。家長要求老師登門道歉,否則就要向教育局舉報這件事。老師無奈下只能表示自己很惶恐,並表示自己專業能力的不足,申請辭職。



所以不要小看這種事情,他引發的後果不是老師能預料和控制的。因為這也確實違反了教育政策。不管你是不是出於好心,家長要告你。你就跑不了了。

所以穩妥一點,只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成績就行。查的學生,如果有必要就和家長私下電話溝通,委婉一點。這就看個人談話技巧了。他們重視不重視就看他們自己了。老師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


朱鐵平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1.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來看,這種做法不合適

我無意討論《未成年人保護法》是否真的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有益,作為指導性的法律法規,我們必須嚴格執行。法規規定,老師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保護好學生的隱私,目前,學生的考試成績已經被納入到了學生隱私的範疇,那就必須加以保護,決不能以任何形式公佈學生的成績與排名,因為排名比較低的學生 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尤其一些家長,會比學生還敏感,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堅信自己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甚至會推測還有自殘的可能,這樣就會投訴老師,老師則必須做出一些必要的補償性工作,比如向家長、向學生登門道歉,來保護可能已經受到傷害的學生弱小的心靈。前不久熱炒網絡的小學老師因為把學生默寫成績發到家長群,而被家長投訴,被迫辭職的事就是明證。

2.怎樣做才合適

老師必須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但是不要笨笨地把成績單發到班級群或者家長群裡,可以以分類表揚的方式, 不直接報成績,比如,表揚各單科成績進步大的同學,各單科保持優秀的同學,總分前十名的同學,三總(語數外)前十名同學,總分進步大的同學,三總進步大的同學等等,如果各個名單中都沒有名字的同學,則必須私下找學生個別談話,首先要找出亮點,指出其進步是大有希望的,然後再幫助分析失分之處,至於孩子學生成績不理想的家長,如果家長不問,別發洋賤,一字訣,等,等家長找你諮詢,方法與跟成績較差的同學溝通一樣,一定要找出其長處、亮點,一定要分析出其進步一定是相當有希望的,找問題多在馬虎、不夠細心上下功夫,這樣既讓家長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又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讓家長看到希望,皆大歡喜。

3.從挫折教育角度看,這種做法是合適的

現在的孩子都是“玻璃心”,從小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寵得受不了一點委屈,但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總有一天孩子要獨立面對這個社會,在學校,家長鬧一鬧,老師會無條件保護你的自尊心,而孩子就會漸漸養成批評不得的習慣。走上職場,一旦你違反了職場規矩,試問,那個老闆會保護你的自尊心?從來就是,炒你魷魚不商量。走進社會,一旦違反了法律法規,試問,那個法官會因保護你的自尊心而免於起訴?作為學生,你連面對自己成績的勇氣都沒有,將來你將如何 面對這個殘酷的社會?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應該重視挫折教育,這是為孩子的未來發展負責。現在有些家長,手握《未成年保護法》的利器,把老師所有的教育行為都上綱上線,老師是弱勢群體,家長說什麼,老師都會按照家長的指示去做,一時間,家長高興,老師道歉或辭職了,媒體高興了,反“師腐”又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我們都拋棄了挫折教育,都給了孩子一顆“玻璃心”,不知道捧著這顆玻璃心能走多遠。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看到前面已經有很多回答,作為一個從小學教到大學的老師,鳥叔認為這樣的做法沒有什麼毛病。中國教育的本質就是一張試卷,成績是學生的命根子,成績意味著一切。既然遲早要面對,又何必遮遮掩掩。過度保護所謂的自尊心,讓我們的孩子都成了玻璃心。考試不好就自殺的,不讓玩手機就跳樓的,老師批評兩句就動手打老師的。我們的教育需要反思。

成績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不是什麼個人隱私,公開沒毛病。

中國的教育,說到底就是以成績論英雄。既然現實如此,又何必假裝逃避;既然金榜題是每個學生心中的夙願,不妨從小去追求。除非應試教育整個格局有所改變,不然還是老老實實面對現實。在微信群公佈成績,和在班級裡邊宣讀成績又有什麼兩樣呢?尊嚴,面子從來不是別人施捨的,要靠自己去奮鬥,去捍衛。孩子從小知道這一點,沒有什麼不妥。

公開成績有助於學生和家長認識現實,找出差距。

在班級群公佈成績,最大的顧慮就是學習後進生的面子和尊嚴問題。但問題是,後進生如果連一個班級學習方面的競爭結果都忍受不了,適應不了,以後到了社會上,誰又會處處維護你的尊嚴和麵子。應該讓孩子知道,激烈的社會競爭從小就開始了。與其逃避,不如直面現實,找到差距,力爭上游。學霸從來都不是天生的,榮登榜首也從來是付出和努力的結果。

作為一個70後,鳥叔也算是過來人,高考,考研,考博,每一次都充滿汗水和淚水。直面現實,才會越挫越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