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五元袁大頭是老銀,你覺得是真還是假呢?

18597


首先告訴你,肯定是假的。

民國時期,不管是流通版還是稀少的簽字版以及各種紀念幣都沒有5元的面值。

不要覺得是老銀,就心存僥倖。

在民國的報紙上,每天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造假案件。

假酒、假藥、假文憑、假古董,甚至假錢幣。你從眾多的私版錢幣就知道民國時期作假有多厲害了。

甚至能做出超越你認知的東西來,比如 你見過龍版銅元的龍紋有6只爪麼?

這些個性化的作假產品。雖說比較新奇,但收藏群體大多是不認可的。價格也就不會太高,小錢還是可以買買耍滴!


黔北收藏文化




看一下這個是祖傳的。


樂心187142158




夏普洱


以我本人的對袁大頭銀幣的瞭解,應該是真的。下面我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袁大頭銀幣:

清朝滅亡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當時的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流通的貨幣規格不一,造成流通比較混亂,民眾積怨深,同時也想以貨幣改制來解決當時軍費緊張的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當時自己的統治地位,變把他的頭像作為圖案鑄於幣面,“袁大頭”從此就產生了。

袁大頭銀幣到現在也應該是伴隨人們走過了一個多世紀了,非常受人矚目,很多不法商家為了從中謀取利益,便利用人們對袁大頭銀幣知識的缺乏製造出了一些假的袁大頭銀幣,這其中就包括袁大頭五元銀幣,那袁大頭五元銀幣是否真的存在呢?

其實袁大頭五元銀幣並沒有真正在市場流通過,但是當時可能作為樣板幣限量發行過,所以你如果真能收藏到樣板幣的話那可謂是價值連城,因為袁大頭五元銀幣當時作為樣板幣限量發行所以數量極為稀少,以後價格肯定還會逐年增長,另外它沒用真實流通過,所以它更加珍貴。

如果你真的發現自己收藏的五元袁大頭是老銀並有幾十年,那麼你可是真的獲得了寶貝。


隔壁空間


你好,關於五元袁大頭我說了很多次了,是臆造幣。最早臆造五元大頭是從民國早期開始,主要是為了譁眾取寵,跟五元大頭同一時間的臆造銀元一共三十多種,讓當時的不少中外錢幣收藏家上當受騙。這種臆造品以訛傳訛,一直到今天,都有很多人以為是真的有鑄造過,並言之鑿鑿的說是稀有品種。


這一時期隨著國外收藏家大量收購中國文物,於是市面上文物造假也達到一個高潮,一批臆造幣也應運而生。當時臆造幣的品種共有三十四種,比如黑龍江一兩、廣東壽字七錢二分、甘肅丁未一兩、廣西一兩、臺灣銄銀一兩等等。一直到現在,大家以訛傳訛,甚至一些“專家”也到處興風作浪,引經據典的肯定這些臆造品,讓一批人對於這些幣的存在深信不疑,而這樣的“專家”基本上要不是不懂,要不就是騙子公司的託。

&不學無術的所謂“專家”,笑話百出。

目前市場上所見的五元袁大頭都是前十年造假者製作的白銅仿品,製作手段並不高明,卻騙的芸芸眾生深信不疑,紛紛以為自己的五元袁大頭是袁世凱做的新產品。一些所謂的專家也在推波助瀾,欺騙大家(或許是他們自己也不懂)。但是現在造假者也意識到這種臆造幣不存在,再騙不了人,於是現在都不做這種臆造幣了,市場上也只有十年前的仿品,基本上是白銅仿品。

&幾塊錢一枚白銅仿品

你說你的是五元是老銀,也不奇怪,因為民國時期就有人用銀子做這一類五元袁大頭忽悠老外和棒槌,就算你手裡的是老銀元,那也是造假者的傑作。不過你說的老銀,看不到圖,不好多說,但是臆造幣是肯定的。



&做工極差的臆造五元

如果真是老臆造幣,也會有一定市場價值,但是不可能按照真銀元的價格來,只能算老物件,價格最多也就幾百。


風雲說收藏


袁世凱於民國三年,也就是1914年二月七日,頒佈了《國幣條例》、《國幣條例細則》其中明確規定了國幣主幣為元,銀製幣共四種,一元、中元、二角、一角。鎳幣一種,五分。銅製幣五種,二分、一分、五釐、二釐、一釐。



其中並沒有五元銀製貨幣。不知道你說的這個五元還是老的、還是銀的、袁大頭是怎麼來的。是誰給鑑定的,如果能確定是老的銀的,那可能是當時私人訂製的吧,或許有大戶人家鑄造幾枚當禮品送人,或者送孩子當壓勝錢。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就像現在的玉佩,圖案還有一億的。多年以後,人們會不會以為現在我們還發行過面額一億的玉質硬幣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它根本就不是老的,而是現代臆造品。或許材質也不是銀的。這種事情我遇到過很多次,我開古玩店收東西的嘛,常有人拿一些低級仿製品,硬說是他爺爺的爺爺傳下來的。對於此種情況,我只好不辯解,就一句話,我不收,找別人吧。比如下圖,這種我就見過多次。不是說從哪挖出來的,就是說祖先傳下來的,我只能說,你祖先穿越了。




垚林收藏


五元的袁大頭,基本上可以判斷是臆造幣。但找到一種說法是中華民國四年的伍圓試鑄了50枚。試鑄原因是袁世凱稱帝后全國激憤,各省聲討的袁世凱,又恰逢珠江特大水災、火災,需要籌措大量資金,於是袁克定、楊度等人提議發行面值更大的“伍圓”銀幣,並將鑄造年份定為“中華民國四年”。由天津造幣廠試鑄造,後因袁世凱去世停鑄。

描述的很是詳細、真實,可是仔細考量卻有很多問題。首先,袁世凱稱帝后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下令廢除民國紀元,改國號”洪武“,那他會繼續使用中華民國紀元來鑄造銀幣嗎?豈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其次,不論是袁克定、楊度等支持派或者堅決反對此舉的陳光甫在他們的個人記載中都沒有提到這件事分毫。再次,這麼特殊的一件事情,在天津造幣廠的記載里居然沒有發現蹤跡。據此分析,您覺得當年試鑄伍圓銀幣的說法還有多少可信度?

民國三年就出5元的袁大頭?那袁世凱的法令不是白出了?人家還想稱帝呢,不帶這麼打臉的。

“老銀”籠統的說是很“以前”的人使用過或戴過而留下來的古董銀製品。價格由時間年代、做工工藝、保存完好程度等多種因素確定,而選擇的標準是你是否想收藏它。


今安在的文史情緣


五元的袁大頭?現在不是有種驗銀器麼,可以買來檢測一下是否是銀子。

但是面值是五元的袁大頭應該沒有發行過吧,袁大頭一共發行過5種面值,分別是五分,壹角,貳角,中圓和壹圓,所以我就覺得面值是五元的袁大頭應該是假的吧,沒有收藏價值,如果是純銀的話,那麼它的價值就是銀子本身的價值吧。


雲貓說


所謂的中國收藏家協會,打著這樣一個牌子就認為你說話就有權威信了,其實不然,你只要說清楚機制銀幣是怎麼機制法,那所謂的臆造是什麼工藝臆造出來的,要有憑證,不是象你那樣閉眼說胡話的,我並不幫別人說這是真假,也不是與你過不去,舉例來說,假如我拿人民幣一元,你拿美元一元,我想換你那一美元用人民幣一元來換,你願意嗎?你絕對說不可能,因為人民幣與美圓兌換是一比六,那我就告訴你正是袁大頭伍元與外幣兌換的法碼,也就是一比五,如果象日元銀幣一元你願意給五個一元的袁大頭去兌換嗎?所以多用頭腦去分析去思考,外國銀幣可在中國用,中國銀幣只能在本國用,你認為說得過去嗎?


不識君16


真的,老銀髮黑,洗了發白,放幾天又黑了,為什麼呢?因為裡面含的有鉛,現在的銀子裡含的是錫感覺很亮,過不久就變成灰色的了,真正的純銀和金子一樣放多久都不變色,是雪白的,而不是純白的,純白的是不鏽鋼加其它化學物質做的假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