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遊遍古今中外


我可以說是快樂教育的成果,一路重點學校一直到博士畢業,在大學任教,後來出國來到美國,繼續深造,從學習的情況來說,是很成功的。從小學起我爸媽基本不管我的學習,但是很奇怪,我從小就是個非常自律的孩子,可以說比我現在都自律。我每天第一個到學校,放學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作業不做完不玩不吃飯,對自己要求非常高。

唯一一次我媽媽干涉我的學習是,小學四年級轉校,那個時候我媽媽說覺得那個學校不夠好,而我的成績很好,就幫我轉到了另一個更好的小學。當時我長得又瘦又小,接受學校的老師跟我媽媽說,讓你家女兒留一個年紀吧,萬一跟不上呢。我媽媽就說讓她參加考試吧,如果成績不好就留一級,後來考試結果出來,我得了第一,那個老師很驚訝,非常高興地接受了我這個插班生。

後來一路重點初中,高中,在高中有一次物理考試中,因為當時有一個理論我一直沒搞明白,所以針對那次理論的其中考試,我考得非常不好。可以說是第一次考得那麼差,我回家後跟我媽媽說了,我媽媽反而安慰我說,沒關係,下次考好一點。其實每一次都是我自己對自己要求很高,我爸媽反而每次都安慰我說,去玩會兒吧,等下再看書。我覺得父母的教育給我最大的好處是,我非常有主見,自己的事情基本上都自己做決定,問下父母的意見而已。而且對學習非常有信心,因為父母不管我,從小是我自己不斷地總結鍛鍊自己的學習能力,來到美國後我轉了另一個專業,很多人擔心說萬一學不好怎麼辦。我當時說,我千軍萬馬都一個人拼殺過來,還怕換專業,雖然學得很辛苦,但是那個專業我的成績是全A。

當然,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覺得因人而異,要看你的孩子是什麼性格,才決定用什麼教育方法。快樂教育給我最大的益處是我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作業做完後整天瘋玩,很開心很快樂,這事我最珍貴的美好回憶。另一個益處就是,自信和自我動力,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需要努力學習。


雅歌之信心


我曾教過一屆學生,三年級上學期班裡轉來一位外地女孩。孩子父母在我們這裡開了一家裝修公司。雖然孩子是新生,但一點兒也不拘束,愛說愛笑,愛打愛鬧,就是不愛學習,成績極差。作業拖拉,總不能認真完成。

為了讓孩子學習成績儘快趕上來,我想得到家長的配合,達到家校合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的目的,我請了家長。孩子的父親來到學校,聽了孩子的表現後,說:“成績好與差都不重要,快樂就好!反正我們也不指望她考多麼好的學校!”

家長的回答讓我很失望,我告訴他小學階段的學習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人生之路和幸福指數。家長無動於衷,依然堅持“快樂就好”的觀點。

家長的教育思想嚴重影響了孩子。孩子依然如故,學習不努力,成績在班級倒數。


小學畢業進初中學習。初中階段她玩心更大,交朋友,去歌廳唱歌🎤,學習成績不敢恭維。課堂上,聽老師講課像聽天書。在孩子的一再請求以及家長的同意後輟學成了打工一族。20歲結婚嫁人,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因為好吃懶做,貪玩成性,老公不喜歡,婆婆也不待見,最後,兩個人離婚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要一味地只求孩子“快樂就好”,我們在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經濟支持的同時,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更是十分重要的,這將有利於孩子獲得長久的快樂。


臨溪撫琴



鳳146983974


我說說自家孩子。我自己是教師。小孩讀的是985的大學。

我年輕的時候確實也受到“快樂教育”的影響。小學階段,我從來都沒要求孩子考滿分。甚至,我弟媳婦說:“人家孩子能考滿分,咱自家孩子考不了”的時候,我心裡對這樣的說法深深感到吃驚,對自家孩子的學習採取的做法卻不是那樣的。

小學低年級,孩子做完作業,家人吃完晚飯,一起去公園打羽毛球。我偶爾給孩子檢查檢查作業。有錯誤改正就好。不罰做,不額外增加作業。

寒暑假就出去旅遊,省內景點走走,偶爾去省外玩玩。我侄女現在都還記得,小時候經典的玩法是春天時爬山摘野菜!

那時候也沒提倡陪伴是最好的長情。只是捨不得把孩子扔給誰。


小學高年級,孩子語文只考了60多分。我讓孩子把試卷給我看看,他不給,說:“下次考好了再給你看。”下一次考上了80分以上,才笑眯眯的把試卷給我看。

我經常詢問孩子學習狀況,在校情況。放學進家門,我會問,今天在學校高興嗎?或者說,最近上課聽得懂嗎?

初中的時候,學數學沒學懂。問孩子是要在網上聽老師講課呢,還是看老師上課的教案。孩子說,看教案。看完後,再問看懂沒,回答說,懂了。這樣就算了,不過多幹預,不瞎著急。

初中畢業孩子考上了省重點高中,高中畢業後,去了985院校。

我個人認為,每個人都有向上的心,孩子也一樣。長輩們相信孩子,就一定會有奇蹟!我的方式是不是愉快教育,我不能肯定回答。我能肯定的是,我一直幫助孩子對付問題。而不是幫助問題,對付孩子。




教育之象


快樂教育早晚會後悔的。我本人就是快樂教育的成果,河北人。從小接受快樂教育,高二還是全班倒數第四。六十四人班。家裡問我要不要留一級,我說不用,高考學三個月就夠了。後來沒敢這麼得瑟,認真學了一學期,高考成績比一本低了九分,上了個二本。現在工作二十多年了,普通工作,普通收入,北京有房有車無貸款。工作中和清華北大的教授們接觸,發現他們的學習能力,邏輯能力,思維深度並不比我強。現在想來,如果當時不那麼懶,現在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吧。快樂教育的失敗在於,你根本沒有把自己逼到極限,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最大潛力在哪裡。你的悲哀在於,你在學生階段並沒有努力過,而你努力工作二十年所能達到的高度,其實你在學生階段努力三至五年就能達到。你現在的高度本應是你人生的起點。這一點,我到了四十歲才明白。



軒轅漢唐


我的兒子,小學一年級,全班30人,他一般都是在二十八二十九名。當時我們也急過,後來想算了,讓他快快樂樂的過度過童年。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過繪畫,鋼琴。由於他不喜歡,後來都放棄了。學習上,我們一直以鼓勵為主。從小學二年級他喜歡上了奧數。一直堅持,上到初三。但孩子的學習成績一點點慢慢上來了。到了初三能夠達到年級前五名。其實他只是在初三最後一學期忙過一段時間。靠著一個物理競賽一等獎。他進入了全省最好的實驗中學高中實驗班。這時候年級40名左右。按部就班。參加化學競賽課外興趣班。在全省的選拔中進入了集訓隊。高三的時候參加全國比賽,得了金牌。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由於沒有任何壓力,高考也發揮特別好。取得了全校第三名的高考成績,全省高考成績60名左右。高中的時候也不是很忙,每天11點睡覺。早上7點起。課外輔導班只參加過小學初中的奧數,高中的化學競賽。回想起來,十幾年全部課外輔導班費用不超過一萬塊錢。有時候經常會和他說,你的小學中學高中,基本上是睡過來的。因為他特別喜歡睡覺。但現在進了大學以後特別忙。按他的話說,大學比高中要忙得多。清華大學全專業,120多人,他的成績能在20名到30名左右。


內蒙古來的東哥


我和弟弟就是“快樂學習”的受益者,從小到大,父母從來沒有強迫過我們寫作業,甚至作業的事都很少過問。

我和弟弟一般就自己搬個小板凳趴在餐桌上寫作業,寫完作業剛好吃飯。有時作業多些,做好飯還沒有寫完,就被父母催促著收起來,先吃飯再寫作業。


我和弟弟在家看電視也不受限,有的父母會嚴格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到點關上。我和弟弟是明天要考試了,今天晚上還在看電視,小學階段知識相對簡單,我一直中等水平,弟弟則處於上游狀態。


我雖然一直喜歡看一些泡沫劇,但並沒有痴迷其中。弟弟也從未迷戀過網絡遊戲,我們由於從小自己掌控人生,所以特別有主見,自制力比別人要強一些。

那時候的父母好像普遍不焦躁,我們的父母也從來沒有因為學習成績批評過我們,如果成績好拿到獎狀,就獎勵我們好吃的零食。


反倒是我們一直很努力,特別是我,一度好勝心很強,在學習上力爭上游。上高一時,有段時間每天晚上宿舍熄燈後,就自己偷偷拿個手電筒看書、刷題!

現在我大學畢業後,在當地成了一名老師,家有兒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有什麼不良嗜好,性格還算平和,工作勤勤懇懇。

弟弟則繼續讀了研究生,現在在外地上班,性格敦厚、自信開朗,愛幫助別人!


倆寶娜媽mn


曾經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們,他們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我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可以與大家分享。我有一個朋友,比我小五歲,小時候老賴著跟我玩,玩著玩著,成了我的忘年發小。後來我結婚生子,育有一對兒女,而且管教甚嚴。用孩子們的話說"老爸一言堂,法西斯"。但就是我這個"一言堂",把兒子送進了省城,把女兒送去了首都,都有房有車,月收入過萬。

我這個發小呢?結婚後生了兩個兒子,喜不自勝,寵愛有加。並義正嚴辭地對我宣佈:我的孩子必須實行快樂教育,決不像你天天強迫孩子做這做那。他說到做到,兩個孩子三四歲了,自己不會上廁所,不會穿衣服,甚至連吃飯都由父母勺喂。上學以後,兩孩子到校早遲隨意,但他對老師特別尊重,逢年過節,好酒好煙好吃的,都是親自奉送。別人給老師送禮,是想請老師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求其學習進步。而我這位發小,給老師送禮的目的,就是請求老師不要為難他的孩子,成績好歹不要老師負責,唯一的要求,只要孩子每天能快樂平安的到家就行。後來,兩孩子一個勉強讀完了初中,一個讀完了小學。

現在,這兩孩子都在廣州某工廠一線車間打工,據說初中生老大是班組長。最近發小給我打電話,告訴我一個好消息,說村裡給他家評上了精準扶貧戶,而且在鎮上給他分了一套扶貧房。我聽了後,真的很惆悵,應不應該給他道喜呢?

這個故事也許只是個例現象,不能代表所有。是不是應該提倡快樂教育,已有很多高人回答,我只是個說故事的。

我是莫姥爺,請大家關注我,謝謝閱讀。


莫姥爺6


來說個對比吧。

我絕對不是在快樂教育下長大的,家境一般,從小學到高中,媽媽一路陪讀,典型的虎媽貓爸教育模式。

按現在的話來說,有個雞血媽媽,要求考好的成績好的高中好的大學,從初中開始,幾乎沒有一個完整的暑假寒假,被輔導班排滿了,幾乎什麼都得學,有段時間吃個飯,都得跟別人比一比,人家吃了多少碗飯……

終於在一次月考之後,成績不理想排了班級第十一名,回家後拿著卷子一直被指責不努力考得差,我忍不住爆發了,哭著衝他們吼“你們只知道看成績,就不看看我的過程嗎?”,然後父母說了一句,我一直都忘不了的話,“你讓我們沒讀過書的人,不看成績不看卷子上的勾勾叉叉,還看什麼?”

他們就是這樣,固執的用自己的方式逼著我學習,不停的往前走。考上大學參加工作以後,回過頭再想,我其實很感謝他們對我狠,就是“你不努力自己爭取的話,我們什麼都給不了你。”



與之相反的是,我有個很羨慕很羨慕的對象,小C,她家境跟我一樣,按現在來說,她家是“快樂教育”,我上輔導班,她玩;我做作業,她玩,我考差被罵,她陪媽媽逛街;我媽像個老虎,她媽媽像個朋友。

她一路不溫不火,一般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到工作,我覺得她一直都沒什麼壓力挺快樂的。

結果有次聊天,她居然苦悶的說“她羨慕我!她不幸福!”她覺得父母不管她,而她不應該是這平平淡淡的樣子,我一臉訝然。

真是,我羨慕她,她羨慕我。


快樂教育固然可行,但快樂教育的前提,是你有底氣,孩子脫離家庭以後,依舊能靠自己的本事能力在社會上立足,能適應快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社會。

快樂教育的方式,是家長要拎得清楚,什麼管什麼不管,什麼是重點什麼可以歇一會,而不是放任自流啥事兒都不管。

快樂教育的初衷,是家長尊重孩子的天性興趣,引導他自主學習,讓孩子能享受童年和學習之外的時光,心理健康快樂的成長。


甜甜圈伐木累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據我所知,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的孩子,多數都是很平庸的,主要是他們對“快樂教育”存在誤解。

昨天恰好一個已經在浙大讀計算機研究生的學生過來看我,我們進行了交流,他說他的大學和研究生生活比高中更忙,我問他苦不苦,他說沒覺著苦,挺好的,體現在也後悔當時自己不能再努力一下,如果本科就能考上浙大,那就太好了,因為浙大的本科教育太讓他羨慕了。我想他的想法能夠幫助大家理解“快樂學習”。

快樂學習,其實是學習快樂,是思想上的快樂,而不是行為上快樂。每做完一套題,每攻克一道難題,每考一次優異的成績,都能給他們帶來滿足和快樂。當別的學生在玩耍時,他們在學習;當別人在放假時,他們在學習,在別人眼中,他們學的真累,但在他們心中,學習是很享受的過程。我經常給學生舉例,你看到籃球場上那些男生一個個在太陽底下打籃球,累的汗流浹背,他們累不累,苦不苦呢?當然不累也不苦,因為他們在享受每一次成功突破、每一次投籃成功後的喜悅。如果把這種精神用到學習上,才是真正的“快樂學習”,才是真學霸。

然而,很多家長對快樂學習存在很大的誤解,認為快樂學習就是玩著學,就是想學就學想玩就玩,就是不給孩子學習壓力,說什麼不能讓孩子太累了,考什麼樣都無所謂。其實這是在害孩子,孩子自覺性形成是一個過程,有的孩子醒悟過來時,已經為時已晚了。在該努力的時候不努力,該吃苦時不吃苦,那麼該快樂的時候也就不會快樂了。

我想“快樂教育”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一樣,是容易被人誤解的教育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