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太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

過滿則溢、過剛則折

他們太想改變,太想成功,太想取得成就了,所以做事太過用力。忽視了客觀規律,反而因過度用力傷害了自己。

就像是,“我要的只是葫蘆”,眼裡只有葫蘆,而忘記了葫蘆的生長是緩慢的,除了葫蘆還有根莖葉都需要照顧好。於是,“葫蘆”的目標,影響了他們正確的判斷、認知。

我曾當過意志力貼吧的大吧主。看過很多過度努力的人。

他們有的想著只要每天做幾百個俯臥撐,就能快速變成健身達人。有的要每天打卡,必須跑幾公里的!有的要每天背多少個單詞,做不到就如何吃屎。看著那些堅定的決心,你都不相信他們不能成功。

然而這樣有著堅定決心的,並有著計劃的人往往堅持了一兩天,就再也沒有音信。

好像都是這樣,那些過度努力的人,總是很難堅持到最後。

那些太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

他們也太看重自己的努力了!

這個時代大背景下,受到媒體的影響,造就了一部分想要“暴富”的心理。他們想著通過勵志、努力,然後就能夠擁有巨大的行動力,迅速取得成功。辛苦兩三年,悠閒數十年。

本質上是急躁的內心。

就像健身房,50斤都舉不起來呢,卻要自己咬牙堅持著,就能舉起200斤、300斤的?他們想要越過那段緩慢進步,慢慢磨練的過程!

別人下了十幾年、幾十年的功夫,卻想發下狠,努力一下,就能趕超別人?也太不把別人下的苦功夫當回事了。

我們去看看那些成績最好的,做出成就的,往往不是那些最用功的。他們有的是無意中用對了方法。有的是靠思維方式、思辨能力看清了系統的弱點。有的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進步。有的則是有了名師指引,再加上自己的勤奮好學。

千萬不要看到了什麼狼文化,受到勵志大師的洗腦,就失去自己的判斷力!忽視了客觀規律。

那些太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

投機的心理

想著,我這麼用力,每天都付出巨大的汗水,總該有進步吧?

這其實是一種投機的心理。

我也有段時間,非常用力的寫稿子,每天熬夜到一點也要完成日更。就算不濟,也要兩天一更。

但堅持了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並沒有提升,反而像是退步了,進入了一種心灰意懶的境地。

其實我是有進步,但因為太急於求成,用一種投機的心理。想著通過這樣大量的寫作,總有一篇能夠上多少萬閱讀量。一篇沒有就再寫。

越努力越看不見結果,越是心灰意冷。進入一個負反饋的局面。就算是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都視而不見,因為對自己有太高的期望。

過高的期望,努力是錯的,不努力也是錯的。

那些太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

溫和的力量

本質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是能夠持續不斷的積累,並不斷解決問題的人。幾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積累。就像是鍛鍊我們的內功,來不得半點的投機取巧。

在股市裡那些投機的人,或許一兩次獲得了利益,但總有一天會賠上血本。那些在風口上飛起來的豬,總會在風口過後,沒有飛翔的能力,而摔得最慘。

我反而越來越看重那些具有溫和力量的人。

他們沒有太大的動作,去咬牙切齒,去說著如何努力的話。而是每天無聲無響地做著事情,積累著,修煉著。每次的小進步都心生歡喜著。

於是你的努力是咬牙切齒,痛苦折磨;人家的努力只是家常便飯,開心歡喜。

他們溫和的努力著,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一點點領悟那些重要的知識。然後調整著的生命軌跡。

每次都不聲不響,但都能夠在最後收穫巨大。

技能是這樣,財富是這樣,做人也是這樣。

那些太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

努力其實是快樂的

我見過太多苦兮兮努力著的人。

他們或許制定了多麼嚴格的行動計劃,多麼苛刻的日程規劃。但是那都是在一個極度興奮狀態下制定的。

有意志力的人,能夠多堅持些日子。

但人終究會迴歸常態,那些嚴苛的東西,短期像是有作用,但產生了更大的身心方面的傷害,不利於長期的成績。

我們都是凡人,不需要什麼巨大的意志力,付出痛苦的努力,然後迅速得到成就。

而是在平常的時候,就慢慢培養好的習慣,改變一些錯誤的認知,減少一些無效的行為,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重視長期的積累。

溫和地努力著。不急不躁,這樣的心態,才是最富足的狀態。

那些太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