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感覺近期竟然出現了大量為李鴻章洗白的言論,你怎麼看?

小小嬴政


李鴻章不是個賣國賊嗎?

他當然是個賣國賊!李鴻章和他的老闆慈禧太后是一樣的,他們都是賣國賊。在當時的清廷上下,又有幾人不是賣國賊呢?就好比抗戰時到中國來打仗的日本兵,他們個個都是侵略者!

在當前網絡上,確實有很多人在重新評價李鴻章,可絕大多數的言論,還是沒有超過樑啟超當年的框架和水平:認為李鴻章是個能幹的人,也是當時清政府最優秀的官員之一,只是造化造化弄人。

本人只是在這裡大概說一下,究竟是些什麼人,還在堅持討伐李鴻章一個人。

在前一階段,本人曾經和一位堅持討伐李鴻章的人,做個深入的交流,他很焦慮,他焦慮網絡上出現了大量的“李鴻章粉”,而他覺得而這些“李粉”,正在為李鴻章洗白,所以,憂心忡忡的他,要堅決的抵制李鴻章,要把李鴻章再次罵臭。

本人很困惑,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因為就算抗戰時的日本兵,曾經幫中國人跳過水、掃過地,但是他還是個日本兵啊,這侵略者的本性和本質,可是改變不了的。但是這位討伐者立即開始大罵,說凡是說李鴻章好話的人,都是居心不良的“李粉”;我問他,那對梁啟超該怎麼辦?這位討伐者沒放過樑啟超,於是可憐的梁啟超先生,被描繪成為了賣國賊的幫兇。


單純的討伐李鴻章一個人賣國,而放過其他的賣國賊,才是給李鴻章洗白的基礎。很多人在罵李鴻章的同時,還在給其他的隱形賣國賊,例如榮祿和翁同龢等唱讚歌和做解脫,這種同賣國不同命運的對待,自然會讓很多人看不下去。畢竟李鴻章比起他們,還算是個能幹的人。

在離開一段距離之後,才能把全貌看的更清楚。在清朝時有戲子喊出“李二先生是漢奸!”,在當時和現在來看都沒有錯。可是事情都已經過去百年後,還在保持戲子的水平,只會譴責全部賣國賊當中的一個,又有意思嗎?

大局不清楚,甚至連反思的能力都不具備,也就只能下一張嘴了。


圓創觀點


作為一個歷史老師,我很奇怪怎麼還有人在這肆意抹黑李鴻章這樣的爭議人物。麻煩多學學辯證法行不,對歷史人物的評判是一棍子打死的?尤其是近代史,本來就參雜著政治的因素,那就更應該跳出政治的框架去公平地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知道在封建社會,忠君>忠國>忠民。就好像評判岳飛和秦檜一樣,岳飛忠君麼?很明顯不忠於趙構,他忠的是社稷百姓。好,從現代的角度去看,很符合現代人對“忠”字的理解。但是放在一千多年前,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再怎麼手握重兵,皇帝一令,還是得乖乖聽令。所以不要跳出人物當時的歷史環境去評判他。李鴻章手握重權,他的黑點無非這幾個:1、籤條約;2、所謂受賄;3、思想腐朽。但是深深思考一下,條約只有他能籤,也只有他有權力籤,捱了一發子彈少了一個億賠款。關於受賄,麻煩去看看他受賄的錢拿來幹嘛了,東南護保運動難道不花錢的是麼?還有思想上的問題,麻煩注意他是什麼階級?地主階級的人有資本主義思想就不錯了,難不成還想讓他接受馬克思主義?真是妄談。


歷史伴我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白了,李鴻章屬於體制內的能人,甚至可以說是超人。

他在慈禧給他劃定的範圍內,做到了最大的努力,任何人不會表現比他還出色了。

首先是打太平天國。

李鴻章一介書生,帶著9000土掉渣的淮軍民兵趕赴上海,竟然很快成為精銳的軍隊。

這夥人剛到上海的時候,洋人都驚呆了,這群盲流一樣的農民能打仗?

然而,李鴻章卻善於學習,恩威並重,大量使用洋人武器甚至編組洋人部隊助戰。

淮軍一路摧枯拉朽打敗李秀成等人,一直打到南京。如果不是怕得罪湘軍,恐怕打下南京,摧毀太平天國首都的就是他。



再說,對付北方四處流竄的捻軍。

先是滿清最後一個權貴大將僧格林沁全軍覆沒于山東菏澤。後來曾國藩圍剿多時,無功而返。

李鴻章上臺以後,僅僅2年剿滅不下20萬捻軍。



還有,洋務運動。

在李鴻章主導下,洋務運動更上了一個臺階,代表作就是北洋水師。

無論怎麼抨擊北洋水師,至少他保證了滿清差不多10多年的陽壽。

在北洋水師覆滅之前,列強沒有敢於和滿清公然在海上開戰。



另外,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簽訂了無數不平等條約,但請問他有這個權力嗎?

如果慈禧太后不同意,李鴻章敢於簽字談判?

說白了,李鴻章類似以一個談判大師,後面操縱的還是慈禧太后。

所以,不能將黑鍋全部讓李鴻章來背。

同時,李鴻章去簽訂馬關條約之時還被日本刺客暗殺,差點送了命,也算不容易了。



李鴻章最大的問題是,他樂於做一個公務員。

李鴻章明知道滿清朽木不可雕,遲早還是完蛋。

面對國破家亡的絕境,李鴻章沒有敢於推翻滿清的勇氣。

雖然在庚子事變期間,李鴻章拒絕慈禧和洋人開戰命令,搞了東南自保,也就是明白慈禧在禍國殃民。

但是,最終李鴻章仍然趕赴北京去談判庚子條約,還是為慈禧服務。



李鴻章這些行為,最大程度獲取了個人利益,也最大程度規避了自己的危險。

李鴻章本來是個窮文人,根本沒什麼積蓄。然而去世時,李鴻章公佈的遺產(用於分給兒子們的)就市值數百萬兩白銀,相當於今天至少10億人民幣。

其中,僅僅李鴻章所置田產,每年可收租五萬石,合肥、巢縣、六安等田產每年收入兩萬石。當時李鴻章在安徽的田產大約六萬畝,晚清安徽的地價為每畝七十四兩銀元,按此價,這六萬畝地步的價值就有四百四十四萬元銀元,換算成白銀就是三百二十多萬兩。

這還是公開的財產,一般認為恐怕隱蔽的財產,比如股份、存款、證券、珠寶也是驚人的數字。

說白了,李鴻章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國家民族死活的人。

這種人即便能力再強,也不過是個 “狗奴才”而已。


薩沙


歷史許多人物,紂王,隋煬帝,都有人在洗白,畢竟年代太久,只是根據一鱗片爪的書上記錄,誰也不好說。李鴻章是近代人,他的所作所為不但中國,外國也有記錄,可信度非常高。

教科書上的李鴻章說他簽訂各種賣國條約,就是賣國賊。那我們來看看這些條約,第一個南京條約,開五口通商,割讓香港,第二個北京條約,都不關他事。馬關條約,他已經解除一切職位,日本是強烈制定,必須是他來籤,其他人一律不接受,他籤之前屢次電報請示,還捱了一槍。辛丑條約,沒有人肯去籤,他是趕鴨子上架,結果老命都沒了。籤之前也是反覆問過慈禧,結果瓦德西揚言要掘清祖陵慈禧才同意的。

那我們是冤枉他了,也不是,和沙俄和法國籤的條約是真的賣國。他和沙俄不清不楚,利益勾結,簽下了幾條賣國條約(賣國的定義是收了好處,出賣國家,他確實收了沙俄的錢)。和法國是為了保存實力,和盛宣懷搞的招商輪船公司貪了不少錢,避免受到法國軍艦攻擊才力主議和,劉永福是長毛餘孽,馮子材是老朽無用,雖然兩人打勝了,但糧餉不供,結果把越南丟了。

他的毛病是功利心太重,錢是要的,越多越好,他死後看看留下多少財產,曾國藩,左宗棠的遺產比他只是九牛一毛,還好他的子孫都幫他敗光了。北洋艦隊那是他的命根子,新疆叛亂他為了發展海軍(當時國力有限,海陸軍無力一起發展),主張放棄新疆,還好有左宗棠才保住了新疆。

最後結論他是賣國賊,如果要為他洗白拿出證據來


毛1937679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同情、理解甚至“洗白”李鴻章?原因有兩個:

一個原因是,人們的思想在進步。

在君主專制下,皇權神聖不可侵犯。古往今來,政權的存亡興衰,君主只有功勞而無過錯。國家興旺,那是我主聖明;國家衰亡,那是奸臣當道或者紅顏禍水(近期還冒出了“戲子誤國”)。總之,成績都是皇帝的,黑鍋得由大臣背。

這套把戲忽悠古人當然屢試不爽,但今天的人們可不全是愚民(雖然仍很多)。今天還相信殺岳飛的主犯是秦檜的人少之又少。同樣,滿清政權喪權辱國,主要責任肯定不是李鴻章,相反老李還拼盡全力為國家做了不少貢獻。雖然老李不可避免有他的歷史侷限性,但實在不該背起喪權辱國的大黑鍋。

另一個原因是,人們感同身受。

今天社會發展很快,但同時競爭激烈,人人鴨梨山大。不管是身家上億的富人,還是打工賺錢的普通人,不管是步入中年的油膩男女,還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哪個人肩上沒責任沒壓力?年輕人要買房買車結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沒錢的拼命賺錢,有錢的也怕破產跳樓。官場商場情場職場,場場都是戰場。而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很多事情身不由己、無可奈何,說違心話辦違心事,委曲求全甚至還得出賣良知。活脫脫就是裱糊匠李鴻章的翻版!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同情、理解,甚至洗白李鴻章。大家心裡都有一句話:在當時的環境下,你能保證比他做得更好?


江南俗士1


為何有許多人出來給李鴻章洗白?這個問題確實值得人們深思。假若有人給汪精衛進行洗白,哪怕他的文筆有多鋒利,那怕他的權威有多驚人,恐怕也不會得到多少國人的認同。這就說明,只有實事求是的言論,才能激起人們的共鳴。這也就能看出,為什麼如今有這麼多人在給李鴻章洗白,洗去背了幾十年的黑鍋,而且還得到了許多國人的認可和贊同,就是因為當初教科書裡給李鴻章所扣的帽子不符合實情,現在人們已逐步清醒,許多人懂得用辯證法去看待事情真相,發現李鴻章是近代史上蒙受最大寃屈的人,因此有此正義之士便出頭為他鳴寃洗白。

具體李鴻章的為人為官如何?我們不能光看某立場上一些缺乏真實性的材料記載,我們需得用腦子去辯證去思考事情的真實性。比方說當時義和團與洋人引起的衝突,其實就是有著義和團的無理取鬧所造成,因為一已之利而燒殺洋人的教堂教士以及公史。憑心而論,這事放在誰身上恐怕都不會善罷甘體。言而在人家提出抗議時,糊塗的慈禧竟借義和團之力同時對十一個強國宣戰。這不是天大的笑話嗎?憑當時大清的國力,對某中任何一個強國對戰,都不敢說有勝算的把握。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封疆大吏的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人,己看出中國的亂局將至,為了儘量阻止亂局的擴大漫延,儘量避免國人遭受戰亂之苦,堵截列強借機把戰火燒向全國各方,瓜分我千古流傳的中華大地,於是李鴻章他們便採取東南各省互保,以不承應義和團行動的合法性為由與八國聯軍周旋,達到了堵住列強瓜分中國的藉口。想想,像李鴻章這樣的人物,他在國難當頭挽救了國家和民族,他能是個賣國賊嗎?在八國聯軍佔據了北京之後,李鴻章又挺身而出,費盡心機與列強周旋,為的是讓洋人停止戰火,為的是讓我國主權重新灰復。當然了,光憑三寸能說之舌是無法讓強敵乖乖地停戰退走,最起碼得給點好處來彌補一下戰爭的經費才能說得過去,也就是說作為戰敗國拿出相應的陪款這是必須的。而李鴻章在與八國談判時,以盡最大的能力把損失壓到最小。然而,不辨輕重、不明是非的人們卻把陪款求和作為喪權賣國的奇恥大辱,同時也把這個罪過強加在李鴻章的身上。試想,當時假如拒絕陪款議和,那麼戰火的繼續以及國土的分裂,難道不此陪款損失更大?

與八國聯軍的戰爭之後,我國還能保持疆土完整,應該歸功於李鴻章,為什麼我們卻一直把他當作賣國賊,難道我們不應該給他把壓在身上多年的黑鍋洗白嗎?


脫俗道人


李鴻章是中國歷史發展的罪人,這是不可否認的!雖然李鴻章沒當皇帝,沒有發號施令的權利,但作為朝庭重臣,理應為民為國著想,向慈禧太后曉以利弊,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考慮,但他只為個人考慮,賣主求榮,儘量保住自己的利益,對內鎮壓平民反抗,對外奴顏媚膝,委屈求全的軟骨頭,代表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割地賠款把我大中華拉入半殖民地國家,國土支離破碎,人民生活極端困苦,這些李鴻章能推脫罪責嗎?還用得著找無聊的藉口自我解嘲嗎?難道鐵錚錚的事實擺著還需要我教欲翻案的無知的噴子們嗎?一群混蛋想洗白就能洗白、想嘴翻案就能翻案,你問問絕大多數有良知的中國人同意嗎?奉勸那些跟風的網民多看看歷史書籍再發言好不好?現在一些專家,學者、歷史老師為了顯示有才華,不時發表一些反社會反歷史的言論以求新穎別緻,吸引觀眾,刷存在感,還大言不慚的說是辨證法看歷史。我隔壁的劉爛嘴是個故意殺人犯,犯下九死五傷的重罪,但他也曾給過我十塊錢買燒烤吃,也幫張阿姨搬過三次米,我和張阿姨都認為他是好人,槍斃錯了,請問這些專家學者用辨證法理解劉爛嘴也是好人嗎?一個人並不是從孃胎上生下來就是壞人,總是做過很多事,包括一令人滿意的事,但拿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掩飾十惡不赦的罪行嗎?尤其是那些自吹了解中國歷史幾千年,熟讀史書幾萬卷的歷史老師,他混淆是非的錯誤言論慣輸進孩子的空白頭腦,使孩子在以後的成長中不辨真偽,真謂誤人子弟!評論一個人的功過應全盤考慮,不應當和事老,不應和稀泥,更不應搞一葉障目!否則歷史上就沒有佞臣、漢奸、罪人,那都是好人,何來忠貞奸邪也!同為慈禧太后的重臣曾國藩左宗棠也鎮壓農民運動卻很少受人指責就是之個道理!所以我認為給李鴻章洗白是一小部分人的願望,不代表絕大部分中國人的意志,這跟歌頌慈禧太后的那些人有何區別?|||


篝火燎原


一個漢奸祖宗,和一群漢奸孫子跳樑小醜的故事,實際是一個孔老二和平民百姓的故事,也是喝民血自肥的既得利益者,和被剝奪的大眾的故事。

既是歷史的繼續,又是引導著未來的故事,一個早有結局,又沒有終極結局的故事。

屠民獸畜幽靈依然在,鞭撻國賊也沒停。

百姓,有能力對國賊做終極審判,對賊寇挫骨揚灰,讓漢奸國賊和漢奸孫子釘死人類黑暗史的恥辱柱上!



如有異議,煩請斧正,客觀評論前人,黑即是黑白既是白!

不知現在有些網友都出於什麼心理,盲目跟風,人云亦云,極容易被帶節奏,被有心分子利用,無主觀,毀三觀。習慣於斷章取義,強詞奪理。你拿事實說話,它說不過你,就張口噴糞!


一部由李鴻章後人,李鴻章什麼爛館投資了一些銀子的《走向共和》就想洗白大名鼎鼎的“李合肥”?笑話!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是空穴來風嗎?年來外務有深謀,近交遠攻,一生獨取聯俄策;死諡文忠無愧色,,畢世惟知殺漢人是憑空捏造?洗白李鴻章之前先問問新疆人民答不答應?問問至今孤懸在北邊的疆土答不答應?問問馮子材,問問左宗棠答不答應?問問死在威海衛的那些北洋艦隊百年英魂答不答應?去你們宗祠裡問問你們列祖列宗,問問你們的良心答不答應?

“李中堂”力主放棄新疆,種種理由說的天花亂墜,世界觀模糊的慈禧老太婆差點就信了這些歪曲扭理,什麼海關為重,看著義正言辭,大公無私,不過是為了他一手打造的北洋艦隊和淮軍一家獨大,他才能在朝堂上更有話語權和地位!結果左宗棠抬棺入疆實力打臉李鴻章。在和法國交手的越南戰場上明明優勢,佔據主動權卻主張妥協。使中國西南門戶大開。甲午戰敗後 ,日本從各列強手裡搶蛋糕,當時日本明治維新建設的遠沒有二戰時期強大,險勝清軍。而且各列強給日本施壓,談判幾乎陷入僵局,日本人以防夜長夢多,打算見好就收,略施小計打爛了李鴻章的眼膽小如鼠的李鴻章就乖乖的簽上了自己的大名,還美其名曰以“鮮血為大清國民換取的利益“,電視劇臺詞中更是說的義正言辭,讓人潸然淚下。很容易讓不瞭解歷史上真實李鴻章的人被他圈粉!日本人做夢也想不到堂堂東方“俾斯麥“是這等“英勇果乾”的人物。

是不是又要說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作用太客觀,客觀的貢獻我們不能否定。但漢陽造在抗戰時期都在使用,江南兵工廠呢?呵!不過是他撈錢的一種途徑罷了!他貪汙的銀兩夠打造多少支北洋艦隊?富可敵國了還要收沙俄黃金賣了我國北方大片領土。雖然打下那些領土的是前期的清朝,但組成堂堂清帝國的成員不是我們祖先嗎?這些不是我們祖先的貢獻?洗白賣國者就是自覺於自己的先人!(當然漢奸的後代除外)

不過是為了自己那些權利地位和數不清的家族財產罷了!我說可能你們感覺我是胡編,我有說的不對的煩請有異議者指出來,我們互相討論!

李鴻章死後,到底有多少財產呢?有下面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和李鴻章共事過的容閎說李鴻章“有私產四千萬以遺子孫”。這個容閎是中國首個留學美國外出學習的人,回國後在洋務運動中輔佐李鴻章,容閎的這種說法也是對他的遺產數額最高的估計:四千萬兩白銀。第二種說法是清末的費行簡在他所著的《近代名人傳》說:“(李鴻章)歿,家資踰千萬,其弟兄子銀私財又千餘萬。”這種說法有一千萬兩左右。而第三種說法則是梁啟超的,梁啟超認為李鴻章的家產“大約數百萬金之產業,意中事也,招商局、電報局、開平煤礦、中國通商銀行,其股份皆不少。這幾種說法其實差距挺大,最高的四千萬,最少的數百萬,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沒有這個官員申報財產製度,所以對官員有多少財產大家也只能靠猜。不過李鴻章在合肥,上海,揚州,南京,安慶等地都有不少的房產,在加上金銀票據等動產和一些股份,所以李鴻章的遺產彈性空間很大,從一千萬乃至數千萬皆有可能。不過,李鴻章家產富厚逾常,至少有一千萬之數,在晚清名臣曾胡左李當中名列第一,這一點應該毫無疑義。

李鴻章死後,這個龐大的家族也繼承了下去,李鴻章的財產大部分分給了3個兒子,而李鴻章的後人也算爭氣,出了很多名人,還出現了三位億萬富翁。他們都是李鴻章幼弟李昭慶的第四代孫子。這三個人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在海外打拼,憑藉勤勞和智慧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不過這三個人長期居住在海外,且深居簡出,頗為神秘,被稱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艦”。(名字就不提及了,畢竟對他們來說維護自己的祖先也情有可原)

東方俾斯麥不過是當時對李鴻章的諷刺,現在反而當真理供奉了!把電視劇當歷史看的人是有多聰明啊?不知道是編劇的智商太高,還是這些人喜歡自己的智商被電視劇按到地上瘋狂摩擦!

我不反對洗白這個人 因為他有可以洗一下一面,他有貢獻,我們勇於承認,也不能否認,但洋務運動數十年的成果不還在他和任用的淮軍將領丁汝昌指揮的甲午海戰中付之東流了?但這麼洗真的實在是不下去了,接下來是不是要汪精衛的“曲線救國”了?又要拿他的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來說事?可笑至極!

教科書上不一定是完完全全正確的,但至少是非常客觀的。 當年你們的李中堂在大清國的中心義正言辭的奏言:“澎湖既失,臺灣必不可保,當藉諒山一勝之威,與締和約,則法不至再事要求。”慈禧、光緒准奏,傳旨議和雙方停戰。清廷卻和法國簽訂了一個適合於戰敗簽訂的《中法新約》,越南不是附屬於大清。左宗棠為此痛罵:“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辜鴻銘道:“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

《走向共和》起點不錯,但接了太多私活!不禁它禁誰?

鴉片戰爭不過一個多世紀就忘了我們受苦受難的祖先了?就拋棄馬革裹屍的英烈了?才四十年時間,“實事求是”這四個字就忘的一乾二淨?為賣國賊洗白,是心中的小辮子永遠割不掉了?被打彎的脊樑直不起來了?還是那跪在地上的膝蓋被糞澆蓋後生根發芽了?

那些洗白李鴻章的,不知道你們的書都讀到了狗肚子裡,還是非常榮幸整天被一群史盲,無知的跟風狗牽著鼻子走?請“您”在大街上看見撅腿撒尿的小狗時候親切的喚它幾聲,你說:“求求你了主子!把奴才唸到您老人家肚子裡的書拉出來吧,我好放進去”!起碼你這樣還能顯的肚子裡有些東西!



翡扇酒店Mir高


誰說李鴻章是奸臣,如果你是當時的李鴻章,你會拒絕簽字嗎?拒絕簽字的後果是什麼,當時的李鴻章比你清楚,拒絕簽字的後果也比你清楚。你首先要弄明白李鴻章為什麼要去談判?可不可以不去談判?在與列強的談判桌上李鴻章有多大的迴旋餘地?第一,李鴻章是在軍事上戰敗的情況下給逼到談判桌上去的,不談判就意味著更大的失敗在後面。第二,談判桌上給李鴻章回旋餘地基本上是零,列強是把他們的條件給中國的談判代表,只能回答yes或no,沒有比李鴻章的談判經驗更豐富的人了,清政府比誰都清楚這一點。第三,李鴻章的簽字都是得到了清政府最高當局的授權的,超出受權範圍的談判條件李鴻章是不敢簽字的。所以李鴻章只不過是清政府的一個橡皮圖章,在儘可能的為大清帝國謀取利益的最大化,這也是在當時所戰皆不能勝的情況下唯一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