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军武次位面】: 无限健制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战斗至最后一人,决不投降!

从发迹到崛起再到衰落,俄罗斯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于战争打交道。频繁的战争造就了俄罗斯人彪悍强硬的民族性格,也成就了俄罗斯独树一帜的战争片特色。早在苏联时期的战争片就常带有一种深入骨髓的铁血和悲怆而令观众为之动容。

随着苏联土崩瓦解,俄罗斯经历了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十几年中,俄罗斯先后经历了两次车臣战争、俄格战争等数个局部冲突。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被击毁的俄军T-80坦克

车臣战争成为俄罗斯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此期间俄罗斯战争片也涌现出大量诸如《炼狱》、《八月八日》等优秀战争片。其中给军武菌留下较深印象的,就是一部讲述车臣战争中感人故事的4集电视剧——《风暴之门》。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俄罗斯战争片的海报也是一贯的粗犷风格

《风暴之门》根据俄军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的真实战斗事件改编,讲述了2000年2月底第二次车臣战争进入扫尾阶段,首府格罗兹尼被俄军攻克。一股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被俄军包围在阿尔贡峡谷,企图劫持平民逃出边境。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攻入格罗兹尼城内的俄军士兵

俄76空降师属104近卫伞降团第2营6连90名官兵临危受命在峡谷坚守阻击叛军逃窜。但因叛军兵力近2000双方力量差距悬殊,6连在殊死抵抗后全员壮烈牺牲。最终用生命为援军全歼敌人争取了宝贵时间。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俄军最后的决死反冲锋

俄罗斯战争片在武器道具和战场表现上一向很考究,《风暴之门》在这方面也做到了精益求精。车臣战争中双方常用的轻武器例如AK-74步枪、AKS-74U短突击步枪、PKM轻机枪、RPK-74轻机枪、SVD狙击步枪、VSS微声狙击步枪在本片都有出镜。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俄军侦查小队使用的VSS微声狙击步枪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使用AK-74、RPK-74与俄军

对射的叛军相比于弹链供弹的PKM,

弹匣供弹的RPK在山地作战中更为便携

RPG-7、RPG-22、RPG-26火箭筒,82毫米迫击炮,AGS-30自动榴弹发射器,萨姆-18便携式防空导弹等也有不少镜头。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使用RPG-26轰击俄军阵地的车臣叛军

重武器方面俄空降兵的BMD步兵战车、经典款DzSU-23式双管高射炮、MI-24武装直升机、D-30 122毫米榴弹炮也悉数登场。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MI-24武装直升机轰炸叛军

尽管没有美国那样的特效和大制作,但鉴于使用的都是“真材实料”,战斗也一定程度上还原出了残酷血腥的场面,逼真的爆炸与各种真装备时刻提醒着观众这是车臣战争中一场极为残酷的战斗。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BMD伞兵战车,都是真家伙上镜

虽说是主旋律战争片但影片采用了较为客观的纪实手法,并没有掩饰俄军在这场战斗中犯下的各种失误。全片几乎将冷战后俄军从高层到基层的问题暴露了个遍: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姗姗来迟的炮火支援,

此时守军已经几乎全部阵亡了

军官对车臣叛军力量严重低估,各部援军调度不力沟通不畅甚至在指挥部中还有车臣内鬼泄密,导致支援的MI-24因航线被叛军预知设伏击落,6连苦守阵地却无法给予有效炮火支援。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一架支援的MI-24被埋伏的

车臣叛军用萨姆-18击落

6连官兵们同样问题百出:参战士兵大多是新兵战斗素养与意志相比于车臣叛军有较大差距。不少=新兵对此战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轻视敌军实力较为松懈。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在工事构筑上也不够认真,仅在光秃秃的高地上挖了几个散兵坑。没有战壕和火力据点导致自动榴弹发射器、双23毫米高射炮等装备都直接安置在开阔地上,很容易被敌军消灭。士兵也因身体暴露过多,被炮火轰击承受很大伤亡。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士兵们仅在高地上堆了几个石堆做工事

甚至感觉相比于叛军,俄军号称精锐的伞兵装备居然还略显寒酸:没有迫击炮,没有充足的地雷,没有夜视设备….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车臣叛军装备了扫雷装备让俄军预设雷场失去了作用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叛军的82毫米迫击炮不但对

俄军造成很大杀伤还摧毁了不少装备

(黑人为车臣的雇佣军)

甚至没有一个专业火力观测员引导火炮(导致后方大口径火炮为防止友军伤害而长时间停火),仅有的几辆“薄皮大馅”的BMD步兵战车,也因为使用不当、盲目冲锋被叛军RPG轻易击毁。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BMD伞兵战车被叛军用RPG-26击毁

苏俄士兵在坦克上坐人的“陋习”也是导致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

尽管问题百出,实力大不如前。但苏联红军那种不畏牺牲、战斗至死的顽强战斗作风却依然为俄军所继承。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面对潮水般的敌人俄军士兵顽强抵抗

90名新兵面对近2000精锐叛军,这场战斗在开始前就已经可以知道结局,但在绝境面前几乎没有人畏惧,他们用并不先进的武器战斗到了最后。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被包围的俄军拉响手榴弹英勇就义

不少新兵在面临死亡时的举动令人动容,有的高喊口号拉响光荣弹与车臣恐怖分子同归于尽;有的身负重伤被敌人包围,依然拼死抵抗壮烈牺牲;有的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自愿留下阻击数倍于己的追兵…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这两位俄军战士为了掩护伤员撤离自愿阻击叛军

在援军到来之前全部牺牲

这些并不是艺术加工,他们都是取材于这场战斗中的真实战例,在车臣战争中与如今的叙利亚战场上,也有不少俄军战士面对恐怖分子重围拒绝投降舍生取义。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叙利亚战场上拉响手榴弹与

恐怖分子同归于尽的俄军飞行员

他们的身影让军武菌想起电影《上甘岭》中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英雄儿女》中对着无线电大喊“向我开炮”最后手持爆破筒同归于尽的王成…这些战士有着太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勇士。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英雄儿女》中在最后时刻高喊

“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

通过影片加入的大量士兵参军前日常生活描写可以看得出他们都是普通人,有的是苏联解体后的落魄青年,有的甚至是玩世不恭的小混混。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群看似战力堪忧的士兵,却打出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中最为壮烈的一场战斗。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高地上的90名战士全员战死

看似冗长拖沓的生活琐事片段,将片中的英雄青年们塑造成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通过平凡士兵的壮举,体现俄罗斯民族骨子里的血性和爱国精神,告诉世人:苏联虽然垮了,但俄罗斯还在。这样的电影艺术手法,值得所有主旋律电影的学习与借鉴。

90俄军抵御1700敌军战至最后一人,堪称俄版《上甘岭》!

▲告别亲人,踏上战场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先锋,一支军队不能没有军魂。只有全社会崇尚英雄、尊重英烈,这个国家才能长久的立于不败之地。

感兴趣的军迷朋友可以通过迅雷下载观看。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